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12700000010

第10章 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地域分布(1)

作家的地域分布对目前可知的材料加以整理,我们发现,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生活地域多集中在江南一带,籍贯或主要活动地域在北部和岭南的极少,几乎没有,这也许和明清两代北人尚武、南人习文的社会风气及江南重视科举考试的教育背景有关。在明清之际,江南是文人政治参与性最高而遭受打击也最重的地域,这种地域特征,在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创作心态中有着显著的表现。

第一节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多是江南人

自东西两晋以来,原先强宗云集的西北、华北地区,大部分世家大族都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逐步南移而迁往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尤其在南宋以后,这种迁移更是整体性的、大规模的。据各种宗族谱牒所记载的家族渊源和迁徙路线,可以看出,一部分关中大族沿蜀道进入四川盆地和云贵地区;华北大族的一部分迁往关外,进入内蒙古和松辽地区,另一部分则南迁,分布在今淮北、苏北、浙江东南和闽南沿海及台湾地区;大部分中原大族沿着长江、淮河、赣江而下,迁往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台湾地区。连续数百年的整体性移民浪潮,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深远,改变了汉人宗族原先北强南弱的分布态势。南方尤其是江南地区,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实力渐渐压倒北方。本章所说的江南,从行政划分来说,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上海四省一市;在地理范围上属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海地区和赣江流域。崇祯年间所说的“江南”,似乎与现在不同,并不包括南京地区。刊刻于崇祯四年(1631)的《鼓掌绝尘》第三十七回中,这样描写一个争馆蒙师的心理活动:“我想两京十三省,各州各府,那处不是我江南朋友教书,难道到把金陵人夺担子个衣饭去?”他向别人说:“有个金陵秀才,唤做王瑞,弗知是何人荐渠,到新任陈三府公衙里去教书……小弟仔细思量,两京十三省,各州各府,城市乡村,十个教书先生,到有九个是我江南朋友,难道把一块肥肥腻腻的羊肉,白白地喂在狗口里?”顺治二年(1645)到康熙六年(1667)的江南则指江南省,即明代的南直隶。

从明清之际小说作家的籍贯中可以看出,他们大多是江南人士。有的作家虽然籍贯不在江南一带,但却长期寓居江南,或多次到江南游历。他们的小说创作,往往也是在江南进行的。作家基本上集中在某一地区,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多集中在江南地区的原因,与当时南北分流的政治心态和江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地位有关。可以说,正是明清之际江南一带独特的地域文化,促进了小说的创作和出版,造就了众多的小说作家。

明清之际原籍在乌程、吴县、钱塘的小说作家最多,分别有三位;别号中有“西湖”、“吴”、“江”等地域标志的小说作家最多,只有少数几位作家在别号中分别标署“东鲁”、“齐东”、“圣水”等。由于钱塘、苏州、金陵是当时东南的三个文化中心,寓居在此三地的小说作家为数更多。

在江南一带中,籍贯在浙江的小说作家最多。其中乌程一地就有凌濛初、陈忱、董说三位小说家。另外,李渔是浙江兰溪人,编撰《吕祖全传》的汪象旭是浙江萧山人,烟水散人徐震是浙江嘉兴人。

明清之际活动在钱塘的小说家更是非常之多,如陆云龙、陆人龙、周楫等人,籍贯就在杭州。其他一些小说家如丁耀亢、袁于令等人,则曾长期或短期寓居于此。崇祯六年(1633),袁于令在《隋史遗文序》中,署“崇祯癸酉玄月无射日,吉衣主人题于西湖冶园”。当时袁于令四十一岁。袁于令《南音三籁序》署“康熙戊申仲春书于白门园寓,七十七龄老人箨庵袁于令识”。康熙戊申即康熙七年(1668),此时袁于令七十七岁,由此上推,当生于万历二十年(1592)。董含《三冈识略》中记载袁于令死于康熙甲寅(十三年,1674)。李渔曾于四十多岁到五十多岁之间在杭州居住十年时间,之后到南京居住二十年,然后又回到杭州终老。他的《无声戏》和《十二楼》都是在杭州创作、刊刻的。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于顺治十七年(1660)完稿,当时丁耀亢正在杭州西湖。

作家别号中与“西湖”有关联的,譬如《醋葫芦》的作者“西子湖伏雌教主”、 《皇明中兴圣烈传》的作者“西湖义士”以及《弁而钗》、《宜香春质》的作者“醉西湖心月主人”,等等,他们的小说创作活动都应当在杭州西湖附近。“秋磊道人”、“酌元亭主人”也是在杭州从事小说创作的。从《七十二朝人物演义》首序署名“庚辰仲秋秋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看,编撰者“秋磊道人”是在西湖完成创作的。“酌元亭主人”编著的《照世杯》,编成于顺治末年至康熙初年,地点也在杭州。《照世杯》序署“吴山谐野道人载题于西湖之狎鸥亭中”,据序中说明和序的署名看,《照世杯》当编于杭州。可以说,杭州是明清之际小说作品创作和刊刻的一个中心地区。

除浙江外,明清之际小说作家另一个主要活动地区是江苏,尤其是苏州。此时小说作家中,籍贯在吴县(今苏州)的小说家就有冯梦龙、袁于令、金圣叹三位。虽然不知籍贯在何地,但名号中与苏州有关的作家也不少。苏州是故吴的国都,作家名号中有“古吴”、“吴门”、“吴”等地域标识的,应当都与苏州有关。活跃在吴地的小说作家很多。《孙庞斗智演义》的作者“吴门啸客”、《鼓掌绝尘》的编著者“古吴金木散人”、《新编剿闯小说》的作者“西吴懒道人”,从其别号来看,都应是吴地一带人。临海逸叟《鼓掌绝尘叙》中说“兹吴君纂其篇”,可知作者古吴金木散人姓吴。其别号中所题“古吴”,应指吴地。《樵史通俗演义》的作者“江左樵子”,也是吴地人。孟森先生在《重印樵史通俗演义序》中,曾推断“江左樵子”的身份:“其人盖东林之传派,而与复社臭味甚密,且为吴中人而久宦于明季之京朝者。”指明“江左樵子”是“吴中人”,但长久以来居住在都城北京过着仕宦生涯。孟森先生还认为此书的评点者“钱江拗生”和作者“江左樵子”是同一个人。王春瑜、栾星认为江左樵子即是陆应旸。王春瑜查得“樵子”为江左松江府青浦县人陆应旸(《光明日报·史学副刊》第二四一期),发现《青浦县志》(光绪本)中《艺文志·书目》子部著录“樵史四卷,陆应旸著”,四卷与今传世本不符,但王春瑜认为“惟其为一书当无疑”。

《青浦县志》中《人物三·文苑》有陆应旸传,《人物五·隐逸》有陆应旸父亲陆郊传。其他各志还有一些零星记载。栾星《明清之际的三部讲史小说——〈剿闯通俗演义〉〈定鼎奇闻〉与〈樵史通俗演义〉》(《明清小说论丛》第三辑,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采用此说。1987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校改本《樵史通俗演义》,更是标明为“清陆应旸著”。但后来陈大康和郭浩帆否定了此说。陈大康在《〈樵史演义〉作者非陆应旸》(《明清小说研究》1989年第4期)一文中,根据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的有关记载,并查阅另外一些资料,推断陆应旸应当年长于陈继儒,卒于天启六年。郭浩帆在《〈樵史通俗演义〉作者非陆应旸说》(《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1期)一文中,推断陆应旸所作《樵史》乃是一部“以耳目所及,记家乡琐事”的杂记性质的著作(清人诸联在《明斋小识·杂记》所记:“故如陆应旸之《樵史》,何三畏之《云间志略》,范濂之《据目抄》,李延是之《南湖旧话》……皆以耳目所及,记家乡琐事。”),而非《樵史通俗演义》。

在苏州从事小说创作的作家就更多了。明清之际苏州书坊众多,这些书坊又主要是刊刻小说和戏曲作品,从理论上讲,活动在苏州的小说作家应当非常多。从有关记载,我们也可以看出诸多小说作家在苏州的活动。譬如《石点头》的作者天然痴叟,就可能是在苏州从事小说创作的。为其作序者署名“古吴龙子犹撰”,有可能是冯梦龙。作序,也有可能是托名冯梦龙。但即使是托名,作序者可能也和冯梦龙一样,在苏州生活。一般说来,为小说作品作序跋的人,应当是小说编著者身边的人;从刊刻地点来看,《石点头》的原刊本,是崇祯年间苏州叶敬池书种堂所刊;从作品本身来看,《石点头》的书名又取自生公在苏州说法的故事。这些迹象都说明,其作者可能为苏州人或寓居苏州者。烟水散人也在苏州从事小说创作。他的《珍珠舶自序》题“鸳湖烟水散人自题于虎丘精舍”,虎丘在苏州,故烟水散人有可能是寓居苏州、专门为苏州的书坊主从事小说创作的“专业作家”。

同类推荐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鲁迅作品集(6)

    听说:中国的好作家是大抵“悔其少作”的,他在自定集子的时候,就将少年时代的作品尽力删除,或者简直全部烧掉。我想,这大约和现在的老成的少年,看见他婴儿时代的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一样,自愧其幼稚,因而觉得有损于他现在的尊严,——于是以为倘使可以隐蔽,总还是隐蔽的好。但我对于自己的“少作”,愧则有之,悔却从来没有过。出屁股,衔手指的照相,当然是惹人发笑的,但自有婴年的天真,决非少年以至老年所能有。况且如果少时不作,到老恐怕也未必就能作,又怎么还知道悔呢?
  • 深秋一样忧伤的父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深秋一样忧伤的父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部释放怀旧情结的散文集。一个一个童年故事,传递出朴实的人生习俗、情操与道德规范。散文集有不少篇章写到了越剧,写到了与越剧相依的父亲,写到了与父亲相伴的二胡。作者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越剧迷”,越剧是她情理之中的创作源泉。这本集子里的文字,每一个字作者都是用了心写的。她排列文字,组合文字,调遣文字,让文字烙上自己的印记,散发自己的特质。
  •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回眸,背后灯火璀璨

    《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是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之一,《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精选了作者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随笔数十篇,《读·品·悟·在文学中成长·中国当代教育文学精选:回眸,背后灯火璀璨》中这些作品无论是随笔还是散文,或抒写人间大爱,或展现美丽风光,或揭示生活哲理,或写实社会万象,从不同角度给青少年读者以十分有益的启迪。
  • 唐诗宋词元曲-宋词(上)

    唐诗宋词元曲-宋词(上)

    代词人如晏殊、欧阳修等上承晚唐五代词风,受南唐词影响尤深。他们多作小令,词风清丽深婉;苏轼的词在词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北宋末年的周邦彦称为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和陆游同时的辛庆疾,是南宋最杰出的词人之一;羔夔是南宋另一位极有影响的大词人;南宋后期的吴文英,词风浓艳丽密,运意深远。
  • 幸福女人必读的“男人书”

    幸福女人必读的“男人书”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热门推荐
  • 幸福的我

    幸福的我

    一个很不讨喜的女子,坚持着一些不可理喻又极其幼稚的行为,一次意外中变成只兔子,与有着恋兔癖的少年生活后一个真实她慢慢被了解……
  • 从域界而来的男人

    从域界而来的男人

    【都市热血,火爆新书】简单的讲,这是一个逗比收集信仰之力的故事。吴杰跨越万界,来到蓝星之上,他以为他的画风是这样的——“帝境强者,一怒千里,百万血流!”“英俊潇洒,阳光帅气,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没想到,他的画风却是这样子的——“手提搬砖,猥琐发育,不浪!”“服不服?服!”“我就是喜欢你们看不惯我,却又打不过我的样子……”人群愕然,对这无耻却无敌的家伙既无奈,又打心底敬佩。吴杰目光看向星空,道:“诸天万界,谁敢不服!”
  • 才不想谈恋爱呢

    才不想谈恋爱呢

    大概就是一个女生重生在异世界的故事(就大概这样子)很老套的剧情会努力的写的不老套的!加油!
  •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无敌宝宝:制服亿万老爹

    直到7年后,她回国,身边还多了一个天才宝宝。新建了一个群,喜欢大家可以加入讨论,嚒嚒达:86289591顺便推荐朋友书《帝国BOSS:无敌宝宝天价妻》绝对精彩。
  • 从妖神记开始的诸天

    从妖神记开始的诸天

    宇轩先是穿越到了妖神记的世界。(妖神记很快)后续可能会写狐妖,魁拔,斗破,斗罗……注:我是萌新。小说女主,有可能有。(里面有着大量火影的元素)简介无力,请移阅正文。
  • 圣通九天1

    圣通九天1

    平凡的一切,始于一个世界的角落,少年发誓,自己要走向世界的巅峰,告诉她和家人,自己可以保护一切
  • 上古伤痕

    上古伤痕

    民国年间追踪僵尸的道士、深陷警匪迷局的警察、血腥争夺街头的黑帮、抢劫毒贩为生的悍匪——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一道自盘古开天地起就蔓延人间的恐怖“伤痕”,所有的罪恶都由它产生,所有的不幸都由它散布。相传能找到“伤痕”的人,就能控制整个中华大地的命运,但每个寻找“伤痕”的人,最终只能落下不得善终的恶果。千百年后,恩仇迭转。由一群袭击旬州城日军的僵尸,引来日本松井财团对于“伤痕”近百年的寻找,与之相应的特工、黑帮、雇佣兵等各类形形色色的人齐聚旬州城内,一场血雨腥风随即展开。
  • 情殇女友

    情殇女友

    《情殇女友》是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一个催人泪下的生活故事。“我”与涵的爱情牵引出一个中国男孩在加拿大的生活故事,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我”在Vancouver艰难地生活着,从打工到创业再到成功,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艰辛和磨难,失败到成功,成功又到失败……反反复复的挫折经历都是为了自己心爱的人。
  • 唐君子

    唐君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唐君子,当无惧无畏,纵横天下。 新书《剑都天》已发,请诸位大佬移步,感谢!
  • 神之终

    神之终

    这是一个绚丽的世界,九州三域,三域三族,攻击方式尽皆不同。圣域人族:诡异守墓人、近战噩梦夺能者、兵器多变圣战士、千里夺命御剑流、广受尊敬圣师。魔域魔族:金木水火土五系魔法与特殊系魔法,无论何法都强大。妖域妖族:飞禽走兽变异兽,兽兽都凶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