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9100000007

第7章 解读诸葛亮

1935年,一个名叫王缁尘的文化人,躲在上海知名的藏书楼粹芬阁里,猛读古色古香的线装书数万卷,写了一部读书笔记——《诸葛忠武侯评传》,说:“吾读中国数千年历史,在秦以前足以代表我民族者为孔子,而秦以后则为诸葛孔明而已。是二人者……皆生于衰乱之世,栖栖遑遑,不曾一日得其宁息,且复不得见树事功于当世,而千载以下之人读二人之言行,想望其人格,总无不生‘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心焉!”的确,若论人格,诸葛亮堪称翘楚。《三国演义》和精彩纷呈的三国戏,更把他渲染得近乎神化。这个艺术形象反映了人民群众美好的理想和愿望。还原真实的诸葛亮,那是专家研究的事情。这里,只谈谈自己解读诸葛亮的若干感想,主要是诸葛亮的人格力量,关于“隆中对”以及诸葛亮与刘备父子的关系。史书的叙说不是定论,仔细揣摩,似乎另有新意。

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诸葛亮(181-234),二十七岁出山,五十四岁逝世。二十七年间,火烧赤壁、智取荆州、治理西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奔波忙碌于军旅政务,几无暇日。终于大星陨落五丈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夙愿,赍志以殁,演出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剧。

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败走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可谓位高权重。其时,曹魏几位最高长官分头写信给诸葛亮,指明天时、地利、人和曹魏都处优势,诱劝诸葛亮“举国称藩”。诸葛亮根本不予理睬。他鄙视汲汲于个人权势。蜀国大臣李严曾写信给诸葛亮,劝他晋爵称王,接受“九锡”(包括九种器物仪仗,是封建帝王对大臣特别尊重的赏赐)。按诸葛亮的功勋和威望是当之无愧的,但他认为这样做是“坐自贵大”的“非义”之事,回信谢绝了李严的“好意”。

诸葛亮从刘备手中接过的是非常棘手的烂摊子。“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怀着深深的忧患意识,虽心知难挽颓势,“成败利钝,难以逆睹”,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艰苦努力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连司马懿都看出:“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诸葛亮部下劝他:“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神疲困,终无所成。”诸葛亮流泪回答说:“吾非不知,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诸葛亮是为国事活活累死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人格,千古罕见。

诚信公正,是诸葛亮人格上特别突出的闪光点。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诸葛亮:“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段话有三层意思:一、不论亲疏贵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看服罪态度,给以改过自新的机会;三、用心公平,重在教育预防,不搞不教而诛。

事实也正是这样。马谡是诸葛亮亲信的将领,其兄马良与诸葛亮是好朋友。诸葛亮南征,征求马谡意见,马谡建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专用武力征服,更重征服人心。诸葛亮采纳了这个建议,七擒七纵孟获,使得孟获口服心服,说“南人不复反矣”!应当说,诸葛亮对马谡是相当欣赏、器重的,所以把镇守军事要地街亭的重任交给了他。不料马谡自以为是,违反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丢了街亭。诸葛亮毫不留情地按军法从事。蒋琬劝诸葛亮:“当前天下未定而杀智计之士,岂不可惜?”诸葛亮流泪回答:“刚和敌人交战,就因人而废法,怎么能讨伐敌人呢?”“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便是“虽亲必罚”的典型例子。

诸葛亮自己也受法律约束,而不凌驾于法律之上。街亭失守,他不待他人问责,主动上表后主刘禅:“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他承担了领导责任,并请“自贬三等,以督阙咎”(请求官职降三等,处罚自己的过错),还把这件事公示天下,如日月之蚀,人人都看得见。

诸葛亮诚信公正,还表现在对亲人的严格要求上。他的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孙权那里做官,奉派到成都,向蜀国表示友好。诸葛亮谨遵“大夫无私交”的原则,以接待吴国使者的礼节,与亲兄只在公开场合会见,不作私下晤谈。诸葛瑾之子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子,诸葛亮致书其兄,解释诸葛乔作为丞相嗣子,本来可以回到成都家中,只是考虑到将军们的子弟都在军中运粮,乔儿也不能特殊化,所以派他到前线送运军粮。家教之严,可见一斑。

诸葛亮在给部下的批示中,说了这样一件事:“董和在丞相官署,与我共事七年,见到事情办得不周到,就要提意见修正,有时往返达十次之多,不仅有益于国家,也帮助我少犯错误。希望大家都学董和,做到集思广益。”一般当领导的,部下如果老提不同意见,不用说十次,就是两三次,就不耐烦地驳回了。这就是诸葛亮人格的过人之处。

《诸葛忠武侯评传》的作者赞誉诸葛亮:“公诚待人,不以丝毫之私意参于其间……孔明待犯过之人,无不希其改过而自新。此亦他人之所不能及也。”例如李严,是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高官,犯了严重错误,诸葛亮上书刘禅将他削职为民,流放川北。与此同时,又写信给李严的儿子李丰,要他劝诫父亲,只要改正错误,还是可以回到成都任职。李严听到诸葛亮的死讯,非常悲痛,他深知诸葛亮惩处他,是他罪有应得,心里服气。李严知道诸葛亮允许别人改正错误,自己还有被召回的希望,但诸葛亮一死,后人不会那样做,所以激愤以至于死去。

诸葛亮的廉洁也算得上典范。像诸葛亮那样军政一把手的高官,按常例得配烹大厨、豪宅宝车、丰厚的“特供”,可一贯安于淡泊的诸葛亮却长期过着自奉甚俭的“供给制”生活。他是历史上公开申报财产的第一人,给后主的表章说:“臣家在成都,有桑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一家可以温饱。臣随身衣物,都是官府供给,决不做别的经营,增殖一点私产。臣死之后,如果查出多余的财物,那就对不起国家。”事实证明,确是如此。刘备在位时,曾赐给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大量金银,诸葛亮完全有条件广置财产,奢华享受,而他却只置了那一点维持温饱的产业。诸葛亮反对厚葬,临死遗嘱,依山造墓,只要容下棺材就行。入殓时穿平常衣服,不要随葬器物。影响所及,“吏不容奸”,“人怀自励”。例如,诸葛亮亲自培养的统帅姜维,住宅简陋,饮食节制,没有婢妾伺候,不喜声色娱乐。又如当了二十多年大将军的邓芝,生活十分简单俭朴,不治私产,妻儿有时不免于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这些人戒奢崇俭的美德,都是受了诸葛亮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于《隆中对》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话不无道理。当代人写当代史固不必说,就是后代人修前朝史,也难免有忌讳、涂饰、扭曲、失实之处。需要读史者去伪存真的辨析。用这样的眼光读《隆中对》,就有可议之处。

诸葛亮《前出师表》云:“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是自谦之词,他没有像之后的陶渊明,亲自耕种,吃过“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的苦头;而且自比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军事家乐毅,可见其志不在小,是渴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正统观念很强烈,他绝不会被“国贼”曹操所用,也不愿依附异姓的孙权,荆州刘表又是无能之辈;恰好这时,“帝室之胄”刘备来了。刘备“三顾茅庐”,给足了诸葛亮面子,两人会面了。令人惊讶的是,当刘备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立马发表了洋洋洒洒的即席讲话《隆中对》。这个《隆中对》就像是专门为刘备“量身定做”的一整套今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先取荆州、益州作为根据地,与曹操孙权形成鼎足三分之势;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亲“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州(今陕西关中)”,两路夹攻,讨伐曹操。这样做,便“霸业可成,汉室可兴”。在资讯闭塞的东汉末年,蛰居隆中的诸葛亮竟然对天下大势、各方情况了如指掌,说明他是有志济天下的政治家。他制定的战略方针,既有现实指导意义,又有前瞻性。但预见不等于实现了的东西,它有待实践的证实。而实践却证明《隆中对》构建的蓝图最后是彻底破产了。破产的原因,从客观来说,曹操在中原地区的强势和优势,与当时只有新野巴掌大一块地方的刘备相比,根本不是同一等级的对手。即使刘备取得了荆、益二州,也难改变力量的悬殊,这是“复兴汉室”难以实现的决定性的客观因素。这一关键点,诸葛亮估计不足。从主观来说,关羽违反“东和孙权”的方针,腹背受敌,失地亡身。“隆中对”预定从荆州北伐宛、洛的方针夭折。继之,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几乎倾举国之力,征讨东吴,这是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是变数,不可能预见。但事情发生后诸葛亮却未干预、制止。从结局看,《隆中对》无异于漂亮的纸上谈兵。

关于刘备父子与诸葛亮

诸葛亮事刘备十四年,事刘禅十三年。一出山,便“许先帝以驱驰”,辅佐刘禅,“不懈于内,忘身于外”,忠贞之心,天日昭昭。而刘备父子对诸葛亮如何呢?

先说刘备。他二十来年,漂泊寄人篱下,正在茫茫然不见前途的时刻,诸葛亮的《隆中对》使他豁然开朗。所以他说:“孤之有孔明,如鱼之有水也!”在刘备处境最危急之际,确曾倚重诸葛亮办了几件大事:联吴抗曹、赤壁之战、计取荆州。但一旦据有荆、益,站稳脚跟,一代枭雄的刘备便不愿诸葛亮位高权重。几次大的战役,都是刘备亲自决策、指挥,让刘璋旧部法正(因积极帮助刘备入川,取代刘璋而立功)任首席参谋。诸葛亮只是充任萧何的角色,留守后方,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支援前线,在军事上没有多大发言权。特别是刘备对东吴的复仇之战,公然破坏《隆中对》的战略方针,诸葛亮竟然没有任何进谏、劝阻的活动,只是在兵败之后空叹:“法孝直若在(法正不久前死去),则能制主上,不令东行,就复东行,亦不倾危矣!”此中消息,不是很耐人寻味吗?

再说刘禅。诸葛亮深知刘禅昏庸,谆谆告诫他“亲贤臣,远小人”,“不宜妄自菲薄”。刘禅根本听不进去,宠信太监黄皓,纵情吃喝玩乐。诸葛亮死后,他更加肆无忌惮。大将军姜维劝刘禅说:“黄皓奸巧,专权自恣,国家会败坏在他手里,应该杀掉他。”刘禅置之不理,终于落到屈辱投降。这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交给死去的诸葛亮的“成绩单”。更有甚者,诸葛亮逝世,蜀汉百姓非常悲痛,纷纷要求为诸葛亮立庙纪念,刘禅就是不准,百姓只好在逢年过节时私祭于道陌上。有人建议在成都建庙,刘禅还是不从。直到投降前几个月,才允许在偏僻的定军山诸葛亮墓地立庙,而且规定任何人“欲奉祀者,皆限至庙,断其私祀”。实际上是彻底禁绝民间私祀诸葛亮,刻忌寡恩,一至于此!

刘备、刘禅有负于诸葛亮“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满腔赤忱。

诸葛亮受到了后世崇高的景仰。许多诗人写了缅怀诸葛亮的诗歌。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罗隐《筹笔驿怀古》:“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苏轼《隆中》:“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同类推荐
  • 万里长征

    万里长征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谋略

    谋略

    十二年前的一场阴谋,使得竹染家破人亡,十二年后的一场纠缠不清的爱情,爱的遍体鳞,当得真相浮出水面时,最后他们该何去何从。片段一“我恨你,原来你对我的一切都是为了··············”片段二“父亲,你的大仇已报,冤屈已洗可以安息了””啊“竹染大声的对着这天空大声的哭喊片段三“竹染你为何要骗我为什么为什么”晓芸晕了过去
  • 千沌王朝

    千沌王朝

    在这个诸国各执一方的年代,千沌王朝的胡高宗面对着千沌等国的侵犯和屠杀,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除此之外隐藏在皇城内的暗流无时不想着取代他,他又能否躲得过这暗处的冷箭呢?
  • 穿越之风华年代

    穿越之风华年代

    昔日受尽白眼鄙视的大学生,却被拉回到古代成为寄居商贾之下的闲人,本欲悠哉悠哉顺其自然下去,却不料被卷进一个又一个的阴谋漩涡。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你是不能缺少的部分—小小另本文不是严谨外加严肃的历史小说,可能会出现奇奇怪怪的人,请勿见怪。
  • 三国从乱世开始

    三国从乱世开始

    汉末三国,群雄割据。这里有朝堂,有战场。更不缺的,是人人都处的江湖。这天,一个胡子拉渣的人看着水中的倒影,面容苦涩,楠楠道:“我为什么会这么丑啊。”
热门推荐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元素古陆

    元素古陆

    元气大陆上,身怀神罚天雷和绝对零冰双元素的明历,为了成为圣者,努力修炼。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万法

    万法

    法术入手即会,敌人任何法术只要一眼便能复制,一件逆天法宝,无上机缘,成就一个万法真仙。
  • 武者天尊

    武者天尊

    玄冥大陆,青元郡冥空城四大家族陈家家主陈元霸三子陈瑞,仗着陈府在冥空城的地位到处调欺男霸女,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你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你不可以没有骨气与实力,即使你有家世,但你如果没有修炼境界的话,别人虽然表面尊敬你,但背地里你什么都不是!可这一切都在某一天改变了。陈瑞在外出游玩时被天雷击中。将其劈的魂飞魄散,可是老天爷却将另一个杯具男的魂魄带到了他身上,于是,他以另一个身份重生。经过天雷淬炼的身体,使他有着比他人更强的防御筋骨,一路的奇遇也使他的修炼路途一帆风顺。可是,封印魔界恶魔的魔界之门松动,使他背负起了封印恶魔的重任,经过一场场的苦难,终于阻止了魔界之门开启,而他也凭借对天道的感悟成为暝空界第一个达到天尊的人。武者境界:入门、练气、武徒、武士、武师、武将、武君、武帝、武圣、修魂、道魂、元尊、天尊。
  • 我轮回了三千年

    我轮回了三千年

    我在同一天,轮回了三千年。PS:精品老书《都市之无上天骄》同步火热更新中,等不及的朋友,可以先行观看老书,品质保证,绝对精彩。
  • 玉虚首徒

    玉虚首徒

    穿越也好!重生也罢!是广成子我也无所谓,但是你不能让我穿越就来就要受伤啊~!穿越就穿越呗,你让我穿越到混沌之中或是道祖讲道时,再不济巫妖大战那混乱场面也好啊,总不能让我成了将要被消去顶上三花、闭了胸中五气与凡人无异的广成子身上啊!
  • 祸千古

    祸千古

    他,真武大陆第一人。他,真武大陆最贱的人。他,真武大陆毒术第一人。他,是白湛。有一天,一座仙宫突然砸在真武大陆上,白湛抢到了无上至宝。终于,真武大陆各大高手忍不住了,对他进行了无休止的追杀。“杀了这为祸大陆的毒人,还这真武大陆一片朗朗乾坤。”“他妈的,要宝物就直说,老子最讨厌别人在我面前犯贱。”“等着吧,一群老匹夫,老子一定会回来的。”说着,他捏碎了其中的一个无上至宝,一顿天旋地转后竟然到了魔兽山脉,更不幸的是还碰上两个不知道比他厉害多少倍的女人打架,且看白湛是否能逃出生天,征服仙女,再次成就真武大陆第一人,报得大仇,飞升大世界。
  • 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宁夏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宁夏的运输体系中,公路运输始终占着主导地位,可以说,公路交通的发展是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之一。
  • 诅咒之舞

    诅咒之舞

    青春和梦想在一场盛大的邂逅中被皮下流动着的欲望撕毁成一片片软底鞋跟下孤寒的舞步友情被爱情凌乱爱情被人性贪欲复制替换情感被名利抹杀因恐惧而不知所措却仍旧走在暗红血液流淌着的繁华街边一头撞死在青春的坟墓前起因只是不愿孤独不愿独自一人被冷色人生漂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