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805800000013

第13章 李叔同:一名圆月耀天心的修佛者(10)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啊?”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也有一只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地回答道。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车中装满沙石,顺次排列起来,用绳子从车轴上前后结住,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将它装饰一番,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自己坐上车,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牛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今天受这种称呼呢?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回来后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道:“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踏破或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否定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

婆罗门听了牛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把百辆货车前后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驾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系着的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终于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的帮助,终于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戒律,指示弟子们应该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人的话语就如同一把利刃,可以伐木也可以伤人。美言美语受人敬,恶言恶语伤人心。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想去伤害我们身边的人,但是我们却往往因为管不住自己的嘴而对人恶语相向,实际上,恶语虽是一句,却十分伤人。

证严法师说:“一辈子的大事是好好说话。”一句或许在自己看来无关紧要的话,却可能会在听者心田划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所以,请管好自己的舌头,不可说恶语,做一个言出友善、话语暖人的人。

九、悠游世间,以慧心惠己惠人

种子撒落在泥土里,到了春天,我们就会看到一条鲜花小路。种子撒落在人心里,时间会让我们收获意外的惊喜。以爱为出发点,做一个彻彻底底的自己。以慧心待人惠人,能更好地悠游世间。

为他人提一盏灯笼

爱默生曾提醒我们:“要做一个为后来者开门的人,不要试图使世界成为死巷。此生最美妙的报偿就是,凡真心帮助他人的人,没有人不帮助自己的。”

弘一大师修佛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身的超脱,而是为了去普度众生,去担负一切众生的罪恶,愿意去代替他们受苦。临终时,他留下 “悲欣交集”四个字,他的人生已经是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欣是自然,悲又何来?悲的不过是众生之苦难普度,他一人的力量又哪里承担得起众生的苦难呢?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以悲也!众生之苦何以解脱?众生若真心帮助他人,苦难自然也消除了。

有一个僧人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路太黑,僧人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候旁边有人说:“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僧人被那个人的话吸引了,等那个打灯笼的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到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僧人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是为了迷惑别人,不让别人说你是盲人吗?”

盲人说:“不是的,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僧人感叹道:“你的心地多好呀!原来你是为了别人啊!”

盲人回答说:“不尽然,我为的也是自己。”

僧人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人碰撞啊?”

僧人说:“有呀,就在刚才,我被两个人不小心撞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撞到。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夜晚是黑暗的,只因为众人都不肯为他人提一盏灯笼;夜晚是光明的,只因为有肯为自己提灯的盲人。盲从的眼睛虽然看不见,心却无比明亮宽阔;正常人虽然耳聪目明,却只顾一己之私。

一个人若想避免被人碰倒,就要小心不碰倒别人。一个人若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最好先给别人以帮助。

有人和上帝在谈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上帝对这个人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屋里一群人正围着一大锅肉汤。每个人看起来都营养不良,一脸的绝望。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把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到嘴里,他们看上去是那样的悲哀。看了一会儿,上帝对这人说:“跟我走,我带你去天堂看看。”

上帝把这个人领入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上一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在快乐地歌唱。

“我不懂,”这个人说,“为什么一样的待遇与条件,他们快乐,而另一个房间的人们却很悲哀呢?”

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里他们会喂别人。”

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只是人心的区别。一个只想得到不想付出的人,得不到;一个愿意付出不求得到的人,却会得到。此生最美的报偿,莫过于帮助后来者打开关闭的门,在漆黑的夜里为他人点亮一盏灯,主动将长柄汤勺里的肉汤喂给对方。

投以木桃,报以琼瑶

古人云:“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弘一大师在谈到善恶果报时,认为人的事情之所以做得顺利,能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是因为这个人以前做过很多好事,也帮助过别人。因此,若想得到好的果报,不肯先付出是不可能的。只有善始才能善终,若想事情有好的结果,就应该先付出,这样才会有相应的收获。

商人遇到难处,他的生意越做越小,于是,他去请教智尚禅师。

禅师说:“后面禅院有一个压水井,你去给我打一桶水来!”

半晌,商人汗流浃背地跑来,说:“压水井是枯井。”

禅师说:“那你就到山下给我买一桶水来吧!”

商人去了,回来后仅仅拎了半桶水。禅师说:“我不是让你买一桶水吗?怎么才半桶水呢?”商人红了脸,连忙解释:“不是我怕花钱,山高路远,实在不容易。”

“可是我需要的是一桶水,你再跑一趟吧!”禅师坚持说。

商人又到山下买了半桶水回来。禅师说:“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解决的办法了。”他带商人来到压水井旁边,说:“你把半桶水统统倒进去。”商人非常疑惑,犹豫着。

“倒进去!”禅师命令。

于是商人将那半桶水倒进压水井里,禅师让他压水看看。商人压水,可是只听到那喷口呼呼作响,但没有一滴水出来,那半桶水全部让压水井吞进去了,商人恍然大悟,他又拎起另外的半桶水全部倒进去,再压,清澈的水果然喷涌而出。

世人没有不想得到的,却很少有愿意付出的。然而,正如种庄稼一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给予是得到的前提。同样,也和种庄稼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给予别人什么,也将得到什么。

弘一大师曾说:“我在泉州草庵大病的时候,承诸位写一封信来,各人都签了名,慰问我的病状,并且又承诸位念佛七天,代我忏悔,还有像这样别的事,都使我感激万分!”弘一大师能得到别人的关怀,是因为他先给予了别人关怀,他种下了善因,所以收获了善果。

一个猎人上山打猎,看见一头狼卧在山坳里,当他举起猎枪瞄向狼的时候,狼站起来没跑却又卧在那里,猎人不明,近前一看,发现是只怀孕的母狼,而且显得有些可怜,狼看着猎人像是在乞求猎人饶它不死。原来这只狼一条腿折了。猎人心软了下来,不但没有杀它,还将它的折腿进行了敷药包扎。

冬天到了,一场大雪封住了家门,猎人一连好多天无法上山打猎。一天夜里,猎人听到自家靠山根的后院里,传来“扑通、扑通”声,像是有人往院里扔东西。第二天,猎人开门一看,院里扔了几只野兔和山鸡。以后每逢下大雪不能出山的时候,都是这样,原来是狼在报恩。

释迦牟尼说:“若你会发现造成伤害,就不要依此伤害别人。”你若想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先要怎样对待别人。这是个简单的、永恒的真理。

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若想得到,必先付出,如同《诗经》所说:“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付出,只会一无所得。

今昔一切如新

“过去只是一堆灰烬,没有任何意义。”拿破仑·希尔郑重地说。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大诗人李白感慨地说

“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事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石屋禅师悠然地说。

“活在当下”,这就是他们的意思。弘一法师在出家后曾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这副对联传达的意思就是:昨日的事我已不会再牵挂,我只注重今日的事,这正是“往昔一切如空,今昔一切如新”。

什么叫活在当下?有人问一位禅师。禅师回答,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这就叫活在当下。所谓“当下”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接触的人。“活在当下”就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眼前的人、事、物上面,全心全意地去接纳、感受和体验当下的一切,对于过往不再执著,对于未来不必担心。

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这是件苦差事,秋冬之际,每次起风,树叶总是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要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都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他一整天都很开心。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

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地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活在当下是一种全身心地投入人生的生活方式。活在当下便要专注现在。或许人生的意义,不过是嗅嗅身旁正在开放的一朵淡雅的花,凝视天空慢慢飘动的云,倾听耳旁传来的低低的呢喃,感受此时此刻生活里的点点滴滴而已。毕竟,昨日已成历史,明日尚不可知,只有“现在”才是我们所能拥有、把握的。

灵佑住持沩山,收了两位徒弟,即仰山与香严。

在禅堂内,沩山对他俩说:“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佛理都是一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解脱之道。”

仰山就问:“什么是解脱之道?”

沩山回头看看香严说:“寂子提问,你为什么不回答他?”

香严说:“如果说过去、现在和将来,我倒是有个说法。”

沩山问:“你有个什么说法?”

香严打了一声招呼就走出去了。

沩业又问仰山:“他这样回答,合你的意吗?”

仰山回答:“不合。”

灵佑又问:“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仰山也告别一声就出去了。沩山呵呵大笑,叹道:“真是水乳交融啊!”

时间每时每刻都在流逝,今日很快会变成昨日,明日也将成为今日。珍惜当下才能活在当下。不珍惜现在,便是浪费未来。有人请教大龙禅师:“有形的东西一定会消失,世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吗?”大龙禅师回答:“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蓝。”山上开的花美得像锦缎似的,转眼即会凋谢。溪流深处的水映衬着蓝天的景色,溪面却静止不变。当下是美的,稍不经意,就将流逝消失。生命的意义在于珍惜当下、把握今朝。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酒桌上有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劝酒。正所谓“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想要表达感情?得,喝酒!你喝得越多、喝得越醉,你对别人就越真,就越值得交!

同类推荐
  • 做人要活一点

    做人要活一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清澈明净的水,是流动的水,是活水,一旦静止,立马就将死水一潭。做人也一样,要想有所作为成就大业,你就必须“活”起来,头脑“活”、心态“活”、观念意识“活”、眼睛“活”、嘴巴“活”,这样你才会有动力、有热情、有创意、有希望,最后才会有收获、有成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做人要“活”一点,容易流于庸俗,有些人可能会将其理解为一种世故,一种圆滑,一种伎俩。其实不然,“活”是做人的一种智慧和方式,更准确地说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它是有原则的,当面对大是大非原则问题时,做人的底线是绝对不能动摇的。否则,那不叫“活”,只能算是乱来了,乱来就会超越底线而进入雷区。
  • 好好活着全集

    好好活着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好好活着是你的使命、好好活着是一种冷静的选择、是一种坚韧的生活状态以及好好活着,给心灵一个安逸的空间等。
  • 好饭局是设计出来的

    好饭局是设计出来的

    中国是人情社会,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商业、政治交流,任何人想要赢得人心、成就事业,饭局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局。觥筹交错之间,领导可以成知己;推杯换盏之间,交易可以变交情;酒释前嫌之际,敌人可以化友人;宾主尽欢之时,美酒最能酿浓情。那么,如何把人请到你的酒桌上?如何看人下菜碟?饮酒劝酒有什么学问?怎么才能把饭局中的话说到位?你又知道多少饭局中的应酬潜规则?……好饭局是精心设计的结果,本书以如何设计完美的中国式饭局为主旨,揭示了其中的基本礼仪和技能,更从深层面揭露了其中的显规则和潜规则。这些饭局中的应酬艺术,广泛适用于日常社交,以及官场、商场和名利场等场合的角逐,助你做好饭局这个局,办事便成事!
  •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家训全集

    剑桥的教育理念不但培养出了拜伦、培根、凯恩斯等影响世界的巨人,还哺育出7名首相、7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乔治六世、玛格丽特二世、英国王储查尔斯等政治家也曾在这里就读。剑桥的人格塑造教育,让这里的学生获得了走向强者的力量。
  •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影响一生的心灵鸡汤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热门推荐
  •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写手的古代体验手札

    某点古言组的小粉红作者实际是个外星人,开着时空穿梭机前往古代为自己的小说收集资料。只不过,古代星球人都好可怕啊!麻麻,我要回外星
  • 权少的极品萌妻

    权少的极品萌妻

    初次相遇,她撞了他的车,找他索赔,他赔了。再次相遇她撞了他的人,他找她索赔。“什么?一件破衣服五百万,你打劫啊?!!!”某女瞪大眼睛,寻找出路,准备走为上策。想逃?没事,抓回来!野蛮?没事,好好调教!嚣张?没事,有他在,她想怎么嚣张就怎么嚣张。他是ATT的CEO,睿智专情,腹黑霸道,宠妻有道。他说,“我的女人我不宠谁宠?!”
  • H星辰落深海

    H星辰落深海

    五年的一切,都该做个了结。你们青春里遇到的那个他,还好吗?
  • 至尊来袭

    至尊来袭

    从前有座天剑山,山上住着一群老神仙。呸,只不过是一群无法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老宅男而已。苦修百年终于下山,却发现自己有了孙女。从今天起,我孙女必须横行霸道。
  • 重生残王妃

    重生残王妃

    她举全族之力助他上位,而他却在大婚之日联合她那所谓的养女屠杀她觟氏全族,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刚出生的婴儿,而她却意外回到九岁那年,哥哥并未战死,母亲并未遇害,父亲也并未死亡,她踏上了复仇之路,可她却偏偏遇见了他,一个双腿的残废的残王,表面上温柔可欺,可实际上却是暗夜里的帝王,看他们如何联手,称霸天下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相传一国王因王后与人私通,心中愤恨,将王后处死之后,便每夜娶一少女,翌日清晨再将少女杀死。美丽聪慧的宰相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少女,毅然自愿嫁入王宫,每夜给国王讲故事,吸引国王,她一共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最终将国王感化。本书为中国社科院阿拉伯文化研究者、知名阿拉伯语翻译家郅溥浩直译版本,包括《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与神灯》、《辛巴德航海历险记》等十四个经典故事。故事人物包含帝王将相、王子公主、商贾渔夫、裁缝僧人等,无所不有。博尔赫斯说《一千零一夜》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书,人们希望迷失在书中,因为人们知道,一旦进入这本书就会忘却自己人生的可怜境遇。
  • 我保护大佬那些年

    我保护大佬那些年

    自诩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嘴不能说,脑不够用的边秋在全星球公民的期盼下接了个任务。她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总感觉这是一个阴谋。边秋会这么想,大概是因为——看似高冷实际黏人的丧尸皇死死抱着她。“你说过会保护我的,不能丢下我。”勾引人而不自知的腹黑花魁静静伏在她怀里。“其实,保护我最好的办法是把我娶回家。”外表花心实则禁欲的总裁把玩着她的手。“和我结婚,我这条命都是你的。”边秋死鱼眼,这和一开始说好的似乎有些出入。[1v1][快穿]
  • 单身公害?!

    单身公害?!

    所谓单身公害是指那些经常分不清楚状况去打扰影响到别人的家庭生活甚至感情生活的单身人士。可是单身终成公害也仿佛让人看到了所有单身者的凄凉前景:苦于身边没人陪没人疼,为了摆脱"土豆沙发"的悲惨命运而求助于朋友却惨遭拒绝。其实单身公害也可作此解释:习惯并擅长游走于异性中单身者,撒大网却不捞鱼的风流人物。这里解释强调的是“风流”而非“单身”。另,有单身者倡导单身无公害,即不漂亮,不帅!对别人家庭够不成伤害!对社会是安全的!
  • 穿越网球王子世界之复仇女王

    穿越网球王子世界之复仇女王

    ?她,一代天骄,因为网球,让她穿越到了网球王子的世界,全能的她,在网球王子的世界遇到了他,和他,一个冷若冰霜,一个自恋无比,他的冷,让她爱上了他,但是,他的不相信,让她心灰意冷,留下了破碎的心离去,4年后她带着仇恨,变成另外一个人,回来了,他...
  • 我不是主角海贼王

    我不是主角海贼王

    逃过狱,上过罗杰的船,成为过白胡子的女儿,与凯多喝过酒,和大妈分享过甜点,在罗杰行刑后夺走尸体。白发的女子是谁?(本人第一次写作品,如有不妥请留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