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88600000021

第21章 老实做事,无言自有妙言生(1)

人从巧计夸伶俐,天自从容定主张;

谄曲贪嗔堕地狱,公平正直即正常。

——明·憨山德清

人不能一口吃成胖子,不能一步迈到千里之外,凡事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沉下心来,老老实实做事。不懈怠,坚持不断学习;不取巧,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行走;不倚赖,依靠自身能力的提高,慢慢地向目标靠近。如此实实在在地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自会历练一段不花哨的人生。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任务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这是唐人留下的喟叹。早上花开,一树灿烂,可是时光流水过后,晚上便花谢凋残,美景不再,再绚烂的花海也只在朝夕。人生百年,几多春秋。向前看,仿佛时间悠悠无边;猛回首,方知生命挥手瞬间。

两千多年前,先圣孔子在河边说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水是不会重归的,时间也不会重返,面对无可挽回、不可重来的生命,世人会畏惧,同时也会更加郑重地对待每一分每一秒的现实光阴。

一日,学僧看见年迈的典座在晒海苔。这些海苔由信众送来,为的是与寺里的僧人们结缘。湿漉漉的海苔必须及时在阳光下晒干,否则一定会发霉。当时的日头很毒,让人不忍出屋,但是典座似乎对此一无所知,独自一人顶着烈日,弯着腰晒海苔。

学僧见此情此景,便走到典座跟前劝道:“这工作太辛苦,您年纪大了,还是叫年轻僧人来帮忙吧。”

典座没有停下手上的活,只是淡淡地说:“别人不是我。”

“那何不等阳光小些呢?”

典座缓缓道:“时日已不多。”

“时日已不多”,简简单单的五个字,里面蕴涵着对生命的敬畏,同时也流露出认真生活的郑重。时间像一本书,看得快,翻得也快,唯有让每一页不苍白、不浮夸,人世一遭才会走得踏踏实实,不留遗憾。

那一年本焕长老95岁,依然坚持每天三点五十分起床,阅览八到十卷的《普贤行愿品》,直至晚上十点才休息。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这般坚持,他说,因为“这是成佛的根本”。参禅修佛不是只想不做,它要求让人们能在学习的路上,丰盈头脑、精进己身。诚如本焕长老教育僧众时所说:“我们学习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没办法的。佛祖鼓励我们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将来才有能力教化大众。好学很有好处,我们成圣成贤,成佛作祖,都是要好学不倦。”

这话虽然说得质朴,但时间又何曾繁华,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质朴的东西从来不靠这些终究要失去的东西来衡量,能让质朴变得丰富、让生命变得厚重的唯一途径就是本焕长老所说的“好学不倦”。

学习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除非埋入黄土,否则是没有办法毕业的。

良宽禅师终生修行修禅,从来没有懈怠过一天,他的品行远近闻名,人人敬佩。但他年老的时候,家乡传来一则消息,说禅师的外甥不务正业,吃喝嫖赌,快要倾家荡产了,而且经常危害乡里,家乡父老都希望这位禅师舅舅能大发慈悲,救救外甥,劝其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听到消息后大感惊讶,他虽然多年没有见过这个外甥,但他知道这个外甥自幼苦读,学识颇深,不知缘何没有在书本中学到些许做人的道理。

禅师不辞辛劳,风雨兼程,走了半个月的时间,回到家乡。这位外甥久闻舅舅大名,心想以后可以在狐朋狗友面前吹嘘一番了,因此也非常高兴,并且特意留舅舅过夜。外甥本以为禅师会对自己苦口婆心一番,不承想,当夜良宽禅师在俗家床上坐禅坐了一夜,并没有劝说什么。

外甥不知道舅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惴惴不安地熬到天亮,来到禅师床边。禅师睁开眼睛,要穿上草鞋,他弯下腰,又直起腰,回头对外甥说:“我想我真的老了,两手发直,穿鞋都很困难,可否请你帮我把草鞋带子系上?”

外甥非常高兴地照办了,良宽慈祥地说:“谢谢你了!年轻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时候,就什么能力都没有了,可不像年轻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轻的时候,把人做好,把事业的基础打好啊,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么都来不及了!”

禅师说完这句话后,翩然离去。就从那一天起,这个外甥洗心革面,开始努力工作。良宽禅师并没有用什么大道理规劝外甥,但一句“来不及”便胜过千言万语,足够震慑挥霍青春的年轻人。好学不倦固然是件好事,可好事并不是人人有优势、有资本去做。和年轻人相比,中年人、老年人总归是不占优势的,可悲的是,年轻人总是被懒惰、享乐裹挟,白白错过了“好学”的最佳时期。

求职时后悔大学的专业知识不扎实;成了剩男、剩女,后悔当初没有惜取眼前人;躺在床上只剩最后一口气时,才想着如果有来生要本本分分做人……可是后悔时永远是事后诸葛,没有实用。为此,不妨在后悔之前踏上学习的路,认真读书,认真做人。

法师有一位徒弟,大学毕业之后到海外求学,在夏威夷读了硕士,又到耶鲁攻读了博士学位。学成归国之后,徒弟前来拜会法师,求教说:“师父,我现在已经是博士了,以后还要再学习什么呢?”法师淡然一笑,回答说:“学习做人。”

求学之路漫长,所有学识并非如梅花明月,洁身自好便为究竟,只重读书而不重做人,便大错特错。先学做人,继学知识,再求成佛,这是世间不变的道理。当书本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不妨放下万缘全部接受,事事好奇、处处学习,求精求全,忍耐办事,认真做人。

实实在在,不要花里胡哨

本焕长老病重期间,向弟子印顺法师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亲自选择了荼毗(火葬),还对极尽溢美之词的悼文作了修改。后来记者问印顺法师本焕长老为什么这样做,印顺法师说:“火葬是老和尚自己选择的,他说生归丛林死归塔,烧了干净。而修改悼文,是因为老和尚认为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要花里胡哨。”回忆起本焕长老最后的光景,印顺法师说:“老老实实,实实在在,做人做事。这既是他最后对自己的评价,也是留给所有人的箴言。”

“花里胡哨”一句意在批评不认真、不真诚的做事风格,这类人往往说得好听、做得差劲,空口许诺,敷衍了事。而实实在在的人,嘴巴笨一点,但手脚勤快一点,待人真诚一点,他们不会轻易答应什么,但答应了就一定会去做。本焕长老修改自己的悼文,去除其中溢美之词,正是要原原本本、真真实实地总结自己的一生,而不是有违本心地说一些拔高自己的话。

《维摩诘经》中有一句名言:“直心是道场。”拥有一颗“直心”,就是拥有坦荡光明的心境,心口如一,言行如一,心地磊落,没有牵挂,没有纠缠,这本身就是一种实在。

心口如一,就是嘴里所说的话,与心里当下所想的内容是一致的,没有欺骗自己和别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毫无遮拦地和盘托出心里所想的一切,以至于不顾后果,不管别人的感受,甚至毫不在乎地用言语伤害别人;这不是“直心”,而是粗暴和无知,是没有智慧和慈悲的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者为了利益,或者为了情面,往往会说一些违心的话。佛家有“方便妄语”之说,意思是有时我们为了不伤害别人,可以说一些善意的谎言。不过,善意的谎言一定要出自真心,才符合心口如一的要求;倘若只是为了利益需要而说谎,为了情面而空许承诺,就谈不上“善意”,也就更谈不上“直心”。

言行如一,意即怎么说就怎么做,把自己所说的话原原本本地落实到行动上,这样的心才够爽直,这样的生活才不至于虚空、虚妄。与此相反,把自己所说的话,统统变成口号,话说得很好听,却从来不将它落到实处,就是一种“花里胡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犯这种言行不一的毛病,有时是为现实所迫,有时则是因为自身的惰性。面对困难的事情,不断为自己找借口,不愿意付出努力,久而久之,“不靠谱”、“靠不住”自然成了大多数人给我们的评价。

做到了心口如一、言行如一之后,就离“实实在在”不远了。可是,我们常常会觉得自己的心很混乱,不得安宁,这是因为我们还有着太多的牵挂纠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执著与烦恼。所以,我们需要给自己的心松绑。捆缚身心的是什么?《维摩诘经》里说得很清楚:“何为病本?谓有攀缘。”攀缘心,使我们总忍不住要去攀附浮华,由此生出无穷无尽的谎话、大话、空话,原本清净坦荡的内心也被扭曲。

因此,要想保持内心实在,保证做事踏实,要从放下心里的攀缘心开始,维持本色,在内心呵护一份本真,人生处处都是打磨实在的心的道场:

光严童子为寻求适于修行的清净场所,决心离开喧闹的城市。快要出城时,他遇到维摩居士。维摩居士妻妾众多,资财无数,一方面潇洒人生,游戏风尘,享尽世间富贵;一方面又精悉佛理,崇佛向道,修成了救世菩萨,在佛教界被喻为“火中生莲花”。

光严童子问维摩居士:“你从哪里来?”

“我从道场来。”

“道场在哪里?”

“直心是道场。”

听到维摩居士讲“直心是道场”,光严童子恍然大悟。“直心”即纯一无杂之心,心无杂质,才能实在,办事说话才能直来直去,不来虚的。有了“直心”,在任何地方都可修道;若无“直心”,就是在最清净的深山古刹中也修不出正果。

能够做到时时心口如一,处处言行如一,心地光明,就不必去追寻世外桃源,也不必向往人间净土,更不必东攀西附。做好自己,哪怕身处喧闹世俗也不受影响,那么,心内便是净土。

其实每个人的本性都没有差别,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人一生下来本就具有纯真的心念,只不过被后天的欲念所玷污,变得争权夺利、事事计较,或因一时糊涂一步踏错,步步皆错。

人心本来纯真无私,贴近地气,可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人们渐渐发现周围的许多人都心有城府、尔虞我诈、钩心斗角、自欺欺人,便不由自主地随波逐流,渐渐也学会了“打太极”,学会了你我周旋。

有些人丢弃自己的意愿,活在别人的标准里,在别人的赞美里找寻自我的价值。为了得到“有能力”、“有人脉”、“很热心”等赞美,笑着说“没问题”、“好的”、“交给我吧”,可笑过之后,让自己活得疲惫先不说,还有可能让许诺落空。

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地过日子。做真实的自己,活出自己的性格,能得到发自内心的快乐,也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本焕长老百年时依旧可以问心无愧地说自己的一生是“老老实实、实实在在”的,是因为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没有开过一张空头支票,而是始终做着自己倡导的利益众生的善事、佛事。

·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出家图的是一份清静,但求不问俗事,无所牵挂,其实这完全误解了禅宗的旨意。禅宗讲究救世度人,行慈悲,如果本着学佛避世的态度,就完全错了。真正的学禅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阿弥陀佛”,它更在于以行动来实践佛理。

如本焕长老所言:“佛陀所讲的一切法,都是为了我们去行,佛陀所讲的一切经,都是我们修行所依的路。所谓‘经者,径也’,我们要回家,必须有路,有了路还必须去行。”生活中的事情都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自己在经典中学到,还是由高僧大德告知,都不是真正的“懂得”,人生一双脚,是要用来丈量这个世界,从而证得自己的智慧。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如果空喊能造出一所房子,驴子也能修一条街了。”夸夸其谈,而不干实事,最终会一事无成。想成功,就不能坐而论道,而需要言出必行,少说漂亮话,多行实在事。行动是做事、成事的起点,本焕长老在开示信众时曾发问:“大家想一想,我们做哪一件事不需要行呢?不要说我们今天是为了无上解脱,为了了生脱死,就是世间的一切事,有哪一桩事情不靠行就能成功?”

“我看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去行,才能获得成功。”长老用朴实的话语做出了回答。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实际上,若不着手去做,机会就永远不会降临。做事应该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

弟子们问禅师:“老师,如何才能成功呢?”

禅师对弟子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人在睡觉前说一百次‘我行’,大家能做到吗?”

弟子们疑惑地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

禅师说:“做完了这件事,一年之后你们就知道如何能成功了。”

弟子们想:“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

一个月之后,禅师问弟子们:“我让你们做的事,有谁坚持做了?”大部分的人都骄傲地说道:“我做了!”禅师满意地点点头说:“好!”

又过了一个月,禅师又问:“现在有多少人坚持了?”结果只有一半的人说:“我做了!”

一年过后,禅师再次问大家:“请告诉我,还有几个人坚持了?”这时,只有一人骄傲地说:“老师,我做了!”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尘心洗尽(禅·心灵·灵性)

    我们被欲望左右,我们被执着伪装。于是,我们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谁是自己。我们一生的被描述决定于墓碑与悼词,而写悼词与墓碑的,却不是我们自己。于是,我们只是一个动态的角色,而不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永远都只是他者的代名词。本书为本性禅师关于生命与死亡、入世与出世的人生感悟,帮助人们摆脱尘世功名利禄的烦扰,追求自在健康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大佬套路深

    快穿之大佬套路深

    “阿锦,我来接你回家了。”他等了她上千年的时光,如今,终是让他等到了。“你是谁?我们以前认识吗?”她不记得他了,可那又如何。三千世界,她在哪里,他便去哪。在经历一个又一个的小世界之后,零碎的记忆渐渐补全。然而隐藏在暗处的危机,也逐渐靠近。“阿锦,你终于忆起我了吗?”“小韶儿,我回来了。”
  • 云风安暖

    云风安暖

    他,是云家二少。她,是寒夜门大小姐。当两人相遇擦出耀眼火花。
  • 靖安长公主

    靖安长公主

    大晋,十多年前的夺嫡之争,长公主暮宛然流落在外成了云轻歌。本以为青梅竹马的少年郎可以托付终身,却没想到他金榜题名之时,屠了自己满村。那场大火,烧死了云轻歌,也实实在在的烧光了他们十余载的情分。
  • 生活可谓尝尽苦难

    生活可谓尝尽苦难

    我日渐消瘦也不觉得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 异灵法师

    异灵法师

    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但是人人都为着魔法而着迷无意间邪灵的气息已经弥漫着整个世界,。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我们看看邪灵中的那道圣灵之气冲出江湖……………… 法师分为初阶.中阶.高阶三阶法师有一部分法师达到高阶后刻苦训练达到了圣法师。;魔法类别又分为:神系(神迹、次元、超能、圣灵);次神系(电系、龙系、神秘系、暗影系);灵系(火系、水系、草系、冰系、飞行系);斗系(机械系、地面系、战斗系) 每一系又分为高中低三个阶段。 这个夏天,火力全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级古董商

    神级古董商

    远离城市喧嚣的僻静小巷里,陈希经营着一家叫做“四海堂”的古董店。原本濒临破产的古董店,在他接手后,逐渐变得红火起来。一件件稀奇古怪的古董从四海堂流出,牵扯出一段段看似荒诞不经但却充满人情的往事。“四海堂的买卖从来不以挣钱为目的。”“那为了什么?”“探寻历史的真相或者替别人答疑解惑不比挣钱有趣多了吗。”当拥有四海堂老板、易宝网首席鉴宝师、蓟州大学历史系名誉教授……等一系列头衔的陈希说出这句话来的时候,大家不仅不觉得他在装X,反而觉得说的很有道理。......书友群:1056986454
  • 大鱼海棠之椿花湫叶

    大鱼海棠之椿花湫叶

    大鱼海棠的后续,椿与湫最终的归属。爱与诚之间的选择,两个世界的恋情。
  • 已经开始了

    已经开始了

    许信成遇到有着神秘背景的Lucy,他被她一步一步地引领进中国商界乃至世界商界最顶层的圈子里,迅速地成长为企业高层和商界精英。随着Lucy向他透露一个又一个惊人的秘密,她的神秘面纱和背后的惊天真相被一层又一层地揭开。与此同时,随着许信成一步一步地攀登上职业生涯的顶峰,他也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到一场全球范围的日趋白热化的AI商战中……他很快意识到,倒计时已经开始了,而他和Lucy必须赢……
  • 洛云记

    洛云记

    随心所作,不喜勿喷。喜欢的可以继续看,不喜欢的也不要骂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