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707300000007

第7章 改革剧与审美现代性导论(6)

进一步从更大的范围来考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知识界曾发生了主题多样、名目繁多的文化大讨论,尽管“现代性”议题只是其中的一种,但由于它和启蒙主义、现代化反思,以及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等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因而,在某种意义上,“现代性”议题可以看作是20世纪90年代以降贯穿整个文化艺术研究的基本线索之一。其中,理论的拓展和研究范式的创新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研究向纵深发展,还在相当程度上促使社会转型期诸多深层问题浮出了水面,使我们不论是在“历史文本”,还是在“艺术文本”中,都日益清晰地看到“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的颜面及其所蕴藉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诗情。在这里,从发展的意义上看,只要“现代化”仍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那么,讨论审美现代性问题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因为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文化产物,审美现代性表征了现代化进程中因社会变革而带来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文化心理、精神价值等的深刻嬗变和发展趋向。由此观之,从“审美现代性”的维度来观照并揭示改革剧艺术生产的规律,既是改革剧艺术实践和艺术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它们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那么,作为一个核心的关键词,“审美现代性”与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如何?审美现代性的理论规定有哪些?在“中国现代性”的理论范式和价值规约中,改革剧审美现代性的历史具体性怎样?无疑,这些问题都是改革剧审美现代性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问题。

1.2.1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

从字面上理解,“审美现代性”是“审美”(种差)与“现代性”(属概念)的结合体,是美学、审美或文化艺术上的“现代性”,或者说,是“现代性”在美学、审美或文化艺术上的表现形式。然而,实际的情形远非如此简单。在这里,面对“现代”、“现代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意义丰富的概念,以及研究者们的见仁见智,为使我们的论述避免陷入现代性研究的汪洋大海,也为了使改革剧的审美现代性研究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理论背景和研究前提,我们需要就审美现代性研究的学理路向,以及西方语境中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一般关系,进行一番简要的阐述和说明。

首先,关于理论研究方法,威廉斯曾提出一种“词丛”式研究法。他认为,所谓“关键词”,不仅是因为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因为它与其他相关的词语、概念构成了一种“语境”。与之相似,本雅明的“星丛”式研究方法突出了概念、命题之间所具有的非同一性的复杂关系。他认为,“真相”无法用一个概念加以描述,而必须有一组相关概念的“星丛”才能得以表达:观念的思考恰似一个星丛,而思考的对象恰如诸多星星,“理念之于对象正如星丛之于星星”,“概念的功能就是把现象聚集在一起”,“理念存在于不可化约的多元性之中”。[40]在这里,威廉斯的“词丛”、本雅明的“星丛”式研究方法让我们看到,“现代”、“现代化”、“现代性”、“审美现代性”等当前学界使用频繁、分量厚重的理论概念,以“现代”一词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关系复杂、语义相关、意义丰富的“概念丛”。如图示:

在这一概念丛中,一般说来,“现代”一词主要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时间概念;“现代化”更多的是在社会学的层面上侧重指物质方面的因素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发展过程;“现代性”则侧重于精神文化的层面,意指“现代”这一时间意识及其历史意识的演化和“现代化”这一历史进程所呈现出来的总体特征,是现代化过程与结果所形成的属性。

就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关系而言,有学者认为,“现代性是一种价值观念与文化精神、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它属于‘质’的范畴,其状态如何只可描述而不可测度;现代化则是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乃至信息社会的转变,是现代性观念在经济、政治、科学与文化方面的运作。它与‘现代性’概念相对而言,属于‘量’的范畴。”当然,“现代化与现代性虽然是不同的范畴,但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是一枚钱币的两面。现代性观念为现代化提供着目的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现代化则使这样的观念成为现实。此时,现代性体现为现代化的结果,即一种广义上的文化心理与形态。”[41]也有研究者认为,在西方语境中,“现代性”与“现代化”的差别“在于后者倾向于把现代社会的成长视为‘自然’或‘可欲’的过程,而前者则把这一过程和关于这一过程的话语,当成一种意识形态和权力结构加以反思。对于欧洲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的研究,证明现代西方社会的组合,不仅包含与传统对应的‘现代性’,还包含服务于民族-国家内部秩序及主权建构以及意识形态渗透的‘历史性’。”[42]

在这里,作为一个概括社会全面转型或与传统社会相对比的解释性概念,“现代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但如果对其进行整体性的观照,我们可以看到,思想观念或精神文化方面的现代性,是其最重要的内涵。事实上,现代性的最初起源和表现正是寓于思想观念或精神文化之中的。对此,陈晓明认为,“现代性作为一个强大的历史进程,它无疑具有活生生的历史实践品格,显现为一系列推动和主导历史变革发展的事件和运动,它的物化成就清楚地体现为民族-国家、主权与疆域、工业主义、高度的技术物质文明、经济体制与秩序、行政组织、法律程序等等。”但“对于人文学科来说,思考现代性的内在特性似乎更为重要”,“在人文学科的思想家看来,现代性更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变迁方面。”[43]然而,与之相伴随的是,正是在丰富、深邃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领域,现代性“这一概念充满着意义的不确定性”,“它的所指内涵不清,外延不明”,“概念之争不可能被化解”,[44]因而,成为了一个充满歧义、矛盾和对抗的“杂音异符混合体”,以至于“这个词总是需要一个限定词来伴随它”,[45]或如尼采所说,像“现代性”之类的历史性概念,它们往往只有“历史”而没有“定义”。在这里,“审美现代性”恰恰就是混杂在“现代性”这一意义丰富体之中,却又有着独特内涵的概念。

其二,考察“审美现代性”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而不同视角的分析和阐释自然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面向。比如,卡林内斯库认为,审美现代性是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启蒙现代性相对立的文化现代性。在哈贝马斯看来,审美现代性是文化现代性的一部分。刘小枫指出,“现代性”在形态学上表现为人类有史以来在“社会-经济制度”、“知识理念体系”和“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及其相应的文化制度”等方面发生的全方位转型。其中,审美现代性是贴近“个体-群体心性结构和文化制度”之态质,它有三项基本诉求,即,以感性为本体论归依、赋予艺术以宗教式的拯救功能、对世界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46]王一川则认为:“审美现代性,是审美-艺术现代性的简称。它既代表审美体验上的现代性,也代表艺术表现上的现代性。在现代性的诸方面中,审美现代性是非实用或非功利的方面,但这种非实用性属于‘不用之用’,恰恰指向了现代性的核心。”[47]在这里,阐释的多样性既带来了“审美现代性”内涵的不确定性,同时也表明了其美学阐释能力的丰富性。

其三,考察“审美现代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描述的,一种是规范的。前者表明审美现代性“是什么”,后者则关心审美现代性“怎么样”;前者指出发展变化的种种趋向和可能性,后者则对这些发展变化作出价值论的分析和评判。

其四,当今时代,现代性是先发展国家“发展”的新起点,是后发展国家追求的价值目标。在这里,为使“审美现代性”的独特内涵有一个清晰的理论纵深,我们需要理清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和“现代性”的一般关系。

在西方语境中,“现代性”这一杂音异符混合体“出现在19世纪,如今已成为文学和审美批评言论,以及历史、社会学、经济、政治直至广告术语中的一个关键词。”[48]在多年的研究发展中,人们对其内涵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解和诠释。比如,在以“现代百年”为题的讲演中,弗莱指出,“现代”既是一个具有文化、历史意味的术语,如,“某个历史阶段”,也是一个描述性的术语,如,“近来文化中的一种风格或态度”。与之紧密相关,由于“现代”是一个一切过程都在加速运转的“革命和嬗变的时代”,因此,它联系着一种未来的进步信念,“引出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催生出“是人创造了自己的文明的信念”。但同时,在它对新颖、变化、进步、创造性的追求中伴生着一种随之而来的异化感觉,一种对进步的失望、对未来的忧虑,并且,“进步的悖论”这一现代性忧虑不可避免地也成为了其自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49]

在这里,弗莱关于“现代”的论述揭示了“现代性”在时间意识、历史意识,以及精神文化、价值观念等多方面自身衍变的繁复寓意,乃至悖论性的不确定内质。在卡林内斯库那里,他认为,“现代性”首先是指一种直线向前、不可重复的历史时间意识。利奥塔则把现代性看成一个宏大叙事。福柯认为现代性是一种态度。泰勒将其看作是一种现代自我的认同模式。在哈贝马斯那里,现代性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特别是,在“后现代性”的审视反思中,面对历史阶段的新转变,其批判性视角赋予了现代性更加意味深长的内质,“‘后现代性明确将自身展示为反现代性’这句话描述了我们时代业已出现并渗透到知识生活的所有范围中的情绪倾向。此倾向已处于后启蒙、后现代性甚至后历史的议程理论之中。”[50]在这里,面对如此繁复多样的解释,我们可以说,西方语境中有关现代性的种种思想、观念、方法、渊源,以及在人文科学中的实际应用等诸多事项,需要有知识谱系学的梳理和分析。

当然,在审美现代性与现代性相区隔的意义上,一般说来,西方语境中的现代性可以分为两层含义:一是“启蒙现代性”,它表现为和社会的现代化及其进程相关的占主流地位的价值观念与社会规范,如,启蒙主义、工具理性、科技万能观念等。特别是“理性”,它是自由、解放等进步主义信念的根基,一切事物都必须在其面前申辩自身存在的理由。二是“审美现代性”,[51]它以主体性和个体性为内核,对工业主义和资产阶级市侩主义及其观念进行批判。从二元范畴的张力结构上看,审美现代性所承担的独特功能就是,“不断地对社会现代化及其问题提出反思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工具理性支配原则之外的‘另类’可能性。”[52]其中,文学艺术史上的“现代主义”是这种富于批判性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

由此看来,西方语境中的“审美现代性”以其对现代化的批判和疏离而成为了“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或者说,在本质上它具有反现代的一面,是一种“自反性”的现代性。对此,大卫·哈维认为:“现代性不仅要无情地打破任何或一切以前的历史状况,而且它的特征就在于,它意味着一个在自身内部永无止境地进行着内部分裂和解体的过程。”[53]福柯则将这种“内部分裂和解体”的现代性想象、理解为“一种态度”。他说:“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由特定人民所作的志愿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在一个相同的时刻,这种方式标志着一种归属的关系并把它表述为一种任务。”他还说:“与努力区分‘现代’与‘前现代’或‘后现代’相比,我认为试图找出现代性的态度——甚至从它形成开始——如何发现它自己与‘反现代性的态度’的斗争是更为有益的。”[54]事实上,现代性的“两重性”及其盘根错节的关联和矛盾,是当前许多文化矛盾和文化论争的重要渊源。特别是,“在批判的理论家看来,现代性与其说是一项历史工程、成就或可能性,不如说是历史限制和各种问题的堆积。现代性总是伴随着自我批判而不断建构自身,这使得现代性在思想文化上具有持续自我建构的潜力。”[55]

如果说,现代性的“自反性”更多地铸就了审美现代性的内在品质,那么,跳出西方语境,其理论规定性又如何呢?

同类推荐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历史戏剧《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征伐过程中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发生的种种故事,杰出的剧作家萧伯纳在《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里塑造了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妙语连珠的对话,以寄托萧伯纳的政治理想,讽刺当时欧洲帝国主义蔓延全球的动荡现实。《卖花女》里,伊莉莎应允了语音学家息金斯的实验,摇身一变,如出名门。萧伯纳借《卖花女》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卖花女》在1912年出版发行之后,立即获得成功,于1956年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于1964年改编为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并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杨宪益译本充分还原了萧伯纳犀利而诙谐的语言风格,表现力极强。
  • 怎样听一首名曲

    怎样听一首名曲

    通过“唱片余韵”、“现场回声”、“影像拾韵”和“旅途寻声”四个部分,铺排生活中处处可与音乐相遇的可能,从而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音乐决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需要慧心与之相知,并从中获得教益的精神养料。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无处诉说心中块垒的片刻,这个时候,音乐是最好的“庇护所”。
  •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

    《黄苗子说黄苗子》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中国民乐

    中国民乐

    民族乐器不仅仅是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工具,更是每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载体,是每个民族自我表达他们与宇宙、与大处然、与他人对话的方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音乐艺术又是这一文化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殷商、西周的陶埙、古笛、钟磬古乐,隋唐五代的箜篌、琵琶音乐,还是明清以来的各地方乐种以及胡琴音乐等,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音乐成就。中国民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热门推荐
  • 遁世神魔

    遁世神魔

    生而悔恨的事情太多,若能回到过去改变历史,那么未来就一定会改变嘛?意外遁穿回三年前,这究竟是幸运?还是阴谋?
  • 唧唧复唧唧!

    唧唧复唧唧!

    鸡……鸡鸡复鸡鸡木兰数小鸡~当代女大学渣手抓脐带穿肠而来,手拿鸡毛掸子,玩儿转古代。 木兰:“吃屎解决不了问题!” 马崇飞“啥?” 木兰:“你,你竟然偷偷躲在密室里搓粪球!” 南柯:“......” 本文轻松搞笑,并未遵循历史上的花木兰!!!
  • 魔法纪元之群雄并起

    魔法纪元之群雄并起

    魔力复苏,天地巨变。但在这之前,些许改变已经发生,少数幸运儿更是已经向新时代迈出了第一步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 妩媚之我的总裁老婆

    妩媚之我的总裁老婆

    杀手界的传奇夜枭归来,刀口舔血的日子过惯了,准备回到小时候住的地方华夏国的洛城,过他游戏人间的肆意生活。各色的美女等他慢慢品尝,妖艳的美女总监,火辣的警察妹子,清纯的女大学生,高冷的杀手妹妹。好吧~_~,当他把这些mm全揽入怀中,自家老婆大人叶妩媚强大的气场全开,冷冷道:“老公,最近皮很松啊?嗯?”夜枭丢开mm,讪讪道:“老婆,她们都是小妾,您最大,您在我心中永远排第一。”
  • 地君大人万万岁

    地君大人万万岁

    本想着攀了高枝能平步青云,哪知被高枝草菅人命抛尸乱葬岗,之后又被抽了生魂当起了地府工龄最长的临时工。本以为下了地府当了鬼官能耀武扬威万万年,没想到被上司拖去渡劫出差?在十七岁时陨落的生命,又在千年后的十七岁绽放……骗鬼啊!人间人海茫茫我要上哪去找一起投胎的地君大人啊!
  • 黑伞小葵

    黑伞小葵

    大学生陈安机缘巧合得到一把黑伞,那黑伞中封印着机灵古怪的小葵,自此两人一起开启了一段不一般的大学生活。
  • 见我者请绕道

    见我者请绕道

    从小就倒霉到大的黄昊,在被雷劈过之后,身上的霉运就突然消散了,还没来得及开心的他这时才发现,霉运从未远离过他!而是……
  • 七年的等待虐恋

    七年的等待虐恋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青春期暗恋的故事,校花和一个普通学生的虐恋故事,男主角的经历很崎岖,但女主还是一直喜欢着他,他们一直都互相喜欢,但就是不肯说,最后的结局是会以悲剧收场还是在一起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