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20700000034

第34章 传媒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2)

第二节 中国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传媒业是知识集约型行业,知识生产要素对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传媒业中,知识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就是人力资源。所以,人力资源也就是传媒业最重要的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意义十分重大。

同时,传媒业人力资源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作为知识很多的人力资源,与其他大多数行业的人力资源有着不同的特性,对其进行的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因此,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又需要被认真对待。

从实践中看,中国传媒组织进行正确、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十分紧迫。

一、国家有关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

长期以来,中国传媒组织是以事业单位的身份进行运作,所有人员都是“吃国家粮的”,是干部或工人身份,具有正式的编制,按编制由国家财政支付薪酬。资料显示:“1950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出《关于省市新闻机关员额暂行编制的规定》,规定各大报纸的编辑部保持100人左右的编制。”[2]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传媒组织的员工是国家的工作人员,是国家管理的,实际上是党管理的。

“党管人才”的方针一直是整个国家在人才管理上的总方针。2003年底,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新中国人事工作历史上首次全国性的会议,会议仍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这也是中国所有领域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指导方针。所有的人才工作,最终由党来领导。

具体到传媒业,比较权威的文件是2001年8月20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第3条,该条规定,“无论什么情况下,……党管干部不能变”。这再一次印证传媒组织的人才工作是党来管的。当前,传媒组织主要领导选拔、任命仍要由党的宣传部门批准,比如说上述文件的第21条,就规定新闻出版广播影视集团主要负责人的任免需经同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同意。这是管理传媒组织人才的一个具体体现。

总之,“党管人才”是国家有关传媒业人才管理的宏观政策,也是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指导方针。

以上为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宏观指导方针,那么在当前以及今后的具体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可先看当下国家和党对于全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这可以从《人事工作1996~2000年规划纲要》中获知,该《纲要》指出,国家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上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3]

至于这个总体思路在传媒业中的具体体现,可以看《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第18条,该条规定:“深化内部改革,健全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加快人事制度、劳动制度改革,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劳动合同制,明确岗位职责,量化指标,考核业绩,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改革分配制度,重实绩、重贡献,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这就是中国传媒组织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这个总体思路的具体体现。

应该说,这一条,是中国传媒组织在当前及今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发展方向。

二、当前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转型之中

当前,中国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处在转型之中。当然,这是与行业的整体特点相一致的。当前,中国传媒业整体处在转型之中,由纯粹的宣传系统向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功能逐渐扩张的宣传系统转型,其产业属性日益凸显,传媒组织的企业属性也日益凸显。由此,中国传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就是从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表现为由“管住”、按政策管“进进出出”向具有全新理念与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变。这种转型表现在组织层面,就是新老两种管理制度与方法在同一传媒组织中同时存在。比如老的人事关系与新的人事关系同时存在,老的管理机制与新的如绩效考核、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同时存在。同时,这种转型还由政策性很强、照章办事的管理变成作为化、能动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为活跃、在组织的发展中有了更大的作用,甚至能起到核心的作用。

另外,从整体看,地方性、级别低、历史短的传媒比中央的、级别高、历史长的传媒组织转变程度要大。特别是有些新建立的传媒组织,直接就是现代规范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的分类

中国传媒组织的人力资源分类按传媒类别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报业为例,长期以来一直分三个部分和五个系统。三个部分是采编、经营管理与党务行政。这是比较宏观的一种分类,也是一个初步的分类。

采编人员从事的是核心的提供内容产品的工作,是直线工作,是关键性活动,他们的人数在整个传媒业中占的比例最大,知识水平最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曾做过一个统计,2005年已经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的近15万名新闻采编人员中,98%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硕士学历者占13%,拥有博士学历的也占到了1%。

经营管理的人员也是直线工作,是关键性活动,他们的人数现在一直在增加,有些自办发行的报社,如果将第一线的发行人员也算上的话,其人数已超过了采编人员。

在实践中,国家对于这三部分人员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都要求政治素质、专业知识与职业道德。

政治素质也是对整个传媒业全部人力资源的要求,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专业知识则是从事各自岗位的技能,如采编人员的采、写、编、评,经营人员的发行与广告经营技能等。

职业道德对于不同岗位的人员,内容有所不同。比如采编人员的具体要求就是人力资源要有敬业精神、有为社会服务而不谋私利的精神、有追求真理与敢于坚持真理的精神等等。对发行与广告等经营人员则要求有服务理念、勤勉敬业、讲求诚信、以消费者为上帝等。

报业除了可分三个部分外,还可以分成五个系统,实际上,这五个系统是在三个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分,具体为新闻业务系统、为报纸出版服务的技术管理系统、经营系统、管理系统、党务及行政系统。目前,在实践中,五个系统的划分更适合管理工作的需要。

至于人员的层次,拿新闻业务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来说,可分高级、中级、初级三个职称层次,这一分级历史比较悠久,运作也比较成熟。但职称问题在现在传媒组织向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过程中,随着聘用制人员的逐渐增多,在逐渐淡化。

现在除了新闻业务系统和技术管理系统有分级之外,在经营、管理、党务及行政系统方面则还没有这样方式的分级。

另外,再以广播电视为例,广播电台与电视台的分类标准基本一致,有三大系列,分别为节目系统、技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

四、招聘

招聘是传媒组织征召新人来补充自己的人力资源。一般的渠道有应届大学毕业生招聘、向社会的公开招聘、到其他传媒组织“挖”人等。

在实践中,招聘既包括正式职工,也包括兼职的。

五、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

传媒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转型中,绩效评估被普遍采用,而且,在实践中,根据各个传媒组织的特点也形成了一些类型,如硬性定量型、惟数是考型、质数兼顾型、折算分数型、末位淘汰型、首席补充型等。

在绩效评估中,有一些基本的操作思路,如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经常考察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如民意测验法、考试考核法、工作标准法、情景模拟法、成果鉴定法等,其基本程序一般是个人述职、民主评议、组织考评、综合汇总和通报结果。[4]

采取了绩效评估的传媒组织,收效不错的不在少数。像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主报《南方日报》在2002年前后全面引进绩效评估机制,相关人员评价其收效是“可以感受到绩效考评对一线采编的调控作用很明显”,“在冲击机关报的机关作风,改革旧的管理模式方面迈出了很大、很不容易的一步”。[5]

但是在传媒组织的实践中,绩效评估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说绩效评估重“量”轻“质”,更注重行政部门的外部评价而不太注重采编人员自身的专业评价。另外,还存在实践中不严格执行的情况,有的组织即使评估严格执行了,但最终往奖惩上落实时又不认真,有的甚至就不挂钩,有的绩效评估在薪酬上体现的收入差距也不大,导致评估的最终效果打折扣。还有一个被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评估指标体系的不够完善,这个指标体系也是一个传媒组织绩效评估能够顺利进行的关键,一定要重视,要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比较的情况下分别编制科学的、严格的指标,力求细致、具体,而且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实践证明,量化程度越高,绩效评估越能顺利进行。

六、激励机制

第一节我们已经说过,激励,就是采取措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士教授研究发现,如果激励不足,员工只能发挥出大约全部潜力的20%~30%,但如果进行了有效的激励,同样的人员却可发挥出全部潜力的80%~90%。管理学中,管理还有一个被比较广泛接受的言简意赅的定义:“经由他人达成组织目标。”由此,要激励他人以使其更具有奉献精神、更加发挥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实现组织目标成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说,激励是每一个管理者在日常运作中时时刻刻都要进行的行为。

激励机制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方面的内容。物质激励为利用薪酬、实物等手段进行激励,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目标激励、兴趣激励、感情激励、荣誉激励、环境激励等。

1.我国传媒组织激励机制的发展历程

从1952年开始,新中国开始实行传媒业的公有制改造,所有的传媒开始变为国家所有,都变成了事业单位,采用行政机关的运作体制与机制,靠国家全额拨付事业经费维持运转,在经费上少补多退,不需要营利养活自己,职工的薪酬也是既定的。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什么激励效果的。当然运作体制也决定了不太需要激励。

1978年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道路确立,商品经济恢复,国家对传媒组织逐步“断奶”,同时允许其开展经营业务获得收入,传媒组织也有了压力与动力,这时,需要对员工进行激励以使他们更有工作积极性。于是,传媒组织开始注重激励行为。在当时,物质激励成为广泛应用的激励手段,当时主要表现为满足职工对劳动工资、奖金、住房等的要求。

物质激励是比较有效的,但是在物质激励采取的过程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这一时期的物质激励中,平均主义开始抬头,于是效果也变得不是那么好了。

与此同时,在1985年,国家又实行结构工资制度,在所有行政机关与事业单位实行结构工资制。工资变成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职务工资、津贴、奖金工资和补贴,其中以职务工资为主。这种结构工资制的一个特点是平均发放部分过大,使工资应有的杠杆作用发挥不出来。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激励作用。

所以,从1978年后中国传媒组织的激励行为来说,虽然也注重激励,但过于依靠物质激励,同时物质激励本身又不甚完善,其效果肯定不佳。加之国家在其间实行结构工资制等制度,这都让这一时期中国传媒组织的激励行为效果不是那么理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92年才有所改变。

1992年底,南京日报社等几家报社在全国传媒业率先实行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三项制度改革,其中“在工资分配方面,依据‘工效挂钩’的办法,与国家机关工资脱钩,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单位自主分配’,坚持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体的分配原则,将劳动报酬与工作责任和实绩紧密挂钩,打破了分配上的大锅饭”。[6]其后,这种实践证明有效的方式很快在全国传媒组织中推广开来,这就使中国传媒组织开始了建立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的激励机制的历程。

随后,在中国传媒业的发展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运作日益深入,激励机制不断变革,在集团化、都市报兴起等事件中都有所向前推进,取得了越来越好的效果。

总的来看,中国传媒组织的激励机制是随着传媒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中国传媒组织企业化、市场化运作的日益深入而日益改进、不断创新的一个过程。

同类推荐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欧洲]中世纪教育思潮与教育论著选读(下)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8件事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到的8件事

    本书从重新认识语文的本质开始,阐述了母语的重要性、学生是教学的全部意义、读书是教师必须的生活、公开课的生命试炼、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修炼你的激情、思想与风格、避免易犯的11个错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师所需要具备的几个方面。只要教师努力去做,相信都会成功。
热门推荐
  • 青玉砚台

    青玉砚台

    【凡人流】漫漫修仙之路,即使是天资最为卓绝之辈,也无法逃脱寿元的枷锁。当境界提升所延长的寿命几乎可以忽视,当服食丹药所增添的寿元仅仅聊胜于无,修仙者将以何种手段苟延残喘,只为了争取那一线踏上长生之路的机缘?
  • 废柴王妃邪帝来入赘

    废柴王妃邪帝来入赘

    苏晨曦在一次任务中穿越成晋国苏家三小姐,男主是一个杀伐果断,腹黑,独宠的男人一段虐恋情深的道路开始了
  • 一叶行

    一叶行

    身为遗孤的尹青,背负武威城血仇踏上修行路,一心只想追寻幕后真凶。随着不断地探索与靠近,真相就如同一张迎面大网,将所有人牢牢束缚,动弹不得。命运交织,千丝万缕,灾祸已起,大劫将至。看少年血脉觉醒,如何历尽千般,冠绝于天地之间!相传:混沌开,阴阳生,始有大道。清者上,浊者下,遂成三界。夫战,阴阳割裂,天地崩。幸得叶氏奔走,修德砺行,天下共主之。帝以万灵血,铸器于归墟,神魔辟易,十年不辍。筑高台,聚六族为祭,歌九章。祝曰:天之苍苍,于寿且昌。地之煌煌,道阻且长。玉汝于成,功利四方。以吾血脉,固此中央。礼毕,大道和鸣,天授金帛。帝置于台上,六王薨。补天乃成。
  • 当魔王我是认真的

    当魔王我是认真的

    “罪业·穷奇,原本是咒术师的咒典中排名第五的永契刻印,因为施术条件和媒介太过苛刻,因此一直只能作为黑系咒术的参考资料而从未有人真正施展过。只不过在升格者体系建立之后,这个仅在理论中存在的咒术也被降低了门槛,纳入其中。然而即便如此,已知的所有人升格者中,也只有沈平一人完成了这个极上位的拟神对象。其他人不知道,但根据我多年以来对沈平的观察,罪业·穷奇是通过汲取人类心灵中最原暗的欲望,吞噬一切怨恨、愤怒、痛苦、绝望、嫉妒、悲伤、贪婪作为资粮,几乎可以无限制的成长下去……”“所以说,以前的沈平是怎么收集负面情绪值的呢?”沈平语气平静的打断道。“维护校内风纪。”
  • 硝烟星际

    硝烟星际

    在遥远的未来,当银河系完完全全被人类占领,科技的力量说明一切!为了权利,必须无情。
  • 青春的趣事

    青春的趣事

    活着总会失去理智,会迷茫,会无奈,会让事情变得无法控制,但也会让人兴奋!!!!!
  • 暖爱时代

    暖爱时代

    为了他的事业,她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最后却被他提出用自己身体公关生意的要求。她对他说:“没想到,你竟混蛋到连我对你的爱都利用。”他反驳:“我爱你是真的。”“真的爱我的利用价值,对么?”被纨绔富二代霸道追求的时候,她拒绝他说:“爱情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我承受不起如此的实力悬殊。”他问:“你指的是财富?”她说:“是尊严。”见闺蜜失恋,她说:“男人都自私,根本不会全心全意的在意你。”“那苏凡算什么?”闺蜜固执的让她措手不及。***苏凡说:“第一次见面,你把我当成了马桶,吐了我满嘴。你打算怎么补偿我?”林果果说:“小气鬼。你那东西,老娘可是天天替你装。”
  • 神通三国

    神通三国

    秦武意外重生在东汉末年,但这个世界与他所认知的完全不同!传闻圣人张角无敌天下,一根发丝斩山断岳!九原战神吕布坐镇虎牢,一戟挥下苍天泣血!常山赵子龙善使百鸟朝凤枪,凤凰虚影一出杀神诛魔!这是神通时代,哪怕普通人都能力举数百斤巨石当做投石机用。重生在这个时代的秦武,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辅助神通改造术,改造术可改造神通者,窃取他人的神通与气运,在这个大时代中他该终老一隅,还是凭借改造术问鼎霸主宝座?当异族的利刃划破一个个汉人的喉咙以此为乐时,他做出了决定。战!凭我一腔热血,杀出一个朗朗乾坤,哪怕身首异处,我也要向天怒吼!
  • 枫雪传

    枫雪传

    未经世事的少年郎携大陆第一魔刀“枫雪”初入大陆,历经风雨洗礼,最终名震大陆。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少年的路途精彩而有趣,在这片百族林立的神奇大陆之上,看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如何扬刀指天涯!
  • 魔巫至尊

    魔巫至尊

    先王去世,新王寂天即位。逝去的王最信任的魔导师甘道夫为先王祭祀,渡他进入亡灵疆域。刚刚即位的新王寂天将甘道夫召进王宫,并要求他寻找复活先王的祭祀物品:月光草,魔化磷粉,水晶尘,紫色的蘑菇,雪域女妖的面纱。甘道夫只感觉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不知道新王寂天实际上正在暗中进行着一个惊天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