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48700000016

第16章

老和尚感动地说:“我修行多年,从未见过听了两遍《观音经》就开悟的人。你效法观世音菩萨,向佛祖发了宏愿,又请我来作证,可见你的慈悲心有多么伟大,这是怎样的宏愿啊?不如你随我修行吧,一定会名扬四海的。”

白发郎却说:“现在不是我在佛法上获得名气的时候,我还要照顾父母和弟妹,所以我只能跟您修行,做个俗家弟子。”

此后,白发郎一直跟随和尚学习佛法,到处帮助百姓,在供养父母的同时,亦通过劳动来布施百姓。

多年下来,白发郎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始终矢志不渝,依然精神饱满,在佛道的修行上更加精进。

人间有无数苦难、无数灾劫,这些都是雕琢璞玉的磨石,对于心中抱有宏愿和希望的人而言,这是种甜蜜的负担和磨炼。白发郎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有济世的勇气,继而有了普度众生的宏愿。他的所作所为,让人惊叹和钦佩。

佛家说,生命苦短。生之短暂,本身便是苦;生老病死,各种各样的无常皆苦。然而,正是因为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了人生的苦短,才学会精进、勤勉,为创造更精彩的人生而努力奋斗。所以,苦不一定是障碍,很多时候,苦是一种催人奋发进取的原动力。

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世上绝少有不必吃苦就能成功的奇迹。吃苦的精神与忍耐的力量虽然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却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中感受到喜悦,能够把吃苦当做磨炼,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苦中作乐的坦然,化苦为乐的超然

只有深刻体验苦,才能透彻体会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佛门中也有类似的训诫,《缁门警训》中佛眼禅师著名的“三自省察”曰:

“是身寿命如驹过隙,何暇闲情妄为杂事。既隆释种须绍门风,谛审先宗是何标格。

“道业未办去圣时遥,善友师教诚不可舍。自生勉励念报佛恩,唯己自知大心莫退。

“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

第一项自省是说我们的生命宝贵而短暂,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要把握生命,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为无聊的事情耗费生命。既然入了佛门,就要弘扬佛法。

第二项自省是说,佛法修行艰难,想要解脱进入极乐世界,就要重视良师益友的教诲,勤加学佛,不可懈怠。

第三项自省是说,无论是我们自身还是境遇,都是虚幻不实的,不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论是富裕还是贫穷,是苦还是乐,都应该随遇而安,因为这些都是因果循环。要心地清净,做到无动无静,无寒无暑,否则就要生惭愧之心,自我检讨。

现代禅宗大师弘一法师很重视“三自省察”,对第三项尤其经心,专门将其记录进了自己的著述《晚晴集》中。这是因为在这三项自省中以第三项最为重要,心下清净,不为环境所左右,正是修行的秘要。

弘一法师修行的是律宗,克己甚严。法师长期坚持日食一餐、过午不食的戒律,而且他只吃萝卜白菜之类的便宜蔬菜,不吃价格昂贵的冬笋、香菇等素馔。

法师视钱财如粪土,对于钱财,他随到随舍,不积私财。除了几位故旧弟子外,他极少接受其他信徒的供养。据说曾经有一次,夏丏尊先生赠给他一副美国出品的白金水晶眼镜。他马上将其拍卖,卖得五百元,把钱送给泉州开元寺购买斋粮。

其实弘一法师家庭环境十分优越,法师年轻时家中经营多家银号,出手阔绰。当他留日归来后,家族事业即告破产,富贵日子一去不返,经济条件一落千丈。但他依然安然度日,靠工作养活家人,还不时挤出一部分钱接济贫困学生,真正做到了随遇而安,心态之好让人佩服。

待到开悟出家时,弘一法师更是决绝,不仅舍弃了家庭,还把自己的财物奉送出去,其中有很多珍贵的书画。比如他赠送给北京美术学校极其珍贵的西洋油画、美术书籍之多能堆满半个屋子;送给杭州西泠印社的是多年积下的印章;送给同事夏丏尊的是平生所藏字画;甚至连多年收集的音乐、书法作品都分给了学生,真所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法师出家后,僧衣、铺盖都很寒简。一次,法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弘法,寺中的一位火头僧认为他是一代高僧,必然前簇后拥,吃穿用度都非常华贵。谁知见到法师后,发现他衣着极为普通,不禁大为惊疑,认为有作秀之嫌。有一天,这位火头僧悄悄走进大师所住的寮房细细查探,结果看到房内异常朴素,床上是破旧的衣服和被褥,桌上只有几部经书,毛笔都已经用秃了。

富日子有富日子的过法,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弘一法师并不把自己富家公子的出身放在心上,而是真正做到了随缘、随心;也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有所动摇,改变心态。弘一法师成为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念是分不开的。他将自我完全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涟波。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却不知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及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并无半点苦楚可言。

在平常人的眼中,出家人的生活很清苦,但对于真正的出家人而言,他们并不认为生活很清苦,而是把苦当成乐。其实,获得快乐的方法并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化苦为乐,具体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一、认清生老病死的无常,坦然接受苦乐并存的人生。要做到化苦为乐,首先要端正心态,认清苦难是无可避免的,直面苦难的残酷,以坦然的心境接受并善待它。

二、从容面对艰难困苦,在苦难中品味快乐。所谓“大乐苦中来”,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乐是在苦的衬托下才得以存在的,真正的乐需要经过艰苦的淬炼才能绽放光芒。所以,面对苦时,不妨保留一份从容,耐心品尝苦中之甘。

三、从苦中提炼自我的价值,获得人生境界的升华。遭遇困苦时,不要一味沉浸其中,而应懂得抽身。不仅要有承担苦的能力和勇气,还要从苦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悲苦从来都无法逃避,多苦少乐是生命的必然。因此,我们要懂得离苦的智慧,享受苦中作乐的坦然,以及化苦为乐的超然。

痛苦无法逃离,但可以转化

从痛苦中解脱并不是逃避,而是换一种心境,用全新的智慧看待生命。

佛陀在灵山会上,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于是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就像苏轼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无”中蕴藏了“有”,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不知道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忽略了内在的真正需求,就会被外在的环境和境遇所束缚。心灵被无尽的贪、嗔、痴、疑所缠绕,从而深陷痛苦之中。要从这种自苦的心态中解脱出来,就需要做到:

一、看淡身外的遭际,放下心中对“有”的执著。想要从一种遭际中出来,我们就要学会将过往的一切都放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放,最后就能不再执著于“有”,“无我”就能“无苦”。

二、关注内心的需求。将向外占有和追求的脚步收回来,多花点心思满足精神层面的需要。精神获得了满足,自然不会有多余的欲求,也就不会在追逐中心力交瘁,身富而心贫。

三、以空无包容来扩大自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心苦,是因为心中有太多计较,是因为过度的占有,导致自我生存的空间太过狭隘。放大心量,就能同时容纳喜怒哀乐而不失去平常心。

同类推荐
  •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情商的迷思:一种动物精神的导论

    本书是一本关于情商的长篇论著,用“输入维度”以及“输出维度”对“情商”进行描摹,给“情商”铺垫一个哲学基础,尝试整合“作为一种被严格定义概念的情商”,“一种唯心的、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论”和“一种情感主义伦理学”。
  •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

    生命谁做主?当然是生命境做主!这是一本呼唤全人类正视生命境的书。生命最初是什么?为什么会活?如何理解起源、进化、遗传和发育等重大问题,尽在此书中。现代生命科学把生命规律搞得庞杂而繁复,那是因为把生命现象“看走了眼”。人类再智慧,科学再万能,如果不认识思维是什么,不纠正思维中的动物性缺陷,就很难闯出误区。当今社会,用主观的遗传基因概念解释生命的一切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坏习惯。人们为什么不换个视角重新审视生命?请还原生命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吧!这本书以生命境为主题,正确认识人体在生命体系中的地位,正确把握人体在生命境中的“雕塑规律”,我们的身体将天然健康,人类的前途将借助“生命境大爆发”跳出灭绝。
  •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人生是苦,苦就是福

    看不开是苦,想开了是福。有欢喜心才合乎佛法,才合乎做人的意义。一个人在世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如果活得不欢喜那有什么意思?“欢喜”是佛法,欢喜是财富,有欢喜才能安住身心。如果做到欢喜?不管见到任何人都很欢喜,不管做什么事都很欢喜,不管在哪个地方都很欢喜,不管读什么书都很欢喜……能有越多欢喜,表示心中越有佛法,越有成就。保持欢喜的方法是:凡事皆生欢喜心。在本书中,星云大师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家庭、工作、艺术、人际、生死等各个层面,分享了自在生活方面的智慧。
  • 实现人生的价值

    实现人生的价值

    有这样一种人,能够充分开拓和利用自己的天赋、才能、潜力等因素,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尽力去完成,使自己不断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是艰苦的工作,它不仅仅只来自内心的渴望,而且还包括来自外部的、日常生活当中对奉献的使命感。
热门推荐
  • 人鱼想要住宫殿

    人鱼想要住宫殿

    漂亮软萌可爱的人鱼遇见高冷霸气的利波神的儿子,摩擦出了爱情的火花,聪明的人鱼,永远是上帝的宠儿!黑化的利波神的儿子,永远会深爱人鱼。
  • 仙典

    仙典

    曲香扇是一个孤儿,整日面对沙漠和夕阳,有一天,一位修仙者来到这里,从此踏上修仙大道……一把神秘折扇,这是父母留给他的唯一遗物,看似普通,却蕴藏着无上灵力,究竟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十三年前父母被杀,是不是也和它有关?《长生》三经和八十一块儿昊天塔碎片,到底和它存在着什么联系?人生如梦,岁月如梭。当曲香扇揭开这一切秘密的时候,才发现……得道成仙只是开始。
  • 烟波浩渺之乱世飞鹰

    烟波浩渺之乱世飞鹰

    明朝初年,以江湖大侠沙净烟和金巧莲以及沙净烟的四弟沙净渺为首的江湖人士辅佐燕王朱棣,广交武林豪杰,击退北元和中原异类的挑衅!
  • 我欲雨中思君来

    我欲雨中思君来

    我欲揽天下钱财,为你争夺皇位,我欲揽天下英豪剑客,为你争夺皇权,我欲救济百姓,为你顺应民心,可你最后却为我放弃争权,游遍四海。为你我愿放弃这皇位,为你我愿与这王朝为敌,就算与整个江湖为敌,我也未曾退缩。小姐,这江湖凝霜陪你一起闯,我本万象国圣女,但我愿一直陪着小姐,看这江湖险恶。我晴天就这一个妹妹,谁若是敢伤她,我不会说什么,但我会杀他!我晴鹰的外孙女,就算闯下弥天大祸,我看谁敢来我天落山庄要人?我本江湖第一杀手,从未失手,可接到任务刺杀你时,我不忍伤你,可别人也休想伤她。我本江湖浪荡游客,可却被你要挟掌管天下钱财。
  • 入侵主神

    入侵主神

    陌生的世界,未知的游戏,奇异的系统,意外穿越的林风该如何选择自己的未来。
  • 漫漫情深终有你

    漫漫情深终有你

    我们的故事很长,也很短。长到地老天荒,短到一眼万年。江深没想到如今的相遇,竟是幼年时的重演。唐闳没想到那样悲情的故事会再次上演,成为两人路上的屏障。“初次相遇时,一眼成定局。”江深微笑着说。“再次相遇时,不管怎么样,你都是我的一生。”唐闳带着浓浓的深情望着江深。本文微甜,不腻歪。本文微虐,不虐心。
  • 梅花依旧爱飘落

    梅花依旧爱飘落

    花容:她曾经如此的深爱着他,但被他的无情所磨灭,后来被另一个他所救,从此那颗死去的心便慢慢地恢复。龙狄:一朝王爷,一直忘不了小时候救过他的她,可被可笑的谎言所蒙蔽一直摧残着心爱的人,真相大白后才发现她已经不再属于他。南宫秋月:他看到她总是忍不住想要关心,慢慢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爱上她。为了结束此争斗她献出了生命,千年的寂寞后等待她的是如何的命运,一段新的故事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妙的影之冒险

    奇妙的影之冒险

    穿越成为JOJO中卡兹少年时的同伴,名为沙斗的少年,讲述了他在JOJO世界中经历各种各样事件的冒险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零开始的穿越之门

    从零开始的穿越之门

    从零开始,此零非彼零,而是万零之王穷奇麾下的一只小零,七魄之首,假叶娘娘!不过由一个名叫贾叶的人类取而代之,开始了新的生活,在昧谷这样的不毛之地,发现了一扇穿越之门!穷奇就是通过它来到了侠岚的极阳世界!贾叶无意中发现了它,并利用它穿越到其他的世界,不再是被三魂踩在脚下的可怜虫,也不再是穷奇手底下的一条狗,而是踏上邪魔凶兽的巅峰!成龙历险记、龙之谷、火影忍者、海贼王、铠甲勇士、斗罗大陆、魁拔、星游记、奥特曼系列、超兽武装、狐妖小红娘、武庚纪、宇宙星神、漫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