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48400000014

第14章 “德”的法则———政事篇(5)

以上说的实际是管理的“过程学派”的组织观。此外,管理的“行为学派”也有他们的观点。他们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研究组织问题,不仅研究正式组织方面的问题,还研究群众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方面的问题。

从上面对组织学的种种认识看到,组织,不论从管理的过程学派的角度去研究,还是从行为学派的角度去研究,也不论从其实体形态去认识,或是从其过程形态去认识,组织问题始终是人的问题,人是组织学的核心问题。说得详尽一点,组织学就是研究人与人如何集合,如何结成关系,如何开展活动的科学。

规章制度概念

再讨论何谓规章制度问题,规章制度应管理需要而确立。规章制度是一种约定,约定着人们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有强制性,具有法的某些特性。

向老子求教组织学

老子的“为无为”思想,是为人的哲学,为政的哲学,处事的哲学。自然,在研究组织及规章制度时,也要从《老子》的“为无为”思想中汲取营养。

美国人哈林·克里夫兰著的《未来的行政首脑》一书中,讲了这样一段话:“当现代政治家们抱怨政府的庞大机构时,他们难以找到比这位中国圣哲(指老子)所提出的更好的公式,他(指老子)说,管理一个大国就活像煎小鱼,翻动太勤反而将小鱼弄得破碎不堪。”瞧,克里夫兰这位外国学者就把讨论政府机构庞大臃肿的问题同老子思想联系起来了。这机构的消肿问题就是一种组织问题。

克里夫兰在讲完上述这段话后又说:“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老子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人,而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官僚们组成的‘委员会’,若卓越的智慧果真来自一个集体,这只能证明横向联系的过程———日本人所谓的‘一致同意’;印尼人所说的‘马斯亚瓦拉’;马克思列宁主义称之为‘集体领导’;我们名之曰‘合作’———已在一个外表看来似金字塔型的组织内长期存在了。”克里夫兰直接地把老子思想与委员会(组织)联系起来讨论问题,与组织内的领导合作联系起来讨论问题。

组织建设要讲名分

《老子》三十二章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这话是说,侯王治理天下,就要建立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组织、管理制度有了,管理的名分也就定了。名分既然定了,分工既然定了,各方面工作就会得到适当约束,知道止境,只有这样,管理才没有危险。

这“始制有名”句的“始制”,有人把它理解为“万物兴作”解。联系本书前几章的内容看,比如二十八章后面部分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这句话中的“朴散则为器”,是说,真朴的“道”分裂成万物;这句话中的“圣人”、“官长”、“大制不割”三个词汇分别做领导人、首长、完美的管理制度是不可割裂解。在这句话中,老子是把“道”与领导、管理、制度联系起来了。所以我把“始制”作为管理的一种含义来理解。

老子这段文字中,提出了“始制有名”、“知止不殆”的问题。但没有正面详述“始制”的内容,也没有谈及如何“知止”。从《老子》整个思想体系看,其“始制”的建立,“知止”的限定,都要本着“为无为”的原则审度之。

关于集权分权问题上的“始制知止”

在集权、分权问题上,“始制”的建立,“知止”的限度,应以老子“为无为”思想为尺度。

“侯王”在实行权力分割时多“为无为”些,“始制知止”些。理想境界是当领导的“悠兮其贵言”,使旁人“太上,不知有之”。

这一点,在前一节中已有较多讨论,这里从略。

集权、分权管理模式演变

传统的管理理论关于组织建设方面的,主张实行高层次管理方式,又称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有为”成分大一些,特点是层次多幅度小。实行这种方式在当时管理工作相对简单的情况下,是有道理的。有如下优点:有利于领导“有为”;有利于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因为层次中人员少,有利于团结;有利于部属晋升。缺点是,因“有为”,管理费用大;层次多信息传递慢易失真;不易控制;高层领导不易了解基层情况。

20世纪80年代,现代西方管理学者,主要是行为科学管理学者,在组织理论上提出了扁平化的管理层次方式,讲“无为”,把常见的金字塔管理组织“压扁”,减少管理层次,领导对下属实行宽松管理,不做形劳心绌的独裁者,打消一个人统管一切的妄想。这种管理方式,其优缺点正和金字塔管理方式的优缺点相反。这种管理方式,非常适合在经济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实行。

美国达纳公司经理雷内·麦克逊1969年任职后,将该公司的管理层次从11层减少到5层;总部人员从600多人减到150人。公司情况大变,更有生机,销售额从10亿美元增到30亿美元。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更多的大公司改变了金字塔的管理方式。

20世纪90年代,美国大公司普遍地开展了公司管理模式再造的浪潮,管理更趋分权方式发展。

关于管理层次、幅度问题的“始制知止”

所谓管理层次,就是指从企业最高层管理到基层职工,在实施领导时,建立的管理层面数。所谓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位领导人管理多少下层的职工人数为宜。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对应关系,在职工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就大,反之亦然。

影响管理层次和幅度的因素很多,如人员(包括领导人、一般职工等)的素质;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状况等。如领导人素质高,能力强,管理幅度可大些。如斯隆管理的通用汽车公司,实行“事业部制”,把原归总公司管的权分给各事业部。

关于管理层次、幅度问题的考虑,也有一个“始制知止”问题,也应本着“为无为”原则办,根据需要尽量放权。

十、“始制有名”

上题讨论“始制有名……知止可以不殆”问题,本题继续讨论。

关于设“单职制”问题上的“始制知止”

组织总是要设领导的,高层设单个领导好呢,还是设多个好呢?不能一概而论,企业有大小,大企业多设几个,小的少设几个,“因企制宜”。

但是,为了“为无为”,还是实行“单职制”为好,少设副职,即使是很大的企业,也尽量少设领导,比如,设一正一副、二副等。多了,公司有好几个领导,各把一摊,乍看,“有为”得很,但容易扯皮,容易造成“九龙嬉水不得水”的结果。少了,是实行机构分割的结果,例如,把有些部门,如后勤,从企业中剥离出去,有利于分权管理,有利于“为无为”。而且,这样做了,高层领导承担担子更清楚,责任更明确,管理效率必然提高。

当然,实行“单职制”,绝不能搞独断领导,搞包办领导,这样有失“为无为”思想的真谛,是绝对不行的;还有,这个处于“单职制”地位的领导,其德才必须是很好的,是十分能干的,是很会“为无为”的。

日本新日铁公司下君铁制铁所,有员工两万一千多人,生产能力一千万吨,高层领导只设一正二副,所长以下各级领导不设副。

中国宝山钢铁公司1992年时,产钢能力七百万吨,高层领导设一正三副,二级厂领导只设一正二副,处、科、车间只设一正,无副。

关于处理直线管理、参谋管理“始制知止”

所谓直线管理,是说领导人直接对下属进行管理,对事物进行管理,集主要权力于己方。所谓参谋管理,是说在不破坏统一指挥、横向协调的前提下,领导人要强化参谋部门的作用,让参谋部门直接地处置一些事情。

直线管理与参谋管理存在一个关系问题,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也存在一个关系问题。从企业领导人来说,要“为无为”,要确定出一个正确的“始制知止”原则来,总的是应根据直线管理需要,参谋管理需要,尽量注意放权,协同确定好权力有无分割关系。

关于在设置“刚型”、“柔型”组织上“始制知止”

“刚型”组织是指稳定性强的组织;“柔型”组织是指适应形势变化,弹性度较大的组织。

要搞好管理,自然需要一个有一定稳定度的政策,与之相应地需要一个为这个政策服务的稳定度较高的组织机构。

但是,决策总是随形势变化而变化的,作为相应的“始制有名”的组织机构,必然也要作相应的变化。

这就告诉我们,设置管理组织,纯“刚”的不好,纯“柔”的也不行,要刚柔相济,刚柔得体。然而,在多变的形势下,更应该重视“柔”的方面,适当多设置些“柔性”组织。

关于在职能机构设置上“始制知止”

组织机构的设置不能复杂化,设置过多的职能部门,如各种委员会、办公室等,会导致彼此力量抵消,扼杀人们的创造精神,甚至会出现“帕金森效应”:那些冗科、冗室、冗余人员,各为自己的“科”、“室”“工作”,“恪尽职守”、“勤恳敬业”,实际却常常是无事找事、无事造事,造麻烦事,造复杂事,造纠纷事。

为此,就需要按照老子的“无为”原则,“始制知止”。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斯在《探索企业的成功之路》一书中,提出的“知止”原则是:“在一个企业中,若要真正做到同心协力,就必须使事物都合理简单化。”

美国一些大公司实践的原则是“百人法则”,即单位再大,总公司的办事人员不能超过一百人。例如爱迪生电气公司有职工五万四千人,它的公司办事人员就不足一百人。

关于在处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关系问题上的“始制知止”

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自然要依靠有正式编制关系的组织机构去做好工作,以此做到领导上下政通,管理左右协调,以完成任务。

但是,在人群中客观上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说它是非正式的,是指在企业机构设置图中没有它的位置。说它是组织,是指它也如同通常组织一样是人的集合。

这种非正式集合,常常是因为志趣相同或感情相投等原因自发形成的。

这种非正式组织对企业活动肯定是有影响的,或起积极的作用,或起消极的作用。

领导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非正式组织:一要承认它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有益性的一面,它能起到正式组织所起不到的作用,如和谐、协调的作用;二要做工作,促使非正式组织的活动纳入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三要善于与他们真诚相处,用老子的思想来说,就是对他们要“致虚”些,“处下”些,“恬淡”些,“无为”些。

关于规章制度建设上的“始制知止”

治国要如烹小鲜一般,不能靠察察之政、繁琐之令,应注意顺乎自然。

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然不能行无规,动无章,规与章也是“以正治国”(老子语)的一种常法,但不能泛了、滥了。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二十四章)。企图依靠繁琐的规章制度来搞好管理,结果就会像踮起脚尖看远物却站不稳,像跨大步走路却走不远一般,得到的是相反的结果。

要按老子所说的“为无为”的原则去办事,把“为”建立在科学的“无为”基础上,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身规律去建立规章制度。

十一、“善用人者,为之下”

不争之德,用人之力

领导学包含三大部分内容:领导、组织、人事。老子“为无为”的思想,不仅作用于领导工作、组织工作,也作用于人事工作。

美国人艾博奥特写有《二十二种新管理工具》一书,在该书的序言中,他引用了《老子》六十八章上的一句话:“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接着,艾博奥特对此发表了一番议论:“这几句话的提出至少已有两千年历史,它代表见识不凡的管理者长久以来都在努力,却仍未有人能够趋近这种‘道’的境界,从某种意义来看,管理的历史,也就是试图实践这项基本观念的历史。”

我借用艾博奥特提出的议题与议论为由头,就老子“善用人者,为之下”的观点,讨论有关企业管理的人事工作方面的问题。

先解释这句话的语意:善于用人的人,对下谦和,这是一种不与他人相争的德,是善于利用别人之力的力。

老子在讲完上述句后,紧接着说:“是谓配天古之极。”他认为:这样做是符合天道规律的。

“善用人者,为之下”,说的是用人的原则问题,说的是领导应持的修养品德问题。关于领导修养,本书将在修身篇中详作讨论。关于用人,在《老子》一书中还讲了不少其他精辟的话,我把它串联在一起,觉得值得人们注意的有如下五点:

知人重于用人。用人先要知人,知人才能用人。《老子》三十三章有句名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知人的叫智,能知己的才算聪明。知人重要,知人要在“自知者明”的基础上,才能去实现其“知人者智”。

老子讲自知有两个要点:

一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七十二章)。有自知之明,但无固执之弊;有自爱之心,但无倨傲之贵。提倡“知不知上”(七十一章),要永远知道自己的不足,“不知知病”(七十一章),强不知以为知是病态,要把自己放置在“为之下”的位置。

同类推荐
  • 组织革新:构建市场化生态组织的路线图(试读版)

    组织革新:构建市场化生态组织的路线图(试读版)

    市场变化莫测,而你的公司不够快,怎么办?传统的层级组织已经跟不上时代,各种新型组织形式正在出现,比如阿米巴、倒三角、合弄制、网络型、平台型、无边界等,但领导者真正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才是有效的。如何让一个组织既能及时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又能创造更多价值?面对持续性的竞争和挑战,企业该如何革新自己的组织?那些有远见、发展迅猛的领先企业,诸如美国的亚马逊、脸书和谷歌,中国的阿里巴巴、滴滴、华为和腾讯,欧洲的Supercell,为了适应当下的竞争新形势,正进行自我革新——挣脱过往束缚,迅速回应市场机遇;优化组织模式,构建战略灵活性和生态组织力;赋予各层级领导者做出与赢得市场息息相关的责权和能力。基于上述八家企业的创新做法,以及当下流行的实验性组织模式,两位作者结合最新研究和实践,为企业领导者提供了革新企业的蓝图,提出了一个构建市场化生态组织的路线图,以响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机遇、企业发展速度、和组织的规模化与复杂性。这本书特别为渴望建立一个更强大、反应更快的组织的领导者,以及所有参与革新组织的人力资源、组织发展和咨询人员,提供了急需的再造路线图。这本书提出了一个实用、集成的六步框架,并着眼于领导者在革新组织时需要做的决定,包括选择正确的成长战略、生态能力、组织模式、企业文化、管理工具和领导力,帮助企业反思、革新、重获新生,以便更好地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持续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 零缺陷智慧

    零缺陷智慧

    本书分为十八章,内容包括:ZD缘起;与大师对话;ZD质量风暴;“失落的文明”:卓越绩效背后;基础:所有工作都是一个过程;前提:沟通要求,说到做到;衡量:质量与钱等。
  •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主要收集当今社会真实的微信营销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所有案例都是由从事各个行业,如房产、汽车、酒店旅游、餐饮婚庆、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的当事人以亲身经历的口吻叙述讲出,配以真实的图片和照片,给所有想了解、学习、从事微信营销的人以切切实实的帮 助与指导。
  •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最流行的管理智慧

    本书以介绍企业案例的形式,对当今企业管理中的诀窍与智慧进行阐述,涉及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培养连贯的经营理念,诚信是企业生存的基因等85个论点。
  • 李嘉诚管理模式

    李嘉诚管理模式

    李嘉诚羸得财富的资本是靠他有效的管理模式。他在各种有利或者不利的经商环境中,能够磨炼出大商人的品质,胜不骄,败不馁。商人以赢得人生财富为最高目标,这并不是说所有商人都唯呻是衅。本嘉诚善于打造个人品牌,服务于大众,其经营管理之道,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启示,也晚们特别需要加审视的。本书从七个方面探讨李嘉诚管理模式的要诀,其目的是全面观察李喜诚经商的成功之道。全书内容周全、分析细致。
热门推荐
  • 我的书(5):阅读与创作

    我的书(5):阅读与创作

    本套系列谈话录,精选同名视频节目《我的书》的访谈实录,由作者讲述创作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解读作品核心理念,揭示书里书外趣闻轶事。内容精选高点击量的节目,按照话题聚类结集成册,随新书上市而持续不断的诞生新的故事,其中包含大量因节目时长限制而未能发布的精彩内容,不失为一套贴近粉丝的专业导读图书。本书为系列(5)阅读与创作,节选了不同的作者谈创作的故事。视频节目《我的书》,自2014年在优酷的大型视频网站上线以来,一直在读书节目中名列前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北极星的晨曦

    北极星的晨曦

    这位男主不是高富帅、反而有些甜,这里的女主不是傻白甜、反而有些腹黑,我们的世界没有暗黑恶毒女配,没有奇怪的三角恋。根据真实个人经历改编的故事,也许就有你大学和工作中的身影,要不要一探究竟呢?
  • 江湖醉饮花间

    江湖醉饮花间

    她,是江湖子女,医术高超,武艺高强,为人恶毒,一曲《醉饮》更是令天下人为之流泪,她的周身总散发着浓厚的忧伤,那不经意间的一举一动,都透出了淡淡忧伤的气息,吸引人的目光。她静心拨动琴弦,心中的那抹似红似白的身影,愈来愈近,那个人,到底是谁……
  • 疑人疑鬼

    疑人疑鬼

    此书每个故事独立,纯正悬疑风,书中部分事件为真人真事,人与鬼,究竟谁是真正的鬼?
  • 机甲时代之美食革命

    机甲时代之美食革命

    【本文一对一,美食+机甲,欢迎跳坑~!】她,是大兴王朝名震京城的第一御厨,倒霉的卷入宫廷内斗,身死魂穿,却是到了一个机甲遍地的星际时代!原来人类早已经冲出地球开拓宇宙了吗?作为一名连京城都没有出过的‘乡巴佬’来说,千白芷呵呵一笑: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原来现在的业余活动已经变成了看机甲战斗了吗?作为一个连打架都没有看过几场的‘土鳖’来说,对着一群‘铁疙瘩’打来蹦去,千御厨表示:我实在是欣赏无能。不过,在这个机甲横行的时代,对机甲接受不能如何能够生存下去?是随波逐流?还是另辟蹊径?作为一名精神力达到s级的厨子告诉你们:左手右手两把抓!锻炼实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机甲战士保家卫国,发扬厨艺担负起改善人类饮食的重任!所以说……千白芷最后到底是成为了最会做饭的机甲战士呢?还是成为了最会开机甲的厨子?嗯……不好猜呀~
  • 重生毒王激战泰瑞亚

    重生毒王激战泰瑞亚

    这是一部异界重生的故事。书中的世界就是火爆世界的一款游戏“激战”又名“行会战争”,玩过这款游戏的读者,会在书中感受到曾经哪份热血,没有玩过的读者,可以感受异界大陆奋斗拼搏。历史的洪流以落下尘埃,千年前的的浩劫以被时光慢慢淡却,泰瑞亚即将走向新的文明。但是战争这个摧动这一切的源头,又一次爆发,被遗忘已久的恶魔远古巨龙即将觉醒,灾难与邪恶在一次毁灭世界。是生是死,是战斗还是沦为奴役,一切一切历史即将重现……。我们的故事重生毒王激战泰瑞亚就这样开始了……。
  • 歌酒夙离

    歌酒夙离

    她在和边走,他在桥上游,一回头,似是故人眸。她为他,痛了一死;他为她,痛了一生
  • 青鳞劫

    青鳞劫

    她,与生俱来的一身青鳞,是龙族高贵的象征,却也因为这身青鳞带给她劫难……失去双亲,遭族人迫害成为孤女,阴差阳错之下走上复仇之路,终于手刃仇人,登上帝位。却痛失所爱,最终为了让爱人复生,历经千年苦难,谁曾想,爱人复生之日却等来了自己的宿命之劫……
  • 系灵

    系灵

    法灵,远在人类文明出现前支配着整个世界,没有金钱,没有知识,纯粹依靠对权力的竞争与对力量的追求形成了属于他们的文明...多少个轮回,消失了的他们以另一种方式回归了这片熟悉的大陆,硝烟在弥漫,争斗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