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31

第31章

你打算重新塑造艾思奇。你说他现有的形象实在是刻板,在各种各样的描述里,都把他刻画为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你并不反对这种定位,只是觉得,基于这样的定位来谈论艾思奇,就会目的先行,把艾思奇的一生阐述为不断走向这个目标的过程。问题是,这个目标是逐渐形成的,还是最初就极端明确呢?说得再清楚一点,就是即使不否认艾思奇小小年纪就具有了共产主义理想,这个理想到底是什么,是一开始就外延和内涵明明白白的,还是艾思奇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断把这个理想实在化呢?再者,只有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哲学这些语汇做出富于弹性的阐释,才能对艾思奇有别致的体认。进而言之,只有对历史的书写方式有独特的把握,对20世纪中国史有高屋建瓴的认识,才能给艾思奇以恰当的定位。

对一座成型的建筑物来说,要改变其中一块砖的位置,大致有三种方案:整个建筑推倒重来;把这块砖和别的砖调换;把这块砖抽离出来,用于新的建筑。你打算怎么做呢?若把整个建筑推倒,那么,这块砖也就面目全非了,曾经我们对它的认识就是作为这座建筑的构成来看待的。把这块砖和别的砖调换,位置可以高点,可以放在正面的墙上,从而显得重要些,但不会在根本上改变它的处境。你无意推倒既有的建筑,你只是想把这块砖抽离出来,在原有建筑不远不近的地基上,给这块砖一个特殊的位置。

你说,你不想谈论艾思奇对******哲学思想的贡献,也不想谈论他关于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的阐述,甚至不想谈论他参与的哲学批判活动。那么,你能谈些什么呢?你想让艾思奇陌生化,新奇化,这我可以理解,只是,你能怎么做呢?艾思奇和瞿秋白不一样,后者在境界上足以和葛兰西一类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媲美,和一切富有激情的思想者、行动者相提并论,这是艾思奇所欠缺的吧?

你对艾思奇有一种历史性的敬意,这个我能理解。只是,你能以什么样的叙事来表达和传达呢?重读意味着重塑。对艾思奇的重塑,不仅仅是为了艾思奇,而且是为了一个时代,那个业已远去的时代。你迫不及待地谈论艾思奇,就是想拽住那个时代的衣角,让它消逝得慢一些,尽可能留下点什么。我期待着你的作为。给艾思奇一个恰当的安置,势必带动一系列旧概念,锻造一整套新概念,从而为谈论杨献珍、冯定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提供新的范式。

柯仲平

今天我们来谈谈柯仲平。柯仲平是谁?也许你会这样问。为什么要谈柯仲平?这个人很重要吗?也许你会这样问。你若不知道柯仲平是谁,这一点不奇怪;若觉得柯仲平不谈也罢,我也理解。在中国20世纪的思想和社会史上,有很多人比柯仲平著名,比他重要,比他更需要一次又一次来拉出来示众。只是,我今天很想谈谈柯仲平,有这个想法已经有那么一段时间了,一个月,两个月,估摸起来,至少有一年光景了。

知道柯仲平这个名字大概是在中学时期,应该是语文老师讲解某篇课文时捎带提到过他,此后就忘记了。一年前开始关注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柯仲平立即映入眼帘。哦,柯仲平,我应当很早就听说过的。后来读创造社的有关资料,柯仲平作为其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再度出现。尽管不起眼,却对他生发出兴趣来,于是就搜罗他的资料。还好,万圣书园有一套《柯仲平纪念文集》上册是他第四任也是最后一任妻子所写的评传,下册是回忆和研究类的文章。

和以往读非理论性的书一样,捡起这本书来,也是随意地前翻后看,印象自然也就是深一脚浅一脚,忽而读到他少年时代的不羁,忽而又是他延安时期的纵情。在云南省立一中读书时,仲平参加过公演话剧募捐,并作了一首诗:“莫懒惰呀,哥哥!莫疏忽呀,妹妹!我们是幸福的享受者,连续不断地创造者。前面就是自由之路了,快跑!快跑!”仲平对民歌体新诗的热衷,这里可以窥见端倪。

写得最实在的,当属仲平的第三任妻子徐克。从1943年和仲平离异后,她沉默了四十年。看到一些回忆仲平的文章“不够实事求是”,“有的竟歪曲了事实,不符合柯仲平的历史和风格,似褒而其实是贬”,徐克“秉笔直书”,写出了《诗人柯仲平》。仲平1930年12月被国民党上海巡捕房逮捕入狱,直到1933年八月被保释治病,期间经历了折磨,两腿几乎不能站立。只是,有文章说柯仲平在监狱中受尽严刑拷打,头发牙齿都掉光了,就是“神话式的文字”了。徐克还说,鲁迅逝世时,远在日本东京的柯仲平的确十分沉痛,不过,那首《赠爱人》不是献给鲁迅的,是写给徐克的。“诗的内容,明明白白是表现不怕困难的革命决心和对爱人的深情鼓励,怎么能和鲁迅逝世联系起来呢?”王琳在“评传”里的处理倒是很技巧:鲁迅逝世一周年时,仲平在武汉参加了一个纪念会,他激动不已,想说点什么。“说什么呢?他心乱如麻,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唔,就朗诵《赠送爱人》吧,就我和鲁迅先生的关系说来,给他朗诵这诗歌也是可以的。”

在给上级所写的交待材料里,仲平依然是民歌体:

党啊!我亲爱的党!

最后我还决心要完成——

歌颂党,歌颂******时代的一部书!

遗憾的是,他连“歌颂”的权利都被剥夺了。那个时代不再需要他的歌颂,他的歌颂也早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赵树理

《读书》第七期一篇谈论沈从文的文章中,把他和鲁迅、赵树理做了比较。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们三位对农民的表现具有代表性。鲁迅从“国民性批判”的立场出发,着力揭露中国农民的落后和愚昧,赵树理塑造了革命年代的“农民英雄”图像,沈从文的农民世界则是在与现代都市的对抗中,体现出独特的价值。

文章又把张爱玲和赵树理做了比较。二人几乎是同时出名的,一个在沦陷区,一个在解放区。都对“五四”新文艺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都从通俗文学脱颖而出。不过,张爱玲代表了中国小说中“传奇”的传统,赵树理代表的则是“评书”的传统。这样,高低之分就出来了。

文章里说,赵树理的创作一直受到文人的轻视,无论他们是左翼还是****。据严文井的回忆,赵树理曾经为自己的儿子不能就读重点小学而放声大哭。看来,小学的重点与非重点之分由来已久了,所谓人人平等在“新中国”也只能是一个神话。

20世纪40年代后,郭沫若和周扬等人撰文称颂赵树理的创作,其实没有谁真正看得起他。相比之下,沈从文在政治上郁郁寡欢的时候,仍然受到必要的重视。照胡适的说法,沈从文作的是贵族的文学,赵树理作的是平民的文学,结局自然不同了。

文章的结论是,身份政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赵树理的悲哀就在于无法摆脱它的宿命。这自然是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不无道理。不过,我倒是觉得,赵树理的问题在于和政治过于靠近。他笔下的农村和农民,尽管充满生活的气息,但言行举止都渗透了那个时期政策的味道。相比之下,沈从文和政治的距离比较远,至少和一时一地具体政策保持了必要的距离,他对湘西唯美和奇异的描述未必没有政治的意图,但这样的政治,属于“大政治”,或者说永恒的政治,和人性密切相关的那种政治,由此,他的作品也就具有了恒久的魅力。

倪梁康在《读书》上发表谈论《色戒》的文章,提供了这样一个伦理学主张:“在道德本能与道德判断的冲突中,即在萨特式的良知与正义的抉择中,尽可能站在前者一边。这与《色戒》的结果相似,与《断背山》的结果相背。我不是说要放弃正义,而只是说,当良知与正义的天平不相上下,却又必须做出决断时,我们应当偏向于前者。”他的理由是:“道德本能有别于道德判断的重要一点就在于,前者不会因时代、民族、政治、文化的变化而轻易改变,它是人性中更为普遍和持恒的因素,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更为根本的基础。”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把《色戒》的启示归结为这样一个悖论:是做刘胡兰,还是做王佳芝?从而,倪梁康的观点意味着什么,就非常明了了。由此说来,张爱玲的确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她不仅重写“启蒙”,而且重写了“革命”,重写了“抗日”。

我们应当选择什么,应当写点什么,怎么来写,都得好好想想,避免赵树理的悲哀。国家在倡导“以人为本”,这里的“人”究竟有哪些内容呢?人性、人道、人的尊严和价值当是题中应有之义吧。“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早已过去,那个年代的价值观已被彻底颠覆,为那些价值观而献出生命的人们在九泉之下,会有怎样的感想呢?

同类推荐
  • 散落的光阴

    散落的光阴

    散落的光阴,语言优美,意境高雅。作者在文集中与读者共同分享了岁月深处的个性体验和感悟,描摹或温情或幽深的生活,有青山绿水,有故园情深,有市井烟火,也有阅读感悟。
  • 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

    从城市欲望到精神救赎

    本书主要选取当代城市小说的欲望与审美之关系作为研究视角,分时期进行论述:20世纪50-70年代是欲望的政治化与审美贫困化的时期;20世纪80~90年代是欲望的释放与审美的调节时期;世纪之交是社会转型与精神救赎;寻找救赎之道。
  • 靠近

    靠近

    后来,杨小白告诉我,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把右手伸进了衣兜,握住了那把刀子的刀柄。紧紧地握。他说他当时的感觉,就是有个类似一块大石头的什么东西,突然压住了他的心脏。足足有两分钟啊,他的心脏是静止的,之后猛然咚咚咚擂鼓一般上蹿下跳,震得他两个耳朵根子又痒又胀。需要说明的是,这把刀子本来是陈斯情的,被杨小白偷来了。这倒不是说杨小白看不惯陈斯情在课间用这把刀子削苹果皮,相反,陈斯情这个丫崽子削苹果时,右手的小指高高地翘着,那样子还真就挺带劲的。
  •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永远的阿赫玛托娃

    本书是小说家叶兆言最新散文自选集,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写人记事描物,体悟五味杂陈的人生。近年来,小说家叶兆言创作了大量的散文随笔,受到读者喜爱。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小说家,散文只是玩票!”但其散文的精彩,可与小说媲美。也许是家学渊源的缘故,小说家叶兆言的散文表达了浓厚的文人情调,无论是漫谈陈年旧事、闲话文化名人,还是追怀亲朋师友,都显得学识丰富、坦诚真挚,散发出平和恬淡的儒雅气息。他的文笔简洁平实,或直抒胸臆,或旁征博引,或幽默谐趣,自有一种韵味,反映了一个作家的深厚学养及其浓厚的现实与人文情怀。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热门推荐
  • 大灾变之诸天掠夺

    大灾变之诸天掠夺

    天灾末日,人类被丧尸和变异兽包围。一次拾荒行动,梁勇意外得到一个神秘的手环。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手环竟然隐藏着穿越诸天的秘密......
  • 快穿之大佬总想把我拐回家

    快穿之大佬总想把我拐回家

    帝国年轻的将军沈倾在一次战斗中灵魂破碎了。祈疏的任务就是在各个虚拟世界中找回沈倾的灵魂碎片。但是……为什么每个世界的碎片都想把我拐回家?!任务结束,沈倾把祈疏抵在墙角,“睡了我那么多次,你不打算负责?”“明明就是你睡了我。”“那我对你负责。”
  • 寻缘系统:我的美男老公在哪里

    寻缘系统:我的美男老公在哪里

    系统??小幽??小说里写的竟然成为真的!!开始寻美男之旅!人家都穿越成女主,为什么我是女配!!抗议!抗议!小幽:“抗议无效。”
  • 故梦微雨

    故梦微雨

    尘封多年的旧事,阴差阳错的结合,这一段纠缠不清的命运故事,从那年无雨的北平,到烟雨的江南,再到晴好的上海。故里谁听梦,一席旧雨湿……
  • 江山为聘倾世一欢

    江山为聘倾世一欢

    前世,她是家族少主,父母少亡,她身担重任,至死都身披枷锁。一朝穿越,她是楚国嫡公主,她誓要活得自在,却不料遇上某腹黑质子。他容颜惊世,她惊才艳艳,两相角逐,是谁?赢得这天下。闻人清欢:你许我江山为聘,我还你倾世一欢。慕容烨:江山如画不如拈卿一笑,山河万里只愿与卿共赏。最好的爱情,便是势均力敌。1v1双洁
  • 邪天逆修

    邪天逆修

    一位天才得到上古传承《最上乘论》,修炼《邪天罡经》,觉醒异灵根,踏上逆天修行之路…….他是一位绝世天才,他也是一位好战分子,他会无厘头的杀人,他也有软弱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人生哲学大师……
  • 黑山儿老妖

    黑山儿老妖

    电影剧本合集,每一卷便是一部电影,计划将会有多种类型囊括其中。看惯了小说的朋友们,如果愿意换换口味,想了解一下这种文体,那么希望您尝试阅读一下本书。万一觉得有趣不妨多看两眼,倘若能持续关注,真是在下莫大的荣幸。大家的支持便是对在下巨大的鼓励,谢谢。
  • 智齿未及

    智齿未及

    恰到好处的沉默,适可而止的出击曾经以为错过是永不交集的南北极,后来再次遇见才知道不过是一转身的距离。身为口腔医生的处女座赵轩然在辗转八年后,再次遇见了那颗未萌出却隐隐作痛的智齿(夏笔先生),开启了他们的智齿时光。八年前,他是她的老师,八年后却是……。高冷的人最怕遇见磨人的妖精。
  • 无爱婚姻:首席的绯闻妻

    无爱婚姻:首席的绯闻妻

    “我不爱你!”三年前,脱轨的一晚,他明白清楚地跟她说,而她的反应却是一副没关系的样子!他不爱她,她爱他就够了,不是吗?!她如愿嫁给他后,无爱的婚姻持续了三年,直到那刻意无视的绯闻爆了光他说:“把这份文件签了。”“好!”取起那份斩断跟男人最后一丝情份的离婚协议书,女人目光短暂的呈呆滞,但还是执起了台上的钢笔,洒脱地签下自己的名字这夜,她抱着孩子相拥而眠;这夜,她成为了下堂妇,被另一个女人取代了女主人的位置;这夜,也决心离开!当放下婚戒,强逼自己转身的时候,女人知道那场飞蛾扑火般的梦,彻底的醒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