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27700000027

第27章 住区设计模式研究(6)

②深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制度改革

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是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政策举措。我国许多城市的经济适用房集中布置在城市的郊区,造成了中低收入者不得不在居住地和工作地进行无谓的奔波,降低了生活质量,增加了生活成本,不利于他们快速提高生活水平。因此,为了体现对中低收入阶层的社会关怀,在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还要从根本上考虑可达性,即为中低收入者就近上班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应以此为契机,调控社会各阶层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应该将经济适用房作为一种调控社会阶层在空间上均质分布的策略,城市住区建设宜采用“遍地开花”的方式,结合商品房的开发,将经济适用房以街坊、小区为单位,作为中低收入阶层“同质镶嵌体”融入城市,促进混合居住模式的形成,实现社会阶层的共生。

③商品住宅和公共住宅在质量上不应存在差别

项目中不同类型住宅的物质整合非常重要。混合居住邻里的环境不应特别突出商品住宅,不同收入居民的住宅单元在特性和质量上不应存在差别。通过优化开发的物质规划,使低收入群体住宅完全整合到邻里中去,设计中并不特意划分两种类型的住宅,其物质属性、场地位置完全相同,这对项目的成功运作起着积极作用。

(2)分类混合

如何将不同收入、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的居民在邻里层面整合起来,形成一种互助关系,一直是混合居住住宅项目中的核心问题,一些学者提出的分类混合居住就是一种策略。分类混合居住模式,即将居住小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中间阶层与低收入者混合居住;另一种由中间阶层与高收入者混合居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规划在第一种类型小区。居住区的建设质量标准,根据中间阶层的愿望和需求来确定,政府对中低收入者进行补贴,保证他们的住房需要。根据房地产发展的情况,在规划上可以规定第一种类型中,住宅包括A(60平方米)、B(90平方米)、C(120平方米)三种户型,建筑面积最大不超过120平方米;第二种类型中,住宅也包括三种户型:B(90平方米)、C(120平方米)、D(140平方米),建筑面积最小不低于90平方米。可以看出,两类住区之间有一个重合,并保证两类居住区中B到C之间的比例不低于50%,这样可以使中间阶层有较大的选择。B、C的面积可以根据城市的主导销售面积与城市的宏观控制要求确定,以保证中间阶层在住区中占主导地位。

对第一类混合居住区,为了能够保障低收入者购房占有一定比例,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措施:其一,政府在建设小区之初就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使得既能保障开发商的市场效益,也能够保证一些低收入者能够买得起经济适用房;其二,政府前期通过宏观调控保障开发商的开发利益,后期由开发商通过市场机制统一开发,统一经营,根据当地市场和居住标准确定最小户型的面积,并在合理的价位上保障低收入者的购房利益。对于第二类混合住区,可以将高档住宅的组团分布在中间阶层的住宅中,通过组团方式进行融合。

两类住区之间相互联系,部分环境与设施可以共享,形成丰富的多样化设施。分类混合居住模式混合了居住邻里中不同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过大的现象,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有一个平缓的中间过渡层次的居民群体。中间阶层就在此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保证了阶层之间的有效差异,减少阶层间的心理影响,能够实现阶层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融合,同时也能保证房地产商在开发经营中的经济效益,减少政府的宏观控制难度。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当中间收入层次的居民家庭占据50%以上,或高收入家庭收入水平不超过低收入家庭的4倍时,居民之间的冲突和紧张的关系容易得到缓解。除收入差别、中间收入层次家庭所占比例外,不同类型家庭中儿童的年龄和数目,也都直接影响邻里层面的居民整合程度。

6.2.4建筑式样与类型混合

住宅户型的多样和混合是混合型住宅的基础,现行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在这方面缺乏弹性。《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必须成套设计,应包括起居室、卧室、厨房、卫生间、储藏空间和阳台六个部分,而且不允许出现纯北向住宅。实际上,除了套型完整的住宅外,城市居住建筑还存在大量的公寓类型。随着新经济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城市人群的多样性,城市住宅正从单一类型家庭为基本单位向着多样化的居住主体转变,如“空巢”家庭、“丁克”族、“两代居”、老年公寓、单身公寓以及投资型购房等,此外,将住宅与工作空间合并设置,即所谓的“SOHO”公寓,在许多大城市也有一定的需求。多元化的居住主体有着各不相同的住房要求,例如公寓的住户一般为年轻人,白天上班在外,因此在功能上(朝向、间距、成套率等)可以放宽标准。

因此,在城市住区设计和住房建设上应尽量追求住房类型、户型和住房形式(租、售)的多元化,应避免出现住区中的户型单一化的现象。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宜与商品房混合布局在同一住区,不要过于集聚。混合型住区的设计,应从住房面积、住房户型、建筑类型、服务设施等多方面着手,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单一化居住区建设形式。

此外,住宅开发也不应将出售作为唯一的形式,可以租售并举。与今天中国城市住宅高达80%以上的私房拥有率相比,欧洲、日本、新加坡等国城市住宅的私有化程度一般在50%~60%之间,出租住宅在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1990年代以来,日本城市的住宅开发多为租赁性质;欧洲许多城市的住宅也是出租(分为市场出租房和福利出租房等多种形式)与出售结合,德国首都柏林的私房拥有率仅为10%,80%为各类出租房。出租住宅由于住户的流动性,在功能要求上(朝向、间距、成套率等)可以放宽标准,以适应不同人群、不同阶段的需求。现有规范也应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赋予出租住宅在规划及建筑性质上一定的独立地位,丰富城市住宅的构成体系,不必所有的住宅都是面面俱到。

6.2.5管理模式

在社区管理上,目前我国城市居住区普遍存在所谓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实证研究表明,这种“封闭社区”对于社会隔离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这类“封闭社区”模式不宜推广。城市住区、楼盘建设中应尽量不建、少建围墙;至少应禁止建实体性围墙;封闭性管理的空间单元不宜过大;创造社区与外部交流的公共空间;在管理单元内大力提倡业主的多元化、社区功能的多样化、服务设施的宜人化。

混合型住区必然给管理带来一些不同常规的问题,采取邻里型住区参与式的管理模式显然已不适于此。对于混合型住区而言,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公司,利用强有力的管理方式和非强制手段来施加影响规范和约束居民遵守明确的社区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培育共同的社会观念和行为模式,使行为规范由外在被动性逐渐转变为内在主动性,在个人权利和邻里共同行为规范之间逐渐形成平衡关系。

通过已有的混合居住邻里开发实践证明,不同收入阶层的居民家庭是可以愉快共处的,但是其邻里之间的交往却大都处于较浅的层次上。混合居住模式要想获取其最初的社会目标,仅有好的市场运作和管理是不够的,必须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或政策支持网络。对待低收入者和一些外来务工的弱势群体,不仅仅从居住层面,还要从更广泛的教育层面,社会资源分配等各个层面上,建立一个有效的扶持机制和支持网络,才能使得社会各阶层逐渐减少差异,增强联系,最终建立一个和谐社会。

6.2.6代表实例

1)北京建外SOHO住区

北京建外SOHO住区位于北京CBD核心区,北侧有长安街延长线建国路,与国贸中心遥相呼应;东侧紧临东三环路,地面交通便捷,也是住区主要的车流和人流方向,另外地铁10号线由此经过;南侧是住区的河景面,通惠河由南流过,河流与住区之间是50m宽的绿化带。住区总建筑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包括14栋公寓、4栋SOHO办公、4栋SOHO别墅、2栋写字楼及总长度1300m的临街商铺。

住区建筑设计由日本山本理显设计工场担任。建筑师在设计之初,对北京的城市空间作了详细的考察。通过观察发现,北京大部分的城市基层单位,特别是住区,周边都以围墙围合,形成一片片相对封闭的区域。而他认为,在城市的中心,道路应该像血管一样,延伸进所有的建筑,不应该被封闭的边界阻断。因此,建外SOHO的设计目标,是让这个项目跟城市所有的一切连在一起。以此作为出发点,他所设计的建外SOHO,不是一个单一的封闭住区,而是一个有住宅、有店铺、有办公、有花园的混合型都市街区。在这些楼群中,共设计了14条步行小街,宽的地方有6m,窄的地方有4m,总长近5000m。它们相互错落,不规则地设有停步的小花园。住区没有围墙,所有的小街都与城市道路连通,两边有店铺、餐厅,有办公室。“城市密度”造成的魅力,在这个区域得以恢复,街区也融合在城市里成为一个有机组成部分。2003年11月,建外SOHO住区以其超越传统的建筑理念荣获中国第五届住宅商品交易会“中国名盘建筑创新大奖”。这个住区的建设也带动了城市区域整体功能的提升。

(1)有效利用城市资源

建外SOHO住区原址为北京第一机床厂,占地18万平方米。住区的方案设计是2001年由一次公开的竞赛所选中。从当时的方案看,整个基地沿通惠河北岸(东西长约760m)基本是连续的,加上其以高层为主的高容积率,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城市住区。随着北京CBD地区建设的深入,各项要求逐渐明朗;同时,面对北京中心区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以及对生态和公共环境等更高层次城市功能的追求,城市规划部门对整个地块的结构作了两次调整:首先引入城市支路对地块进行细分,使整个地块及周边地区道路的微循环通畅,同时各地块的功能布局、内外交通得到合理的解决,地块的商业价值也得到大幅提升;其后,在“绿色CBD”思想的指导下,又在基地中央设置了独立的街区公园,使周边区域的公共效益和环境品质得到提升。通过规划部门从城市层面对住区规划的主动调整,从城市交通、住区规模、公共环境等多个方面保证了住区设计与城市规划的衔接与融合。

(2)功能空间混合和叠加

建外SOHO展示了一种混合的都市氛围,在一个街区里集中了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等多种活动,不但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带来极具活力的现代都市生活气息。每幢建筑单体采用的主要是竖向叠合、而非水平方向的功能混合。这种垂直分区的方法,在达到功能混合效果的同时,也保证了居住功能的相对独立。

建外SOHO住区还创造出多层次的室外空间。除地面一层外,建筑师将内部结构处理成三层界面:地下一层停车场设有多处露天的下沉花园,它们和地面层形成竖向的视觉层次,同时将一向黑暗的停车场变成敞亮的地下街;所有裙房的三层屋顶则被架空的过街桥连接起来,形成高于地面10m的空中绿化平台,住户可以在这浮出闹市的街道中穿行,从空中看地面街上的种种情景。

(3)与城市脉络的有机吻合

住区的各个部分都不设围墙,而是直接对城市空间开放。所有高层建筑的裙房顺应街道走向布置,形成连续的沿街界面,它们都是公共性的商业空间;同时根据地块处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特点,将大量商业、服务功能引入住区内部,在周边道路上设置多个人行出入口,将城市人流由沿街界面引入住区内部,市民可通过连续的步行系统自由进出。住区不设大门,减少了空间的排他性。外来人员的自由走动在进入每一幢住宅楼的入口处停止,物业部门在此安排门卫。在三层裙房的屋顶,布置有绿化及活动空间,并通过天桥联系,形成一个专属于业主的室外活动平台。这种做法,使住区的安全防范由城市直接联系建筑单体,这也是雅各布斯“街道眼”在此处的体现,在建筑的低层及住区的地面层形成无阻碍的城市空间,与城市脉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建外SOHO根据所处区位特点,将自身定位为一个城市型住区,在低层部分及外围界面安排各种公共设施,使住区与城市产生有机的联系。住区总体布局紧凑,各项功能竖向叠合,也成为混合型住区的典范。

2)北京Linked Hybrid

北京Linked Hybrid位于东直门迎宾国道北侧,毗邻老城墙。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为13.5万平方米(728个公寓单元),配套商业面积8.5万平方米,包括多厅艺术影院、画廊、图书馆等文化展览设施,还包括了精品酒店、国际幼儿园、餐饮、俱乐部及健身房、游泳池、网球馆等生活设施与体育休闲设施,已成为北京极具特色的复合型住区。另外,该项目也被亚洲和澳大利亚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委员会(CTBUH)评为“最好的高层建筑”。

同类推荐
  •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解析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与大城市总体规划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本书作者根据我国不同地区中小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个环节,从不同角度对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程序、方法、编制要点等方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阐述,尤其注意在方法论上的辨证解析。本书可供城市规划人员、城市建设管理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本书根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三版)》及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8年至2012年真题解析;第二部分是六套权威预测试卷。第一部分针对真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解析,并将相关知识点列出,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第二部分系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主要考试要点,每套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和解析。相信通过本书学习,考生能尽快掌握考试要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解析深刻、预测准确,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之结晶,可作为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复习之用,也可供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

    许我一座漂亮的小屋

    出这本书,一方面是想用自己笨拙的文字,为大家呈现一座城中的世外小桃源,分享这个闲适宁静的小世界;另一方面,是想为有计划装修或做旧房改造的朋友提供些许帮助。同时,这本书对于需要进行家庭装修的朋友也有帮助,至少可以通过这些文字了解市场行情,获得创意灵感,等等。本书以日记体呈现,记录了打造这个小空间的全过程;同时包含装修经验心得,以及趣事感悟。比如十、十一月,以及三、四月装修工作多一些,便写得多,一、二月处于半停工状态,写身边的事会多一些,比较随性。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中国人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古代建筑是从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后逐渐展开的。从中国营造学社名称看,其“营造”两字即取自于宋代的《营造法式》,因此也可以说,近代中国人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首先是从关注《营造法式》开始的。中国营造学社所创立的以实物与文献相互印证的科学方法和所取得的大量实证性成果,为中国建筑史的系统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虽然作为一个民间学术团体的中国营造学社于1946年无声地消失了,但它影响广泛而深远,其余波至今仍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和文物建筑保护。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多学科的关注和各类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把中国建筑史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
热门推荐
  • 掌御世界

    掌御世界

    据传通往永生的道路,就在那掌心处。神秘的封印何时开启,是真实还是虚幻。且看掌中世界。
  • 蜀中龙庭传

    蜀中龙庭传

    春秋过后,骊阳王朝一统天下百余年,太平之世下暗流涌动。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寥寥百年事,不过一笔。让书页去铭记每一个值得歌颂的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故事,些许不同,皆是温柔。捏杯酒眯着眼,要专心看人间,关山点酒,一柄玉扇,一段故事,一程人生。
  • 三花三世界一叶一菩提

    三花三世界一叶一菩提

    陈忻忻生活美满幸福,有爱她的丈夫,稳重的子女,可爱的儿孙,终于到了白头到老,寿终正寝的时刻。同丈夫约定下一世还要再在一起当夫妻,就平静地睡过去了没想到,再次醒来,发现自己重生了!这不是应该是悲剧女主角的特权吗?她没有要报复谁,也没有自己能开金手指去改变世界,她只想找到前世的丈夫好好过多一世,但是,本该认识丈夫的这个时候,怎么丈夫没有出现,反而是邻居家大哥哥,拼命地往前靠,说她是他的她~!!这可不行!她要把她前世的丈夫找回来!
  •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日常叙事的现代性

    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巨大贡献就是她以叙事文学的方式完美再现了“日常现代性”的美学风格。本书深入论述了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日常生活叙事的艺术特点,详细分析了张爱玲小说的传统特点,在台湾、香港、美国以及大陆当代文学中的承传。
  • 高冷首席:无赖娇妻你别逃

    高冷首席:无赖娇妻你别逃

    唔,老公,对不起嘛,我保证下次绝对不会在逃走的,你就原谅我吧!"安语摇着对面男人的手臂,一脸讨好的说。盛宸看着眼前娇妻的无赖许诺,事实证明,每当他原谅她时,总是会迎来她的下一次出逃。"老公,只要你原谅我,你让我做什么我都去做,好不好嘛~"盛宸对上安语的双眼"小语,我给你五分钟时间出逃,要是你被我抓回来,你就要认我处置。"
  • 星辰大陆:谎言的牢笼

    星辰大陆:谎言的牢笼

    十六年,她被困于一个无形的谎言牢笼十六年。启程,寻找谎言的真相,一路上披荆斩棘谁又能给她温暖,给她依靠?打开谎言的牢笼,残酷的真相展现眼前,究竟是爱?还是恨?
  • 荒蛮魂主

    荒蛮魂主

    究竟正义与邪恶是如何被框定飞神与入魔究竟何去何从鬼神附体是否是命运的诅咒看少年打破这牢笼,执魔瞳,修魂灵,踏破这片苍穹!
  • 仙魔飞升传

    仙魔飞升传

    有人说,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骗子骗人的把戏……有人说,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传言罢了,信不得真……有人说,世上哪有什么神仙,不过是落魄书生写的故事罢了……有人说,要真有神仙,为什么不救救我们……
  • 神间五十年

    神间五十年

    以《上古世纪》为背景的小说,讲述了恶魔战争结束两百年后的西大陆上的一段故事。
  • 地域之眼

    地域之眼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在我们的世界里,依然存在着科学解释不了的事或物。对,就在刚刚,仿佛有一个声音在对你说:欢迎来到无尽地域,这里将是您的开始或者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