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24200000007

第7章 艾灸疗法(3)

(二)轻症

1.取穴阿是穴、肝俞、膈俞、大包、内关、外关、阳陵泉、足三里、阴陵泉。

2.操作

艾条灸:每穴灸15~20分钟,每日2~3次。

二十一、月经不调

(一)月经先期血热证

1.取穴关元、血海、三阴交。血热者,加行间;阴虚者,加复溜。

2.操作

(1)温针灸泻法:关元、血海、三阴交3穴用2~2.5寸毫针行捻转、提插、呼吸3种手法的复式泻法后,于针柄上置艾条半寸点燃后急吹其火,令其速燃尽,待针体稍凉,即可加施开泻之泻法,摇大其孔,不闭其穴;行间穴操作同前法;复溜穴迎随补法后,在针柄上置寸许艾条,点燃后自燃勿吹,待其自灭。

(2)隔物灸:切鲜姜一片约2mm厚,将绿豆大小艾炷置姜片上,共同放在穴位上,点着火后急吹之,令其快速燃尽,取其清热辛散之意。

(二)月经先期气虚证

1.取穴关元、气海、足三里、脾俞。

2.操作

(1)艾条灸或艾炷灸:令病人先仰卧,灸气海、关元、足三里。艾炷可以黄豆粒大小为宜,以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穴可灸5~10壮。再换俯卧位,灸脾俞穴,此穴可灸10~15壮,艾炷同前大小或稍大些均可。

(2)艾条灸:病人按医嘱可以在经行前5日即开始灸,每穴15分钟左右。

(3)温针补法:气海、关元穴行呼吸补法后再用艾条寸许在针柄上慢慢烧灼,每穴可以加灸2~3次为度。

(三)月经后期寒伤冲脉型

1.取穴气海、三阴交、血海。实寒者,加天枢、归来;虚寒者,加命门、关元。

2.操作

(1)温针灸:宗“寒则留之”之意,以毫针刺气海、三阴交、血海,行迎随补法;天枢、归来亦可用2~2.5寸毫针与气海行呼吸补法后于各穴施术针柄上置艾条寸许,点着自燃,关元穴亦可同上法。腹部穴位施术毕,更换体位令病人俯卧,针灸命门穴亦施前法。

(2)直接灸:每穴灸5壮左右,腹部诸穴可以多加5壮。

(3)隔姜灸:在腹部诸穴施艾炷灸时加垫鲜姜片约2mm厚。此时,施术各穴相应灸10壮以上均可。

(4)悬灸:此法教会病人,可在医生指导一二次以后回家自行治疗,每穴15~20分钟,以穴位皮肤红润为度。

(四)月经后期血虚证

1.取穴气海、血海、三阴交、脾俞、足三里、膈俞。

2.操作

(1)温针灸:血海、足三里、三阴交3穴均可用2寸毫针行迎随补法后,加艾条寸许置于针柄,点着自燃;气海穴以毫针2.5寸行呼吸补法后再用前法温针。

(2)直接灸:血海、足三里、气海均可采用直接灸,每穴灸5~7壮。

(3)悬灸:肢体各穴可嘱病人自行操作,以耐受和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五)月经先后不定期,肾气不足型

1.取穴关元、肾俞、太溪、三阴交、水泉。

2.操作

(1)悬灸:关元、肾俞均可以温灸20分钟左右,太溪、三阴交、水泉各穴灸10~15分钟即可。每日2次。

(2)温针灸:肾俞以毫针2寸左右行呼吸补法,再切3cm左右艾条置于针柄之上,慢慢灼烧,烧毕待针凉再紧闭其穴,勿令气泻,将针取出。其余诸穴亦可用此法。中极可以连灸2~3次,其余穴位1~2次。此法亦可连用数日。若在月经预期该至之前3日施治,效果尤佳。

二十二、痛经

(一)气血虚弱

1.取穴命门、肾俞、关元、足三里。

2.操作

(1)艾炷灸补法:先令病人俯卧,腰部垫舒展后,艾炷如黄豆大小,当第14椎下及左右各旁开1.5寸处,各置1炷,香火点燃,慢慢灼烧,熄灭后更换之,每穴可灸5~10壮。再令换仰卧体位,对关元和足三里(共2穴)同施前法。关元可加灸5壮,足三里可以少灸5壮。

(2)温针灸补法:以毫针2寸逐穴行毫针刺法,背部和腹部之穴可配合呼吸补泻之补法;足三里得气后令其针感向足背放射,此亦即迎随补法,取其随而济之之意。

(3)隔盐灸:背部2穴和腹部1穴均可铺垫食盐,在盐面上加用艾炷灸疗,此法各穴均可酌情多加数壮,以期疼痛早止。

(4)悬灸:艾条点燃后,在各穴位上,由远而近,慢慢烘烤,以穴位局部红润、温热、舒适为佳,往往此时疼痛亦止。

上述诸法可在经期痛时开始使用,以后每周隔日1次,直至下次月经周期前停止。

(二)寒湿凝滞

1.取穴中极、水道、地机。

2.操作

(1)隔物灸:用姜片或附子饼均可,或将温灸器置于穴位上,艾炷隔物灸,每穴10壮,体壮脉实者可酌情加3~5壮。

(2)悬灸:以雷火神针灸条为佳,可用雀啄悬灸法逐穴施用,直至痛止。

(三)热结毒蕴

1.取穴次髎、阴陵泉。

2.操作悬灸:以雀啄泻法施于穴位上,或在针刺后稍行温通。或云热者禁忌。

二十三、胎位不正

1.取穴至阴。

2.操作温和灸:取坐位,令孕妇两足平放,两膝屈曲,下肢屈立于床面。以艾条点燃悬其穴上温和灸疗,每次30分钟左右。然后令孕妇呈膝胸卧位,臀部抬高,持续20分钟左右。每日1次,直到胎位转正为止。

二十四、乳少

(一)气血虚弱

1.取穴脾俞、足三里、少泽、膻中、乳根。

2.操作

(1)温针灸:用1.5寸左右的毫针分别在膻中、乳根、足三里3穴处施呼吸兼迎随补法后,再以艾条寸许置诸针柄上慢慢灼烧。

(2)温和灸:脾俞、少泽2穴可用此法。

(3)直接灸:选少泽、膻中2穴,艾炷如麦粒大,每穴灸3~5壮,每日灸1次,一般2~5日即可通乳。

(二)肝郁气滞

1.取穴大陵、太冲、膻中、少泽。

2.操作

(1)温针灸:少泽、膻中既可采用温针泻法,亦可用温和悬灸法。

(2)艾炷灸:大陵、太冲4穴同时用毫针刺施泻法,令针感遂其经导,大陵穴的针感尤以传到上臂内廉以至胸部为佳。后再用隔姜灸法,以麦粒大小艾炷灸,每穴3~5壮。

二十五、不孕症

(一)肾虚精亏,胞宫虚寒

1.取穴气户、子宫、关元、命门、三阴交。

2.操作

(1)温针灸:先俯卧,用1.5寸毫针针命门穴施呼吸补法,再切寸半艾条烧针柄,令热传。术毕起针后再令病人成仰卧位,以2~3寸毫针针气户、子宫,行呼吸补法,令针感达到会阴部,以1.5~2寸毫针针关元,采用呼吸补法,再以寸半艾条烧针柄,燃尽可再重复使用。每日1次,以月经周期间隔日起施用,大约每月可治疗15次,不效,下月待经期后开始至排卵期末结束。

(2)直接灸:每次选3~5穴,每穴灸5~7壮,艾炷如麦粒大,每日灸1次。

(3)温和灸:每次选4~6穴,每穴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

(二)气结痰阻,瘀血凝滞

1.取穴中极、三阴交、合谷、太冲。

2.操作

(1)温针泻法:此4穴以毫针泻法为主。中极穴处可加半寸艾条温针灸,火着急吹,令其速燃。

(2)直接灸:以中极、太冲为主穴,艾炷如麦粒大,每穴灸3~5次。

二十六、遗尿

1.取穴肾俞、脾俞、次髎、百会、关元、神门、太溪、腰阳关。

2.操作

(1)艾炷灸:每次选3~5个穴,取麦粒大艾炷灸,每穴灸5壮,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

(2)隔物灸:取鲜姜或生蒜,切薄片,每穴可灸2~4壮。

(3)温灸器灸:将燃烧艾条放在温灸器内,取腹部和背部穴位热熨之,每日施术1次,每次15~20分钟。小儿皮肤娇嫩,切勿烫伤,尤其是腹部和臀部附近的穴位更要小心。

(4)温针灸:先取俯卧位,毫针刺脾俞、肾俞、腰阳关,行呼吸补法,再切半寸艾条置针柄上慢慢烧灼。术毕再令患儿更换仰卧位,以2寸毫针刺关元穴行呼吸补法,也用半寸艾条放在针柄慢慢烧灼,此穴可加灸2~4次;神门、太溪以1寸毫针行迎随补法;百会可用艾条悬灸。

(5)悬灸:每次选5~7个穴位,每日可灸2次,7日为1个疗程。

第四节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特点

灸用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回阳救逆作用。艾叶经过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更有它的优点:①便于搓捏成大小不同的艾炷,易于燃烧,气味芳香;②燃烧时热力温和,能穿透皮肤,直达深部;③艾产于各地,价格低廉,几千年来一直为针灸临床所采用。

二、注意事项

1.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法,并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以取得病人的合作。如需瘢痕灸法,一定要取得病人的同意。

2.施灸时,病人的体位要平整、舒适并便于术者操作。温针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炷靠皮肤太近而烧灼皮肤;避免碰撞、动摇针具及施灸部位,防止艾火脱落而引起的烧伤或烧坏衣物、被褥等。

3.施灸时,无论采用哪种灸法,都必须注意防止艾炷滚翻、艾火脱落,以免引起烧伤。施灸完毕,必须把艾卷或艾炷彻底熄灭,以免引起火灾。对于昏迷、肢体麻木不仁及感觉迟钝的病人,注意勿灸过量。

4.施灸的程序,一般是先上部,后下部;先背部,后腹部;先头部,后四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施灸壮数先少后多。特殊情况可灵活掌握。

5.施灸后,皮肤多有红晕、灼热感,不需处理即可消失。如灸后皮肤起疱,小者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头穿破,放出液体,然后涂擦甲紫药水,敷以消毒纱布固定即可;运用敷灸时出现药物过敏者,要及时处理,对症治疗;施用瘢痕灸法,在灸疮化脓期间不宜做重体力劳动,如灸疮感染、局部发炎时,可用消炎膏或玉红膏涂敷。

同类推荐
  •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

    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

    本书介绍了妇产科介入治疗的概况及常见妇产科疾病的介入治疗,在讲述妇产科介入治疗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妇科恶性肿瘤、异位妊娠、输卵管阻塞、产后出血、盆腔淤血综合征、产后深静脉血栓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基础、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式选择、手术技巧、药物选择和应用以及术后处理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在书的最后,还对超声介入治疗进行了简单地介绍。《妇产科疾病介入治疗学》内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实用性强,适合放射科、介入科、妇科、产科等从事妇产科介入治疗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参考学习。
  • 中医小秘方

    中医小秘方

    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说民间偏方是“国宝”,是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所谓偏方,指药味不多,大众尚未知,且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药方。中国传统医药,自神农尝百草以来,历经五千年而不衰,留下来的偏方,更是历久弥坚,绝非西洋药品所能替代。民间素有“小偏方治大病”“单方气死名医”之说。有些说法虽有夸张之嫌,但其疗效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破解中医治病密码:临证辨象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医治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

    本书适合各级、各类医务人员阅读。通过知识问答的形式,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三基”知识进行了介绍,同时提供了不同题型的练习题,以方便医务人员复习、自测,并尽快理解及掌握该类“三基”知识,以有效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 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

    本草纲目现代释用手册

    本书撷取了《本草纲目》药学之精华,突出李时珍的药学成就,旁征博引,实用性强,对中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都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广大中医药学工作者及爱好者也大有裨益。书中将人们日常食用的五谷杂粮、水果蔬菜、油盐酱醋、鸡鸭鱼肉等加以整理归类,并诠释其药用价值,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饮食以取得防病治病的功效。
热门推荐
  • 杀手一刀

    杀手一刀

    “该送你上路了!对了,忘告诉你了,我这一生最不怕别人的威胁,也最讨厌别人的威胁。”黑衣铁面男在赵林耳畔轻语,一把匕首横在赵林喉处,语罢不待赵林再说什么,寒芒闪过,一股鲜血顿时从赵林喉间喷涌而出,眼中满是不甘和怨恨。可怜一代财团总裁纵横商界大半辈子,最终却暴尸街头,至死也不知道是谁杀了他,更不知道是谁买凶杀他,可怜、可叹却也可喜、可贺,国家少了一条蛀梁之虫。却观黑衣铁面男衣不染血施施然离去。
  • 神奇宝贝之我要飞

    神奇宝贝之我要飞

    张炎看着面前的裂空座,发出了最悲催的声音,我要飞啊!
  • 雪疡

    雪疡

    我庆幸没有在深夜入睡之时看到她的脸,那会湮染成我的悲伤,并且让我所有的器官生疼。若真那样的话,我宁可在梦里流泪到双眼通红肿胀,渐渐失明看不见东西,阳光再也照不进我的视线里、、、
  • 家有妙招

    家有妙招

    本书介绍了家庭生活中的饮食技巧、服饰选购清洗保存方法、家庭维修、理财、旅行等方面情况。
  • 世间留名者

    世间留名者

    大明初期他因杀孽太重,注定无后!挣脱血海,化身严师,为师也为父亦是孽缘......徒弟皆为世间留名者
  • 魔戮血战

    魔戮血战

    太古洪荒,百族林立,异族横行山河崩陨,一个下界人族怀揣着仙界梦境飞升到此,美轮美奂的仙界不在,到处都是残破不堪。异族嚣狂,人族夹缝而生,只为一片安静乐土,一口玄兵,一道身影乱世之中,屹立巅峰的至尊传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道茧

    古道茧

    何为天?青天!苍天!黄天!被天断绝的血脉,遭天嫉恨的少年,扑朔迷离的身世,延续万年的阴谋,三块大陆,三班仙神的传说。到底少年的路在何方?
  • 灵光2020

    灵光2020

    我叫苏闪终,电子计算机专业,说起我的故事,那可是能洋洋洒洒写几百万字的传奇经历,不过正好我也闲,我就给你们讲讲:早在2020年的时候啊……
  • 彼岸彼方

    彼岸彼方

    只是想要永远铭记这段难忘的记忆,把它送给那些曾经陪伴、现在依旧陪伴我的朋友们,愿我们始终守望着对方的彼岸,同在一片晴空下呼吸,任波涛翻滚,让海风吹拂着我们的衣襟和脸颊,想必在遥远彼方的你也会记起曾经的那段时光,这段时光就叫做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