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76900000044

第44章 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2)

第三个层面,是传播主体面对的具体语境。语境的制约很可能带来传播者被动适应和惰性依赖的心态和行为,在这里,思想保守、意识僵硬、表达单一等情况是极易出现的。同时,真正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不管是有稿播音还是无稿播音,都需要传播主体的创造性工作,需要传播主体具备高超的观察力、捕捉力、理解力、感受力、表现力、调控力,凭借强大的驾驭能力、高超的表达技巧、自如的传播状态,要么把文字语言转化成为意义明晰、富于情感、生动可感、分寸得当的有声语言,要么把传播思路外化为逻辑清楚、中心明确、论述丰富、语流畅达、表达得当的语言序列。正是在这里,传播主体立足于文字稿件和编导的意图,并把生活的体验、文化的素养和个性品质、生命活力,贯注到语言中来,使大众传播人性化、个性化、具体化,富于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可见,有声语言传播中,“饱含着生命的体验、人生的况味、个性的闪光、审美的理想。语流中,积淀着传统的精粹,映照着时代的风云,显现着民族的精神,展示着艺术的魅力”。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不是被动地“见字出声”、“按图索骥”,它左右着意义的指向,调整着感情的浓淡,伸缩着美学的尺度,饱含着创作的艰辛、创新的空间和创造的喜悦。有声语言传播主体,不是没有血肉的机械“发声者”,而是血肉丰满、情感丰富、个性鲜明、能力高超的创造者。限制是客观存在的,但这些限制并没有窒息人的创造性,也不是用来扼杀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正是在限制之中,主体发现了自身的价值,发现了行动的空间和创造的可能,从而勃发出自主的力量和创造的动力,在适应限制和满足要求的同时,也突破着形式上的限制背后对自我精神的约束,奋力向自我的超越迈进。

因此,在有声语言大众传播中,传播者尽管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仍然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存在着创造可能性,可以在创造性的传播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主体性内涵。

三、生命活力

主体身份确立和主体性实现的这一过程,不是抽象地自在着的,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它充盈着人的生存意志和生命激情,展现着主体的强大的生命活力。

从字面上看,不管是“生”还是“活”都包含两个层面的意蕴:一是指生物作为生命体的存活状态,并由此引发出生命体作为生命存在必须的生育、生长等动态的生存过程;二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对生之判断(存在与否,即生存之明证)、感觉(自我体验和共同体验,为生存之展开)、推进(按自我目的和社会目的发展,是生存之发展)、评价(以个体尺度或群体尺度进行认定和评估、肯定与否定,乃生存之价值)。

生命活力这一概念没有固定的学科领域,不同人、不同学科对它的使用大都只强调了它的某一侧面。就一般意义上说,生命活力主要体现在生命体或生命群落进行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环境的适应与调节、新陈代谢、生命的维持、生命的进化的过程中,其功能一般有适应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等。除了生物层面的生命存活意义外,生命活力还包含有文化延续、精神延续的内涵。

具体到作为主体的人的层面上,我们认为,生命活力是生命体所显现出的生存的现实和发展的能力。在这一概念的组合中,“生命”是前提,没有生命的存在,只是存在,而不是生之存在;“活力”是核心,是“生命”之明证,生命充盈于其中,鼓荡于其中。活力是生命的丰盈和外溢。它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就现实生存而言的,人以生机盎然的生命体的形式存在着,偏重于生命体的自然表现;一是这种存在以主动的、不断进步的方式追求着自己的成长。诚如贝塔朗菲所说:“生命不是舒服的安居在预定的最佳状态中,它的最佳状态是有生命力,不屈地走向更高的生存形式。”如果说这多少还有些偏重于自然生命的话,熊十力的话则更多地指出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真正生命之所在,他说:“人生唯于精进见生命。一息不精进,即成乎死物。”又说:“凡人不精进者,即役于形,锢于惑,而无所堪任。”他认为,“精进者,自强不息。体至刚而涵万有,立至诚而宰百为。日新而不用其故,进进而无所于止”。不能发展进步和趋向完善的生存,只是生存,而不是充满活力的生存。生命的本性不止于对生命的维持上,更体现为对主动的生存方式的需要,对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追求,对活泼泼的生命跃动的渴望。这是价值论意义上的生命活力,加入了精神的内涵,使得盎然的生机和精神的追求、丰满、超越联系在一起。

与此相适应,对生命活力的观照、解析也存在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生存描述性的,主要是对生存状态的现实进行直观的感受和描述;一是价值评价性的,主要是对内在的精神状态、生命发展的动因和趋势、生存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评价。

生命活力的凸显和发展都是与“死”相对的。与“生”、“活”一样,“死”也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生命的丧失;二是如张世英所说,“人如果停滞在现实中而不思突破其有限性,或者说,安于现实而不思前进,那就是死亡而不是人生:停滞于感性中有限的东西,固然是死亡;停滞于一些固定的概念,那叫做思想僵化,也是一种死亡”。自我迷失、生存而不是成长、单调乏味、陈旧僵硬、苍白无力、消极懈怠、曲解误导、荒谬颓废等都属此列,常常表现为一种停滞感、无力感、无聊感、绝望感、失败感、退化感,其实质正是生命活力的丧失。

由此可见,生命活力首先是生命的充实、丰盈的存活状态,并由此双向延伸至生命的起始环节,包含了生命存在与否、生命是发展还是衰退等内容,并与生命的丧失或生命的枯竭、病态、虚弱、衰退相对立,显现为存在着的、运动着的、变化着的、成长着的活泼泼的生命跃动,给人以存在感、充实感、力量感、丰富感、鲜活感、成长感;其次,生命活力还体现在产生外部活力的内部机制上面,表现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包含着强烈的内部冲动、强大的生存意志、炽烈的生活热情、高远的生命追求,并与被动的顺应、苍白的思想、颓废的态度、麻木的“苟活”相对应,从中人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尊严、生存的责任、生活的热情、生命的追求;最后,生命活力在总体上是一种指向进步、完善的发展趋向和态势,体现在主动、积极的生存把握、创造性的生产实践、充满孕育力的发展可能上,并与保守、僵化、消极、蜷缩、没落相对立,人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创造的力量、生命的价值、生存的快乐。

可见,生命不仅是肉体的生命,而且是精神的生命。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存,蕴藏着创造性、饱含着可能性、充满着孕育力,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生存。只有追求这种充满活力的生存,才能维护并展示生命的尊严,挖掘和发展人的潜能,创造“宜居的”生存空间,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和自我的超越。在这个意义上,生命不只表现为其自然存在本身,生命也不再是“苟活”式的生存,她不安于现状,不断突破环境和自身的限制,以生机盎然、生气勃勃的姿态追求着进步与完善,展示着光芒四射的魅力!

总体而言,生命活力是以生之实在、生之冲动、生之取向与生之实现为特征的,表现为一种存在感、成长感、丰富感、新鲜感,蕴含着力量、热情,主动、积极、向上,充满希望,指向未来。它展示着生命的尊严和生命需要并必将走向完善的自信,它意味着生长,意味着创造,意味着不断更新、不断超越。它不是静止而是运动、不是退化而是进步、不是被动而是主动、不是“趋死”而是“向生”。

生命活力不仅适用于个体的生存,对于民族、国家、社会来说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具有顽强的适应能力、不屈的生存意志、强大的创造能力,就能够创造灿烂的文明、传承悠久的文化,就能够承受各种各样的灾难,历经各种各样的苦难而不倒,就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彰显其辉煌的成就和磅礴的生机!一个国家,政通人和,向着民主和进步,有开放的胸襟,有革新的气魄,有自主的精神,凝聚和依靠人民的智慧,便能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为人们带来物质和精神的富足,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一个社会,能够关注民生,人民安居乐业,有畅通的沟通、协商渠道,追求平等和共同进步,致力于创造和拥有高尚的趣味,就能够走向和谐、保有和谐,协调发展。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之所以拈出“生命活力”来,是因为它既和主体生存和主体性实现有内在的联系,同时又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一方面,强调生命活力,并不意味着我们把人从主体的位置上倒退回生命冲动的层面上,而正是由于它与主体及主体性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生命活力是主体生存的明证,没有活力的生存,谈不上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称不上是主体的生存。“生命力与由它赋予力量的生命物是相互关联的。人的生命力不能被看做是与中世纪哲学家称为‘意图性’无关的东西,即不能被看做是与意义无关的东西。人的生命力与他的意图性同样伟大;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这一点使人成为所有存在物中最富于生命力的存在物。他能超越在任何方向上被给定的任何境况,而他所具有的可能性驱使他去创造高于他自己的存在。生命力是这样一种力量,它使人超越自己而又不失去自己。—个存在物超越自身的力量愈大,它所具有的生命力就愈强。技术创造的世界,就是人的生命力、人对动物无限优越性的最突出表现。唯有人有完全的生命力,因为唯有他有完全的意图性”。生命活力又是主体实现主体性后的丰收硕果,自由自觉、主动积极、创造发展的主体活动,必然使主体充满生机与活力,实现生命质量的提高,并为生存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可能。充盈的生命活力既是主体实现主体性的强大动力,又是主体实现主体性的目的和必然结果。

对主体与主体性的忽视,直接导致了主体生命活力的衰弱、枯萎与丧失。反之,生命活力的有无和充盈程度,直接反映了主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质量,也是评价主体主体性实现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生命活力的内涵与指向与主体性的内涵和指向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差异,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主体性思想的超越。

生命活力作为一种现实(已经存在的和正在发生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和可能(活动的直接结果和生存的可预见的发展),显现在主体的生存状态、主体的生存活动及其结果、主体的生存发展这一完整的主体生存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具备生命活力的生存状态表现为一种丰富、充盈、生机盎然、积极向上的生存现实;充满生命活力的生命活动是一种主动、积极、富于生发力的创造性活动;富于生命活力的主体发展则一方面从生命活动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反映着主体生存的无限活力,一方面不断积聚着生命优化的可能性,推动主体走向发展进步。这样,生命活力既体现在主体的生存现状中,表现为融汇着过去的现在,又体现在指向未来的生存活动中,融汇成为一个贯穿过去、现在与将来、不断走向进步的生命之流。生命意识、生命激情、生命追求则熔铸于其中。这是一个内涵丰富、立体系统、直观生动的概念和范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鸢飞鱼跃”,听到生命之河流淌的声音,感受到漫溢在宇宙间的勃勃的生机,体验到生之丰足与快意!

相对于生命活力丰富、立体、直观的内涵,主体性则显得概括了些,它抽取的是生命的“质”,构建的是生命的“骨骼”,突出人的生存的层次,维护人生的尊严;而生命活力展现的是生命的“在”,还包含生命的“血肉”,突出人的生存的丰满,呈现人生的力与美。换句话说,主体性是以人的方式生存的结果,生命活力则是以人的方式生存本身。面对一个自我实现、充分发展的主体,我们可以说,“他活得像一个主体,在生存中他发展着他的主体性”,我们也可以说,“他像一个主体一样活,在生存中他发挥着他的主体性”。

如同中西思想的差异一样,主体性散发着理性的光辉,生命活力则充盈着生命的跃动。

相较而言,生命活力有着更显明的“生命取向”,更注重生存现实本身,更关注生存的质量。

同类推荐
  •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陇南市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研究

    甘肃省陇南市是2008年我国重大地震的一个重要区域,在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人口迁移和异地搬迁安置,是重建工作的一个重点。陇南市又是我国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地区之一,也是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研究这个区域的灾后重建与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对策问题,有着非常现实
  • 在理论战线上

    在理论战线上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它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理论总是在实践经验之后才能形成。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理论恰恰是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理论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兰州历史文化:重教兴学

    本书依据兰州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特色,列出十二个专题,分别叙述了兰州的教育发展历史。
  •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品德修养

    《阅读点亮金色年华·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思想品德修养》旨在帮助青少年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中,面对各种思想、观念的冲击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辨识良莠,正确取舍,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本书从热爱祖国、弘扬传统美德、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境界、争做合格公民等方面阐述了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途径和方法。
  •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中国·电视观众节纪实

    在这本书里,讲述的是一个电视节庆活动,展示的是一群电视人组织创办的大众娱乐活动。我们汇编它,是因为这里记录了浙江广电集团举办中国电视观众节的生动历程和精彩瞬间以及他们对于推动和创新大众文化的全新认知和不懈追求。我们的电视,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被仰视的。它集国家政治、现代技术和精英文化于一体,登高远播,凌空独步,传入千家万户,引来万人空巷。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它的影响面、渗透力和关注度是以往任何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置身于这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文化之中,执着辛劳且乐此不疲,沉醉其间而陶然自得。
热门推荐
  • 我爱上了明星

    我爱上了明星

    他不是霸道总裁,她不是绝世美女。她是乖巧的邻家女孩,却因为失恋离开中国;他是丹凤眼花美男明星,却为了她奔赴中国。他们是平行前进又不断交织的两个人,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挣扎前进勇敢去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完美画家

    完美画家

    绘画天才穿越平行世界,有些人表面上是个画家,其实他是个诗人,音乐制作人,也是个编剧,导演,还是个娱乐公司幕后老板!!!慢热文!配角文!慢热到找不到剧情方向那种!!大量笔墨都在写配角那种!慎入!!
  • 神仙野闻录

    神仙野闻录

    别收藏,别阅读,此书有毒不当读。别点开,人走开,此书没料不当看。
  • 面向光明

    面向光明

    一朝风云变幻,一夕家园不保,一瞬万马齐喑,一刹天崩地裂。这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更是一名战士的成长历程。(本作品内容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策略与方法

    历史是什么?历史就像是一幕幕相互关联的多幕剧,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上演。历史的素材人人都可以拿来再加工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去思考,历史就会像万花筒一样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图案。历史之所以成为后世研究的样本,就是因为它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线索。这些线索,就是历史中的策略与方法;这些经典的策略与方法,至今仍是现代人的智慧源泉。策略是行动方针,方法是执行方案,它们都是在特定思维下产生的应对措施。在同样的处境之下,不同的人往往会选择不同的应对方法,正是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思维。古人用他们的经历不断验证了这些道理,也用他们的策略与方法留下了一个个成功或失败的案例。
  • 相思倾城

    相思倾城

    一次意外让她穿越回了古代,成了楼相思。没有此世记忆的她一步一步解开真正楼相思的层层身世之谜。究竟是不受疼爱的楼府三千金?武功盖世的武林盟主?还是被逼入宫的弃妃?不管是何身份,倾城此世的她,命中注定桃花劫。且看一见钟情PK日久生情,青梅竹马PK欢喜冤家。谁才是最后的大赢家?
  • 凤舞九天:绝色魔妃倾天下

    凤舞九天:绝色魔妃倾天下

    21世纪金牌特工穿越异世,——千云大陆。这片土地因她,风云涌起。离家出了个痴傻的二小姐,那个痴傻的弱女就宛如离家的一个污点,人尽皆知,但是人们却不知她的身躯里早已是另一个强大的灵魂。她从小结下的娃娃亲被退,转眼又被污蔑偷窃,再者有人试图下药,痴傻也罢,竟被人如此欺讽,你们是不是该尝尝害人害己的滋味?离惜可不是好欺负的!当她独自一人在异世闯荡,面对种种困难时,有名男子挡在她身前,溺宠一笑,说:“我来护你。”
  • 闺蜜大人手下留情

    闺蜜大人手下留情

    偶然的机会,她和她成了好朋友,本想生活归于平静,不曾想,她出了事,她不得已,暴露了自己的身份,波澜骤起,风云,突变......
  • 名侦探梓轩

    名侦探梓轩

    这是一部悬疑、爱情、友情、对抗黑暗势力的小说,曦晨是一个高中生侦探,破解过不少案件,在一次侦探对决中意外发现了潜伏在中国的日本间谍,晨曦为寻找线索,身中枪伤被扔下盘山过公路之下,被神秘之人所救,改换容貌,化名为慕容梓轩。在此之后出现了美利坚合众国联邦调查局(FBI)。梓轩(晨曦)在不断地调查中,发现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秘密组织,而作为中国的合作伙伴俄罗斯也秘密派遣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FSB,中文音译为“弗斯勃”)的成员来到中国,铲除潜伏在中国的美国、日本的势力,梓轩和FSB(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局)一起对抗美国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