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67900000009

第9章 鬼斧神工—自然界之“火”知识篇(3)

据传江苏省滩海沿岸地区曾于1975年9月12日傍晚,同样发生了“海火”现象。当地人看到海面上微微泛出的光亮,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跳跃,犹如翻腾不息的火焰,次日天亮才渐渐消失。第二天夜幕降临时,再次出现了亮光,亮度比上次的更强。后来,亮光一天比一天强。直到第七天,海面上出现了许多泡沫,渔船驶过激起异常明亮的水流,犹如灯光照耀一般。不仅如此,水中还出现了珍珠般闪闪发光的颗粒。几小时后,这一地区发生了一次地震。

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1976年7月28日),秦皇岛、北戴河一带的海面上也出现了这种奇异的发光现象。特别是在秦皇岛油码头,有许多人亲眼目睹海中的明亮光带,犹如一条火龙。

对于“海火”的产生,说法各不统一,共有以下三种说法:

其一,水里发光的生物受到扰动发光所致。

例如“火湖”,位于拉丁美洲大巴哈马岛,由于那里有大量会发光的甲藻,每天夜晚,当地人便会看到随船桨摆动而激起的万点“火光”。迄今为止,已知会发光的生物种类还有许多细菌和放射性虫、水螅、水母、鞭毛虫,以及一些甲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正由于此,人们便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发生地震或海啸时,海水便会受到剧烈的震荡,那些会发光的生物一旦受到刺激,便会发出异常的光。

不过,对于这一结论,另一些研究者提出异议。

他们认为,在狂风大浪的夜晚,海水也同样受到了剧烈的扰动,为什么却没有刺激这些发光生物,使之产生“海火”?他们认为“海火”与地面上存在的“地光”发光现象极其相似。

其二,人们也持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海洋中发光浮游生物大面积密集而引起海水发光的现象。

甲藻纲的夜光藻,辐足纲的胶体虫,水螅纲的多管水母,钵水母纲的游水母,有触手纲的侧腕水母,无触手纲的瓜水母,有针亚纲的针纽虫,头足纲的耳乌贼,多毛纲的毛翼虫,甲壳纲的海萤等是最常见的发光浮游生物。发光机制分为两类:细胞内发光和细胞外发光。细胞内发光是最普遍的,其中的夜光藻是典型代表;而细胞外发光,是从生物体排放出来的某些腺体中含有能发光的物质。二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光能的。然而,它们放出的能量很小,被人们称为冷光。

而由它们引起的海水发光现象,还会影响到海军的作战能力。

其三,有的人将这一现象看成是电流机制。

美国曾有一些学者对圆柱形的花岗岩、玄武岩、煤、大理岩等多种岩石式样进行压缩破裂实验,他们当时发现:当压力足够大时,这些式样会产生爆炸性碎裂,并在几毫秒内释放出一股电子流,周围气体分子受到电子流的刺激便会发出微光。此外,他们还将样品放在水中,碎裂时产生的电子流同样可以使水发光。

当发生剧烈的地震时,出现如此多的岩石爆裂,足以发出让人炫目耀眼的亮光。由此,他们认为:地震产生的“海火”与这种机制有很大的关系。

上面提到的电流机制说,虽然碎裂时产生的电子流也能引起炫目耀眼的亮光,但海啸发生时,不像地震那样会发生大量的岩石爆裂(当然地震海啸除外)。那么,“海火”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

有些人认为,“海火”可能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有多种成因机制,而生物发光和岩石爆裂发光只是其中的两种可能性。产生“海火”的机制不同,特征也不同。迄今为止,“海火”的产生仍然是一个谜题。

延伸阅读:

传说,在人类历史中有一块沉没了的古老、神秘的大西洲。曾经,它经历几十代繁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然而,却无缘无故地消失了。

是否是火山喷后的结果,有待专家考证。

很早以前,在寻找新大陆的浪潮中,就曾有人将大西洲画在了航海图上。当初,哥伦布在航海中携带的地图上,就有大西洲。

那么,大西洲究竟位于地球的哪个方向?它是怎样毁灭的?迄今为止,人们始终得不到正确的解释。然而,近年来两次考古有了新的发现,这如幽灵般的古岛从谜雾中渐现。

针对在爱琴海克里特岛北113千米的桑托林岛上,希腊地震学家卡拉普诺斯提大胆提出假设,认为公元前1500年的桑托林火山喷发引起了地震与海啸,从而毁灭了这座城市。但从桑托林岛上的阿克罗蒂斯遗址的发掘物来看,过去这里确实是座繁华都市。

阿克罗蒂里遗址阿克罗蒂里遗址在菲拉的西南方位,是米诺斯文明的遗址。这里因为公元前1500年的那场火山喷发而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但其遗址保存得尚为完好,发掘出土的文物大都在雅典博物馆陈列。

古锡拉遗址古锡拉遗址位于桑托林山的最高峰上,周围风景十分优美。公元前9世纪的拜占庭时代,这里曾是个热闹非凡的繁华都市。但现在,遗址仅存一些土台子,出土的文物大都在菲拉博物馆展出。

据一些探测资料显示,桑托林群岛中各岛完全像一个个破火山口。对此,科学家认为,这里原来有一个很大的火山岛,在火山的休眠期,岛上风化的熔岩演变成一个适宜于生存的良好环境。史前的居民于大约公元前3000年以前,便来到这里并居住了下来,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形成了爱琴海昌盛的米诺斯文明。

在桑托林岛中部耸立的高达1500米的火山,大约于公元前15世纪喷发出了成千上百万吨岩浆,岛屿顿时破裂。后来,又暴发了可怕的海啸,已经被埋藏的岛屿再次遭到海啸巨浪的袭击。这样一来,繁荣的米诺斯文明便消失了。这一过程,与大西国遭受的灾难是相同的。《圣经·旧约》中曾多次叙述了那次火山喷发的过程,人们便更加相信上述判断了。希腊考古学家马利纳托斯曾对轻石层下面挖掘出来的文物进行了测定,进一步证明了使米诺斯文明毁于一旦的桑托林火山喷发时间是在公元前15世纪初期。

如果从时间上来说,大西洲毁灭和桑托林岛毁灭时间相差大约为8000~9000年;若从面积上来说,二者相差大约为100倍。假如说桑托林岛就是大西洲,那么这些问题该如何解释?正由于此,有些学者以《圣经》的记载不能当做科学的凭证为主要原因,断然否定了上述结论。他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马尾藻海,以此来追寻大西国的踪迹。这是为什么呢?

马尾藻海是一个洋中之海,与大陆相距甚远,位于北大西洋中部。

这里是一个奇妙的水中世界,海水中长满密密麻麻的马尾藻,藻间生活着多达几十种奇妙的鱼类和动物。对此,有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远离大陆的大洋中心,居然会出现一个长满藻类的海域?这些藻类从何而来?

苏联生物学家热尔曼认为,马尾藻海一带原来有一块大陆,它与欧、非相连接,而柏拉图笔下的大西国就位于这块大陆上。后来,由于陆地下沉,大陆西部便成了现在的马尾藻海,而东部则残留着加那利群岛等岛屿。与此同时,大部分生物毁灭了,而只有少数能够适应海中生活,于是被保存了下来。

近年来,人们在马尾藻海西部海底发现了一座比埃及金字塔的文化还要早的金字塔。其边长大约为300米,高约为200米,尖顶与海面相距100米。塔中有两个洞穴,非常大。此外,这里的水流速度惊人,这一带终日云雾腾起,狂涛汹涌,见到它的人无不惊心动魄。这一重要发现,更加证明了热尔曼观点的正确,而且足以说明大西国位于马尾藻海,海底金字塔是陆地下沉后遗留的重要证据。

自1960年以来,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海底调查。一些资料表明,至少在最近数百万年间,大西洋洋底并没有下沉过。而不同的是,马尾藻海一带则是一个巨大的海底抬升地区。由此可见,古岛沉沦是不可能发生在这一地区的。除此之外,调查资料中未发现一点有关大西国沉没的大陆残骸遗迹。

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海洋学家在桑托林群岛一带海底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然而,他们并没有发现大陆沉没的痕迹。这对于寻找大西国的人们来说,无疑是浇了一盆冷水。

到目前为止,大西国古址问题仍未找到合适的解释。如果将大西文明古国视为子虚乌有,那么对于大西洋两岸在文化上的相似性应该如何解释?对于大西洋两岸语言学、民族学和神话领域中的许多一致性,又应该如何作出解释?如果没有大西古国先进文化的广为流传,对此作出解释应该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了吧!对此,人们做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在很久以前就有一队乘坐芦苇船的非洲人,漂流来到美洲大陆上了吗?难道他们就是旧大陆文明的传播者吗?

谜团如此之多,迄今为止仍然无解。

知识小百科

你能将糖点着吗

首先,将一块糖放在铁皮盖上。其次,用一根火柴将其点火,看看能不能点燃它。无论你试多少次,肯定点不着糖。但是,如果你在糖块的角上撒上少量烟灰,再用火柴在那里点火,这样一来,糖就能够被点燃了。糖在燃烧时还会发出蓝色的火焰,一直到烧完为止。

如果我们将烟灰和糖单独燃烧,二者都烧不着。不过,烟灰有利于糖的燃烧。燃烧之后,烟灰没有变化,仍然是烟灰。

事实上,烟灰在这里仅仅起了一个催化剂的作用。这就是化学上的催化剂,能够促进化学变化,但它的组成和数量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变化。

第五节空中的“火”——火积云

火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其实,天空中也存在着“火”,只不过它是一种美丽而又神奇的火,我们叫它“火积云”。

火积云,是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高速上升的强烈热气流在其下方形成对流,对流反之形成厚密的积雨云。通常情况下,火积云是由火山爆发、森林大火、原子弹爆炸(即蘑菇云)等引发的。

火积云是一种美丽的大气奇观,能够欣赏到火积云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天空中还有许多类似火积云的罕见奇观,比如月亮彩虹、金星带、火焰龙卷、太阳光柱等。这些奇观让我们对天空充满了好奇,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力,也为人类进一步探索天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知识小百科

蒸气也可以燃烧吗?

首先,将一支蜡烛点燃,让它燃烧一小段时间,再把它熄灭。

随后,烛芯中便会冒出一股白色烟雾。然后,将火柴点燃,靠近烟雾,马上就会出现一股喷向烛芯的火焰,蜡烛便会重新燃烧起来。烛火被吹灭以后,油脂还十分炽热,它继续以蒸气的形态散发出来。事实上,这股冒出的蒸气是可以燃烧的,一遇明火便会马上点燃。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固体物质在燃烧时,靠近接触火焰的一部分首先发生气化,然后气化的物质同氧气相结合才产生燃烧。

同类推荐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难持续频发,2012末日灾难之谜风靡全球,这背后是当今社会人类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食品安全、恐怖活动、生存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之时无力的恐惧。这一切,最终统统被打上末日传说的印记奔涌而出。
  • 洪水防范与自救

    洪水防范与自救

    从洪涝灾害的基本知识、洪涝灾害的预防、洪涝灾害时的自救互教三个方面进行介绍,记录了读者最需要、也最应该知道的技巧,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到最低。
  • 动物科学

    动物科学

    本教材是配合教学改革试验区——“基于合作性学习的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并结合生物技术专业特点而编写的。本书包括四部分共二十三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动物各主要类群的特征、代表性动物的形态、结构机能、生理功能与人类的关系等。全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每一章节附录课外拓展、课堂讨论、研究进展等。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热门推荐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夫君叫赵云

    我的夫君叫赵云

    我叫马燕灵,是个高三学生,家庭条件好,品学兼优,人也长得不丑,是父母手上的掌上明珠,本应该在家做我的白富美,坐等我的白马王子出现,然后我们手牵着手走进婚姻的殿堂,在浪漫的巴厘岛度蜜月,接着就是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只是我的人生被一场旅游给彻底改变了,从此我的生活里充满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且看我是如何从小白打怪到最后的最强王者……
  • 牵青崖

    牵青崖

    ……懒得写了……看看就知道写的什么了……结局……你猜啊……
  • 猫武士之暗影降临

    猫武士之暗影降临

    暗影的降临会带来族群的希望,黑暗笼罩在族群的上空,唯有暗影,才能驱散黑暗……
  • 及笄之年拥抱你

    及笄之年拥抱你

    我们的青春里总会遇到一个让自己懂得心动懂得喜欢的人,然后拼命把自己变优秀,只为了离他更近一些,最好是能够和他在一起……
  • 网游之原罪

    网游之原罪

    欲望和贪婪是衍生罪恶的温床,当人简单的只需要为生存搏斗、拼杀时,那是我们必须要救赎自己,经历苦难的原罪。没有缠绵悱恻,只是一个男人为了生存要经历的困苦磨难……
  • 给时间一点时间

    给时间一点时间

    青涩的年华有你们相伴,懵懵懂懂的我们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是你改变了我,让我不再担心会受伤,因为有你的呵护让我不再害怕。
  • 一位医学生的逆行

    一位医学生的逆行

    疫情突发,多少人选择了逆行?守护生命,每个人都是平民英雄!这是一位医科大学生的心路历程,这是一个村庄的全民战“疫”,这是一次众人拾柴的力量凝聚……
  • 血魂大陆

    血魂大陆

    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大陆,这,是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大陆,在这里,便是实力为尊,拥有强大的实力,你将可以号令穹苍,而没有实力的人,只能沦落为蝼蚁,任人宰割,他,本是一个天赋异禀之人,却无缘无故修为全失,他,本是一个天纵奇才,却因为得罪小人,险些丧命,他,被人侮辱,受尽屈辱,他,机缘巧合得到绝世功法,他能否排除重重困难,执掌大陆?他能否登上巅峰之路,号令穹苍,一切匪夷所思的事情,尽在血魂大陆,带着你的好奇,跟着我,一起进入这个神秘的大陆,探索那扣人心弦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