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8700000031

第31章

“那你为什么要那样问呢?”

小和尚答道:“我那样做就是为了除去师父的闲名!”

人在尘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虚名浮利,无论修行多么高深的禅师,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禅师不恋闲名的姿态实在洒脱至极,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满智慧。

世上能做到像洞山禅师一样舍弃名利的人又有几个呢?人人都希望有好的名声,乐意听到别人的赞美而非批评。有名声的人振臂一呼,万人云集,那种成就感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的。所以,很多人为了追求名声终其一生不断努力,有人为了名声去做许多本不用做的事。比如,有人做慈善求名,有人挑战极限求名,还有人靠推销自己求名。

人们为名付出很多,甚至不惜失去自我,却忘了去分辨真名声与假名声、好名声与虚名之间的区别,以至于求了一辈子,最终只换来一生的伪饰和不自由。

真正的好名声,是一个人内心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自身行为的认同,也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有意义而追寻的一种财富。而虚名却是为了满足面子和肤浅的虚荣心而刻意追求的东西。

好名声不用拒绝,虚名也不要留恋。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名声越来越好,以此去影响他人,造福他人,而不是戴着虚伪的面具,沉浸在有名无实的自我满足之中。

名利有代价,看得淡才得解脱

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任何东西都有代价。钓钩是鱼垂涎鱼饵的代价;被名利所蛊惑的心,往往也要付出掉入陷阱的代价。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来到江苏镇江的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去,百舸争流,不禁兴致大发,随口问道记和尚:“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道每天来来往往多少船?”高僧回答:“我只看到两只船。一只争名,一只夺利。”

人性丛林中伏设了不少名利的陷阱,有时候,一个人为了名利,往往会不顾一切跳入陷阱,结果名利反而离他而去。名利,就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而没有出来的门。好名之人必将被名枷捆绑,好利之人也会被利锁缚住。

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然后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有一位禅师说过:“青藤攀附树枝,爬上了寒松顶;白云疏淡洁白,出没于天空之中。世间万物本来清闲,只是人们自己在喧闹忙碌。”世间的人在忙些什么呢?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争名夺利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摆脱名利等外物的束缚,我们才能体会心无所碍的境界。

有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庙的住持,因年事已高,心中考虑着找接班人。

一日,他将两个得意弟子叫到面前,这两个弟子一个叫慧明,一个叫尘元。高僧对他们说:“你们两人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寺院后面悬崖的下面攀爬上来,谁就是我的接班人。”

身体健壮的慧明,信心百倍地开始攀爬。但是不一会儿,他就从上面滑了下来。慧明稍事休息后又开始攀爬,尽管摔得鼻青脸肿,他也绝不放弃……

让人遗憾的是,慧明屡爬屡摔,最后一次他拼尽全身之力,爬到一半时,因气力已尽,又无处歇息,重重地摔到一块大石头上,当场昏了过去。高僧让几个僧人将他抬了回去。

轮到尘元了,他一开始也和慧明一样,竭尽全力向崖顶攀爬,结果也是屡爬屡摔。当他不经意地向下看了一眼后,便放下了用来攀上崖顶的绳索。回到崖底,他整了整衣衫,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扭头向山下走去。旁观的众僧都十分不解,难道尘元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大家对此议论纷纷,只有高僧默然无语地看着这一切。

尘元到了山下,沿着一条小溪流顺水而上,穿过树林,越过山谷……最后到达了崖顶。

当尘元重新站到高僧面前时,众人还以为高僧会痛骂他贪生怕死、胆小怯懦,甚至会将他逐出寺门。谁知高僧却微笑着宣布将尘元定为新一任住持。众僧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尘元向其他人解释:“这个悬崖乃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但是只要于山腰处低头看,便可见一条上山之路。师父经常对我们说‘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就是教导我们要知伸缩退变啊!”

高僧满意地点了点头,说:“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极重者粉身碎骨。”然后,高僧将衣钵锡杖交给了尘元,并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攀爬悬崖,意在勘验你们的心境,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碍,顺天而行者,便是我中意之人。”

一个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不能攀爬便另寻出路,这是一种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对客观的、外在的出身、家世、钱财、生死、容貌等看得很淡泊,就能够达到精神的超脱、洒脱的境界。

想要淡泊名利,摆脱名利的束缚,先要看透名利。要做到“名利不入心”,需做到三点:

一、荣辱一样达观。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

二、以智慧应对名利无常。世间万事都是无常,名利也不例外。拥有名利时要靠智慧来处理,才能看得淡,不为名利所累;失去时也要靠智慧来应对,才能看得破,不为失去的名利所苦。

三、用分享克制追名逐利的欲望。得到名利后,不应想着得到更多,而应与人分享。分享能带来满足感,而一味地追逐欲望只会使人越来越不满足。

古时圣贤一向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的道理,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古语有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得很淡、很轻,才能不被名利等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

名利如井,易进难出

世界上有金钱、有名位、有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欢喜。

古人云:“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人为了求名,相互倾轧,而人的智识就成了斗争的工具。千百年来,读书人为了金榜题名而发奋苦读,除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之外,便是为了在官场赚取名利,光耀门楣,扬名天下。但是,人不能为了求名、为了好胜而求知识,因为名心和利心都是杀人不见血的武器。

人最高的道德,应该把“名心”抹平,但这个境界是很难达到的。很多时候,人们都喜欢争强好胜,满足于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荣,故步自封。《法句譬喻经》中记载:

佛陀时代,有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天资聪颖,只要是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他凭借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后来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于是,他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的才艺无人能及,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百世。

就这样,年轻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到处展示自己独步天下的技艺,未逢敌手。从此,年轻人傲慢之心炽盛,认为自己天下第一。

这天,一位比丘手持锡杖来到年轻人面前。由于年轻人生活的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他便好奇地询问:“你是什么人?手上拿的是什么法器,为何装扮与常人不同?”

比丘答:“我乃调御自身之人。”

年轻人问:“什么是调御自身呢?”

此时,比丘说了一首偈子:“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说完,比丘飞至空中,原来他乃是佛陀化身。此时佛陀在虚空中展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光普现,朗照天地。

接着,佛陀回到地面对年轻人说:“因为历劫修行,调御自身,我才能有如此神通。”年轻人对佛陀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向佛陀请教调御自身的要领。

于是佛陀便对他开示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种禅定境界、三种解脱法门等殊胜妙法,并说明制弓、驾船、建屋等技术都只是虚华不实、有生有灭的东西,若让自己沉溺其中,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年轻人凝神倾听,豁然领悟,遂发心出家修行。

资质过人的年轻人为了争强斗胜,身陷名利牢笼,幸得佛陀开示,才不致迷失自己。

但对多数人来说,名利心产生容易,摆脱难。有一个寓言说,两只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骄阳晒干,鸟择林而栖,蛙择水而居。一只蛙看见一口井,高兴道:“哈!水井!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呢!”另一只蛙道:“哼!现在住进去当然很好,问题是将来怎么出来?”世上被名利所困的人正如那只想跳入井里的蛙一样,可只身困在名利场,跳入容易抽身难。如果想尽快解脱,有时候抹平名利心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选择。

同类推荐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弗罗姆行为研究讲稿

    本书介绍了人性的弱点、爱与思维、生存与竞争、热情与勇气、自信与安全感、独断与自信、信念与政治、天才的本质、动物行为、拥挤与侵犯、人的天性、貌似侵犯等等。
  • 魏晋玄学会要

    魏晋玄学会要

    本书采用传统史书会要(主题)的体例,对存世的魏晋玄学史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搜集、归类和整理,这些史料见于正史、文集、笔记等各类文献中,经过作者长时期地收集和整理,本书成为魏晋玄学文献的渊薮,为研究者和读者了解魏晋玄学的面貌提供了方便,因而具有显著的学术意义。
  •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

    《老子著经大传(上下册)》中国第一位哲学家是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他著的《道德经》,被尊为“万经之王”,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建立了相当完整的哲学体系,处于主干地位。当年的老子是怎样著这部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呢?尽管《道德经》的注释本不下几百种,但没有一本能解开老子是怎样著经之谜的。这部书的出版,正好填补了这个历史空白,对研究道家学说是有益处的。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秋月浅

    秋月浅

    职场小白,车祸穿越。原本生活安逸,谁知夫家谋逆,一夜之间,家破人亡。被迫入宫,为奴为婢,处处忍让,但人心难测······
  • 总裁的导演

    总裁的导演

    娱乐圈内的神秘女导演,一身辉煌成就,却无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霸道总裁,豪门富二代,明星美男,无不拜伏在她的石榴裙下。曾经的她任人欺负被人摆布,看她如何卷土重来,做自己人生的导演。
  • 修仙小伙伴

    修仙小伙伴

    五个小伙伴的修仙之旅,你有金丹?我有导弹!你元婴自爆?来来来,和我的原子弹比比!当修仙世界迎来地球天才科学家,灵能自行车,灵能飞机,灵能火车统统不是梦!吝啬鬼顾子飞的商业帝国,风流鬼沈流风的装逼之旅,引领音乐潮流的李若诗,暴力一姐慕容小柔,五个性格各异的小伙伴,一场精彩的修仙之旅!
  • 秦声吼出来

    秦声吼出来

    三秦大地从来不会缺秦腔,也从不会缺吼秦腔的人,悠悠八百里秦川,诞生了一批又一批铮铮秦腔汉子!
  • 逆命的天罚罪人

    逆命的天罚罪人

    容易招雷劈的人被统称为天罚罪人,姜东雷身上就拥有远古神界至尊的一丝精血,他一步步逆天改命,慢慢觉醒远古时期记忆,最终再次成为至尊强者。
  • 追魂猎天穷奇

    追魂猎天穷奇

    我的双手已经沾满了罪孽,已经...回不了头。“世间本没有对与错,只要做自己想做的,怎么能分辨对还是错?”哪?我是否还可以重来?“当然。”
  • 十世飞升

    十世飞升

    我孤魂,十世终得飞升!!!以我十世之身吞九世之积淀,证大道。我忘情,逍遥世间无欲!!!以我九世仙帝之名号令天下,称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