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32500000049

第49章 佛教散论(7)

[27][后秦]僧肇集:《注维摩诘经》卷一,《大正藏》第38册,第331页上。

[28]《佛说法集经》卷六,《大正藏》第17册,第650页上。

[29]《佛说法集经》卷六,《大正藏》第17册,第643页下~644页上。

[30]该经梵文本已发现,日本学者铃木大拙、泉芳璟校刊出版(京都,1934~1936)。

[31]后世所流行的《华严经》是唐代实叉难陀的八十卷译本,其中《入法界品》中的观音译作“观自在”,故抽出的有关善财参拜观音菩萨的经文称作“观自在菩萨章”。

[32]《华严经》卷五十,《大正藏》第9册,第717页下。

[33]《佛说罗摩伽经》卷上,《大正藏》第10册,第859页下。

[34]《华严经》卷五十一,《大正藏》第9册,第718页上。

[35]《佛说罗摩伽经》卷上,《大正藏》第10册,第859页下。

[36]《佛说罗摩伽经》卷上,《大正藏》第10册,第860页上。

[37]《华严经》卷五十一,《大正藏》第9册,第718页中。

[38]上述词语均引自佛陀跋陀罗译《华严经》卷五十一,《大正藏》第9册,第718页中。

[39]《佛说罗摩伽经》卷上,《大正藏》第10册,第860页中。

[40]《华严经》卷五十一,《大正藏》第9册,第718页中。

[41]《佛说罗摩伽经》卷上,《大正藏》第10册,第860页下。

[42]《华严经》卷五十一,《大正藏》第9册,第718页中—下。

[4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藏》第8册,第217页上。

[44]《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一,《大正藏》第8册,第687页上。

[45]《大智度论》卷二十六,《大正藏》第25册,第255页中。

[46]《大智度论》卷三十,《大正藏》第25册,第283页下。

[47]《大智度论》卷三十三,《大正藏》第25册,第305页下。

[48]《大智度论》卷五十一,《大正藏》第25册,第309页上。

[49]《大智度论》卷四十,《大正藏》第25册,第350页上。

[50]《大智度论》卷四十,《大正藏》第25册,第350页下。

[51]《大智度论》卷七十五,《大正藏》第25册,第615页上。

[52]经云:“弥勒、文殊、观世音、普贤等而为上首,如是等恒河沙诸大菩萨,若人于百劫中,礼敬供养,欲求所愿,不如于一食顷礼,拜供养地藏菩萨。”见:北凉失译《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大正藏》第13册,第685页上。

[53]《思维要略法》,《大正藏》第15册,第300页下。

[54]现存此经的梵本,有在尼泊尔发现的大本和日本保存的各种传写模刻的小本两类。1864年,比尔始据本经奘译本译成英文。1884年,马克斯·穆勒同日本学者南条文雄校订本经大小两类梵本,1894年,穆勒重将本经译成英文并编入其著名的《东方圣书》之中。

[55]《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正藏》第8册,第847页下。

[56]关于昙无谶来姑臧时间,史料记载不一。此说根据协助昙无谶译经的道朗所记。见:[北凉]道朗《涅槃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9页下。

[57][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1页中。

[58][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519页中。

[59][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六,大正藏》第49册,第62页上、64页中。

[60]《悲华经》卷二,《大正藏》第3册,第174页下。

[61]《悲华经》卷二,《大正藏》第3册,第175页上。

[62]《悲华经》卷二,《大正藏》第3册,第175页下~176页上。

[63]《悲华经》卷二,《大正藏》第3册,第176页中—下。

[64]《悲华经》卷二,《大正藏》第3册,第179页中。

[65]《悲华经》卷三,《大正藏》第3册,第185页下~186页上。

[66]根据唐代静泰的《众经目录》卷三,《大正藏》第55册,第197页中—下。

[67]隋代《法经》记载:“《光世音大势至受决经》一卷(晋世竺法护译)、《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宋世沙门昙无竭于扬州译),右二经同本异译。”见《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117页下。唐代智升记载昙无竭译此经时说:“《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第三出,与西晋法护、道真出者同本。见王宗僧李廓《法上》等录及《高僧传》)。”见《开元释教录》卷五,《大正藏》第55册,第530页中。

[68]《观世音授记经》,《大正藏》第12册,第355页下。

[69]《观世音授记经》,《大正藏》第12册,第356页上。

[70]《观世音授记经》,《大正藏》第12册,第356页下。

[71]《观世音授记经》,《大正藏》第12册,第357页上—中。

[72]《中阴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1070页上。

[73]《佛说佛名经》卷二,《大正藏》第14册,第124页中。

[74]《佛说华手经》卷三,《大正藏》第16册,第146页下。

[75]《佛说佛名经》,《大正藏》第14册,第185页下。

[76]《佛说佛名经》卷三,《大正藏》第16册,第147页下。

[77]《佛说佛名经》卷九,《大正藏》第14册,第163页上。

[78]《宝云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09页上;《大乘宝云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41页中。

[79]《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第16册,第457页上。

[80]《佛说造塔功德经》,《大正藏》第16册,第801页上—中。

[81]全称《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收于《大正藏》第16册,第714页下~718页上。

[82]《佛说解节经》,《大正藏》第16册,第711页下。

[83]《佛说解节经》,《大正藏》第16册,第714页下。

[84]《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大正藏》第16册,第714页下。

[85]《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大正藏》第16册,第715页上—中。

[86]《相续解脱地波罗蜜了义经》,《大正藏》第16册,第716页中—下

[87]黄心川:《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东方佛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1~42页。

[88]梁僧祐的《出三藏记集》卷四将此经列入失译录之中,但到了隋代的费长房根据《法上录》认为其为东晋竺难提所译。分别见:[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大正藏》第55册,第22页中;[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卷七,《大正藏》第49册,第72页上。此后各经录沿袭费长房的说法,如[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三、卷十二,《大正藏》第55册,第89页、第601页上。

[89]根据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二,《大正藏》第55册,第13页中。

[90][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册,第95页下。

[91][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册,第100页下;[隋]翻经沙门及学士等合撰:《众经目录》卷一,《大正藏》第55册,第152页中

[92]《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一,《大正藏》第21册,第542页上。

[93][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十一,《大正藏》第49册,第112页中。

[94][唐]智升:《开元释教录》卷十三,《大正藏》第55册,第624页中。

[95]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40~141页。

[96]《观世音说灭罪得愿陀罗尼》,《陀罗尼杂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册,第612页下。

[97]《观世音说除一切眼痛陀罗尼》,《陀罗尼杂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册,第613页上。

[98]《观世音说咒涧底土吹之令毒气不行陀罗尼》,《陀罗尼杂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册,第614页中。

[99]《观世音说咒药服得一闻持陀罗尼》,《陀罗尼杂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册,第614页下。

[100]《观世音说咒五种色昌蒲服得闻持不忘陀罗尼》,《陀罗尼杂集》卷六,《大正藏》第21册,第614页下~615页上。

[101]任继愈:《〈中国居士佛教史〉序言》,《中国居士佛教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2页。

[102]这里应该指竺法护的译本,即《光世音经》,因为其时当在罗什译出新的译本《观世音经》之前。

[103] [梁]慧皎:《高僧传》卷七,《大正藏》第50册,第371页上。

[104] [隋]灌顶:《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册,第191页中。《佛祖统纪》卷六亦载:“七岁喜往伽蓝,蒙僧口授《普门品》,一遍成诵。”(《大正藏》第49册,第181页上)

[105]其中《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和《摩诃止观》被称为“天台三大部”。如《天台三大部补注》序云:“玄、文、止观共三十卷,时人谓之三大部。”(见《卍续藏经》第43册,第871页上);《法华文句记》卷十云:“非玄文无以导,非止观无以达,非此疏无以持。”(见《大正藏》第34册,第359页下)

[106]“天台五小部”中的《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都是对《观音经》即《普门品》的阐释。

试论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

谢瑞 逸舟

观音是东方世界最流行的一个信仰对象,历史上在东方流传的各种宗教崇拜对象没有一个像观音这样具有持久而深厚的民众基础。在佛教体系内,观音的知名度和普及度也是所有佛菩萨崇拜体系中最流行的一种,自古以来崇拜观音的信众最多,尤其是在中国的汉族地区,观音信仰的流传更为广泛,“户户观世音”这样的俗语就反映了这种流传的广泛程度。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人们对观音信仰在中国盛行是没有任何怀疑的,可是,对这种奇特的宗教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从历史的角度、文化的角度和哲学的角度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考察,却一直是一个非常薄弱的学术领域。人们对观音信仰往往有一种误解,似乎“称名救难”就是全部观音信仰体系的唯一内容。这种误解已经有相当长的时期了。其实,观音信仰这种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宗教文化现象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其体系之庞大,包纳之广博,不亚于任何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它既集中体现了大乘的基本精神,又自成一种相对完整的宗教文化体系。这种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形态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宗教现象的特点。分析研究这些特点,对于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的观音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学术界在观音研究方面偶见一些成果问世,但是从观音文化的体系,观音信仰的形态,观音法门的结构,观音思想组成、架构与特征以及观音信仰的中国化表现、中国观音信仰传播史的基本特征等角度进行研究者极少。我们认为,所有这些方面正是体现中国观音文化特征的主要因素所在。在这里,我们试从这些方面入手,对中国汉传佛教的观音信仰体系作一系统的阐述。

一、中国观音信仰的基本类型

中国观音文化是由三大类型组成的,即汉传佛教的观音信仰、藏传佛教的观音信仰和汉族地区民间的观音信仰。这三大信仰类型也可以叫三大信仰体系,其中汉传佛教观音信仰自魏晋时代传入中国后,经过南北朝时期的盛行,隋唐时期的普及和元明时期的变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汉传佛教的观音信仰体系,是中国历史上僧俗佛教信仰者尤其是观音崇拜者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下,继承印度佛教有关观音经典的说教,并根据大乘佛教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大乘菩萨信仰的基本教义,对印度佛教观音类原典进行进一步的发挥演绎,从而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佛教信仰体系。

藏传佛教观音信仰自前弘期便传入西藏,中间经过一段沉寂后,在后弘期始得源源不断地从印度传入藏地。由于这时印度逐渐兴起了密教,而原来的显教观音信仰也在佛教密教化的过程中,逐渐地改造演化成密教的观音信仰体系。传入西藏的观音信仰基本上就是印度密教的观音信仰。这种信仰形式又经西藏佛教信徒的进一步发挥,形成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观音信仰体系,并在整个藏传佛教信仰体系中占据了主导的地位,以至认为观音菩萨就是整个藏族人民的祖先,历世达赖则被视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布达拉宫也被看做是观音菩萨所居的宫殿,观音的六字真言更是至高无上,几乎成为藏传佛教的一个象征,有关观音类经咒、仪轨、法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形式的造像极为丰富。与汉传佛教观音信仰不同的是,藏传佛教观音信仰以各种真言、印契和与之相关的观想等宗教义理与规范为主体,所以,尽管在观音信仰的基本理论上,与汉传佛教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由于主体表现形式的不同,以至在造像、仪轨及具体修持方法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区别。

同类推荐
  • 道德经说什么

    道德经说什么

    樊登读书会百万听众订阅。西安交大韩鹏杰教授精研数十年,以魏晋时期天才学者王弼注解本《道德经》为依据,以独有的“以经解经”特色,用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带给读者一个立体的《道德经》,并用形象生动的例子和自身厚重的国学素养,进行逐章逐句解读,重点讲解书内《道经》“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尊道贵德”“反者,道之动”;《德经》“以下为基”“大象无形”“福祸相依”等核心思想,力求深入浅出,让读者全面了解《道德经》的思想与智慧,感受中华文化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引领读者感受国学文化的智慧。
  •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理究竟:证严法师讲四十二章经

    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份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魔是一种障碍,它有两种。一种是外魔,他会运用外境来扰乱修行者的心。另一种魔是内心自起的无明烦恼,它会扰乱、障碍自己的道心。人人本具佛性,只因被烦恼遮蔽而无法外露。就如铁器的本质原本就很坚硬,只要去除杂质就能制成精纯的器物。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生死请柬: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禅

    禅是什么?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佛教的宗派名称?一种语言的艺术?一种灵魂出窍的特殊体验?一种修行的功夫?诗歌里的一种况味?
  • 心经

    心经

    《心经》作为般若经的浓缩本,“缘起性空”是其核心思想,但又进一步从“对外扫相”和“对内破执”两个角度去讲“空”。《心经》是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对外破五蕴身,以“心无挂碍”来破心执。
热门推荐
  • 荒山海

    荒山海

    一个平庸无奇的少年,为探寻离家已久的哥哥,被一只幕后黑手拖入了一场有关神明的无尽漩涡。加入到一所传媒大学中的考古系?神明家族?神裔者?噬神者?凶兽使徒?一个听起来荒诞无稽,充满神话人物的世界正在与他所认知的世界产生冲击。千年来的秘密终将被这少年一点一点无情的撕开。
  • 快穿之肉肉攻略

    快穿之肉肉攻略

    系统:宿主您以缔结契约系统自动绑定穿越各个世界阻止世界崩坏,完成女配心愿苏肉肉:收到收到,系统爸爸,那我有什么好处嘛^O^系统:完成任务后,系统会送给你一个惊喜,如果不完成任务系统将对你进行抹杀苏肉肉:怕了怕了,那开始吧系统:请宿主准备好321
  • 那年落花雨

    那年落花雨

    她是雨城玖府的小姐,天真无邪,呆萌可爱,看到特别好看的人,就爱发点小花痴...于是就被某只看到她直流口水的大灰狼给拐回了家...他是雨城江府的大少爷,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英俊的外表下,有一颗黑死人不偿命的心肝...在遇到某只呆萌小花痴的瞬间,就下定决心要把她拐回家养肥...然后嘛...
  • 心目中的她

    心目中的她

    一男孩自打离开那个家庭后便孤身一人,在他孤独落魄的时候:那个她出现在了他面前,让他看见了活着的希望:活着是多么美好啊!两人之间擦出了友情的火花,等天色暗下,男孩与女孩道别后又开始了一个人的时间。文中有级别分明。
  • 大佬在人间的那些事

    大佬在人间的那些事

    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归去何方?我只好,也只能在这人世间游荡。我看遍了这人世间的风景,看遍了这人世间人的本性。直到有一天,我遇见了一个人,我将我的所见所闻全都告诉了他。也正是那天他的到来,那朵一直陪伴我的花开了。也正是那天,在花开后,我知道了我是谁......随缘更呐~不喜勿喷。
  • 浮生为食不为诗

    浮生为食不为诗

    穿越?踝骨断了。回乡?被绑架了。眼看就要熬出头,又遇天灾人祸了!这是什么命?萧畅:这是一个文弱书生无辜被绑架,不得不自强自立的励志故事。男主:不!这是一部小厨子千方百计抓住了高富帅的肠胃,进而抓住他的心的革命史。本文,美食有!美男有!对手戏有!感情戏有!作者打滚求推荐~!!求收藏~~!!人家会好好更新哒!
  • 行空异世录

    行空异世录

    文案:这是21世纪少女在文明被破坏、世界返古重建的异世播撒天朝文化,一路升级成为传奇的励志史。——“修念力?”行空正色摸了摸心口:“行空,你好好的仔细的想想,你有想象力这种东西吗?”仔仔细细的回忆完长大的种种……行空正色道:“完全没有啊亲!”掀桌(╯‵□′)╯︵┻━┻——“怕吗?”“不怕,我有妙笔生花笔在手。”“如此自信?”“我有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后。”“值得否?”“那要做了才知道。”“那你,悔吗?”她笑了,这一刹仿佛天地失色,她终于回眸。“吾,虽死不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传承斗暗夜

    传承斗暗夜

    现实社会中两大暗组织,开始了一场龙争虎斗,我们主角,22岁的大学毕业生,将以自己超凡的能力周旋于这场正义于邪恶的较量中,并揭示着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历史的秘密将被揭开.....................
  • 校园爱恋:校草殿下别吻我

    校园爱恋:校草殿下别吻我

    落月和落霜被苏雅(苏雅本是落爸爸的私生女)陷害,赶出落家,意料之中,苏雅成为落家大小姐,落月和落霜生活很艰苦,就算很艰苦,她们的成绩在全年级也是名列前茅,勤工俭学的生活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期间,苏雅不下十次派人去杀害落氏两姐妹,都没能得逞。就在落氏两姐妹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她们的生活就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