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12200000015

第15章 人的机体上存在着情感需要(3)

孕妇的妊娠反应:恶心、呕吐、厌食,“Profet(美国科学家)已经找到了强大的证据表明妊娠病是一种适应器,它能够阻止孕妇摄入或吸收致畸剂(teatogens)——即不利于胎儿发育的有害毒素”。孕妇“呕吐反应阻止了毒素进入孕妇的血液,从而保证胎儿赖以生长的胎盘不受侵害”。科学研究还证明,“头三个月没有妊娠病的孕妇,其自发性流产比有妊娠病的孕妇要高三倍之多(Profet,1992)”。

耳、眼、口、鼻、舌五官及体内消化、血液、呼吸等系统对于生存的作用是众所周知的,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的东西对生存也都是有用的。如眼睫毛、鼻腔毛在于阻挡异物的侵袭;指甲在于保护经常活动做事的手脚;打喷嚏在于打出异物或凉气;身体受冻时而发抖,在于产生热量保护机体;人在呼吸道感染(感冒)时,抵抗力低,鼻涕、痰特别多,或许这正是用于阻挡细菌的侵入,等等。

另一个方面,为生存,每一个物种的生存能力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即不断会产生新的生存能力;再说,一个物种的机体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普遍地产生某种新的性状。由此,我们应当坚信:人机体上的东西必然是有用的,情感一定是有用的。

2.各种情感的起源和作用

据此理论,我们充满信心,把问题深究下去。

应该肯定,在人和一些高等动物的高度发达的大脑中必然产生情感,而情感必然是有用的,是生存能力。这就是说,人脑不仅生出感觉、知觉和思维,而且还生成了情感。

人脑中会生成哪些情感呢?

既然人种的生存是人类的目标,人类情感是作为生存能力进化而来的,那么必然会生成一些有利于个体生存和人种繁衍的情感。比如,为了更好地繁衍产生情爱、母爱和爱美之心;为了保护自己,产生恐惧感和仇恨心;为了觅食,产生好奇心和寂寞感。

动物中存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有的群居,有的不群居。人类是群居动物,这对情感的产生有没有影响?或者说人类会不会产生有利于群居的情感?

为了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让我们首先对群居动物进行一些了解。

所谓群居动物是指以群体为生存方式,各部分成员以集体为单位,整日在一起觅食、作息、行动、迁移、彼此相互关照、相互协助的动物。

在动物界,群居动物是大量的。具体有:多种昆虫,如蜜蜂、蚂蚁、蝗虫等;多种犬科动物,如狼、豺、鬣狗;多种海洋动物,如热带鱼、黄鱼、金枪鱼、梭鱼;几乎所有的海洋哺乳动物都是群居动物,如虎鲸、蓝鲸、座头鲸、海豚、海狮、海象等(抹香鲸除外);陆地哺乳动物有的群居,有的独来独往。群居的有狼、狮子等。食草动物一般都是群居的,如角马、羚羊、藏野驴、野马、斑马、犀牛、大象、非洲水牛、羚牛等等。所有灵长目动物都群居,如金丝猴、黑猩猩、狒狒、长臂猿等,包括人;啮齿目动物中也有很多是群居的,如老鼠和兔子;多种鸟类群居,如火烈鸟、海鸥、企鹅、鹈鹕、麻雀以及像天鹅、大雁这样的候鸟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群是东非羚羊,通常一个群有数万头。蝙蝠是哺乳动物中数量位居第二的大家族。

[人性百题]

人的机体上会不会产生有利于群居的情感?

这些动物为什么要群居?这仅仅是人们常说的“习性”、“喜欢”吗?不!一定是它们为生存而迫不得已,不群居这些物种就无法生存。比如,群居可以防止被其他动物侵害,可以保护幼仔。

由此,自然选择必然在一些高等群居动物的机体上设置“喜欢”群居的心理机制,如孤独感,或许恐惧感也参与其中。同时,既然群居如此重要,群体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以及行动因素又会影响群体的稳定,这样,

自然选择又会在这些动物的机体上设置用于维护群体的稳定的心理机制。如自尊心、同情心、正义感,以维护物种整体的生存秩序。

我突然发现,自然界给人自尊心和同情心的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避免人类内部的矛盾和冲突,以维护人类内部的秩序。

照理,动物的生存能力是围绕个体生存和物种繁衍而产生的,一切能够产生情感的物种所产生的情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看到,群居动物和非群居动物所具有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同样是围绕生存,非群居动物的生存主要取决于个体生存和物种繁衍;而群居动物则取决于个体生存、物种繁衍和群体的维护。群居动物中的个体不得不既关心自己的生存又关心物种整体的生存,所以它们就有了用于物种繁衍和维护群体稳定的种种情感。

在高等群居动物中,还会产生特有的好胜心。

这样,据一般所知人有好奇心、爱美之心、好胜心、恐惧感、自尊心、情爱、母爱、仇恨心、同情心、正义感、孤独感、寂寞感等情感。

根据“生物机体上存在的东西一般都是有用的”观点,让我们看一看,高等动物特别是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种种情感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对生存和繁衍有什么作用?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有必要强调指出,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自然界不仅把一些直接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因素植入其机体中,使其成为机体的机能,而且还把生殖、母爱、情爱、同情心、正义感等并不直接利于个体生存但有利于物种生存的因素也融入其机体,也使其成为个体的机能。

[人性百题]

好奇心是为更多地觅食而形成的吗?

(1)好奇心。食物是生存的第一需要,一切动物都为觅食忙碌,而要获得足够的食物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在进化过程中,生物获取食物的本领会不断扩展和增强。于是,为了寻觅更多的食物,自然选择就给高等动物造就了好奇的生理机制。这种机制使人一看到或听到异样东西,就兴奋,就积极去探寻、去品尝,以获得食物。它们对一切未知的可能的食物发生兴趣,这样可以扩大觅食范围。假如说,动物不好奇,固守着原有的食物,见到可能有新食物的地方或能够作为食物的新东西,无动于衷,不激起任何兴趣,那它就会因食物缺乏而饿死。《裸猿》作者莫里斯说:“它们从来不能肯定,下一顿饭从哪里来。它们必须了解每一个角落,尝试每一种可能性,睁大眼睛去寻觅幸运的机会。它们必须探究,不停地探究。它们必须探查,不停地反复检验。它们必须要具有一种持续高度的好奇心。”

高等动物都有好奇心,类似人类的好奇心很容易在高等动物身上观察到,猴子的日常行为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好奇心发动的。它把东西撕碎、把指头捅进窟窿,在各种情境中进行探索,而在这些情境中不大可能有饥饿、害怕、性欲和安抚等情况存在。

循着物种生存这一轴心,我以为,好奇也是物种繁殖所需要的,这主要是驱使动物选择新的不同一般的更有生殖能力的异性。

(2)美感。“传统观念认为美是由观察者的双眼来评判的,但双眼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却是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进化而来的。”

[人性百题]爱美之心是为更好地觅食和择偶而形成的吗?

动物要生存,必须有足够的食物。食物存在于生物界。生物界的生物是众多的,然而能够食用的东西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这就需要动物有高超的选择食物的本领。这样,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就给高等动物造就了爱美的生理机制。它们一见到色彩鲜艳的植物,听到能发出悦耳声音的动物,就兴奋,从而积极地探寻,以扩大觅食范围,获得更多的食物。营养丰富的果子是成熟的果子,而成熟的果实是美丽的,如苹果是红色的,橘子是橙色的,梨是黄色的,桃是粉红色的,葡萄是紫色的,而它们的形状都是饱满的、对称的。人类喜欢大草原和森林,因为那里是人类祖先长年生活的地方,广阔的大草原和茂密的森林意味着丰富的食物。草原上色彩鲜艳,花儿意味着草地和果实,草地是绿的,果实是红的、黄的、紫的;森林里鸟兽成群,悦耳的叫声意味着山珍美味。

从性来说,美就是异性美。人们的审美能力不是学来的,一些人大字不识,但找老婆都知道要漂亮。“美的标准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反映生育能力与繁殖价值的可信线索。”

“大量证据证明,男性评判女性吸引力的标准是依据那些能体现女性生殖能力的线索,这是进化而来的。”

这就是说,动物不仅觅食需要爱美能力,而且物种繁殖也需要这种能力。动物中,谁生育能力最强,生出的孩子最健康呢?是美的异性,而美的明显特征就是年轻。比如,年轻女性身体丰满,面部皮肤细嫩、气色红润;年轻男性强壮、威猛,充满活力。这样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就在人脑中形成了见到美丽或俊朗的异性就兴奋(性兴奋)的机制,它反应为见到年轻貌美或英俊强壮的异性,比见到一般异性有更强的性快感。这就是人们特别喜欢美女或猛男的根本原因。可见,爱美能力也是一种用于物种繁殖的能力。

还有,动物的叫声往往用于求爱,悦耳的叫声是动物求偶所需要的。达尔文看到,动物爱美常常是因为性,即为讨好异性,“雄鸟一个个精心地以最殷勤的态度显示它们艳丽的羽毛”。

动物学研究证实,有些动物求偶期间会发出种种悦耳的叫声,这是动物求偶的语言和自我展示。达尔文说:“许多雄鸟在求偶期中的悦鸣声无疑是雌鸟所喜欢的。”

雌鸟总能选择“声调最动听、羽毛最美丽的雄鸟”,“许多鸟类的雄性间最激烈的斗争,是用歌唱去吸引雌鸟”。

[人性百题]

自尊心是为维护群体稳定和自我生存而形成的吗?

(3)自尊心。人是群居动物,而群体中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和斗争,存在着欺负、欺骗、偷窃、争抢、损人利己等方面的行为,这直接影响群体的秩序。为群体的和谐稳定,自然选择就在人脑生成了自尊心。自尊心的心理反应是,做了错事坏事感到羞耻,做了好事受到称赞感到荣誉。可见,自尊心的作用就是约束个人的行为,使其不做伤害他人和群体的事,多做利于他人和群体的事。

同时,自尊心也是群体中个体的生存和繁衍所需要的。群居给个体的生存带来了新的问题。在群体中,个体食物、异性、安全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群体中的地位(威信),常常是威信越高获得越多。在群居动物中,地位决定个体获得食物的多寡和择偶有无优先权,地位越高好处越大。地位取决于自己在同类中的威信。另一方面,同一物种内部互相欺凌是普遍现象,而欺凌程度常常取决于自己在同类中的威信。有威信者会受到信任和爱戴;没威信者被轻视、受欺凌,给生存带来威胁。如在猴群中,被大家看不起的猴,会被逐出猴群。所以,在高等群居动物中,为了生存,每一个体必须顾及自己在同类心目中的位置,力求受到尊重、信任、赞扬,而力戒被同类看不起。

不仅如此,个体的威信还涉及求偶,谁有能力、有威信谁就容易得到异性的青睐。所以,要找到好的伴侣,也要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羞耻感、内疚感、害羞感可归结为自尊心,即自己提高和维护自己的威信以获得尊重的情感。自尊心表现为认识自己的错误或不足,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及威信;还表现为不做错事,不卑躬屈节,以维护自己的威信。这是一种自我完善和保护自己地位的能力。

对于自尊,《进化心理学:心理的新科学》一书作了深刻的论述。“自尊是一种追踪地位的机制。”“人类是以群体的形式进化而来的,为了生存和繁衍,我们必须依赖他人的帮助。”“既然社会接纳程度对于我们祖先的生存和繁衍如此重要,那么自然选择肯定已经在人类身上塑造了相应的机制,让我们可以评估自己被他人接纳的程度。社会计量理论认为,这种机制就是自尊。对自尊的渴望能够激发我们去获取他人的喜爱和支持,让我们去改善现有的社会关系,以及寻找新的社会关系。”“从功能的角度来讲,支配等级(dominance hierarchy)是指一个群体内部的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那些非常关键的资源——即有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的资源。个体的等级越高,他所获得的关键资源也就越多,反之亦然。”“自尊追踪了声望、地位和名誉。根据这种扩展,自尊就变成了一种负责追踪他人对我们的尊重和敬意之情的心理机制。”

我以为,非群居动物没有自尊心,这是因为它们既没有群体要维护,也没有地位问题。

[人性百题]

好胜心是为维护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而形成的吗?

(4)好胜心。这是人追求地位的另一种心理机制。在同一物种(尤其在群体)内部遵循强则存,弱则亡,胜则存,败则亡,“软弱被人欺”的规律;不仅如此,动物间的交配,也常常是强者有权。动物研究表明,动物间的争斗,常常是为了争夺交配权。这样,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然界给具有高级神经系统的动物一种自强的生理机制,即争强好胜,不示弱,不服输的好胜心。应看到,动物个体的自强自保对于物种的生存是十分重要的。

[人性百题]

恐惧感是为防御敌人躲避危险而形成的吗?

同类推荐
  • 中国学生心理咨询

    中国学生心理咨询

    本书分析、解答了学生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经济社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对减缓压力、舒解疲劳有帮助。
  • 内向也是一种优势

    内向也是一种优势

    在很多人看来,外向者更容易和人们相处,更容易表达自己,因而显得也很自信。而与之相对应的,内向似乎成了一个人性格缺陷的代名词。本书正是从性格分类讲起,帮助人们客观认识和对待不同性格类型的人群。同时,着力分析内向者十个潜在的巨大优势,帮助内向者建立自信,同时找到具体的方法来发挥性格优势,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提升自己,从而获得可见的进步和成功。在本书中,内向的读者能了解到如何将自己内向的优势——比如集中力、分析式地思考、坚韧不拔的能力运用到工作和私人生活中。外向人群也能更好地了解内向者,彼此之间建立更好的沟通方式,促进生活与工作的和谐与提升。
  •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跟专家学情绪调节

    每个人都是有情绪的,因为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东西,高兴、悲伤不用别人教,天生就会。但是,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情绪,这些能力却是通过后天学习得来的。所以,只有学会并提高自己表达、控制、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才能够自由地体验不同的感受,并将它融入我们心理的不同层面,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人。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微勃症:乐嘉的坦白从言

    为何我总谈人性?因为我记录在哪儿吃喝拉撒对你没价值,对我也没有价值;我想谈国家兴亡,但我谈不到点子上,也压根儿没能力谈到点子上。我谈人性,是因我以此为生。更重要的是,时代会变,观念会变,制度会变,但人性不会变。假设你我素不相识,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我的书,那将是你的遗憾;如果你喜欢我超过喜欢性格色彩,那将是你最大的损失。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尘仙途

    清尘仙途

    谁等候了岁月岁月又等候了谁仙剑一曲又见烟花绚烂繁华应如故何为仙何为尘心安处,即归宿
  • 都市之刺天传

    都市之刺天传

    刺客,行于光明,隐于黑暗,“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扶危济困,踏尽世间不平事;唯心而行,愿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刺客。太史公赞曰:“……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主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本书为您讲述的是一位在现代都市生活中逍遥纵侠、肆意横行的刺客。作者笔力可能有限,但会极尽全力,把我心目中的刺客形象展现在您的面前。
  • 浴血的帝国: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浴血的帝国:纷乱的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荡气回肠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衣袂翩翩、风流恣意的时代。这里既有奸诈狡猾的乱世枭雄,也有羽扇纶巾的风流雅儒,既有励精图治的英明君主,也有昏庸懦弱的白痴皇帝。他们谱写了许多精彩动人的故事。
  • 半痴半醉半浮生

    半痴半醉半浮生

    她以为他会是永远的敌人,可是他说我等了你那么久,你却没有回头看我一眼。她以为他会讨厌我一辈子,可是他说一辈子那么长,他怕他没有办法再坚持。如果那枚戒指没有丢,可能他永远都不会出现在她的生活里;如果大妈死的那天她没有逃走,可能也就不会和他有任何交集;如果她能早日放下仇恨,可能故事也会改写;如果……可是他说他感谢她逃走,感谢和他发生了交集,感谢故事并没有改写。她只是淡淡一笑,在他耳边轻声说着:“谢谢你,让我遇到了你。”
  •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
  • 大佬她有了小祖宗

    大佬她有了小祖宗

    文案:沈无颜这辈子想过她的10万种死法,唯一没想到的会是被自己的白月光弄死,然后穿回了年少时和自己同名的另一废物身上。我去,哗了狗了。转个学,还被极品美男堵在厕所里上下其手亲了个遍。沈无颜(冰冷):想好怎么死了吗?某人微一思着(歪头):姐姐好甜……甜死可以吗?沈无颜:……(这莫不是个傻子?)某夜,一中前校草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那就是……沈无颜,我看上你了,所以我决定不计前嫌,我要娶你。999朵玫瑰花摆满整个报告厅,沈无颜掏了掏耳朵,云淡风轻:“那不行,我还得回家喂狗。”昨晚狗狗没吃饱,咬人有点凶,到现在脖子还有点疼。某人可怜兮兮:“汪……”一中所有人都认为贺书意就是个吃软饭的娘娘腔家伙,因为他叼走了他们一中最最霸气的年级第一,还哄得这个年级第一没得底线的宠他宠他再宠他。沈无颜也是这样认为的:“书意,你能不能有点骨气?”直至某天,沈无颜打架失手了,无意间掀下了对方的面具。沈无颜:……某人:……姐姐,见面好!沈无颜(气血上涌):榴莲准备好了吗?哭唧唧!
  • 魔兽争霸之所向披靡

    魔兽争霸之所向披靡

    一个地球少年,因一次约会变故,穿越无极大陆,看他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凭借魔兽争霸系统,如何步步前进,成就巅峰。前面写的不好,毕竟是刚写,但是若是耐心看下去,我想大家还是会喜欢的。
  • 血为引玉为媒

    血为引玉为媒

    他,用赫赫战功为媒介以灰飞烟灭为代价换取七百年的余生只为求一个真相她,无忧无虑,见色忘义只求一生顺顺顺利利以血为引,以玉为媒能否让两人重新相遇?不同的人生轨迹能否在最后一世得到救赎?
  • 陌上白鹭为双

    陌上白鹭为双

    这场战斗,赢的人九五至尊,输的人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