登陆注册
48805800000006

第6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3)

对于一个国家尚且可以用道德的王道来加以征服,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则更是如此。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但能够使自己成就不凡的人生,而且可以感化周围的人,使善的力量遍及人间。因此,我们生活中的每个人,即使从来没有了解过佛法,只要能够培养自己的品德,做道德的践行者,并造福周围的人,那就离佛的境界不远了。

千教万教,言传身教

李叔同未出家前,曾从事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陶行知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李叔同堪称一位极其优秀的教师,他的一言一行都很好地为这句话做了注解。我们可以用陶行知的一句话来形容李叔同对教学工作的理解:“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教人做人,李叔同从来不是照本宣科地呆板讲解,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打动学生。

一次,李叔同给学生们上音乐课,一个学生在下面偷偷摸摸看别的书,李叔同发现后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等到下课后,把那位学生叫到自己面前,也不斥责,只说:“下次上课不要看别的书。”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还有一次,刚下课,一位学生便猛地推开门,李叔同只听得“啪”的一声,那位学生留给他一个背影很快便不见人影了。后来,李叔同把那位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对他说:“下次走出教室,轻轻关门。”然后深深鞠了一躬。

向学生鞠躬的李叔同是令人感动的!在学校中,有几个老师肯向学生鞠躬啊?教育是神圣的,只有视教育为神圣使命的人才会在学生面前鞠躬。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者,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传达,人生的道理。

一位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曾这样回忆他的一位大学老师:

我们新生报到后不久,一天上文学课,上课铃声响起,我快步跑向教室门口,正巧一个朴素的男孩子也来到门口,他看到我,将身体侧了侧,说:“女士先请。”我没多想,刺溜一下蹿到自己的座位上。再抬头一看,只见那名男生走到讲台前,缓缓开口:“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古文老师……”

这位古文老师每次上完课,都会亲自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他的衣着总是朴素而简洁,他待人总是真诚有礼,他的课也总是意趣横生,很快,他便成了全班同学崇拜的对象。那时候,因为赵本山的小品中一句“小样的,穿马甲我就不认识你啦”导致全中国马甲滞销。我们的古文老师却常穿一件蓝色的马甲。班里的男同学于是都纷纷效仿,在那个马甲萧条的年代,因为古文老师,它在我们班蔚然成风……

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上文那位同学记忆中的老师之所以如此让人难以忘怀,是因为老师生活上的宽厚和朴素,工作上的认真和自律,深深吸引了学生们,这是他人格上的魅力。

现在是一个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者越来越多的时代,教育者,影响的是一代人、数代人,他们的自身素质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千教万教,不如言传身教!

因为多情而出家

无情无性的不是佛,而是魔。

弘一大师割舍了妻儿子女,在世人眼中是无情的。然而,这种对亲人的无情恰恰反映出了他对世人的有情。

人们常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弘一大师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求与他的世俗家庭生活是矛盾的。他曾说:“在我二十三到二十六岁之间,是最幸福的。后来的一切都充满了悲伤与哀痛,直到出家前。”他因为现实的痛苦无法摆脱而出家,但这不是逃避的出家,而是为了寻找答案,寻找解除世人心灵苦楚的答案而出家!

人们说:“情到深处转无情。”或许,他对人生的感情太深,所以才不肯将就,所以才非要彻底地清楚明白,这种坚决的态度,使他决绝地出家。但他不是无情的,而是多情的,正如佛祖释迦牟尼一样,因为多情,才出家。

释迦牟尼佛原是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释迦部落的太子,原名悉达多。

一次,他和父王郊游,看见田中的农人,赤体裸背在烈日之下耕作;老牛拖着犁不得休息,还被鞭打得皮破血流;又见农田中被犁翻出的小虫、蚯蚓,被鸟雀竞相啄食,惨痛万分。看到这样一幅活生生的生存斗争图,他心中感到无限的哀痛。他就在阎浮树下,端坐沉思。净饭王找到他,问他为何如此,他说:“看见世间众生互相吞食,心中感到万分难过,所以坐在这里沉思。”

某天,他乘车到了东门,于人群中看见一个老人,发白面皱,骨瘦如柴,手持拐杖,行动极其困难。车经南门,又看见一个病者,身瘦腹大,喘息呻吟,痛苦万状地在道旁挣扎。后来到了西门,遇到一族人抬着一具尸体。那尸体脓血流溢,恶臭难闻,随行的亲属,痛哭流涕,使睹者心酸。悉达多看到此等情状,感慨万分。想到世人不拘富贵贫贱,都逃不过老病死的大关,乃叹道:“日月易过,少年不常,老至如电,身形不支,气力衰虚,坐起苦极,我虽富贵,岂能独免,念及将来,甚可畏惊。”

悉达多的所见所闻,使他思考:为什么大多数人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呢?为什么人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呢?为什么每个人最后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呢?……为了得到人生诸多问题的答案,悉达多离开了王宫,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妻儿,出家修行。他三十五岁时,独自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树下,努力探索人生问题。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战胜了种种烦恼魔障,终于在黎明时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

弘一大师的出家,和释迦牟尼佛类似,他同情当时社会中众多受苦受难的民众,对生老病死、一切无常生起了厌离心。有句话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若想寻求人生真谛又何必出家呢?可能,对于弘一大师而言,选择了出家的形式,便可以使他脱离人世间的各种无用的关系和烦恼事,专心致志地思考。况且,宗教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探索的过程中实践了各种各样的修行方法,如果不出家,他是没有办法那么做的。

三、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现在,有很多有名气的人。所谓的名气,大多是吹捧炒作而来的。李叔同也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然而,这名气是他高洁的品性、出色的才华的赠品,无须外力相助,他在人们的心中本是高远的。虞世南诗中清华的蝉,餐清风饮晓露,栖于梧桐树上,声因高而远,而非是依靠秋风的吹送。李叔同便是这蝉,拥有着不迫的气韵和风度。

不以为苦便不苦

历史上以苦为乐最典型的人物便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孔子曾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能坦然接受这种别人忍受不了的穷困清苦,并从中自得其乐。做到这一点的能有几人呢?所以,孔子忍不住赞扬颜回。

弘一大师便是另一个颜回式的人物!《弘一大师之娑婆因缘》一书中介绍他为僧半生的作为:“持戒谨严,淡泊无求,一双破布鞋,一条旧毛巾,一领衲衣,补丁二百多处,青白相间,褴褛不堪,还视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盐不用油。信徒供养香菇、豆腐之类,皆被谢绝。”

颜回生活的清贫可能是由于他的不善营生,又不愿放低自己行借贷之事,索性安贫乐道、以苦为乐。倘若他有能力或者有条件改善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不会一箪饭、一瓢水地住在简陋的小屋里了。可弘一大师不同于颜回,钱帛对于他来说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可以说,他是主动地将所有物质上的需求推却出去,而颜回却是被动地简略物质上的需求。

弘一大师这么做,是要用清苦的生活来验证、实现自己佛学上寄托的理想和追求。他决心做那苦行僧,除了极少数故旧弟子外,他几乎不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对于钱财,他也是随得遂舍,不留分毫。他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只吃一般素菜,不吃菜心、冬笋、香菇等,只因为这是戒律中要求的。

一次,弘一大师去好友夏丏尊家,他拒绝了朋友提供的饭菜,只是每日去化缘。一天,夏丏尊来看他,正巧赶上弘一大师吃午饭,只见他的碗中除了饭外只有一点咸菜。

夏丏尊心里很难过,便问他:“你不觉得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淡然答道:“咸有咸的味道。”

饭后,弘一法师端来一杯白开水。夏丏尊对他说:“我这里有茶叶,你为什么不泡上一些呢?怎么每天都喝淡水呢?”

弘一大师只是说:“淡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曾说:“出家人的生活在人们看来是相对很清苦的,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会认为苦,而是相反的把苦当成乐,并且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

或许,对于弘一法师而言,他的苦修换来的是心灵上的轻松愉悦吧!人生的悲苦从来都是无法逃避的,正因为如此,那颗才子的敏感心灵才选择了抛却尘世,皈依佛门吧!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李叔同三十九岁,当年暑假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好友和学生们说:“余明日入山,相聚只今夕,公等幸各自爱。”大家听他如此说,都知道他出家的心意已诀,不免相对而泣。忽然,中间有一位朋友问道:“君果何所为而出家乎?”李叔同回答说:“无所为。”朋友又问:“忍抛骨肉耶?”李叔同说:“人事无常,如暴病而死,欲不抛又安可得?”第二天天一亮,他就毅然入山出家了。

人生真正的苦痛往往是来自精神上的。当弘一法师看透了生死离别,不再抗拒无常,亦不再执著于情爱,我们眼中的物质上的苦,对他而言又怎能算得上苦呢?譬如,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皆化为心灵的极乐,于他自身,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只道名利是平常

世人极少有不爱名利的,为什么呢?或许名利是世俗价值的象征?抑或是自我内心虚荣的表现?名利,带来的是敬仰夹杂羡慕的目光,是镁光灯追随的目标,也是志得意满和踌躇满志的依仗物。

获得名和利的李叔同并未从其中得到精神上的寄托。因为,自始至终,名利都非他所求,心中本无名利,名利自来扰之。为了寻求自己心灵深处不可解的困惑的答案,他抛开了红尘中的一切,跳到红尘之外。红尘之外亦沾染名利,他不喜,便极力挣脱这人人欲求而不得的黄金枷锁。对于别人冠以的“法师”、“老法师”、“律师”等尊敬带恭敬的称呼他十分反感,总是要求别人在写书或称呼他时去掉。在他看来,无论是作为一名真正的学者或是得道的高僧,都应该是外物不萦于怀、踏踏实实的。蝇营狗苟、追名逐利之事,他是不屑一顾的,也是极力摆脱的。或许,摆脱随身而来的名利是所有得道高僧的共同心愿吧?

洞山禅师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了,这个消息传出以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甚至连朝廷也派人急忙赶来。

洞山禅师走了出来,脸上洋溢着净莲般的微笑。他看着满院的僧众,大声说:“我在世间沾了一点闲名,如今躯壳即将散坏,闲名也该去除。你们之中有谁能够替我除去闲名呢?”

殿前一片寂静,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办,院子里一片沉静。

忽然,一个前几日才上山的小和尚走到禅师面前,恭敬地顶礼之后,高声说道:“请问和尚法号是什么呢?”

话刚一出口,所有的人都投来埋怨的目光,有的人低声斥责小和尚目无尊长,对禅师不敬,有的人埋怨小和尚无知,院子里闹哄哄的。

洞山禅师听了小和尚的问话,笑着说:“好啊!现在我没有闲名了,还是小和尚聪明呀!”于是坐下闭目合十,就此离去。

小和尚眼中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流了下来。他看着师父的身体,庆幸在师父圆寂之前,自己还能替师父除去闲名。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被周围的人围了起来,他们责问道:“真是岂有此理!连洞山禅师的法号都不知道,你到这里来干什么啊?”

小和尚看着周围的人,无可奈何地说:“他是我的师父,他的法号我岂能不知?”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狂傲、自大皆由此来。若想真正成就声名,必须有真名士的淡然与洒脱,虽不能视名利如粪土,起码能视名利于平常。

在一列长途旅行车上坐着两位女士,由于旅途时间较长,她们便开始攀谈起来。说着说着,话题就转到了职业上来,其中一位女士非常自豪地告诉另一位比较沉默的女士,说自己是一名作家。

“我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全美国的人都知道我!”

“那你都写过一些什么书呢?”

“太多了,算起来大概有几十本了吧!”她自豪地回答道。

那位沉默的女士只是微微一笑,便不再说话了。

“那么,你呢?你的职业是什么?”她反问那位沉默的女士。

“我也是一名作家,但我只写过一本书。”沉默的女士很平静地回答道。

“是吗?才一本啊!什么书名呢?”她很不屑地问道。

“《飘》。”沉默的女士依旧平静地回答道。

同类推荐
  • 快乐工作,自在生活

    快乐工作,自在生活

    本书运用积极的入世态度,指导人们快乐地工作,更好地立足于职场;用超然物外的出世心境,使人们浮躁的心灵归于宁静。既提供了职场的经营之道,也解决了生活中的诸多难题,为人们从容地驾驭工作和生活指明了道路。
  • 做一次心灵的旅行

    做一次心灵的旅行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作为切入点,以一种心灵的旅行,带您走向你渴望已久的生命绿洲。找回属于我们的人生,找回快乐、自信的自己,通过一次心灵的自我引导,让心灵赴一场旅行,改变自己的心理世界,改变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 名人成功启示录:每天一个小故事

    名人成功启示录:每天一个小故事

    古今中外的名人,不管是引领社会潮流的思想巨擘,是运筹帷幄的政治领袖,亦或是富甲天下的商业巨头,再或者是点亮人心的艺术巨匠……他们几乎都拥有豪情的壮志、坦荡的心胸、崇高的理想,阅读他们便会在无形中斩断荆棘环绕,搬开前进的障碍。
  • 小强升职记

    小强升职记

    怎样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快乐地享受生活?本书向你介绍了让工作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的方法。小强的经历为万千职场人士提供了游刃于职场的范本。小强的方法适合各种工作层面和不同文化背景的所有人士,即使对于家庭主妇和学生,也会使他们受益无穷。
  • 这样说话走遍天下

    这样说话走遍天下

    缺乏魅力的话,请化妆后说;无力的话,请加点激情说;无聊的话,请幽默一点说;不明朗的话,请含糊其辞说;带刺的话,请过滤后说;逆耳忠言,请有策略地说;打断的话,千万不能说;扫兴的话,最好不要说;忌讳的话,请避免去说;赞美的话,请大声地说;激励的话,请尽量拔高点说;爱语,请深情地说;……阅读本书,完善你的说话技巧。
热门推荐
  • 维格里传奇

    维格里传奇

    巫王之乱终于落下帷幕,权力交还给了凡人的手中,但那些巫师依然在幕后牵动丝线。太阳照常升起,日子还要继续,毕竟权力的游戏只适合那些贵族老爷,对于老百姓而言,这些不过是茶余饭后扯皮抬杠的谈资。而在这些流言之中,谈论最多的便是弗劳德·维格里这个浪客巫师的名字,有人说他是个英雄,还有人说就是他蛊惑两位巫王彼此对立还毁了大半个世界……毋庸置疑的是,他的确曾游走于权力圈内而且不受待见,他那悬挂在星耀城上的头颅就是很好的证明。可是他真的死了吗?不少人声称见到了他,还被骗走了不少钱。也许,就连死神都被他耍的团团转。此时,荒原之上,两匹马,两个人,一巫师一剑客正策马飞奔。魔与剑,血与火,世界注定再次被搅乱……
  •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培养孩子性格与能力的30个怎么办

    本书通过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小故事,列举孩子常见的不良性格,详细分析原因,提供绝妙的拆招方法及化解技巧。
  • 糊涂女孩往哪跑

    糊涂女孩往哪跑

    她是一个糊里糊涂的女生,偏偏遇见了那个帅得冒泡,却冷冰冰的男生,本来她也不会妄想着非要跟那些花痴女孩一样去追求他,可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无心插柳柳成荫。人家对他是自动送上门,她倒好,哪里能躲就往哪里躲!见多了热络的女孩,还没见过一个见他就跑的,他能不感兴趣吗?你跑,我就追!
  • 大国旗舰

    大国旗舰

    当航母逞威大洋,当潜艇鱼翔浅底,当造岛神器延伸国土,当LNG货轮驰骋五洋,其背后是强大的海工装备制造的支撑。蒙建业,一位海军工程专家,重生到1982年,来到临近中国南海的小船厂。从此,踏上了一条改变命运,赶超世界海工装备的旗舰之路。
  • 天眼

    天眼

    《天眼》可以说是一部心灵的清新剂。作者在小说中主要刻画了一个世故腐化的男人和一个单纯美丽的山野少妇在一次意外的变故中遭遇了,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单纯美少妇与世故、内心肮脏、潜藏邪恶的富翁心智的相交相融,溅出了社会的另一种味道……
  • 千载琵琶

    千载琵琶

    穿越千年,也不过是为了两情相悦。一个无意到此地过客,又能在这里留下什么。她只要爱人,不管天下,亦不念苍生,纵为君王,又能奈她何?
  • 关于我穿越进哈利波特的日常生活

    关于我穿越进哈利波特的日常生活

    可怜的社恐安瑟·拉斯林阴差阳错地穿越进了魔法世界。在这里,她带着自己HP自设的名字,开始了自己的魔法校园生活。她想把德哈凑成真的,可是因为性格原因,难度很大。她会怎么办呢?
  • 你的小可爱黑化了

    你的小可爱黑化了

    阎家五爷权势滔天,容貌倾城绝世,但性格阴晴不定手段狠辣,无人不怕他。直到他捡回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少女。少女软萌粘人,不止一点都不怕他,还成天跟在他身后跑,可怜兮兮的说要报答他。直到最后他将她视若珍宝,宠之入骨,恨不得把所有都给她了,却发现她压根就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他气得把她堵在墙角,嗓音低柔而危险:“小乖,再闹就别怪我不客气了。“【1V1小甜饼,超苏超宠!】
  • 奇幻侏罗纪

    奇幻侏罗纪

    打雷下雨天不要玩手机,这不,被雷劈了吧。咦,竟然没死,这是哪?我该不会是穿越了吧,卧槽,好高的树!怎么一个人都看见,就算是穿越,好歹也有人吧!什么声音!卧槽!恐龙,这该不会是侏罗纪吧,等等,他朝我过来了,快跑!!!
  • 新朋旧友

    新朋旧友

    ‘’你相信这个世界有鬼吗?”普通学生姜野悠与非人类生物的邂逅【?】结果无聊的日常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