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9100000013

第13章 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道德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道德箴言,启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成为他们服赝的座右铭。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宋代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资治通鉴》评价:“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慼,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创之。”说明范仲淹少年时就志存高远,胸怀天下,不以个人贵贱穷通为念。他的“先忧后乐”的道德情怀和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精神,开启了有宋一代士人崇尚气节的风气。他的一生有许多生动的值得称道的故事。

“划粥割齑”少年励志

范仲淹两岁,当小官的父亲逝世,母亲寡贫无依,改嫁到山东省长县朱家,继父对他不薄,但范仲淹自小就独立性强,在附近长白山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讽诵不辍。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凝结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些醋汁,将就吃下,继续苦读,留下了“划粥割齑”的美谈。

1011年,二十三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藏书丰富,聚集了许多精英人物可作良师益友,学院免费,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少有大志”的范仲淹继续清贫苦读。与他同舍的一位贵公子见他终年吃粥,赠以美食,他竟一口不尝,任其霉变。那位贵公子很不理解,范仲淹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划粥割齑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就咽不下冷粥腌菜了。”他还就这件事,写诗给同学晏殊(北宋著名诗人,后官至宰相):“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消。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表明自己像孔子的好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虽然物质生活匮乏,但寄乐趣于“慨然有志于天下”的精神追求之中。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爱民、惠民的德政

1015年,范仲淹中进士,开始了近四十年的政治生涯。他曾做过泰州、楚州、陈州、睦州、饶州、润州、越州、苏州、延州、耀州、彬州、邓州、青州等地的地方官,每到一地,都致力于人民福祉,展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治理念。

1021年,三十二岁的范仲淹调任泰州盐仓监官,职责是监督淮盐储运、转销,这原是闲差,但范仲淹却不愿闲适,而力求为百姓干好事实事。他深入调查踏勘,发现海堤多年失修,坍圮破败,盐场亭灶失去屏障,农田民宅受海涛威胁。大海涨潮,水淹泰州城下,灾民流离,租赋受损。范仲淹上书痛陈海堤利害,建议在长江北岸修建一道坚固的海堤塘堰。朝廷调范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堤治堰。范仲淹率领四万民夫,奔赴工地。开工不久,遇暴风雪,大海潮吞噬了百余民夫的性命,一些迷信的官员说是触犯天怒,主张立即停工。范仲淹临危不惧,坚持筑堤之役。大风卷浪涛汹涌冲来,兵民退避,官吏失措,范仲淹站在水中,巍然不动,安定众心,终于修成了绵延数百里的堤堰,横亘海滨,保障了盐场农田生产,流民重返家园。百姓管海堤叫“范公堤”,兴化县衙留有祭祀范仲淹的“范公祠”遗址。

据沈括《梦溪笔谈》载:范仲淹晚年主政浙西,遇大灾年,饿殍枕路,富有政治智慧的范仲淹,实行了救灾的新模式。杭州一带喜爱竞渡(划船比赛),烧香拜佛,范仲淹顺应民俗,因势利导。他鼓励民众竞渡,地方官带头在西湖上游览宴饮,百姓争相仿效,空巷出游。范仲淹又招集各佛寺的住持,告诉他们荒年工价非常便宜,可以大兴土木,修缮寺庙。与此同时,还每天召募几千民夫兴建粮仓官舍。监察官上奏弹劾,说杭州不办赈灾事务,反而“嬉游不节,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仲淹上书答辩:“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就是说,游乐、兴造,是为了动员民间富余资金,拉动市场需求,每天提供几万个就业机会,赈灾事务,没有比这更好、收效更大的了。沈括评说:“是岁两浙,唯杭州安然,民不流徙,皆文正(范仲淹,谥文正)之惠也。”

值得大书一笔的是,范仲淹在历任高官之后,把多年节约的俸禄、赏赐全部用来建立“慈善基金”——购买扶危济困的“义田”。这种“义田”,都是近郊丰稔的好地,达千亩之多。他委托贤能公正的族人管理,按照规章实施。贫困的族人,每天发米一升,一年衣服一件。嫁女儿的资助五十贯钱,再嫁的减为三十贯。娶妻的,资助三十贯,再娶的,减为十五贯。葬丧,资助十五贯;幼者夭折,资助十贯。全族聚居九十多人,从每年收获中供给稻谷八百斛,收支相抵,绰绰有余。族人当官,则停止供应。尽管范仲淹救助的对象,局限于族人,但他已经竭尽全力,自己却一生清贫,死的时候,连装殓遗体、办理丧事的钱都没有。他留给儿子的“遗产”,只是救助贫困、养活族人的道义和责任。以上事迹收入《古文观止》的钱公辅所撰《义田记》有详细的叙述。钱公辅在文章里慨叹,世上位居三公、享禄万钟者,豪宅华车,妻妾成群,仅供一己独享;族人连门都进不去,更不必说贫困贤者了。较之范仲淹,他们真可以说是罪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当京官刚正敢言

1028年,三十九岁的范仲淹受到晏殊推荐,任秘书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校勘整理,属文学侍从一类,官阶不高,但能接近皇帝,预闻机密。这时,宋仁宗已二十岁,但朝政取决于六十多岁的刘太后。范仲淹认为这不符合皇家体制,上奏清刘太后撤帘罢政,交权于仁宗。晏殊大惊,责备范仲淹轻狂,难道不怕连累推荐者吗?范仲淹一向敬重晏殊,这次却不肯让步,答辩说:“我正是因为受到你的推荐,常怕不能尽职,让你难堪,不料竟因我直言进谏反而受你的责怪。”晏殊无言以对。结果朝廷还是谪贬范仲淹外任河东府(今山西省永济市)通判。三年后,刘太后死,宋仁宗调范仲淹回京,任右司谏,以言官身份,上书进谏更是名正言顺了。

1033年,东京、江淮大旱,又闹蝗灾,为安定人心,范仲淹奏请仁宗速派人赈灾,仁宗未回应。范仲淹当面问仁宗:“宫中半天不进食,会怎么样?现今几个州遭灾,民众挨饿,岂能不救?”仁宗省悟,派范仲淹安抚江、淮。他带回灾民充饥的野草,送给仁宗和后宫眷属,劝诫皇家戒奢从俭,体恤时艰。刚正不阿的范仲淹,坚持和邪恶势力斗争。宰相吕夷简是一个善弄权术的风派人物。刘太后在世时,他巴结逢迎;太后一死又说她坏话,狡诈行径,被郭皇后揭穿,吕夷简罢相。可是吕夷简宫中关系盘根错节,他勾结仁宗宠信的太监、妃嫔,诋毁郭皇后,挑唆仁宗废掉她。仁宗旨废郭皇后,明令百官禁议此事,吕夷简重登相位。范仲淹与御史台官求见仁宗,无人理睬,隔着殿门高呼:“皇后被废,为何不准台谏进言?”因而获咎,再度贬任睦州(今浙江建德)。范仲淹赋诗“分符江外去,人笑似骚人”、“轲意正迂阔,悠然万钟轻”,表明自己不怕像屈原那样被贬谪,甘愿学孟子执著正义而抛弃高官厚禄。

过了几年,范仲淹调任苏州知州,治水有功,再调回京师天章阁待制兼开封府知府。范仲淹觉察吕夷简滥用私人,朝政腐败,经过调查,写了《百官图》,面交仁宗,进谏说:“选用官吏,要按法制,皇上应当明白官吏升降的程序,不宜把权全委给宰相。”还指着《百官图》上的官吏名字,说明某些人的晋升符合程序,公平合理;某些人的任命不合程序,徇私枉法。吕夷简更加忌恨范仲淹,攻击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三度把范仲淹贬到饶州。范仲淹的朋友、诗人梅尧臣写了一首《灵鸟赋》寄他,大意说,你在朝中屡次直言,却被当作乌鸦不祥的叫声,愿你拴紧舌头,锁住嘴唇,除了吃喝之外,只管翱翔高飞。范仲淹立即回诗:“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八个字掷地有声,凸现了范仲淹历经三起三落,依然坚持为民请命的凛然大节。

“将军白发征夫泪”:为国戍边

1038年,甘州、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张掖一带)的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王国,称帝,调集十万大军侵犯延州(今延安),数百里边境受到掳掠或侵占。仁宗命夏竦为主帅,韩琦、范仲淹为副帅,率师抗击。当时,在战略指导思想上,韩琦和范仲淹之间有分歧。韩琦低估西夏军事力量,激于爱国义愤,主张集中各路兵力,大举出击。而范仲淹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宋军官兵战阵、后勤、防御多有弊端,主张积极的战略防御,先加强军事训练,构筑边防工事,加强后勤保障,待时机成熟,方可出战。夏竦派韩琦和参谋人员尹洙回京面奏仁宗,仁宗批准韩琦的方案。尹洙请范仲淹同时发兵,范仲淹与韩、尹虽为至交,但认为不可冒进,坚持不从。尹洙不理解,慨然叹息:“将帅应把生死置之度外,你区区过慎,看来不及韩公。”范仲淹回答:“大军一发,几万条生命都悬在统帅手里,置之度外的观点,我不知高在哪里!”

韩琦固执己见,派大将任福率大军出击,追敌至六盘山下,遭遇埋伏,十六名将士殉难,万余士兵阵亡。韩琦大败而回,路遇死者家属哭喊亲人姓名,祈祷亡魂归来,见此惨状,痛悔莫及。

严酷的事实教训了宋军,在范仲淹的主导下,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措施,裁汰疲弱兵将,从士兵和下级军官中识拨勇猛将领,严格训练,安抚团结毗邻少数民族,在边境构筑起纵横城堡相边呼应的坚固防御体系。西夏军中传说:“小范老子胸中自有十万甲兵。”范仲淹的军事谋略震慑敌胆,西夏不敢轻举妄动。

转眼夏去秋来,大雁阵阵南飞,范仲淹百感交集,写下了“苍凉悲劲,慷慨生哀”(彭孙通《金粟词话》)的著名词作《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燕然”一句,出自《后汉书.窦宪传》:窦宪率汉军出塞外三千里,追击匈奴,到达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勒石记功,凯旋。范仲淹久历军旅,未了边事。举目四望,只见长烟落日,遍地寒霜;听到的,尽是悠悠羌笛,凄厉号角。范仲淹抚摸苍苍白发,夜不能寐,想起战士们暗落思乡之泪,不禁难以抑制将军、战士共同的爱国戍边和渴望和平的感情。

经过范仲淹、韩琦等艰苦努力,宋和西夏双方达成和议,消除了西部边境战事。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整顿吏治的改革

宋朝与辽、西夏长期交战,军费开支巨大;兼之重文轻武,“高薪养廉”,冗员多,冗费大,造成国库空虚、积弱积贫的局面。宋仁宗为了挽回颓势,对朝廷领导要员进行了大改组,撤掉吕夷简、夏竦的军政大权,任用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副宰相),韩琦、富弼为枢密院副使(最高军事副长官),欧阳修、蔡襄等为谏官。这些人都是贤良忠贞的一时之选。仁宗敦促范仲淹等尽快拿出改革政事的办法。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范仲淹上《答手诏条陈十事》,这十条是:一、明黜陟。二、抑侥幸。三、精贡举。四、择长官。五、均公田。六、厚农桑。七、修武备。八、减徭役。九、覃恩信。十、重命令。他提出系统的改革方案。仁宗立即采纳,并以诏令的方式予以具体化,颁布实施,史称“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的核心是整顿吏治。所谓“明黜陟”,就是要改掉用人论资排辈而不论德才、政绩的陈规,强调官吏的任免、升降要严格考核。“抑侥幸”,就是要限制对高官的“恩荫”(让高官子弟沐恩出仕),防止纨绔子弟无功受禄、结党营私。“精贡举”,就是要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由原来的重诗赋改为重时事政治策论,借以选拔治国人才。“择长官”,就是要改变州、县地方政官冗滥的局面,强调经过推荐、考核、审查的程序,严加选择,范仲淹还派得力的监察人员到各地考察,发现作奸犯科、贪污腐败或庸庸碌碌的无能之辈,一经查实,立即撤换。据史书载:范仲淹一手拿官吏名录,一手持笔勾销被撤免官员的名字。富弼说:“你大笔一勾,就有一家人要哭。”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回答:“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庆历新政”的矛盾,主要针对权贵集团,权贵集团绝不会放弃既得利益,而必然强烈反对。权贵集团不惜使用阴谋,炮制伪证,诬陷富弼等力主改革的官员涉嫌架空皇帝,擅揽大权,并牵连到范仲淹。仁宗虽不相信,富弼也据理申辩,但一时难以澄清。仁宗作为皇帝,本质上是以权贵集团作为统治基础的。祖宗成法也桎梏他改革的步伐,他由动摇而退却,终于诏令废止他先前同样以诏令形式颁布的改革措施。只施行了一年多的“庆历新政”夭折了。权贵集团弹冠相庆。范仲淹、富弼等见大势已去,主动辞职,请求外放。

1052年,垂暮之年的范仲淹病死,走完了他六十四年的人生历程。

哲人已逝,风范长存。范仲淹以他毕生践行“先忧后乐”的高风亮节,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类推荐
  • 大行台

    大行台

    梁武帝太清元年,东魏高欢病死,高澄继任,侯景据河南之地反,先欲投西魏,后又改投梁朝。高澄两路出兵,南讨侯景,武卫将军元柱等率数万大军日夜兼程,在颍川之北与侯景相遇,程阙的第二人生,就在这血与火的中原大地拉开了序幕......“杨忠,我见你家大儿子相貌非凡,却不知如何称呼?”“回都督,犬子杨坚。”“独孤公,听说你女婿李昞前段时间给你添了个外孙,当真可喜可贺啊。”“哈哈,你是说李渊那个小东西吧。”“二郎,若有一天,你能舍得下那个吃人的牢笼,便到西溪旁的花坞来找我。你说,那个地方也叫留下,我喜欢这个名字......”
  • 胡途

    胡途

    八王之乱,司马炎埋下祸根,兄弟阋于墙,自毁神器。五胡乱华,匈奴人狼子野心,家贼兴风浪,窃我中华。一个后世小年轻,魂穿八王之乱的尾巴,五胡之乱的头上,如何从浑浑噩噩变成了气吞山河。时势造英雄,英雄成就史诗,心安之处才是家,站着生活方成人。你想让我跪着,还要杀我吃肉,这是胡人的世界由你做主?那我就在这里好好走上一遭,匈奴、鲜卑、羯、羌、氐,一个都别跑,看我五杀,pentakill,教你做人!
  • 陛下免礼

    陛下免礼

    天庭电视台主办了一场大型古装真人秀节目,不幸成为签约选手的吴驰因此来到了公元950年……嘘,节目开始了——一本披着历史外衣的玄幻小说上线了。书友群:89941815
  • 巾帼佳人

    巾帼佳人

    她本是异国公主,却因权力争夺流落庵堂。为救胞弟,她铤而走险女扮男装入孟国,却不想又一次卷入朝堂纷争。朝夕相伴,她何时才能从“南公公”的身份中解脱?亲情与爱情,最终谁伴她左右?
  •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之帝国时代

    20世纪是一个帝国的时代!日不落帝国、沙俄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帝制在20世纪初仍然是主流,在这个帝国时代怎能少了中华帝国!李思不小心回到了1902年,然后他干翻满清,脚踏小日本,拳打北极熊,调戏山姆大叔……一不小心西伯利亚变为后花园,太平洋成为内湖,大洋洲是跑马场……在新建的皇宫里,李思猥琐的暗道:“这是一个帝国时代!”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漠公主的复仇奇缘

    冷漠公主的复仇奇缘

    八岁那时,她们三个的遭遇相似,在海边相遇后,成了三个复仇姐妹花……十八岁那时,他们回国来复仇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窃杀

    窃杀

    故事从一家医馆开始……穆晋,季越,韩平,贺峰,青吟,穆府,十二重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线位面穿越

    无线位面穿越

    创世元灵在实验时不小心劈死了一位平凡的死宅少年,为了补偿死宅少年,创世元灵给了死宅少年三个愿望,从此死宅少年一生都不在平凡,死宅少年发誓一定要过上,醒掌天下权,醉栖美人膝的生活。qq群咸鱼社499974751喜欢这书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玩玩哦。
  •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

    本书从宏观的视野对朝鲜半岛古代建筑文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区别于日本、朝鲜和韩国学者,将其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联系起来进行了系统的比较,阐明了一些当孤立地、静态地分析朝鲜半岛古代建筑及其发展过程时难以说明的问题,对其都城体系、斗棋系统、历史发展阶段等提出了新的分类方法。本书亦尝试超越古代建筑文化本身,从地缘、政治、佛教、儒学诸方面对朝鲜半岛建筑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阐释。
  • 起点之荒城

    起点之荒城

    “天渊之下封印的魔物?”“天渊之下是魔物,那躲在九天之上的仙人,岂不是鼠胆之辈?”“你可知本仙尊,一句话便能让你魂飞破灭?”“我不信!”天渊之下数十具栩栩如生的尸体,跨越无根大地,来到九天之上。“这是数百万年前为尔等战死的英灵,尔等不过是躲于九天之后的宵小,妄自称尊?我看这仙界不如就此打崩,让你们丑陋的嘴脸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一道霸气的声音,席卷仙界、人间、冥界,其声如战锤,直击人心。
  • 只恨当时爱已暮

    只恨当时爱已暮

    高高在上的公主,一朝经历国破家亡沦为宫妓。希望的种子却被一点点破碎,心死如灰,置身于黑暗中,一步步将权利游戏玩于鼓掌。踏着鲜血一步步向前,突然而来的温暖,还能不能拯救已经堕落成恶魔的她?只恨当时爱已暮,大梦一场终无果。咳咳……通俗一点就是一个腹黑心机女把一个伪装小白兔一步步逼上皇位的故事!
  • 重生之血舞星空

    重生之血舞星空

    一个现代逗逼青年穿越到未来的故事。属于热血,青春,战斗,爱情有关的小说,本文慢热,也许狗血。
  • 哎呦一起奋斗吧

    哎呦一起奋斗吧

    云兮的一生很简单,就是活着——活得好——活的比一般人好——活的比大多数人都好的一个进化过程而已!可谁知道最后居然活成了大家嘴里的偶像,心里的魔头!辰若一生也很简单,就是跟着云兮一起混日子——跟着云兮一起闯祸——跟着云兮后面收拾烂摊子!二十年后,看着眼前跪着的两个年轻的孩子,秦祖的心里一万头草泥马飞奔而过!老子只想找一个接班人而已,谁知道能一来就来了两个啊!师父啊,先生啊!二位可千万不要怪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