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32500000047

第47章 佛教散论(5)

该经主要内容是讲述观音如何得到成佛之记,涉及观音过去的修行以及未来的国土与佛号。经文说:“乃往过去广远无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我于尔时为百千王。时初大王劫欲尽时,有世界名无量德聚安乐示现,其国有佛,号金光师子游戏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金光师子游戏如来法中有王,名曰威德王,千世界正法治化,号为法王。其威德王多诸子息,具二十八大人之相。是诸王子皆悉住于无上之道。王有七万六千园观,其王诸子游戏其中。”[68]“彼威德王于其园观入于三昧。其王左右有二莲花从地踊出,杂色庄严,其香芬馥如天栴檀。有二童子化生其中,跏趺而坐。一名宝意,二名宝上。时威德王从禅定起,见二童子坐莲华藏,以偈问曰:‘汝为天龙王,夜叉鸠盘荼,为人为非人,愿说其名号。’时,王右面童子以偈答曰:‘一切诸法空,云何问名号。过去法已灭,当来法未生,现在法不住,仁者问谁名?空法亦非人,非龙非罗刹,人与非人等,一切不可得。’左面童子而说偈言:‘名名者悉空,名名不可得。 一切法无名,而欲问名字。欲求真实名,未曾所见闻。夫生法即灭,云何而问名。说名字语言,皆是假施设,我名为宝意,彼名为宝上。’”[69]经文所记两位童子的偈答体现出性空无住这种般若智慧的思想。两位童子说完偈语之后,与威德王一起来到金光师子佛的地方问佛如何是最上的供养。佛答以发菩提心,广济众生。于是,二童子便发下了“修行菩提道”、“答悲度众生”的誓愿。“佛告华德藏:‘于汝意云何?尔时威德王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时二童子,今观世音及得大势菩萨摩诃萨是也。’”[70]这是不同于《悲华经》所记的又一种观音来历。在这部经中,观音的未来同《悲华经》所记基本相同:“阿弥陀佛正法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跏趺坐,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国土,自然七宝,众妙合成庄严之事,诸佛世尊于恒沙劫说不能尽。……其佛国土号曰众宝普集庄严。善男子,普光功德山王如来随其寿命,得大势菩萨亲觐供养,至于涅槃。般涅槃后,奉持正法,乃至灭尽。法灭尽已,即于其国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善住功德宝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71]

观音受记信仰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其他一些佛教译籍中也可看出。如后秦时期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的《中阴经》中说:“尔时,大势至、观世音菩萨承佛威神音响教化,即以神口而说颂曰:‘生老病死本,诸如来尘垢,要入中拔济,何处不往反。我师无量寿,永劫不灭尽。本我所誓愿,何为地狱人,不似妙觉尊,在中阴教化,于妙妙中最,下劣所不及,愿我后成佛,如妙觉无异。’尔时,观世音说此颂时,三亿众生发无上正真道意。”[72]“我师无量寿”显示了观音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关系;“愿我后成佛”则反映了观音未来成佛的信仰。观音未来成佛信仰在元魏菩提流支译的《佛说佛名经》中也有体现:“南无栴檀窟世界宝形如来,彼如来授名观世音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73]这或许就是罗什所译《佛说华手经》中的说法:“从金刚住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栴檀窟,是中有佛号曰宝像,今现在为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74]《佛说佛名经》中还说观音已经成佛:“南无未来普贤佛,南无弥勒佛,南无观世音自在佛,南无得大势至佛,南无虚空藏佛,南无无垢称佛……”[75]又说:“从离忧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诸功德处,是中有佛号观世音,今现在为普守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76]又说:“南无见爱世界观世音王如来国土,降伏魔菩萨、山王菩萨以为上首,及无量无边菩萨众。”[77]这些都是关于观音未来成佛或者已经成佛的思想,与受记类经典义趣相当。

东晋南北朝时期输入中国的观音受记类经典是介于般若智慧信仰、西方净土信仰以及现世救难信仰之间并将三者联系起来的经典。后世佛教界就有把受记经列入净土信仰的说法,但净土信仰应该以净土为核心,而受记经却把注意力放在观音的前世修行特别是般若智慧类修行及其所达到的程度。所以,此类经典在宗教信仰方面的意义首先在于对观音本身的说明,这是观音信仰结构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则在于调和观音信仰各个分支系统之间的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结构严谨而和谐的观音信仰体系。

七、体现观音与菩萨行关系之经典的输入

东晋南北朝时期从印度输入中国的许多佛教经典中都把观音作为佛陀说法的一位重要辅助者。佛教把佛经中列座于佛陀说法会上的听法大众分为四类:(一)发起众,指能鉴知时机,发起集会,熟知众生之疑而代替众生与佛问答,以安排佛陀说法者。(二)当机众,指宿缘纯熟,适闻正教,而于会座上得度者。即听闻经法而立即得到证悟之益者。(三)影响众,指从他方佛土来辅助佛陀教化的古往诸佛菩萨,他们隐其圆满之果而示现当机众之形相,以匡辅佛陀教化,庄严法座。(四)结缘众,指福薄而根机下劣者,虽未获立即证悟之益,然以见佛闻法之故,已结下将来得度之因缘。观音在许多佛经中都充当了“影响众”的角色,而在部分佛经中更直接以发起众和当机众的角色,发众生之疑,对佛陀之问,启大众之智。如在梁代曼陀罗仙所译的《宝云经》中,观音即是以影响众的身份参加细说菩萨所具德行的法会[78]。在东晋佛陀跋陀罗译的《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观音也是以“影响众”的角色匡辅佛陀演说关于如来藏自性清净的法门[79]。在唐代印度僧人地婆诃罗翻译的《佛说造塔功德经》中,观音与佛陀相互问答,从而演出关于造塔功德的说教[80]。不过,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古代印度佛教经典中,观音的这种角色最为突出的是在弘扬菩萨十地和菩萨行的经典中。

菩萨的“十地”和“六度”,即修行进程中的十个位阶和六种度脱苦难获得最终解脱的途径,是对大乘佛教全部修道体系的高度总括,在大乘佛教理论和实践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思想在“深密解脱法会”中得到详细的阐发,由该法会所集成的经典在南北朝时期最早输入中国。首先是在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来自中印度的求那跋陀罗在润州江宁县东安寺译出《相续解脱经》[81]一卷。该经以观音与佛陀对话的方式,宣讲大乘菩萨法门,集中阐述菩萨的十地和六度等最核心的菩萨行理论。该经的全本在元魏延昌三年(514)由来自北印度的菩提流支在少林寺译出,名《深密解脱经》,共五卷,开为十一品,其中第十品为《圣者观世自在菩萨问品》,与求那跋陀罗译的《相续解脱经》基本相同,专门讲述菩萨的十地和六度。南朝陈天嘉二年(561),来自西印度的真谛在建造寺重译该经的前两品,名《解节经》,一卷四品。即使在真谛所译的这两品中,观音依然是深密解脱法会的上首菩萨。如经中云:“是贤劫中诸菩萨众,或住此土,或他方来,一生补处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等而为上首,皆悉通达大深法性,调顺易化,善行平等,修菩萨道,一切众生真善知识,得无碍陀罗尼,转不退法轮,已曾供养无量诸佛。”[82]而法会结束时的总结与推行也是由观音来承担的:“尔时,观世音菩萨,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从佛闻得如是解节深法,得未曾有,顶戴奉持。世尊,当何名此经?云何受持?’佛告观世音菩萨:‘此经名为了义正说,亦名真实境智正说,亦名十地波罗蜜依止正说,汝等应当如是受持。’”[83]可见,观音是整个深密解脱法会中与佛陀相互配合、共宣教法的“发起众”、“当机众”和“影响众”,集三众于一身,成为大乘佛教菩萨行教法的重要体现者。

我们以《相续解脱经》为例来看观音菩萨十地和六度教法宣演中的作用。经文一开始,就是观音对菩萨十地的阐述:“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有十地,所谓欢喜地、离垢地、明地、焰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佛地第十一。’”[84]接着,佛借助观音之问,讲述统摄十地的“四种清净”和“十一种分”。然后,观音请佛分别解释十地。佛则一一说明:“初地名欢喜地,离一切细微犯戒故;第二地名离垢地,彼三昧闻持依无量智光明故;第三地名明地,以智火焰烧诸烦恼,修习菩提分法故;第四地名焰地,彼方便修习诸菩提分法,艰难勤苦而得自在故;第五地名难胜地,现前观察诸行生及多相思惟故;第六地名现前地,不断无间无相思惟,远入近清净地故;第七地名远行地,无相无开发相烦恼,不行不动故;第八地名不动地,一切种说法自在,得无过广大智故;第九地名善慧地,如虚空等过恶,以如大云法身周遍覆故;第十地名法云地,细微烦恼尔焰障断,得无碍无障尔焰一切种觉故。”[85]然后,佛应观音之问,再说菩萨十地和佛地之中的“二十二愚”、“十一种所治过”(菩提流支译本作“十一种障”)、十地中所建立的“八种殊胜”以及菩萨慈悲救一切众生等四种“最胜”和菩萨发三愿的四个原因。所有这一切烦琐的名相都从不同方面阐释大乘的菩萨之道。而在接下来的经文中,通过观音和佛陀对答的方式,详细阐述菩萨的“六度”法门,所谓“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种度到解脱之彼岸的途径,涉及六度之名义、分类、相互关系、特征、功德以及如何奉行和容易产生的违背,可以获得的果报。如关于修行六度容易产生的六种违背和六种果报,经云:“观世音白佛言:‘世尊,何等为违波罗蜜事?’佛告观世音:‘当知有六事:一者欲乐钱财,自在增上主,自见安乐功德福利;二者随其所欲,纵身口意;三者于他轻慢心不堪忍;四者于诸善法不勤方便;五者习近世间杂乱众事见闻觉识;六者世间戏论作福利见。’观世音白佛言:‘世尊,此诸波罗蜜有何果报?’佛告观世音:‘彼亦有六种:一者大财;二者善趣;三者无怨;四者不坏;五者多喜乐众生增上主;六者不害自身有大堪能。’”[86]这是根据六度各自的特征,分别予以防范,并通过对修行六度所产生善报的分别阐述,诱导人们修行。

八、杂密系统观音经典的传入

根据黄心川先生的研究,印度密教向中国的传播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杂密经咒传播时期;纯密或有组织的经典传播时期;坦多罗密教或晚期密教输入时期。其中杂密经典向中国的传播从公元2世纪上叶开始至公元8世纪中叶,最早传入中国的密咒经典是东汉失译的《佛说安宅神咒经》,其间印度和中亚来华僧人中熟悉杂密教法的约39人[87]。东晋南北朝时期已有相当多的杂密观音经典传入中国,除了像《请观世音经》等个别经典之外,这类经典大部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中国人的兴趣,从而也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对观音信仰在当时的表现形态和发展走向并未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这些经典的输入却为隋以后中国密教观音信仰的流行奠定了一定的思想与实践的基础。

根据现有资料,东晋时期外国居士竺难提译的《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应该是从印度输入中国最早的一部杂密系统的观音经典[88]。南朝齐武皇帝时,从于阗获得《观世音忏悔咒》胡本,后于齐武帝永明八年(490)十二月十五日在京都请瓦官禅房由三藏法师法意译出,名《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一卷[89]。根据费长房的记载,此经又名《观世音所说行法经》[90]。后周时期,优婆国三藏法师耶舍崛多(称藏)同阇那崛多合为宇文护译《十一面观世音经》一卷[91]。在中国最早译出的一部陀罗尼抄集经《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一中,收录有观音的咒语,经文中称为《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说大陀罗尼神咒》[92]。上述四种杂咒系观音经典中《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已佚,其他尚存。其中在东晋南北朝时代最流行的是《请观世音消除毒害陀罗尼咒经》。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本书以道教体系为逻辑,以道教神仙、人物、宗派、典籍、名山、道观为点,以图文互注的编排形式叙述道教的故事,详解道教文化。
  •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

    甘南地区的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所以能够共同存在并得到发展,而且没有产生剧烈的文化冲突,正如德国学者哈拉尔德。米勒所认为的那样,国家对待文化的不同态度,对各种不同文化的和谐相处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开始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这个国家内,各民族绝大部分时间和睦相处所产生的“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都为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提供了优越的人文社会环境。
  •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是最好的生活

    "禅就是活在当下,幸福就在此时此地;生活处处有禅意,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无一不含禅机。我们若能以禅的智慧彻悟人生、唤醒潜能,便能寻回真实的自己,在纷繁的生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在喧嚣的尘世里享受内心的宁静,为自己营造出一种清净从容、悠然舒缓的幸福生活。本书是作者多年读禅和悟禅的结晶,全书注重对生活的直观感悟和理性思考,专注于内心力量的激发和人生价值的改变。禅是一种智慧。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而是用来愉快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
  •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下册)

    大愿说净土法门分为阿弥陀佛睡光明法的观修方法;迎请阿弥陀佛和圣眷属(六偈);念佛就是当下成就般若入不二门;以三生石公案来彰显净土法门的殊胜等内容。
  •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清心禅:心是莲花开

    本书分别以禅心、禅悟、禅意、禅机、禅定、禅谛为主题,讲述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人生哲学,教人有良好的日常心态。说理叙事从日常小事入手,将其中蕴藏的禅理娓娓道来,浅显易懂,为读者展示了禅的宗旨:发现自己,不被物欲所奴役,最终获得心灵的自由。
热门推荐
  • 熊孩子之吞噬天地

    熊孩子之吞噬天地

    他从出生开始有了神级系统,开始吞噬天地。
  • 太古神王崛起

    太古神王崛起

    在茫茫的宇宙中,充斥着不知凡几的星球以及满天繁星般各样的文明。每个星球周围都充斥着各式的宇宙能量,这些能量被星球无时无刻的吸收,用于星球的生存发展以及武者的修行所需,但随时又被星球反哺回来,达到了一种稳定的平衡。然而宇宙的最核心处,却会有井喷式的能量无时无刻的散发出来,因此宇宙中的武者,无不向往前往宇宙核心处,获得海量能量,以求武者境界达到更深处,被后人传颂,万古不朽。
  • 相府嫡女带娃跑

    相府嫡女带娃跑

    她是21世纪新时代女性,刚踏入社会,还没来得及体会社会的精彩,就被一场车祸带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空......卧槽,这庞然大物是个什么鬼?卧槽,那些小说里说好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去哪了了?苍天啊~庶母虐待嫡女的戏码呢?庶妹欺辱嫡姐的戏码呢?渣渣男未婚夫去哪儿了?.....这一个个的笑脸如花,嘘寒问暖的,让她怎么操刀~
  • 非你莫属:霸道骚包男的追妻路

    非你莫属:霸道骚包男的追妻路

    本文宠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做爷的女人。”男子身子前倾,一脸霸道。女子挑眉,一副看神经病的样子,“我不是已经到过歉了嘛。”“你觉得一句对不起,就可以弥补你调戏过爷的过失,嗯?”调戏二字,男子说的尤为性感撩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网游之逆天大领主

    网游之逆天大领主

    冒险vs征战,是一款兼具传统打怪升级和领地冲突两种模式的带制作虚拟网游,因为画面精美,体感真实,所以在世界范围内火热至极。而我们的主角,秦寿,一个没有重生,没有被女友甩,更没有背负血海深仇的普通魔法师,因为意外接错了游戏头盔的线路而卡出bug。领地的产出永远是负的,npc面对秦寿就会变成受虐狂……这样下去不行的,为了能继续游戏,秦寿不得不惨无人道的对待npc,顺便把罪恶之手伸向隔壁兄弟,用借的方式来弥补资源负生产所造成的空洞。
  • 高先生的漫漫情深

    高先生的漫漫情深

    乔菲娜是林城的落魄千金,她在被父亲赶出家门,被继母和同父异母弟弟侵占财产的时候,她绝望离开家,她瞬间一无所有,一场车祸后,她拥有了读心术一样的超能力,她偶遇霸道总裁高先生,两人意外因交易意外成婚,还意外带来了两个天才萌宝。聪聪、明明意外从电视上看见了自己粑粑。明明瞪大眼:“这人和你长得好像哦,聪聪。”于是两人开始寻亲路线图,原来我们都是被买一送一的宝贝!婚后,高先生将乔菲娜宠成了公主,他无比宠爱她,看得一对双胞胎儿子都眼红了:“粑粑,你眼里只有妈咪吗?”高圣明笑意颇浓地看着儿子:“宝贝,会宠妻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粑粑是在给你们做榜样哦!”明明看着高圣明,他被逗乐了。”高总,有可疑份子靠近太太?”“去,把他们给阉割了。”雷厉风行且霸道而深情的总裁高圣明与落魄千金,爹不疼妈不爱的乔小姐啼笑皆非的爱情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如果喜欢的朋友麻烦给个好评,求个收藏,求点击,祝大家恭喜发财,万事如意!本文是一对一的宠文加甜文,丝毫无虐。
  • 我与时光皆待你

    我与时光皆待你

    第一次见面,江城就壁咚了何源,“嘘,别说话。”礼尚往来,何源反咚了江城,“女人,这是你自找的。”而后,江城看着眼前的何源,一脸憋屈,“不是说好总裁在上,你怎么出尔反尔。”何源一边解衣服,一边开口,“老婆,这可是你说的。”随即俯身而下,圈住了他此生至宝。何源:“老婆别急,我的是你的,我也是你的!”江城:......说好的她家老大,总裁兼老公是禁—欲系男神呢?怎么到了她这里就是一头饥不择食的饿狼?不行,她要赶紧溜!何源:老婆,慢慢来,别着急,诺,给你备车了,司机车子随你挑,说好的天涯海角随你去,这辈子非你不可了!PS:男女主身心干净,一对一,腹黑男vs戏精女,绝对甜宠文,欢迎入坑!
  • 三界凡俗

    三界凡俗

    书友群:1079471851三界之中,群仙傲世,建立仙庭,奴役凡俗。凡俗奋起反抗,然修行命脉被掌握在仙的手中,凡俗需要自己的修行法,一切才刚刚开始。凡俗必将崛起。三界凡俗,各安天命;仙庭独尊,生杀予夺。三界六道,各安天命;天庭当立,凡俗崛起。天庭之命,为之天命,所谓天命,人命大于仙。
  • 年年岁岁有甜甜

    年年岁岁有甜甜

    这就是一本结合了很多小甜饼或者小虐饼的故事集。不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