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89900000026

第26章 孝的运用(7)

其实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传递信息,他们可能会喋喋不休地讲述你小时候的趣事,要不就是唠唠叨叨地让你保重身体,但是这时候子女的做法往往是打趣父母一番,要不就是责怪父母太唠叨了,很少有子女愿意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有的子女即使听了,也没有进一步思考父母的内心想法。比如一个长期脾气很坏的父母突然变得柔和,也许是感到害怕,害怕子女不孝顺自己,也许是感到不被重视,这些心理的情绪和信号,需要子女来解读。

比起过去,今天人们往往能够给父母更多更加优越的物质条件,然而倾听的时间和精力则在下降。子女在孝顺父母的精力投入上,越来越集中于能提供怎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条件——是否能让他们住得宽敞、吃穿最好,而不在于父母是否感受到爱和尊重,父母的内心想什么,也渐渐被忽略。当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可以停下来倾听父母们真正的需要,父母的幸福感才会真正得到提升。

孝敬父母——当他们孤独的时候你在双亲膝下逗他们欢心;恢复他们身体不适住院的时候日夜陪护,体谅他们由于不舒服造成的烦躁心情,不顶撞他们,直到他们恢复健康;父母不要去想兄弟姐妹当中谁对父母不好、谁为了得到父母的钱才去孝敬,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从心底爱父母、关照他们的起居生活;人有生老病死,想象一下,未来有一天,当自己跪在父母的墓碑面前,自己的心灵是后悔的还是无憾的?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自己有没有留下没有尽到孝心的遗憾?

记住,父母需要我们的陪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更需要“精神上的沟通”。

原谅父母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弟子规》

青少年时期我们接触新鲜事物,常常与父母想法不一致,其中,有时是我们自己错了,有时是父母错了。当我们错了就需要马上改正,做一个好孩子,如果父母错了,我们也要及时与之沟通并原谅他们,这是我们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说家人相处时,应当兼顾情义,尤其是作为子女的,应该以不伤害父母为前提。如果对父母无情,则必陷于大不义的境地。懂得了这些,在面对父母的过错时也就没有什么怨言了。

人们常常会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话不能从字面上僵化理解,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

有很多孩子面对父母时又爱又怕,爱是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无私的关爱,我们怕的是父母发脾气或骂自己,有时是孩子的错,但有时却是父母的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及时与父母沟通,用客观的角度来与父母讲道理。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但是,若子女规劝父母,而父母不听怎么办?孔子说,在这种情况下,仍要对父母表示恭顺,虽然为父母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而担忧,但不能心怀怨恨。

郑国国君郑武公娶了一个夫人,叫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段。寤生出生时武姜因为难产差点儿丢了性命,所以她只喜欢段。

郑武公准备立太子。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立长子寤生为太子,夫人武姜却坚决不同意,她想让小儿子段继承君位,一再要求武公立段为太子。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采纳武姜的意见,而是按规矩立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病逝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武姜见小儿子段没有大权,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册封给段。因为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庄公于是拒绝了母亲的要求,并解释说先君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给任何人。武姜听后非常生气,但又不死心,又要求庄公把京城分封给段。

庄公为了安慰母亲,他便同意将京城封给段。众大臣知道此事后,纷纷劝阻庄公。大夫祭仲直言道:“主公,京城地广民众,把京城分封出去,等于将国家一分为二。况且公子段如果依仗夫人的宠爱,扩大自己的势力,将来恐怕对国家有害无益!”但是庄公已对母亲应允,不能更改了。

段得到京城,在其母武姜的怂恿下悄悄地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兵士,积蓄一切力量,做好一切准备,暗中策划谋反。只等待有机会,便与母亲里应外合,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段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这些地区原本不属京城管辖,但地方官不敢得罪他,只好违心地服从他的命令。

段的阴谋活动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庄公应采取手段,早日清除祸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庄公没有同意。

鲁隐公元年(前772年),段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战车、兵士向都城逼近,准备偷袭都城,废黜庄公。武姜则计划在城内作为内应,帮助段一举取胜。然而郑庄公已知道他们准备反叛的日期,早有戒备,并提前派公子吕率两百多辆战车袭取京城。

段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无心再进攻都城,更无力夺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郑军进攻,段没有办法,只好跑到了共国。

叛乱被庄公平定后,他将母亲武姜送到颖地囚禁起来,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再不见面!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一天,一个叫颍考叔的官员来拜见庄公。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并赐羊腿给他。颍考叔把羊腿的好肉割下来不吃,却恭恭敬敬地放在一边。庄公不知是何缘故,便问他。颍考叔说:“臣家中有一年迈的母亲,我想把您赐给我的羊肉带回家去孝敬母亲……”

庄公听到颍考叔这番话,马上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武姜,情不自禁掉下泪来。颍考叔装作一无所知,忙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庄公凄楚地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告诉给他:“你可以随时见到母亲、孝敬母亲,只有我没有这样的机会!”颍考叔笑道:“我有一个好办法,能完美地解决这件事。您可以令人挖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为止,在那里您可以同母亲相见。这样做既不违背誓言,又尽了孝道,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庄公按照这个方法终于见到母亲,与母亲和好如初。

原谅父母的过错、失误,重归于好,这是做子女应该做的事。父母与子女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代沟,这个代沟往往是由于彼此的成长环境不同造成的,因为接受的思想不同,所以父母和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不同,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父母就可能与我们大相径庭,随之而来的就是误解与矛盾。其实每个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要把父母当成普通人一样看待,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看问题,互相谅解,以一个正确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理智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弟子规》

沟通对于一个人是重要,沟通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对父母来说也是这样,常与父母沟通会消除很多矛盾,从而让我们与父母之间拥有一个无隔阂的亲情。

小宝的爸爸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很少看到他笑的时候,在家也非常严肃。

小宝从没有听爸爸当面说过他喜欢儿子的话,也从没有听到他说过表扬儿子的话,所以小宝一直很怕他。

有一次小宝到楼下张阿姨家做客,正好讲到爸爸。小宝说:“我爸常常对我发脾气,吃早餐的时候他常骂我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胳膊肘放在桌上,等等。我非常怕他,他好像一点都不喜欢我。”

张阿姨笑着对小宝说:“呵呵,小宝,其实爸爸是很爱你的,只是你还小,不了解这种爱。你知道吗?你爸在你那次生病住院的时候还哭了呢。”

“我爸哭了?怎么可能?”小宝听张阿姨这么一说,顿时心里暖暖的。

“小宝,你应该多主动和爸爸谈谈心,把你的想法告诉爸爸。”张阿姨鼓励说。

晚上回家的时候,小宝不知道该怎么和爸爸谈心,就悄悄地写了一封信给爸爸:“爸爸,我很爱您,可您总是对我这么凶,所以我有的时候很害怕见到您。其实,我也有很多优点,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表扬和肯定。爸爸,我有很多想法想和您说,可不知道怎么开口。不管怎么样,爸爸,我爱您,我知道您也一直很爱我。您的儿子:小宝。”

第二天早上,小宝一觉醒来,就收到了爸爸的一封回信:“好儿子,以前是老爸做得不好,你并不像我批评你的那样糟糕,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是爸爸做得不好,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地做一个好父亲,要和你结为好朋友,你痛苦的时候同你一起痛苦,你欢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乐。如果你看到这封信,请到客厅来,咱们好好地聊聊……”

那天,小宝和爸爸聊了很久。从那以后,他们真的成了好朋友。

其实,爸爸妈妈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想要让爸爸妈妈知道你的感受和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和他们聊天、沟通。如果喜欢与父母交谈,相互倾诉自己的心声,我们就会变得活泼开朗,也会更容易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对我们的爱。

如果子女与父母之间出现矛盾,我们首先要学会沟通,作为子女应该多与父母谈心,增加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这不但能加强父子、母子之间的亲情,而且能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和矛盾。

沟通是心灵之间的桥梁,沟通是两个人倾听对方心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变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或争吵。

缺少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自然也就会和父母有代沟,无形之间产生隔阂。有人说,现在的老一辈永远不理解小一辈的所作所为,而小一辈永远也不理解老一辈所说的话。时代的不同,思想的不同,年龄的不同,导致我们与父母有一种无法逾越的代沟。对此,我们要及时与父母沟通,表达我们的思想,接受他们的思想,这样才会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话不说,有意见不交流,长此以往,轻则造成误会,重则造成心灵创伤。

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代沟,这是很正常的,关键在于:有“沟”就要去“通”。沟通,能架起你与父母、长辈之间心灵的桥梁,赢得理解与支持,获得彼此的人生经验,体验关爱,品味真情。

§§§第4章 明辨是非——走出“孝顺”的误区

有人认为,只要是长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对的。要求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绝对服从父母,这种想法显然是片面的。孟子说:“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愈疏,不孝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过失,违背道义的行为不怨,不谏,甚至盲目顺从,就是不孝。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文大行也。

——《荀子》

孝不等于彻底的顺从,“孝顺”不仅是“孝”加上“顺”而已。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应当感谢父母,并在长大成人后,尽好抚养义务,关心父母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但是,青少年还要有自主的意识,不要把愚孝当成孝顺。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让自己的江山稳固,就利用孔子“孝”的思想。他们认为一个人在家能愚孝,对统治者就能尽愚忠,就可以任意摆布,任意驱使。所以他们非常提倡对父母百依百顺,提倡完全没有自己主见的“孝道”,还说这就是孔子的教导,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曾子名叫曾参,是孔子最著名的弟子之一。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有一次他在自家的地里锄瓜,一不小心锄掉了一棵瓜苗的根。

这时曾子的父亲看到了,非常生气,拿起一根大棒就打,把曾子打倒在地,曾子晕了过去,半天才苏醒过来。曾子醒过来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跑到父亲的面前请罪,说:“刚才我做了错事,得罪了父亲,您用那么大的力气教育我,没什么事吧?”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弟子说:“下次曾参再来,别让他进我的门!”曾子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央求师兄弟向孔子打听,孔子说:“当年舜帝的父亲瞽叟很糊涂,脾气也非常暴躁,续娶了之后对舜又非常不好。要使唤舜的时候,舜总是在旁边侍候着,可是想要杀舜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小小的责罚,舜可以承受;要是父亲大怒要拿大棒捶他,舜就远远地躲开。为什么呢?怕自己的父亲背上杀害亲生儿子的名声啊!现在你呢?父亲正在气头上,下手不知轻重,要是真为了一件小事把你打死了,你不是陷父亲于不仁不义了吗?”

像故事中曾子那样的孝,就是“愚孝”,就是盲目的顺从。西汉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刘向评论说,“以曾子那样的才华,又身处圣人的门下,尚且犯了罪过而不自知,可见把握好孝的限度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以听父母的话来表达自己的孝心。殊不知,自己的顺从往往使“孝”变了质。有的青少年感到疑惑,我们听父母的话是爱父母啊?为什么会成愚孝呢?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父母爱子女,那么父母可以很容易灌输自己的意志给孩子,这不会造成不和谐,爱依然成立。如果孩子大了,有了自由意志,若还是盲目顺从父母意志的话,就会造成不和谐,爱就不再成立。

孝的本意虽然是顺从与爱,但并不是无原则的顺从与爱,父母的命令不动脑子就全盘接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盲目顺从的孝,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根本上说,不是真正的孝道。这一点,青少年朋友们须牢记。

真正的孝道不是对父母唯命是从,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也要和颜悦色地提出来,不能看着父母犯错误而不闻不问。无论是对父母还是长辈,顺从的态度虽是好的,但自己也应该有辨别是非黑白的能力。盲目地顺从,以至于纵容错误发生,这样的孝道在任何时代都不值得推崇。

同类推荐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生命安宁

    生命安宁

    人生最大的焦虑之一就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人生的终点我们都有可能发现自己虚耗了生命。而在本书中,威廉·欧文教授运用斯多葛主义深邃的心理探索与有效的实践技巧,为我们描绘新生命的路线图。斯多葛哲学是古罗马最流行、最成功的思想流派,其生活的艺术能让我们减低焦虑,释怀过去,将心力聚焦于生命中能够控制的事务上;能让我们更好地对付羞辱、悲伤、衰老,坦然地面对声名与财富的诱惑。我们从马可·奥勒留那里学会取舍,从爱比克泰德那里学会从有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大的满足。当然,这种生活的艺术还能彻底治愈折磨现代人的心理慢性病症——对生活无休无止的不满足感,让我们的内心归于从容和安宁。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热门推荐
  • 大龄穿越

    大龄穿越

    废柴医妃和花心王爷?“我救了你娘,你竟然背着我找女人!”“善妒!”老娘好不容易重生一回,凭什么要受窝囊气!贪财逃妃和野心王爷?“我把钱都给你,能不能好好过日子?”“本王为何不可登上那个位置!”一梦华胥,竟然拐个了个王爷回现代!职场精英和男保姆?“娘子,我要出去挣钱!”“相公,我养你!”大龄工科女的双世寻爱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肃九天

    剑肃九天

    看着男子略显萧条的背影渐渐远去,女子不禁问道:“你以后还会记得我吗?”“也许会忘记,但更多的……是不愿记起”……看着眼前的尸山血海,男子身上的血液顺着手臂流淌,然后尽数被右手中的暗红色锈剑吞噬,他左手将一位白裙女子揽入怀中,喃喃道:“我们回家……”
  • 神奇宝贝之无限修改器

    神奇宝贝之无限修改器

    陈宸因意外穿越到神奇宝贝的世界,从此手持修改器,开启逆袭之路,一路上收服神宠……
  • 克洛特之石

    克洛特之石

    在遥远的3100年,地球开始膨胀;一颗从天而降的陨石在太平洋化作了一座岛,随之而来的是一种恐怖的病毒,适者生存,人类也迎来了一次进化......
  • 基业常青—企业长寿秘诀

    基业常青—企业长寿秘诀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新颖的见解,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企业家提供了实际指导。本书摒弃了连篇累牍的专业术语,拒绝追逐时尚,深入研究发现伟大企业出类拔萃的永恒品质。本书不仅提供了杜邦、西门子、松下、通用电气、万向等具体案例,而且还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和方法,能够适用于各个层次的企业家、经理人与创业者,它为在新时代成就伟大而长寿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范例。
  • 过期契约:傲娇管家别想逃

    过期契约:傲娇管家别想逃

    她是言家第一千金,人人称赞拥护的对象,三岁时初遇了小管家玖。他在5岁时被人抱到了言家,成为了她的管家。天知道这个大小姐有多么难伺候!睡要一起睡,吃要一起吃。噫?有一天,她被他压上了床:“大小姐,我发现我饿了。”“你饿了关我P事!”“你要负责喂饱我。”“你你你你你!!”“我发现我生了一种病,叫傲娇。”“然后呢?!”“所以,我非你不娶。”
  • 仙不言

    仙不言

    乡间少年入山采药,却误入险地,得师授艺。十年后归来,一切物是人非。世间动荡,少年如何潇洒世间,快意人生?
  • 傲娇妖王遇上二楞子式小废柴

    傲娇妖王遇上二楞子式小废柴

    妖与人有什么区别?他们也讲义气,也有爱,也有思想。谁说人妖殊途,我明明遇见了那只神祗一般的猫妖……
  • 剑守一逍尘

    剑守一逍尘

    世界无穷,位面万千。轮回者穿越于不同位面,见不同之景,会不同之人,历不同之事。轮回寂寥,经历得越多便失去的越多,最后能否初心依旧?如果你已经不再记得,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如果我已经不再记得,那么……我又该为何而记?情悯众生殇,剑守一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