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200000029

第29章 《左传》的文学成就(8)

《左传》作者对《春秋》的评价,代表着当时人对历史散文创作的理论规范。成公十四年载:“君子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汙,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昭公三十一年又进一步申说:“故曰:《春秋》之称微而显,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杜预将“微而显”五项细加申述,称之为“五例”(参见第七章第二节)。钱钟书先生认为:“五例之一、二、三、四、示载笔之体,而其五示载笔之用。”(《管锥编》,第一册,页一六二)“微而显”四项,属修辞学方面的特点,“惩恶劝善”,指的是社会功用。就修辞要求的四项说,作者认为《春秋》的记述,言辞简洁而意义显明,善于记述而含蓄深远,婉转屈曲而能顺理成章,穷尽其事而无所歪曲。这四项八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亦如钱钟书所说:“‘微’之与‘显’,‘志’之与‘晦’,‘婉’之与‘成章’,均相反以相成,不同而能和。”(同上引)不过以《左传》本身的特点看,左氏更重的似乎是“显”、“志”、“成章”和“尽”。将《左传》与《春秋》相较,距离“五例”的要求,左氏实更为切近。诚如钱钟书所说:“窃谓五者乃古人作史时心向神往之楷模,殚精竭力,以求或合者也,虽以之品目《春秋》,而《春秋》实不足语于此。”“较之左氏之记载,《春秋》洵为‘断烂朝报’,征之《公》、《穀》之阐解,《春秋》复似迂曲隐谶。乌睹所谓‘显’、‘志’、‘辨’、‘成章’、‘尽’、‘情见乎辞’哉?”(同上引)

“惩恶劝善”的社会功用,与春秋时期讲实用重功利的观念是一致的。“上之人能使昭明,善人劝焉,淫人惧焉,是以君子贵之。”“劝惩”的作用是巨大的。以《春秋》、《左传》为例,《春秋》“书齐豹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鲁庄公如齐观社,《春秋》直书其事,左氏进而责之“非礼也”(庄公二十三年)。所谓“善志”,即在敢于彰善瘅恶。因此司马迁评论说:“夫《春秋》(兼指《春秋》经、传),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惩恶劝善,史家之责不可谓重大矣,自此以后,惩恶劝善的目的,不但为历代史学家所继承,而且成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传统与审美特质。

对于“古人作史时心向神往之楷模”的“五例”,我们不应把它割裂来看,而应视为一个整体。它体现了春秋时期人们对史传文学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要求。作为载笔之体,要求将细密与显明、简洁与含蓄、委婉与流畅、质朴与真实完美地统一起来,这些已涉及对历史著作结构、布局、剪裁、取舍、叙述、文字、风格等诸多方面的美学要求,而这些要求又必须符合“实录”与“劝惩”的原则。把“真实之美”与“文采之美”结合起来,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这就是历史著作应具有的审美境界。

四、文体概念的萌芽

古人认为,文章之体,起于《五经》(颜之推曰:“文章者,原出《五经》”)。《文心雕龙·宗经篇》论各体文章之始,皆举《五经》为其根源。真德秀分文章为辞命、议论、叙事、诗赋四大门,则选《左传》、《国语》为其正宗。所以章学诚说:“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体备。”“后世之文,其体皆行于战国。”(《文史通义·诗教上》成书于春秋战国之交的《左传》,已包含有众多文体样式的萌芽,并有若干有关文体的论述,可以看出春秋时期人们对于文体概念的认识。

《左传》著述宏富,众体赅备。据笔者统计,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二十篇,“原始以表末”,追溯各体文章之始,举《左传》之例者多达三十余处,涉及乐府、赋、颂赞、祝盟、铭箴、诔碑、哀吊、谐隐、史传、论说、檄移、章表、议对、书记各体。有的与刘勰所论之文体尚未完全吻合,刘称之为“变体”,但已可以看出该体之雏形。宋人陈骙在其所著《文则》中亦加以概括说:春秋之时,王道虽微,文风未殄,森罗词翰,备括规模。考诸左氏,摘其英华,别为八体:一曰“命”,婉而当,如周襄王命重耳(僖二十八年),周灵王命齐侯环(襄十四年)是也。二曰“誓”,谨而严,如晋赵简子誓伐郑(哀二年)是也。三曰“盟”,约而信,如亳城北之盟(哀十一年)是也。四曰“祷”,切而悫,如晋荀偃祷河(襄十八年),蒯聩战祷于铁(哀二年)是也。五曰“谏”,和而直,如臧哀伯谏鲁桓公纳郜鼎(桓二年)是也。六曰“让”,辩而正,如周詹桓伯责晋率阴戎伐颍(昭九年)是也。七曰“书”,达而法,如子产与范宣子书(襄二十四年),晋叔向诒郑子产书(昭六年)是也。八曰“对”,美而敏,如郑子产对晋人问陈罪(襄二十五年)是也。作者观之,庶知古人之大全。

陈骙归为八体,并总结各体的特点,其实除刘勰、陈骙所列举概括的各体之外,还可以补充举出一些。如晏子之论“和同”,叔孙豹之论“三不朽”,属于论辩体;王子朝告诸侯,属于诏令体;《左传》所录的许多古谣民谚,即谣谚体,又具有骈俪体的特点。有的体式,乃属首见或首创,如鲁哀公孔子诔(哀公十六年),是留存下来的最早的诔文。(《礼记·檀弓上》记鲁庄公诔御者,惜诔文无传焉。)还无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麹”(宣公十二年),叔仪乞粮于鲁人,歌“佩玉”而呼“庚癸”(哀公十三年),为最早见到的隐语。公孙夏命其徒所唱的“虞殡”之歌,则是最早的挽歌。而《左传》中多次出现的“君子曰”、“君子谓”,更是开了后代史书论赞体的先河。可以说,春秋时期文体分类已初步萌蘖。如此众多的文体有赖于《左传》的存录,为后世文体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上面所述文体,多属于六朝人所谓“笔”(无韵文)的一类。作为“文”(有韵文)的一类,主要在诗体方面。逯钦立先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录《左传》中的诗,包括“歌”、“谣”、“杂辞”、“诗”、“逸诗”、“古谚语”几类。可见诗体一区,体裁亦丰富多彩。只是诗在春秋时期人们的头脑中,是庄严的政治教化工具。师旷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襄公十四年)《国语·周语上》也有邵公相类似的论述:“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师旷、邵公的话,本意在说明诗这一文体“补察时政”的作用,以及公卿大夫瞽史百工谏议国君的职责,但是从侧面也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对诗体概念的区分。在有韵的“文”这一类中,包括“诗”、“曲”、“箴”、“赋”、“诵”等类体裁。身分不同的人,所用的文体一般不同。考之《左传》,大体如此。贵族之作,则称“诗”,称“赋”,如祭公谋父作《祈招诗》(昭公十二年)、郑庄公姜氏之赋(隐公元年)、士之赋(僖公五年)。而下层人民之作,多称“讴”、“谣”、“诵”、“谚”,如宋城者之讴(宣公二年)、舆人之诵(僖公二十八年)等等。从内容及风格看,贵族之作,多从容典雅,温柔敦厚,郑庄公之赋曰:“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虽矫情伪饰,却貌似温文尔雅。庶人百工之作,则辞浅会俗,诙谐尖刻,如《宋城者讴》:“晘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野人歌》:“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定公十四年)前者刺华元,后者刺南子与宋朝,皆入木三分。春秋时期对上述各类诗体的“囿别区分”尚处于蒙眬阶段,但无疑地影响了后代各体诗的发展和后人对各种不同的体裁的总结与探讨。

《左传》中还有一些涉及文学思想的记载,如“味以行气,气以实志,志以定言,言以出令”(昭公九年),是关于气、味、言、志关系的论述,认为外界事物之味,使人的气血流通,气血流通,才能意志充实,意志充实,则发口为言,言之运用,便可发布命令。(说到“言”,又是重其实际功用。)“从其有皮,丹漆若何?”(宣公二年)“服美不称,必以恶终”(襄公二十七年),则表明了人们对文质关系的看法,要求文与质的统一。子产说:“节宣其气,勿使有所壅闭湫底以露其体,兹心不爽,而昏乱百度。”(昭公元年)运用于创作上,即主张保持旺盛的创作精神,不可操之过急而使“神疲气衰”,刘勰在《文心雕龙·养气篇》中说“吐纳文艺,务在节宣,清和其心,调畅其气;烦而即舍,勿使壅滞”,“节宣”之论,本之于子产而又加以阐扬。昭公八年师旷论石言时说:“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雕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认为统治阶级滥用民力,民不堪命,必然引起百姓的怨怼。这段话的理论内核,启迪了后世所谓“不平则鸣”的理论的产生。这一些论述,都可以反映出春秋时期的文学思想。总之,《左传》中反映的春秋时期的文学观念与文学思想,尽管在认识和表达上还不是那么清晰,但已经显示出非常活跃的趋势,对某些问题已进行了有目的的总结与探索,这是非常可喜的。

(第五节 )《左传》与中国古代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渊源关系。

先秦时期没有后代的“小说”观念,更没有对小说这一形式的理论揭示和概括。但是,以《左传》为代表的先秦史传文学的创作实绩,却为后世的小说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借鉴。《左传》叙事中的大量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却显示出蕴藏其中的小说因子。而描写人物时,又不乏使用纯小说笔法。我们且来看两个情节描写。

宋华父督见孔父之妻于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桓公元年)

郑徐吾犯之妹美,公孙楚聘之矣,公孙黑又使强委禽焉。犯惧,告子产。子产曰:“是国无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与。”犯请于二子,请使女择焉。皆许之,子皙盛饰入,布币而出。子南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观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妇妇,所谓顺也。”适子南氏。子皙怒,既而櫜甲以见子南,欲杀之而取其妻。子南知之,执戈逐之。及冲,击之以戈。子皙伤而归,告大夫曰:“我好见之,不知其有异志也,故伤。”(昭公元年)

第一个写宋国的华父督垂涎孔父妻的美色,在路上遇到了,贪婪的目光迎过去,还要目送她走远,嘴里还要赞叹着。寥寥几个字,刻画华父督好色嘴脸的确是入木三分。第二个写公孙楚和公孙黑争妻。徐吾犯之妹在楼观上择婿,两男子的表演也写得非常生动。简直就是绝妙的三角恋爱小说。子晳想硬抢别人之妻而动武,自己反而受伤,最后的自嘲掩饰亦不失幽默。这些描写,无论从情节的安排,还是性格的描画,都已经是小说的形态了。

此外,再如成公十六年“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一节,钱钟书先生称之为“纯乎小说笔法”(《管锥编》第一册);成公十一年“声伯之母”一节(即前举写施氏妇一节),林纾也称其“一支支节节叙之,便近小说”(《左孟庄骚精华录》);在《左传》中,在非小说的形式中包含着丰富的小说因素。因此,《左传》不但对史传文学产生巨大影响,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了“史”的营养和依据。

同类推荐
  • 国学与领导智慧

    国学与领导智慧

    “阐旧邦以辅新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本书旨在融会古今,古为今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的阐发,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感悟国学文化,以此提升领导干部执政智慧,锤炼领导干部品格修养,塑造领导干部个人魅力。
  •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本书属于赏析性的通俗音乐读物,介绍评析了20世纪一百年间中国作曲家创作的九十多首优秀音乐作品,包括歌曲、小型器乐曲和交响乐作品等,按年代分为五个时段,并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作品结构和音乐风格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评介。本书文字通俗易懂,面向广大的专业和业余音乐爱好者。为了便于读者深入理解作品,书中还配有作曲家珍贵的生活照、手稿等大量图片。本书对了解20世纪中国音乐史大有裨益,亦可作为音乐评论爱好者的入门读物和范本使用。
  • 祠庙陵墓对联(下)

    祠庙陵墓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对联。
  • 菊与刀

    菊与刀

    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其造就了一场极度惨烈的世界大战,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伟大的经济奇迹。日本为什么会成为令人发指的侵略者? 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国吗?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国家,是怎样迅速复兴崛起的?所有问题都能在这本鲁思·本尼迪克特编著的《菊与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此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其极大的影响至今不减。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
热门推荐
  • 霍格沃茨之巫师宿敌

    霍格沃茨之巫师宿敌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霍格沃茨,一所孕育着年轻巫师的魔法学校。里昂·小天狼星·波特(LyonSiriusPotter),今年十一岁,正好到了入学霍格沃茨的年龄,他备受人们的关注。四十年前,里昂的祖父率众打败伏地魔为首的黑暗势力,保护了整个霍格沃茨,以及整个巫师界,他的名字叫——哈利·波特(HarryPotter)。他,是不朽的传奇!传奇的秘密法典、能预见未来的生与死之书、就连麻瓜都能用出魔法的神奇魔杖,渐渐侵蚀人们的心智,始作俑者,究竟是谁?在这一切的背后,暗流涌动,竟将一切矛头指向凤凰社,魔法部对其连声讨伐、大力打压,不知是谁在推波助澜,让魔法界在麻瓜生活的世界里公之于众,人人岌岌可危,魔法是如此神奇,可把它用在坏的地方那就不妙了……人都是自私的,对于无知的危险他们总是想法设法地先去摧毁,于是,麻瓜界与魔法界,一场弥漫着硝烟的战争将一触即发……(温馨提示:这是一部讲述哈利波特孙子的故事,当然铁三角哈利、罗恩、赫敏将有重大戏份,另外,我个人非常喜欢阿不思·邓布利多,所以这里将做出部分剧情调整,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校长依然是由阿不思·邓布利多担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喵少看这里:来啊!求互相伤害

    喵少看这里:来啊!求互相伤害

    我去,什么情况!一觉醒来,自己以往光辉发亮的光环不见了,不见了!祁夏一脸懵逼的看着平坦的胸部......苍天啊!自己......居然重生了!不对!祁夏翻开衣柜子——这全是喵系的衣服是怎么回事啊啊?!他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网游顶级大神,腹黑的他一眼就看上了这个小黑客......尽管她看着像个男的(祁夏:胸平怎地了!!!不服来战!!!!)。新人新文发布,求顶不沉(一对一,女主逗比男主腹黑,绝对宠)
  • 至尊棋圣

    至尊棋圣

    相传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尧帝发明了围棋。留下了五本至尊神谱,相传得此书者可以逆改天命。化腐朽为神奇。其中五本最为世人所想得的神谱。依次是烂柯谱,草木谱,媪妇谱,呕血谱,血泪谱。五本神谱流落世界。必须要找到他们,让这些神谱回到它该去的地方。堕落的天才围棋少年因偶然遇见一老人,从此走上了匪夷所思的热血奇幻旅程。
  • 云月吟

    云月吟

    他是被誉为“人中之龙”的南园主人,悠然出尘,雅如古琴;她是因他落下不治之症的遗孤,机灵古怪,反叛倔强。因为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断送了她的一生,愧疚,自责,心如止水的他给予她极致的宠爱,可面对她的痴心相付,他却一味选择逃避......她说,长弓,我喜欢你,我要一直陪着你;他说,丫头,那不叫喜欢,等你长大了,你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紧握着的手腕在松开的那一刹那,他终于明白,原来,早已习惯的拥有正在时间的细缝里悄悄流逝......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这是一个异能的世界,透视,穿墙,隐身,应有尽有。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金钱,名望,权利,无一不存。这是一个残忍的世界,背叛,阴谋,杀戮,五彩缤纷。同时,这也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希望与绝望共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军I

    将军I

    以coc为背景,糅合玄幻修真、博弈论、老聃老庄等大道无为思想之小说。建筑四派、世家大族、魔兽势力、法师女巫、阵图道行、隐世门宗······且看万山巨头如何争权夺利,奇谋百出;且看意气少年如何仗剑出芒,建业合方。
  • 妖君给我当代练

    妖君给我当代练

    景叶芳龄十岁,一次偶然,一位自称她夫君的英俊少年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景叶:给我吃丹药?!还有这么好的事?提示:修为太低,服用可能会爆体而亡少年:那你就只能自己修炼咯景叶小手一甩,手里的纸扇就要掉落在地上。一道金光闪过,一个面带愁容的少年出现在眼前。“怎么可以乱丢,万一把我摔疼了,可怎么办?”“谁让你这几日都不出来见我,我就是想见你才…”“你下次再这样,我可就不出来了。”少年蹲下身,满眼宠溺地看着她,“今日便算了,下次再这样就罚你去后山修炼。”
  • 城市黄昏里的一只候鸟

    城市黄昏里的一只候鸟

    李铭的作品并不刻意的追求和营造思想或是主题的深度,只是对底层进行原生态的书写,用亲身的体验抵达底层生活的深度。因此,李铭作品的意义就在于展示和揭开被现代城市文明所遮蔽的苦难,被社会和历史忽略了的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尤其是他的进城务工文学,他以真切的“底层生存写作”带有纪实性的记录了那些生存在城市里的异乡人。小保姆二燕子怀孕了,男主人被迫屈服。谁将对她的未来和幸福负责,在城市的黄昏里,她注定变成一只候鸟。除了掉落高楼,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像同样命运的春草,她沦为男人生孩子的工具。从水深到火热,这里的女人,还是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