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32500000080

第80章 学术综述(6)

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很多,大家的角度各异,观点也不一致,但基本的原则与总体性的把握则是相同的,即认为佛教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从研究范围的大小来看,我们可以划分为两类:一是从整体和宏观角度论述佛教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如戴继诚的《当代佛教与和谐社会的构建》[187]认为,佛教的伦理、经济、环保、慈善等功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资源,而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为佛教的当代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持和发展机遇。二是侧重从某个具体的领域说明佛教对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意义。如从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净土思想、因果报应思想、自利利他思想、和平观、和谐观、环保观、伦理观、世俗化等方面等加以论述。从研究对象的问题结构来看,学者们的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佛教的理论、佛教的实践、佛教的心理、佛教与当代社会诸领域的联结等问题,如李利安的论文《佛教的和谐理念》[188]从佛教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的角度展开的,他的另一篇文章《佛教修道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189]则是从佛教的实践层面论述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他的《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190]主要是从佛教与社会诸领域的关系角度展开论述,他的《宗教力量的基本结构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91]则主要是从宗教外在形态诸要素出发论证宗教力量的内外两重结构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6.佛教教育、制度建设在当代的困境和发展

很多学者在对佛教过去发展总结的基础上,对佛教的未来进行展望。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佛教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僧尼素质总体上偏低;教育观念陈旧;办学规模小;缺乏严整的教育计划;高层次师资缺乏;教师待遇低下;毕业生去向无序等。教制建设存在僧众信仰淡化、如何处理戒律的正确性与灵活性等问题[192]。总之,当代佛教面临的诸多问题正是佛教走向未来的基础。

可以预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新的问题会出现,佛教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会更多,如何应对日新月异的挑战,已成为当代佛教的庄严使命,也将成为当代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3]王辅仁:《西藏佛教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李翊灼:《西藏佛教史》,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

[5]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索南才让:《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8]罗桑开珠:《略论新时期的藏传佛教及其特点》,《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9]尕藏加:《藏传佛教与青藏高原》,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刘勇:《“藏传佛教”概念分析》,《西藏研究》2006年第2期。

[11]朱丽霞:《藏传佛教判教思想之分析比较》,《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

[12]剧宗林:《藏传佛教因明史略》,中华书局,2006年。

[13]平措卓玛:《藏传佛教的传承制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4]班班多杰:《藏传佛教觉朗派的独特教义“他空见”考》,《哲学研究》2001年第9期。

[15]班班多杰:《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初传时期的再比较》,《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6]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本土化之历史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7]班班多杰:《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之比较论纲———两地佛教形成宗派后的比较》,《佛学研究》2003年。

[18]崔红芬:《藏传佛教各宗派对西夏的影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9]才吾加甫:《藏传佛教在新疆卫拉特蒙古的传播及发展》,《新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20]赵沛曦:《论藏传佛教在云南丽江的传播》,《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1]张世文:《藏传佛教寺院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2003年。

[22]李翎:《藏传佛教阿弥陀像研究》,《中国藏学》2004年第4期。

[23]李翎:《藏密观音造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24]们发延:《藏传佛教的唐卡艺术》,《中国宗教》2004年第8期。

[25]彭肜:《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及其特征》,《同济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6]谢继胜:《藏传佛教艺术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东南文化》2002年第4期。

[27]索南才让:《藏传佛教对藏族民间习惯法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8]张荣红:《藏传佛教对藏族首饰表现的影响》,《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5年第3期。

[29]唐吉思:《藏传佛教因果报应说对蒙古族道德观的影响》,《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0]周毓华:《试论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1]马文慧:《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刍议》,《青海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2]王淑婕:《论藏传佛教的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辨证关系》,《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3]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34]岩香宰:《从赕佛到现代佛教教育的跨越———对云南西双版纳佛教教育的思考》,《中国宗教》2006年第3期。

[35]杨学政:《云南宗教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6]姚珏:《云南上座部佛教五十年》,《佛学研究》2003年。

[37]保明所:《南传上座部佛教对西双版纳傣语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8]赵玲:《我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伦理的作用与影响》,《法音》2004年第5期。

[39]林欣:《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法音》2002年第3期。

[40]谭乐山:《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村社经济———对中国西南西双版纳的比较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严耀中:《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2]黄夏年:《鸡足山佛教与浙江佛教》,《浙江学刊》2003年第5期。

[43]黄夏年:《云南大姚妙峰山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44]黄夏年:《“中国宾川鸡足山佛教论坛”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2期。

[45]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6]任继愈:《〈中国居士佛教史〉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7]谭伟:《中国居士佛教之历史与未来》,《四川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48]谭伟:《中国居士佛教略论》,《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5期。

[49]刘成有:《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巴蜀书社,2002年。

[50]何宗旺:《居士与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51]王路平:《民国时期贵州居士佛教考述》,《贵阳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52]陈永革:《论晚明居士佛学的思想特质及其效应———兼论晚明“狂禅”现象》,《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4期。

[53]黄海涛:《试论明代地主阶级居士佛学兴盛的原因及其社会流派》,《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4]华方田:《清代佛教的衰落与居士佛教的兴起》,《佛教文化》2004年第4期。

[55]菩提心水:《居士们在想什么?──关于目前佛教信仰情况的调查分析》,《法音》,2000年第10期。

[56]东方乔:《居士佛教与居士词论略》,《文学遗产》2005年第6期。

[57]李尚全:《晚清士大夫佛教述要》,《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8]何绵山:《试论台湾佛教居士团体的勃兴》,《法音》2006年第9期。

[59]华热·才华加:《藏传佛教中的居士群体及其文化特征》,《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0]鲁迅:《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6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东方出版社,1996年。

[62]顾颉刚:《妙峰山》,上海书店,1996年。

[63]方广錩:《佛教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64]赖永海主编:《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历史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65]雷翔:《“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第2期。

[66]曹刚华:《〈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的流传》,《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67]赵行良:《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8]夏广兴:《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唐代民俗风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69]陈开勇:《南朝民歌〈四月歌〉所反映的民俗佛教内容研究》《吉首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0]沈佐民:《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71]徐威:《从北京传统节日和庙会看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72]徐威:《佛教节日与老北京民俗》,《中国宗教》2005年第2期。

[73]刘长久:《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2期。[74]舒晓炜:《泰国出家、放生的佛教民俗》,《佛教文化》,2003年第4期。

[75]蚁梦:《泰国社会的佛教民俗(上下)》,《佛教文化》2003年第2期。

[76]张锡禄:《佛教对白族民俗的影响》,《中国宗教》2003年第7期。

[77]汤夺先:《裕固族的宗教民俗》,《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78]卢兵:《藏族寺院民俗体育文化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79]谢重光:《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福建民俗佛教论略》,《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5期。

[80]谢重光:《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佛学研究》2000年刊。

[81]刘礼堂:《唐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82]刘元春:《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

[83]林顺道:《浙江温州民间念佛诵经结社集会调查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4期。

[84]李四龙:《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大象出版社,1997年。

[85]何剑平:《从中晚唐的维摩诘经变画看民众的佛教信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86]张小讲:《〈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7月。

同类推荐
  • 无声息的歌唱

    无声息的歌唱

    为什么用木头做成鱼的形状,在诵经时敲打呢?唐朝李白的诗云:“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是指哪一种法器?大钟、木鱼、蒲团、纸箔等,有何利众的功用?星云大师借物抒怀,以拟人化的手法,深情为佛教里二十种常见的法物器具代言,并搭配百余幅彩色人文照,并辅以法器简介,是一本富含文学之美的佛教普及读物。
  •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

    《了解伊斯兰教》是《回族研究》创刊二十周年精品书系之一。《了解伊斯兰教》以伊斯兰教为核心的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核心文化,为回族提供了彻底的一神论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伊斯兰教与回族有着密切的联系。
  • 听南怀瑾讲佛学

    听南怀瑾讲佛学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南怀瑾先生发表了大量著作,堪称博学多产的著述名家。目前可知的南氏著作已达三十多种,内容涉及儒、道、佛和神仙巫术等三教九流的各家思想学说,以及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主要总结了南怀瑾先生的学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是对其系统整理研究的一个全面过程。对于佛学爱好者来说,能够从本书中详细了解到佛学的起源、发展以及现状,还能对佛学著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伊斯兰教史》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将让读者对此教育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伊斯兰教是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宗教,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的长期和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研究,着重根据它“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这斯间,有众多的穆斯林学者,从自身的信仰出发,著书立说,从各方面阐述伊斯兰教。
  • 佛语禅心

    佛语禅心

    本书在选取翻译《百喻经》中每篇的寓言故事的基础上,省略了它所譬喻的深刻佛理,增加了更有阅读情趣与指导意义的禅林故事。
热门推荐
  • 终末之自由

    终末之自由

    自上古时代,人类就有着天敌......这种动物,不,更像是,,,杀戮机器,没有智商,没有思考,但是,以鲜血为乐,食人类肉体,助于进化,我们的祖先称其为-血人。为抵抗血人,人类付出巨大的金钱与人力,以吾王,范德斯.肖帝冈为领袖,组建了-自由骑士团,与血人抗争。三百年后,以几代骑士的牺牲,近五分之四的人类被残害的代价,苟活下来的人类,以三道围墙建立起来一座帝国-肖帝冈帝国,血人无法突破近百米的城墙。至此,种族得以延续,人类得以生存,,,,,又过了三百年,一道闪电越过天空,最外围城墙被突破,人类终于想起来了……被血人支配的恐惧
  • 论企业创新

    论企业创新

    创新是人类的本能,创新无所不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历史,是一部持续动态创新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必须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的民族。在经济全球化、科技日新月异的新世纪,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力求以新的视野,理性思考企业创新;立足新的发展,指导企业创新。从理念、知识、机制、产品组织、文化等方面研究企业创新问题。
  • 贴身坏蛋

    贴身坏蛋

    老爹当条子英年早逝,儿子做坏蛋风生水起!在一次偶然的奇遇中获得一条拥有数道神通的项链,从此以后,美丽少妇的色诱来了,清纯女生的献身也来了……横空出世七星链、斗转星移逆乾坤!看都市小子如何凭借神兵般的项链,游走花丛,走上称霸“地下世界”的舞台。
  • 高喵喵历险记:爱之星大冒险

    高喵喵历险记:爱之星大冒险

    高喵喵——二十一世纪初中生,因为一次奇葩事件,来到了外星球!然后就这样愉快地活下去?NONONO!逗比小说不可能那么简单!来个正义与邪恶之战吧!看言情小说看腻了?放松一下!丸子不保证所有人都会喜欢看,但为了完成盆友们的心愿,就把这本书发出来了喵!
  • 傲灭苍穹

    傲灭苍穹

    少年白易,因为父母缘故,被仇家废掉修为,甚至被家族流放,勒令为父母守孝四年,成为众人奚落对象。然而四年之后,他却带着旷古强者的命源回归,从此一鸣惊人,改天灭道,手控轮回!
  • 重生世道

    重生世道

    一道剑气,斩尽星辰。一棵古树,拯救苍生。谁能撕破黑暗,迎来破晓。少年无所畏惧,少年不怕历练,只有能力者才能唯我独尊。
  • 谁砸了他的饭碗

    谁砸了他的饭碗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万界超能都市系统

    万界超能都市系统

    “恭喜宿主抽到魔教教主修为金丹三段”“恭喜宿主抽到孙悟空修为天仙六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土之境

    幻土之境

    地球人作为外星人开始登陆异世界进行考察,试图在异世界发展出属于地球人的机械文明,随着地球文明的日益壮大,异世界原住民联合起来反抗!异世界文明该何去何从!可恶的地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