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92200000030

第30章 案例分析:河南省广电行业继续教育现状及发展建议(3)

第二是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认定问题。虽然各级广电机构都制定了各自的一套办法,把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在职称晋升和工资待遇等方面进行挂钩考核,但是很多办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情况。一些纯理论的基础性培训,无论从单位层次还是从员工个人角度,都缺乏参加的积极性,而一些能够提高专业技能的培训,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具体部门角度都缺乏认定和考核的标准,这也导致了从业人员和所在单位没有足够的动力参与,或者仅仅是从业人员根据个人兴趣自费参加,工作单位却没有一套保障机制。这造成了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处于一种管理上的整体无序状态。这同样需要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将继续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等硬性挂钩,同时对正规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构提供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增强其与商业培训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权威性。

第三是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管理问题。在河南省内,有的地方实行局台合一的管理模式,有的地方则实行局台分离的模式。例如采取局台合一管理模式的焦作市,其广电局的性质是事业单位性质而非政府行政机构。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垂直管理和平行管理两条线都无法完全达成,造成电台、电视台短期行为明显,而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普遍不足。这种情况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因此包括教育部门在内的部门机构,应当联合更多社会资源,通过确立比较严格的准入制度,为广电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继续教育选择,降低其中的管理成本。

第四是培训信息不通畅的问题。调查发现,河南的地方媒体,一方面每天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培训广告,另一方面,对于专业性的培训机构,如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提供的相关培训却不了解,而后者也缺少和前者的经常性沟通。这导致双方的信息不通畅。教育提供者无法确切地了解教育对象的需求,而教育对象则不知道去哪里以及是否可以定制符合自己需求的培训课程。因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出台更多鼓励性政策,扶持行业性高校的职业培训,加快发展,加强和地方媒体的沟通,搭建一个联系及时、信息通畅的交流平台。

五、河南省广电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对策

河南地处中原地区,同东部地区相比,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经济总量增加速度加快。这给河南广电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外部条件。调查表明,河南各地广电机构都有再建设、再发展的需求,相应的,对广电相关专业的专业人才需求也在增加。由于广电建设的长期性和高投入性,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河南广电的人才培养仍然以现有队伍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为主,以外部人才引进为辅。其中仍然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以建成既能够集中,又能发挥各方积极性的继续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因此,河南省广电行业应当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继续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简化人员管理制度

广电行业一直以来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人员的编制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全国的电台、电视台都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在人员编制上受到严格限定。与此相关的人员薪酬、升迁及继续教育机会,在各种身份的人员中产生出很多具体的办法和差距。这给相关人员在自我认同和组织认同上带来了很多问题。用人部门也只能用多种办法来管理不同身份的人,增加了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的层级复杂之后,作为组织的广电单位就无法完全掌握单位内部人员的情况,容易导致人才培养的浪费和紧缺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对于河南省电视台来说,机构庞大,人员构成最为复杂。除了具有正式编制的人员之外,在电视台内部还存在大量的聘用和临时人员。后者的实际劳动关系主要是和栏目之间发生的。像河南省电视台的知名栏目《梨园春》等,在实际工作中都摸索和总结了一套在栏目层面行之有效的人员管理和激励办法。但是即使是对于这类资质比较好,外部套件也比较好的栏目来说,也没有余力对栏目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专门培训。而作为广电局或者是电视台来说,虽然有专门的继续教育计划,但是往往由于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和管理上层级的过多,无法完全掌握所有人员的情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对于地市级以下的电台电视台来说,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由于在人员管理上还无法摆脱原有的事业单位模式,所以在高端人才的引进上,各单位在思想认识和具体操作上也缺乏一定的力度,没有执行的积极性。这造成两种情况,一是无法以灵活优惠的条件吸引人才,二是本单位的原有人员由于专业素质比较高或者在参加继续教育之后获得较高的专业水平,就往往跳槽到其他条件更好、机制更灵活的单位工作。

调查也发现,各级广电机构都希望能够吸引或者培养自己的专门性人才,但是绝大多数部门或者地方又缺乏行动的动力和勇气。一方面,对于像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电)或者中部发展较快地区(如湖南广电)所实行的灵活的人员管理制度,河南各级广电都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慨叹在本地区推行相同制度措施的高难度。

因此,河南广电可以利用新《劳动法》颁布施行的契机,对现有人员的管理进行一次比较彻底和全面的统一。同时,河南各级广电主管部门、机构也可借助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行,在厘清事业、产业两个大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人员管理清晰化、扁平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计划。

(二)明确管、办职责

河南省及各地市广电局,每年都投入专门精力对所辖广电业务部门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参加继续教育并获得一定学历的人员在待遇、晋升等方面给予鼓励。其中,河南省广电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国家广电总局人才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举办的多批次大规模的人员培训,几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调查中也发现,这种培训的力度往往同一个地方的经济,特别是广电机构的实际收入水平直接挂钩。往往“一把手”对于继续教育和人员培训的认识,直接决定了每年的培训预算和实际投入的水平。广电在经历了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实际的格局已经非常复杂,一些旧的管理机制由于不适应新的情况而不再适用,但是新的具有强制性和系统性的管理体系又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再加上广电局、台的关系往往难以明确区分,本应该大力支持的继续教育和行业培训,往往成为“最后考虑”的业务内容。人人都觉得继续教育重要,大家都认为人才紧缺,但是却缺乏制度化的管理办法让继续教育在经费和管理上可持续发展。

河南作为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省内经济的发展并不均衡,各地差异较大,各地广电的情况更是不一而足。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局、台不分,管、办分工不明确的基本态势,希望在短期内全面改革是不现实的。但是从继续教育的角度而言,各级广电局应当把它作为行业管理中一项最重要的事务来抓。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局台合一的地区,广电人员的继续教育可以作为一项“企业化”的工作来做;而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差,或者局、台分离的地区来说,继续教育则应当主要作为一项“公共服务”或者“事业建设”的内容来进行,由财政统一运作资金,并建立专门的预算决算制度进行保障。

(三)出台继续教育保障制度和规划

调查发现,无论是发展比较好的还是发展比较慢的广电机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保障继续教育的硬性规定。在资金充裕,领导比较重视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在资金和人员管理等方面往往能够得到保证;而在两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的情况下,继续教育往往就成为所有工作中排在最后的一个。无论是管理部门还是一线从业人员,都希望作为管理部门的广电局能够出台明确的规定,对于继续教育给予专门的政策,通过某种资格证书的方式促进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因此,结合广电总局编辑记者和主持人资格证书考试制度,河南省广电局也可以考虑采用某种形式的省级资格证书或者继续教育认定制度,以强制性的资格认证的方式推进继续教育的发展。

对于事业单位企业化操作的电台、电视台而言,建议由台或总台为单位进行继续教育的整体规划。很多地方台为了提高活力,对频道、部门、栏目等基本单位实行分类管理,类似于企业的承包责任制。虽然这种模式有助于搞活,但是一些原来由电视台整体所承担的职责却弱化了。电台、电视台所有的业务都围绕如何创收、如何在短时间内见效展开。这导致了很多部门的短期行为取向,不利于人才建设和核心竞争力的确立。因此,作为总台或者台一级单位,应当在观念和具体操作上向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适当倾斜,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开发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调查发现,现有的继续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各地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电员工对继续教育的基本评价和态度。在现有的继续教育中,有一些是一周左右的短期培训班,往往采取研讨会的形式,收费又比较高,培训内容与地方媒体的现实需求并不贴近。另一些由高校举办的培训班,时间都比较长,由于缺少和地方媒体的经常性沟通,所以培训内容上也同样存在通用性强,但针对性弱的问题。很多地方电视台,急需摄像、灯光、录音等人员的专业培训,但如果由单独一家电视台请专家前来讲课,培训费用就会相对较高,难以负担。所以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说,如果省广电局或者地市级广电局能够出面组织更多面对某些地市的、定制性的讲座,就能够比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五)采用灵活的教育形式

调查发现,虽然河南广电的从业人员大都愿意参加长期的脱产专业培训(如一月以上),但紧张的工作节奏使之难以实现。因此,需要采用灵活的教育形式来应对这个问题。首先,可以由省广电局组织,利用周末时间聘请专家到当地进行非连续的培训,各地广电机构选派人员参加培训。其次,可以采用网络教育形式开展培训。网络教育具有资源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个人分担成本较低等特点,理论上能够满足员工对继续教育的时间和经费的要求。但是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和资源建设投入比较大,需要各级各地广电机构联合起来从长远着眼进行共建共享。再次,对于特别需要面授的培训,各地广电机构应该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鼓励员工进行短期的脱产学习。

(六)加强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

调查发现,河南各地广电机构每天都收到大量的教育培训广告,但是真正适合他们的则少之又少。所以,对他们来说,信息既是泛滥的,又是缺乏的。他们完全不了解作为专业教育机构的普通高校有什么样的课程和培训项目。相对的,专业院校虽然在传统教育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提供的教育内容往往通用性强而针对性弱,对于地方广电机构的教育需求同样缺乏认识。因此,河南省广电局以及省内各地方广电机构,应当与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专业院校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在教育需求方面互通有无。只有双方经过充分的沟通和了解,继续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有的放矢的人才培养方式。

同类推荐
  • 创新教育育英才

    创新教育育英才

    有关“培养模式”的概念,目前在各高校的研究中颇有争议,下面给出的是培养模式和与培养模式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几家之说,其中包含了我们对这些概念的认识。
  • 国际危机传播

    国际危机传播

    由高晓虹和隋岩主编的《国际危机传播》结合丰富的案例,在厘清危机传播与国际危机传播的关系、剖析危机传播国际化趋势的基础上,对国际危机传播中媒介组织的社会功能、生产机制、报道策略,以及公共政策、文化在国际危机传播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创新性地引入修辞学和阐释学理论,对国际危机传播中的文本修辞和过度报道进行了详尽分析。国际危机此起彼伏,国际危机传播影响深远,如何临希不乱,有效地进行媒体传播,帮助各方面转“危”为“机”,是《国际危机传播》的宗旨所在。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辅导员工作实务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有关主题。
  • 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迫切要求。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和对策,拓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学术氛围,形成教师和学生双方创新意识的良性循环,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如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电视与未成年人心理

    本书从传播心理视角出发,结合大众传播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与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相适应的电视接触特点及使用模式:在现实收视情境中,通过质的研究方法获取数据,考察中国电视节目与未成年人心理的应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传者素养提高与未成年人媒介教育两方面的改善策略。
热门推荐
  • 巨星夫妻

    巨星夫妻

    张乐,拍了些小广告的不入流小导演,忽然红透半边天,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不过,让他郁闷的是:他红,不是因为他那惊人的才华,也不是因为穿越重生后的金手指,而是因为他有一个当红的明星老婆。跟老婆一样红!比老婆红!让老婆和自己一样红......誓要让全世界的明星在自己夫妻星光面前黯淡无光!一个得国术传承的武替重生异界的彪悍故事。一个群:2.3.2.8.2.5.4.3.3
  • 碍是爱

    碍是爱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应该遇到过类似的故事,如果你没有,那你真的是太幸运了。
  • 神帝时代

    神帝时代

    陈林峰从一个受人冷落的陈家小辈经历种种困难终于成长为了统治世界受万人敬仰的神帝!
  • 阴阳侦探之五阴人

    阴阳侦探之五阴人

    上小学三年级的我因为是五阴人被两个神秘人绑架同时杀光了我的家人,之后他们试图用我进行一场血祭,意图达到他们的目的,不想恰巧路过的云游道士邢凌子出手救下,出于怜悯将我带回道观中教我修炼并共我读书。十九岁时师傅寿元将近,临终前交给我一个炼妖壶一把铜钱剑。
  • 七岁傻相公

    七岁傻相公

    嫁个相公是傻子,她是又当娘又当娘子的伺候着,妖孽啊、极品啊、口水啊!让她只能看,不能吃,这让她情何以堪啊!不行,傻子相公是她的,先吃了再说吧,以后慢慢再调教,咩哈哈,姐来鸟!
  • 林小伟的家长会

    林小伟的家长会

    一群爸爸们参加的“家长会”,话题却从孩子扯到了人工智能,而更大的意外还在后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意雨

    意雨

    我有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那是景玉不知道的故事。
  • 灵珠三界游

    灵珠三界游

    这里有远古洪荒的古老神魔,这里有西方众神并立。诸天万界广阔无垠,昔年截教首徒赵公明之子赵灵珠,因道佛之争遗失三界之中,得天外天奇遇,修得无敌分身,从此仗剑游三界,惊艳绝红尘。
  • 钉耙记

    钉耙记

    又名《小猪猎妖记》。猪八戒跟随唐僧西去之后未久,高三小姐产下一个男婴,仍一张猪面。易“猪”为“朱”,取名朱一郎。此子被乌巢禅师收为弟子,授习神通。本作品以朱一郎并小伙伴们三次出游的所造所遇为主线而展开,一连串故事精彩而有趣。旅途妖魔当道,布障重重,但朱一郎仗一根钉耙与满身本事,次次化险为夷。每遇不平,仗义行侠,扶助弱者,值得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