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32500000024

第24章 因明学研究(10)

按照《广释》这样的说法,现量不但不能确定认识对象,而且连自己也怀疑上了:我自己到底是不是认识认识对象的?按《广释》的说法,现量必须凭借分别智,才能成就自己是量果,也就是说第一刹那的认识,以相似性为因,被第二刹那叫成量果。这样一来,实际上把现量是量也给消解了。可是《广释》又不敢截然不同于陈那论师,于是在这里给圆说:紧接着现量的分别知、决定智,不是来认识现量的认识对象(比如说桌子)的,它的作用是“明确‘认识对象是被现量认识的’”,所以它与我们的意识的分别知、决定智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广释》实际上是新打鼓另开场了,重新提出了一种模式。

有关现量的内容到此就告一段落。

注解:

[1]其中的安慧《唯识三十论》等有初稿、二稿,《正理滴点论》等甚至有初稿、二稿、三稿。

[2]韩老在世时只出版过一本《慈氏学九种译著》,只是短短的九部译稿。

[3]我手边只有韩镜清先生44部手稿,这里的“唯一”是指这部《广释》残篇是我手边手稿中的唯一一个残篇,其他43部都是完整的。

[4]天主慧之下分派:慧生护是阐义派,本派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法上论师。慧生护的师兄弟释迦慧则是释文派。

[5]见《大正藏》第三册第0472页下栏。

[6]鸟齿:鸟类根本是没有牙齿的,所以,这“鸟齿”表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为不存在,也就不会有实际的用处。

[7]具有分别者:会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

[8]“娶母妇次第”的“次第”,是仪规顺序。这个比喻我有两种理解:一是说,妈妈出嫁的时候,根本就还没有自己这个人,所以与自己无关,表示法称论师的这部《正理滴点论》根本与自己无关;二是说,妈妈要改嫁,自己作为儿子,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表示法称论师这部《正理滴点论》中所讲的道理,自己不能接受。

[9]无利:没有什么用处。

[10]悟入:心有所动。因为心有所动,所以进一步就有行动。

[11]不隔离境界:即认识清楚了的境界。

[12]观见性之义:就是所观见的事物。

[13]观见标志:即因。

[14]决定转起之境界:一定能够得出的结论,即宗。

[15]如:相符、一致。

[16]无标志之分别:这个分别念没有因法支持。

[17]无事体:不存在。

[18]关于这一个,常用的例子是这样的:黄昏时看见一个高东西,认不清是人还是柱子,你以为是柱子,则疑惑对象的柱子与存在相应,当你以为是人的时候,柱子与不存在相应,所以,柱子作为一个疑惑对象,可以说是同时与存在、不存在相应。所以《广释》里说,“具有有及无有之义”。

[19]比如说我推度老井里有水或者没有水,这只是臆想而已。

[20]营务:用心经营,以求目的的实现。

[21]以于能作义获得功能之因由智体为所寻求:智体(认识)是所寻求的目标,而智体是要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因。

[22]相违:这儿的相违给简单理解成不同的可以了,指事物与心里所显示出的认识不能重叠、不一样。

[23]这句话韩老的翻译应该是有问题的,根据梵文原意,正智是因,应该在果的前边而有。

[24]在唯识中,vipāka,玄奘法师译成“异熟”,表示“因+缘→果”,但以前的其他译师都译为“果报”,就成了“因→果”,所以,这一句“众生利益之因”的“因”,不要理解成玄奘法师“因+缘→果”模式的“因”,要按“因→果”模式的“因”理解。

[25]先往:韩老在《正理滴点论》中是译成了“先行”。

[26]无有二意:没有二种认识,只有唯一。

[27]完整因:就是“因→果”模式的“因”,只要有了某“因”就一定有某果,实际上这就成了宿命论,是为佛教所破除的。

[28]蕴:类。

[29]淡然放置:就是不上心、无所谓、不在乎。

[30]二行相:此处是指当捨、当取二者。

[31]在《正理滴点论》定稿本中是“如实智者:由是具有以成就一切众生利益事业为先行。”

[32]宗峰法师说,因为是“依邪智”,所以“乌鸦”可以理解成乱叫、扰乱人心,不能使人得到法益,而“棕梠树”可以理解成“只有观赏价值”,没有(更重要的、使人成佛)价值

[33]在理解的时候,这个“正智”先不要涉及价值判断。

[34]差别:分别。

[35]明照: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即显示出本质性特征。

[36]比:应为“彼”。

[37]标志:即符合因三相的正因。

[38]后时:指比量依于现量而成就。

[39]汝及我等:立论者和论对者双方以及公证人。

[40]自性:这儿这个“自性”,应该给理解成“本质性特征”。

[41]即有实际操作的能力。

[42]“展布”这个词在实不可解,梵文中没有可以对应的。

[43]见《异部宗轮论述记·因明入论庄严疏·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合刊》的《庄严疏》卷三第二十页阴面。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77年。

[44]能:能诠。

[45]明记:某物在头脑中形成了明确的、清晰的记忆。

[46]信号慧熟练者:就是对某符号(比如说语言符号,或者水兵的旗语)的所诠很清楚,掌握得很熟练。

[47]适合:因为这是草稿,所以是“适合”,其实就是《正理滴点论》里的“适与”。

[48]因为具体的桌子这个东西而引得了我发出“桌子”这个声音,则这个具体的桌子就是“桌子”这个声音的所诠对[49]按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里应该是说的耳识变现出声音这个事儿,“所言说自相”是指声音,“能言说之事体”是指耳识———耳识能变现出声音。说无分别应该是指的耳识无分别。但下边有一问,又是在说声音本身无分别

[50]短暂事体,指实有法、事物是刹那生灭的。

[51]相续:众生的异名。《佛光大词典》中有说,“自己之依身称为自相续,他人之依身称为他相续”。

[52]有不适为能量过:指意识不能算是(此一对境认识中的)能量。也就是说应该是“非量”。

[53]根据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印的《释量论》第212页,知这里是说意识现量的。因为意识当下所缘境与前刹那根识所缘境是异,所以在意识缘境之刹那必然是量而非非量。

[54]比如说前刹那根识缘取的境是桌子,后刹那意识所缘取的一定不能是大象。

[55]心所乐受:受是心所法里的五遍行之一,受有苦、乐、捨的不同。

[56]差别分位:不同情况,或者说是特殊情况。

[57]所有心分位:所有的心法、心所法。

[58]见笔者《正理滴点论解》第2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9]假代:用名言来代替物事。注意,不单是指名言、语言,也指语言规则,即语法。

[60]“于事体中,即此非共同性,共相亦有”,一个事物的根本性特征、它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共相中也是存在的。“事

体”是指实有的事物。

[61]□,韩老手稿中缺一个字,但根据义理,当为“自”。

[62]据梵文原文,应该不是“及”,好象“即”、“就是”更通顺。

[63]意思是说,比如“山那边有火,现烟故”这个式子,虽然说我现在没有看见火,只看见了烟,但当我亲自去验证的时候,是一定能够亲眼看见的。

[64]法尊法师讲述,《四宗要义讲记、入中论讲记合刊》,浙江省佛教协会1995年6月印赠,第25页。

[65]大正藏第30册第0879页a栏。

[66]此唯是此:现量只能是这样,指现量只能是通达认识对象,要是不能通达,就不是现量了。

[67]士夫:人。

[68]无义则不生起:也可以理解成因明规则中的“宗无因不有”。

[69]□□:根据梵文原文以及上下文,此两个字为“觉察”比较好,也可以译为“经验过”。

[70]与无相似:有它(指青色物也)和没有它差不多。

[71]相似性:其实就是唯识中的“似境”,比如《唯识二十论》中开始就有“内识生时似外境现”。

[72]殊胜能立:指决定智。

[73]识:根据文义,应该是指现量认识。

[74]执著:这一段里头的“执著”,实际上就是作出判断。

[75]陈那造,法尊译:《集量论略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6页。

[76]放弃:我自己觉得若是隐藏可能更好。

[77]分别出来:就是意识虚构出来的,或者说是想象出来的。

[78]分别智在对一个没有概念分别的认识对象进行分别的时候,凭的就是想象,现在这隐藏自己的作用,就是指隐藏想象作用。

(刚晓:杭州佛学院副院长)

同类推荐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

    本书展示了马丁·路德求道的心路历程,论述了他在对传统学说的批判性思考和个人的实证中获得塔楼体验,实现神学突破,进而建立十字架神学的过程,分析了他在其“宗教改革四大著作”中阐述的更完善的神学思想。除此之外,还描述了他为捍卫自己发现的福音真道而与罗马教廷对抗,最终开宗立派的过程,并论述了他领导的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农民起义、激进的改革派的分化及其与当时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政治斗争的关系,多角度地展示了其颇有争议的形象。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中观精要

    中观精要

    著名藏学家、学者、翻译家白玛旺杰,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藏文化的各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同时对中文及世界文化也有广泛的涉猎,他精通汉藏英三种语言。在翻译领域,可称得上是一位翻译家,在学问方面,则是一位大学者。
热门推荐
  • 女配死亡108式手册

    女配死亡108式手册

    作为一个现代人穿越去古代,你品品,你仔细品品,简直就是作死。
  •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明清小说女性研究

    本书包括形象解读篇、文本研究篇、附篇等三大部分,具体有《略论明代文学中女性审美形象》、《晚清小说中的中国女豪杰形象解读》等文。
  • 德国:血与火的统一

    德国:血与火的统一

    本书内容包括:狂飙突进运动、步枪之王“毛瑟”步枪、柏林电影节、德国的节日、美酒和美食等。
  • 妾本嗜血

    妾本嗜血

    一场意外的穿越,让她们卷入了一场血腥的阴谋纷争,她本无意再起杀戮,岂知世事难料,既然如此,束手就擒不是她的作风,反击自保,成了她唯一能做亦必须做的事!小女子穿越时空,利用自己的智慧逃离了缠绕她的血雨腥风,让世人惊之叹之!
  • 常识与洞见

    常识与洞见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 世界改变之时

    世界改变之时

    中国古有传说女娲七日造人西方亦有上帝七日创世的传说而如今,七日阴雨,世界再次发生巨变
  • 疯子中学

    疯子中学

    这是一篇带有黑色幽默风格的校园小说,小说的主人公K雄是一位高三年级差生班的学生,同时也是学校足球队的主力右边后卫兼点球手。足球队本来无甚成绩,后来因新教练到任而渐受关注。此时,一心想往上爬的校长看到了希望,欲将球队作为自己晋升的政治资本。然而,他为了追求学校的升学率所制定的无休止补课校规却令许多学生怨声载道,其中尤以K雄为甚。为了反对校长的独断专行,K雄作出了种种大胆而荒唐的行为,却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在校长赶走了自己的好友和大家爱戴的数学老师后,满怀怨气的K雄终于不计后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了校长沉重的一击。
  • 最强符禄系统

    最强符禄系统

    这是一个主角穿越异界,附身在一个废材的身上,无法修炼,随后获得了符文系统,一路升级打怪的故事!
  • 弃女重生之相公别乱来

    弃女重生之相公别乱来

    前生相府嫡女活着成了笑话!重回十岁那年,姐妹,欲毁她声名,良人勾三搭四,想暗度陈仓,老娘素手银针走江湖,真金白银当米虫去!可是神马?嫁人?还是有钱有权有势力,无妻无妾无通房的绝种好男人?于是乎——她嫁了!可是尼玛,她亏大了有木有?谁说他不喜欢女人!
  • 被遗忘的世代

    被遗忘的世代

    在一场惊动整个世界的战争中,神王不幸战死,他的妻子璃洛也就是当代天使种族的领袖__大·天使也不幸身受重伤,璃洛带着孩子四处躲避恶魔的追杀,然而璃洛再一次逃亡中,不幸跌落星河,去往人间一个在江边捕鱼的渔夫看到河中央闪烁着虚弱的金光,渔夫把船划过去救起她后,璃洛说:请你一定要照顾好我的孩子。与此同时恶魔已经追了上来,璃洛燃烧仅剩的生命关闭通往人界的大门,击杀在场所有的恶魔,当渔夫想问这孩子叫什么时,璃洛早已化成碎片消失在人间烟火之中然而身为众神之子的他,将会有什么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