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08600000134

第134章 试析1985—1986年《真理报》上中国国家形象

王彤

一、概述

《真理报》是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苏联最有权威的报纸。作为苏联共产党的重要喉舌,它直接反映了不同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和新闻思想,是苏联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与苏联经历了友好结盟、紧张对峙、睦邻友好和稳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因此《真理报》上中国的国家形象也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而发生着变化。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苏共中央总书记,对苏联的外交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由对外扩张、对抗转为收缩方针与和解政策。此时中国正处于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加紧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建设时期,经济上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国际舆论纷纷报道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发展前景。在这种局势下,中苏加紧了改善两国关系的步伐,《真理报》对中国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加。

本文选取戈尔巴乔夫上任初期1985年、1986年的《真理报》,考察这两年间《真理报》有关中国的报道,对比此间报道的差异,分析《真理报》上的中国国家形象。

二、样本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1985年、1986年两年间《真理报》上所有涉华报道。其中,1985年《真理报》涉华报道共计69篇,1986年《真理报》涉华报道共计119篇,在数量上有明显的增长。这些报道涉及的主题包括政治、外交、经济、纪念活动、科教文化等方面。1985年、1986年涉华报道的主题分布见下表。

本文从政治、外交、经济、纪念活动、科教文化等5个方面解读《真理报》上的涉华报道。

1.政治报道分析

《真理报》1985年、1986年的政治报道分别占涉华报道的26%和13%。《真理报》作为苏共的党报,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左翼党派的各项活动非常关注,经常刊登这些政党领导的讲话,报道这些政党的各种会议情况,《真理报》对中国共产党的各种会议、决定和领导人讲话也给予了关注。

1985年的政治报道共计18篇,1986年的政治报道共计15篇。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会议和领导人讲话的报道主要围绕改革的主题,涉及农村经济、城市经济、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在1985年、1986年期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初步成就,从《真理报》这两年的报道中能够感受到这一点。

《真理报》涉华政治报道不但报道中国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也关注中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1986年这方面的稿件比1985年多。例如1985年12月13日报道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消除贪污腐败现象的通知;1986年3月14日介绍《经济日报》3月13日的一篇关于改进党员作风的文章;1986年12月27日报道了上海大学生游行示威的事件,同时介绍了《人民日报》12月25日的评论文章,指出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政治体制改革非常复杂,不可能一蹴而就;1986年12月30日介绍了《人民日报》12月29日的评论文章,针对大学生游行事件谈什么是民主,谈资本主义民主的欺骗性,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外交报道分析

外交报道在《真理报》所有涉华报道中所占比重最大。1985年的外交报道共计36篇,1986年的外交报道共计43篇,分别占涉华报道的52%和36%。

涉华外交报道中有关中国国家领导人、各种代表团与其他国家的领导人、代表团互访方面的稿件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985年和1986年均为27篇。这些稿件报道了美国、日本、苏联、法国、波兰、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意大利、罗马尼亚、尼加拉瓜、利比亚等国的领导人、代表团访问中国,以及中国国家领导人、代表团出访美国、英国、加拿大、罗马尼亚、南斯拉夫、西班牙、土耳其、突尼斯等国的消息。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做了重要调整,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外方针。《真理报》的这些报道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在外交报道中关于中苏关系的报道数量不少,与中苏关系相关的报道1985年7篇,1986年11篇。

1982年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塔什干发表讲话,表达了改善对华关系的信息,从此开始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82年至1985年间,苏共中央三位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相继去世,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发去唁电,并派代表团到莫斯科参加葬礼,这就是人们后来所说的“葬礼外交”。“葬礼外交”对中苏关系正常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后,中苏关系逐步开始解冻。在此背景下,中苏政治关系改善力度逐渐加大,《真理报》上关于中苏两国代表团进行互访的消息经常见报。1985年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访问中国;1986年4月,中苏举行政治磋商;1986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访问中国等。这些报道反映出中苏两国政府改善中苏关系的愿望。

冷战期间,国际风云不管如何变幻,美国、苏联和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苏联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同时,对中美之间外交关系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这一点从《真理报》对中美关系的报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真理报》对中美关系的报道1985年为6篇,1986年为5篇,仅次于中苏关系报道数量。《真理报》报道中美两国的外交互访活动,如1985年3月美国政治事务国家秘书访问中国,1985年中国国家主席李先念访问美国等。《真理报》也关注中美之间的外交事件,如1985年12月12日报道中国政府对美国警察非法逮捕和毒打中国公民表示抗议;1986年8月5日报道《人民日报》评论,批评美国众议院就人权问题通过决议,认为是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真理报》也关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如中国外长吴学谦出访中东时发表的中国政府对中东问题的看法,中国政府支持朝鲜政府提出的南北谈判建议的声明,中国政府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正义斗争的声明等报道。

3.经济报道分析

《真理报》涉华报道中的经济报道所占比例为9%,数量不是太多。这些报道主要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情况。

《真理报》有关中国经济发展总体状况的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和问题,如中国煤矿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中国农村发展存在着电力和燃料不足问题等报道。

《真理报》关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合作,报道中美经济贸易谈判、中国与民主德国签订经济和技术长期合作协议、中苏签订经济贸易合作协议等消息,特别是关于中苏之间经贸往来的消息较多。

此外,经济报道也涉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往来中存在的问题。如1985年11月12日的文章介绍中国杂志上关于中国与西方外贸逆差的问题,特别是与美国、日本的贸易往来中的逆差。

4.纪念活动报道分析

《真理报》对一些涉华的纪念活动给予了较大的关注。1986年对纪念活动的报道稿件达到了22篇,占涉华报道总稿件的18%。

1985年关于纪念活动的报道只有2篇,都是报道中国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的活动。

1986年报道纪念活动的稿件大幅增加,不但有中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消息,还有各种苏联举行纪念活动的消息。中国举行的各种纪念活动主要包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的活动,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的活动,中国国庆37周年的活动,中国共产党成立65周年的活动等。苏联举行的纪念活动包括: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的活动,纪念董必武诞辰100周年的活动,纪念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30周年的学术会议,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65周年的活动等。这些报道,特别是苏联为纪念中国革命成功、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诞辰举行的各种活动,充分反映了苏联对中国人民社会主义革命的肯定态度、对中国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之情,反映出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苏联政府改善中苏关系的良好愿望。

5.科教文化报道分析

《真理报》涉华科教文体报道主要介绍中国在这些领域内的改革和发展情况,1986年比1985年的数量多。

在科技方面报道了中国开始培养宇航员、中国生产的飞机开始在国内航班飞行的消息。在教育方面介绍了中国进行中小学教材改革、为加强培养高级人才增加研究生班数量的消息。在文化方面介绍了北京、上海的文化活动。1986年7月16日的文章介绍文化部副部长的讲话,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事业要加强与世界的联系,引进外国的经验,但是要注意一些不良外国文化现象的影响。这些报道反映了中国在这些领域内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真理报》还报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科教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如1985年7月26日报道苏联政府向中国赠送介绍反法西斯胜利40周年的电影,1986年8月15日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中苏科技合作的广泛前景。

《真理报》涉华报道还包括社会报道、灾难报道、关于澳门的报道、关于台湾的报道、环保报道等内容。1986年涉及的范围比1985年要广。

三、结论

《真理报》1985年、1986年的涉华报道不但在数量上有变化,在报纸版面上的位置也有所改变。1986年涉华报道的数量比1985年增加,可以看出《真理报》对中国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对比《真理报》1985年和1986年涉华报道的版面,可以看出中国在《真理报》上的国家形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真理报》国际版上设有题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的栏目,专门报道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消息。1985年的《真理报》从未把与中国相关的报道放在该栏目中。1986年8月5日一篇关于《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被放在了“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报道”栏目中,从此一些涉华报道时常在该栏目中出现。1986年《真理报》涉华报道版面的变化,充分表明了苏联对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的肯定。

对比《真理报》1985年和1986年涉华报道的范围,可以看出《真理报》开始关注中国实施的各项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中国改革涉及的范围广泛,在经济、科技、外交、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展开,在《真理报》上中国展现出一个进行全面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形象。

《真理报》关注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真理报》信息来源多为塔斯社、该报驻中国记者、新华社和中国主要报纸,因此该报的涉华报道较为客观公正。《真理报》对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遇到的问题不是片面地报道事件本身,而是从正面报道中国政府的积极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体现了一个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对外政策做了重要调整,把实行对外开放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外方针。《真理报》的报道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对外开放的三个方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以及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合作、科技合作,扩大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文化往来,展现出中国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实行全方位开放的国家形象。

1985年、1986年《真理报》涉华报道的变化体现出中苏关系的改善,报道数量、版面位置、涉及范围的变化表明苏联对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关注,各种关于中苏在经济、技术、文化、科技方面进行合作交流的报道,展现了中苏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广阔前景。

〔王彤:中国传媒大学2007级博士后〕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提升自己的修炼法宝。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核心和先导,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该是具备策划创新能力的主持人。本书揭开《正大综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幸运52》、《开心辞典》、《玫瑰之约》等带来轰动效应的节目的成功秘诀,让你吸取成功经验,成为策划强人。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理解学科创新教育

    1916年,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率先提出了学校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学说。美国教育学家特尔曼从1920年开始探讨创造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
  • 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社会美、自然美都是从劳动中产生的,这些我们上面已经了解到了。那么艺术美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从现有的考古学材料看,人类艺术的最初起源,无论如何解释,都离不开人类的劳动。有不少艺术一开始就是和劳动休戚相关、息息相通的,它们并未直接从劳动中脱离出来,可以说,艺术本身就是劳动过程的一部分。中学生要懂得的和会欣赏,本书主要培养高雅的艺术眼光。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 中国人的德行

    中国人的德行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他在书中对他所看到的中国社会作了一个全方位的鸟瞰。虽然不免有许许多多的偏见、误解与曲解。有的是西方人所固有的偏见与曲解,有的是文化上的误读和误解.但大体上还是勾勒出了一幅中国的社会的真实画卷。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具有理性的现代化的外来旁观者的深刻洞察力。
热门推荐
  • 善恶系统医生

    善恶系统医生

    农民出身的李凡被害,大好前程毁于一旦!突获神秘善恶系统!善恶系统一切能力都要看李凡获得的善良值有多少!医术!武功!神秘物品都可以获得!当然,美女需要自己去追!扶老奶奶过马路可以获得善良值0.1分!可是你特么竟然扶一个不想过马路的老奶奶过马路!获得邪恶值十分!李凡:卧槽!你怎么不早说!太坑爹了!
  •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每天懂点好玩心理学

    本书精选了百余个生活小场景,呈现了心理学最基础的面貌,展示了心理学在职场、消费、爱情、生活、影视等领域拥有的神奇魅力。阅读本书,是一场奇妙的心理阅读旅程,你会慢慢发现,心理学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深,而且,那些难解的生活现象本质上也没有那么深奥。
  • 沿着水库去散步

    沿着水库去散步

    天气晴朗,带着我的小侄女萍娟沿着家门前的大水库走了一圈。第一次绕水库走上一圈,心情非常愉快,写下此文表达一下情感。
  • 入殓师

    入殓师

    外面都传入殓师的工作高大上,工资待遇贼好。冲着钱多事少离家远,一不小心就踏进了深坑。钱少事多离家远就不说了,却又摊上了个六亲不认的兄弟,平白无故欠了巨额的赎身钱,使得我不得不徘徊在活人与死人之间,成为了第三种化妆师。
  • 武道清心

    武道清心

    一部无人问津的功法,一个没有星海的废柴被后人成为‘最天才的废柴’的他在神星大陆上,晶魂兽横行的年代里,少年与少女们,面临着怎样的磨难受到光元素传承后的元空,成为了一名光荣且伟大的牧师,看我牧师好欺负?牧师就不会打人吗?别看我神秘且深沉,这只是因为我太帅~且看这穿越而来的奇葩武学宗师,如何缔造一段武学的神话!
  • 原罪降临

    原罪降临

    【这的确是一本玄幻小说,只是他的故事开始于我们熟知的世界而已……】阴阳双火周身游,红缨长枪断恩怨。九州四族千年变,更有上古九重天。沧海桑田一念间,究竟谁人在梦谁?叶无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生活的都市原来只是一个笑话,所谓的世界也只是悲剧。踏出那道宏伟的光门,他终于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悲惨。【承诺:绝对不是都市修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二十四桥不见月

    二十四桥不见月

    她自光里来,是这世间的明媚灿烂,连喜欢都耀眼。“江似,你知不知道我喜欢你,像那夜我同你看的月亮,我喜欢那样的月亮,我仰望它,也仰望你。”——宋知杨他自夜里行走,冷眼看遍阴暗角落里所有不堪和龌龊,唯独她是他所有贪婪,渴望,和不甘。“你说过,你是甘愿的。”——江似他怀着世间温暖和美好,只想倾入她怀里。“我不会追赶你,我知道你会回来,你会发现我在这里。”——许明意
  • 亲口说声再见

    亲口说声再见

    曾经的相遇,我们是彼此身后的陌生人。曾经的打量,我们小心翼翼,却也幼稚、拙劣。曾经有过互相喜欢,可惜我们太不勇敢。曾经的目光相触,虽然一眼万年,却也转瞬即逝。曾经的歌,为你而唱,而你却浑然不知。曾经,我们分离,又再次不期而遇,你是我记忆里的他,而我却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我。曾经我错过了道别,没有亲口对你说声再见。青春有着酸甜,掺杂苦涩,让我怀念,伴我成长。现在的我快要将你忘记,现在的我,生活中没有你。现在的目光看向何方?现在的歌不再为你唱起。现在我将这份记忆记录,现在,让我开始慢慢忘记你。现在,我想亲口说声,再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