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88600000012

第12章 不怒如地,不动如山,心境澄明(2)

慧海和尚独坐寺内多日,日日郁闷不语。

师父见状并不言语,只是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携弟子走出寺门。

门外是一片大好的春光,天地之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半绿的草芽,斜飞的小鸟,动情的小河……慧海和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偷窥师父,师父正安详打坐于半山坡上。

慧海有些纳闷,不知师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能困惑地跟师父坐在地上。过了一个上午,师父才起身,依旧不说一句话,打个手势,把慧海领回寺内。

快到寺门时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两扇木门,把慧海关在寺外。慧海不明白师父的意思,独自坐于门前,纳闷不语。

天色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鸟语、水声也变得不明朗起来。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叫慧海的名字。

师父问:“外边怎么样?”

“全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边的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慧海顿悟:沉浸在烦闷中,视线会被烦恼遮挡,看不见身旁大好的春光。清风绿野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此视而不见罢了。心中装满各种纷杂的考虑与得失,自然无法闻到花香。只有身处安静的境界中,一切才可寻。我们不必有模有样地静坐,果真去静坐,也不是本焕长老开示平常人的本意,不如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时间。

安静是心灵的平静,让人在嘈杂浮华中找到自己的心灵空间。安静并不是一种懒散、没有生气的状态,而是一种清澈空灵的心灵之境。一旦我们懂得放慢脚步,为自己寻找一方安静心空,就可以在遭遇困难时重新找回幸福的感觉,也可以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欣赏到生活中的美好。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类人:他们勤奋、努力地工作,但是脾气暴躁,生活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他们无法欣赏美好的事物,只顾匆匆赶路,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从而错过了自己本该拥有的幸福。

真正能享受平和宁静的人,是离自我最近、离幸福最近的人。在当今这个忙碌的社会里,人们会因各种各样的事情而狂躁不安,会因自我控制能力的弱化而情绪波动,会因焦虑和多疑而饱受煎熬。只有那些明智的人,才会掌控并引领自己朝着自己原本需求的方向走去。

无论我们在哪里,在做什么,要往哪里去,都应记住:在生活的沙漠中,总会有一片绿洲等待我们去发现,总会有一些花朵在为我们绽放。不妨偶尔放慢脚步,好好欣赏周围的风景。很多时候,幸福只是躲在安静背后的一道风景,等待着我们将一切纷乱沉淀下来,去除心灵的阴霾之后,用心去寻找,去发现。

心境澄明,不再胡思乱想

《本焕长老开示集》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用功的时候,参究的一方面,一天到晚地行,好好地参一会就能到家。如果你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参,一天到晚胡思乱想,那不是用功,那叫空过光阴。”

他的意思是说,想得越多,头脑越乱,思绪纷乱不利于参悟佛法。与其空一个皮囊在那里装模作样地打坐,不如先把乱思、乱想理清楚,让自己少想些东西,少求些东西,让自己变得简单些。

诗人曾在诗中写道:“人因简单而丰富,生活也因简单而充实。”一个人若追求复杂而奢侈的生活,苦难就会没有尽头,不仅贪欲无度,烦恼缠身,而且日夜不宁,心无快乐。复杂往往会浪费生命中宝贵的时间,奢侈则极有可能断送美好的人生。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追求、很多憧憬。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铭心的爱情;也有人追求金钱,追求名誉和地位。有追求就会有收获,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很多,有些是必需的,而有些却是完全用不着的。那些用不着的东西,除了满足虚荣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一种负担。

这种负担之所以负累人生,是因为我们贪恋名利,贪恋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繁华,会为得到它们而胡思乱想。这些思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网,让人不得动弹,僵直难耐。我们总以为人生在世,不尽可能多地得到就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得到越多,心中的想法也就越多。于是我们背负着沉重的“拥有”,疲累而苦恼,却不懂得停下脚步,倾听一下内心的声音。

想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希望丰衣足食,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把这种欲望无限放大,变成胡思乱想,变成无止境的贪婪,就会在无形中成为欲望的奴隶。其实,世间没有非实现不可的贪婪,也没有什么富贵人生值得用宝贵的生命去换取。再大的权势,再多的财富,也终有一日会成空,没有什么能够替代内心的清明自在。清明自在不过源自一份心灵的简约,我们需要的不过是最简单的生活。因为简单使人的思维少些转弯,让人顺其自然地听从心的指挥,使我们抓取离我们最近的人或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人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没法死而复活。

这件事情传到了当地的寺院里,寺里的一个小和尚听了以后便去问农民为什么选择救妻子。农民告诉他,他救人时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他身边,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游。待返回时,孩子已被洪水冲走了。

自然的即是简单,能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能抓住的东西,即是一种睿智。这个农民如果进行一番抉择的话,妻子和孩子将都被卷进旋涡,片刻之间就会失去性命,结果是一个也救不了。

人一生中,许多时候并没有机会和时间进行抉择。抉择很困难,但也很简单,困难在于人们总是把抉择当做抉择,并为每一场抉择附加太多的意义,患得患失;简单在于别去考虑抉择问题,而是遵循生命自然的方式,像故事中的那个农民一样,不被多余的考虑束缚身心,想得少些,活得简单些,尝试着在简单中发现生命真正的芳华。

世间的繁华没有尽头,追慕繁华不过是人内心制造的幻影,以为自己得到了它,实际上却还离得很远,我们只不过用自己的整个人生为繁华作了一个注脚。在奢望物质丰足的过程中,人最容易丧失自我,因为物质的追求永无止境,而人的生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想拥有物质不一定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物质,这就好比带着枕头被子出门,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更加累赘。再多的物质也会有不满足的时候,心灵则因为被物质挤压,无处容身。如若回归到简朴的心灵,贫穷也是富有。因为简洁,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乐而因为执著,时时能感觉没有虚度每一天。

在有限的生命里,在每一个与自己相处的瞬间,我们都应该回到最简单的自我,在和素面自我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一心澄明,一心淡然,回到那个一无所得的时刻,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在拥有的同时失掉了简单,失掉了幸福。

时时刻刻,全然地活在当下

佛家常劝世人要“活在当下”。所谓“当下”就是指你现在正在做的事、待的地方、周围的人;“活在当下”就是要你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这些人、事、物上。

本焕长老说,最值得我们珍视的就是当下的实在。他曾在弘法寺对众人开示道:“我们真正地用功,要好好地,时时刻刻地把持我们当下一念。”

《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下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意思是说,一切众生的心都在变化中,就像时间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要说现在,它却已经变成过去。心不可得,一切感觉、知觉都留不住。

因此,面对无可把握的一切,我们只能安住在当下的每一刻,不给自己制造多余的烦扰与牵挂。

有一天老禅师带着两个徒弟,提着灯笼在黑夜行走。一阵风吹过,灯灭了。

“怎么办?”徒弟问。

“看脚下!”师父答。

脚下,即当下,当一切变成黑暗,后面的来路、前面的去路都看不见,如同前世与来生,都摸不着。这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当然是“看脚下,持当下一念”。通常我们说的来生、前世是我们在自我安慰。遇到今生的不幸,便用前世做借口,说那是前世欠下的;对今生的不满,便用来生做憧憬,说可以等待来生去实现。问题是,前世、来生不过一个痴念,人们受不了现实的苦和绝望,才给自己编造了一个梦。

既然我们身处的每一刻都在不断地成为过去,而且未来终归无法提前到来,那么我们不妨把踏实的脚印和无限思量安放在脚下的路上、当下的时间里。本焕长老口中的“持当下一念”就是在说路要一步步走,做事必须从眼前入手,按部就班地做,投机取巧只会欲速不达。

有个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里的落叶。这是件苦差事,秋冬之际,每次起风,树叶总是随风飞舞。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明天你在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都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隔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地摇树,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他一整天都很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不禁傻眼了,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的。”

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整棵树的凋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想早一天从扫落叶的劳累中解脱,一次性地把枯叶摇落,是一种违背规律的妄想。时时刻刻持当下一念,认真地劳作、平实地活在当下,像为枯叶送行一般,迈着平常的步履走坚实的路,才是最现实可靠的生活态度。

不动歪脑筋,持当下正念,是活在当下,除此之外,它还要求全身心地投入生活。

著名的越南高僧一行禅师曾说过:“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

如果我们摒除杂念,用心体会当下的这一刻,就会发现这一刻没有任何思绪,无知无求,达到了一种无心自在的境界。诚如石屋禅师偈子云“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只今便道即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在这番自在的境界中,和芬芳相遇,是因为我们放下了对过去的伤感和对未来的焦虑。

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提前进入“明天”。“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对不可及的事情怀有留恋、抱有期待,即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傻事。

活在当下,并非不回忆过去,不展望未来,而是该做什么就做什么,饿了吃饭,渴了饮茶,不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为未来的事烦忧。一旦着手做一件事就专注地把这件事做好,让他人欢喜,让自己欢喜。

同类推荐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禅修与静坐

    禅修与静坐

    蒲正信居士性情淳和,深具慧根。平常爱钻研佛学、医学、武术,自皈依三宝后,尤好禅学和静坐。她的近作《禅修与静坐》一稿,我阅读后,深感她能将正信、正见与修持相结合,有一定成就,值得高兴和赞扬。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光明大手印:智慧人生

    《智慧人生》写大手印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诸多智慧“看法”,分为两个部分:人生方向——智慧路标,人生选择——智慧问答,内容涉及怎么在工作中兼顾修行,怎么读书、怎么处理家庭矛盾、怎么影响家人、怎么对待爱情、怎么处理人际关系、修行人怎么面对日常纠纷、怎么看待社会热议的一些问题,等等。第一部分为散谈随笔,第二部分为问答形式。问答多临阵相遇,直面“交锋”,机锋外露,流于自性,妙趣盎然。本书有两个特点,一是直指人心,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二是鲜活生动,包罗万象——因为问者的年龄、性别、身份、职业、行业、心病不同,问答之间便显出了一种大海般的宽广,集结了当下生活和修行中的方方面。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那个冬天的你如暖春

    那个冬天的你如暖春

    他说:如果荆棘之后是你容颜,那么,即使遍体鳞伤我也会追逐你的影子
  • 未忘之事

    未忘之事

    跟着离异的老爸在美国生活了五年的杜伊安在大一作为交换生回到了中国,意外的遇见了自己的初中同学柳离,但对方似乎根本不认识他,怀着曾经初恋的情愫,不死心的伊安展开了行动,却牵扯出了这个女孩背后的……
  • 守护甜心之美妙旋律

    守护甜心之美妙旋律

    一个新生是250富家族的千金,来到圣夜的第一天就打破了守护者的友谊。所有人都以为守护者K边里唯世会站在亚梦那一边时,他却站在了“250”那一边,只有璃茉相信她。身份解开,他们开始了复仇。
  • tfboys夏花之恋

    tfboys夏花之恋

    讲的是tfboys和三位女生校园纯爱的故事,三位有着非一般身份的女生,(她们自己不知道)不小心偶遇上tfboys,接着一些些颠肺流离的曲折的故事就此展开
  • 大道咏歌

    大道咏歌

    虽然有千万条路,但是只有一个终点,你我都是旅人罢了,此非天命,乃大道也。
  • 御路

    御路

    征战百年,四分天下。一场变故,荆国第一大将父子双双战死,留下孤女魏若彤面对变化莫测的乱世争斗。看她如何受命运的牵引,在荆棘中一步一步走向权力的顶峰。滚地求推荐求收藏求打赏~
  • 救赎路人女主

    救赎路人女主

    曾经被你们所救赎的我,现在来救赎你们了!看着屏幕上被伦理君的一举一动牵动心弦的学姐,英梨梨,惠,三衣表示很不爽。好在现在我来了,没理由我两世为人,倾尽一个时空的智慧,连三个女孩都拯救不了!(不虐,不小白,表示三衣我自己都看好几遍了!)
  • 花心大少:帅哥别求我负责

    花心大少:帅哥别求我负责

    他是黑道上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哥,英俊凶狠,睥睨众生,不料却被她来了一出霸王硬上弓,更是趁他筋疲力尽昏昏睡去之时,将一张百万支票扔在了身上。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他就是翻遍整个世界,也要将她挖出来!死女人,你逃不出本少爷的手掌心!
  • 春花春柳江山如梦

    春花春柳江山如梦

    乾隆年间,和卓王垂涎流香公主的美色,杀掉首领胡尔干,流香公主请求大清支援,和卓王杀掉清朝官员阿敏道,乾隆皇帝御驾亲征,与流香公主一见钟情,封其为香妃。香妃入宫以后盛宠不衰,于后宫嫔妃展开一场血雨腥风的宫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