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900000015

第15章

me→You:第二人称叙述

把我思之对象的“我”置换为“你”,似乎是一种对象化的处理,这个过程中,我所思所想所欲诉诸笔下的“我”(me)从主体之我(I)的长袍下走将出来,成为You,也就是大写的“你”。源出意义上的“我——你”关系在这里是不适用的,这里的“我——你”一开始就不是“主——奴”关系,与其说“你”为我“审视”,不如说反客为主,“我”倒成为被审视的对象。极端点说,“我——你”在这里呈现为“奴——主”关系。

“你”咄咄逼人;“你”义无反顾;“你”苦心孤诣;“你”卓尔不群。

“你”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原本不过是“我”之中的“我”,I之me,可是,me不甘心,执意从I的居高临下,统观一切的局势中走上前台,与I对决,以“你”的身份拔出剑来。I于是被缩小了,甚至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作为我思之对象的那个“我”,在话语中成为独来独往的“你”,自觉地流放,流落,流浪,心甘情愿地舍弃庇护。I不是很理解已然为You的me,不理解me的勇气和决绝,有惊讶,有不解,有惋惜,也有惶恐。

me转而为You,倒不是为了和I作对,短暂的相对,甚至示威性的敌对,只不过是个象征性的仪式而已。“你”终将转身而去,把“我”留在身后。

不过,总归有一个作为叙述者的“我”存在,虽然隐而不显,但的的确确是存在着的。这个“我”不是那个正在写作的我,它是文本中的幽灵。me转而为You,或许可以越出I的控制,却不可能摆脱这个幽灵。

626路

从离开家门到西二旗城铁站,需要10分钟。至多等待10分钟,就会有车过来。下午1点后,车上的乘客不会太多,运气好的话,还会有空座。坐四站地,大约需要20分钟,就到了大钟寺站。出站后毋需过天桥,走下台阶,往左10米远,就是公交车站。候车的人,多则二十,少则几位,稀稀拉拉的。有不断张望的,有漫不经心的,默不做声时,站台气氛凝固得有些怪异。若有二三位窃窃私语,气氛就松懈下来,有了动感。

面前的路就是北三环,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速度相对要快一些,却不怎么感觉行驶的嘈杂。窄窄的自行车道上,不时有一二辆飞驰而过。和机动车的速度相比,自行车自然要慢很多,感觉上却很是紧张。骑车的人是紧张的,急着赶路,烈日高照的时候,他们显得格外耀眼。

626路车是你要等候的。这路车发的车次比较少,有时要等二十分钟才有一趟。这个时候,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通常虚位以待。从中门上车,刷卡,你就近找个空座。紧接着的一站,常常有很多乘客涌上,车厢里立刻拥挤起来。

再过四站,你就到了目的地。轻松或艰辛地挤到门口,一脚着地,就头也不回地穿过自行车道,走到人行道上,往校门而去。

五点半左右,你出现在校门对面的候车站旁。候车的人很多,你躲在人行道上。626路照例是难得过来一趟。像345路,简直是一辆接着一辆,626路则千呼万唤,左等右等,依然不露面。你肩上的书包很沉,在来时的重量之外,又增添了很多。像今天,都是食品。校门外有一家面包店,通常要买四五块面包,过了天桥,公交车站旁边是“稻香村”,想到家里没有馒头了,买了一袋。月饼柜台前人满满当当的,想到前几天妻子带回的月饼很合口味,就买了十块。这样,除了肩上的书包,手里多了面包、馒头和月饼。出了店门,看到《法制晚报》,想到赶回小区时报纸已经售罄,就买了一张。

等待是有些漫长,你倒不是很着急。行人很多,自行车很多,都是急急忙忙的,赶着回家。傍晚的着急和早晨的总归有些不同。早晨是往单位去的,傍晚是朝着回家的方向。目的地不同,着急的程度也就不同。家总要比单位令人向往。况且,工作了一天,神情都带着疲惫,不复早晨的迷离和清爽。

车终于来了。车上的乘客已经很多。等候上车的又有许多。拥挤着上车,在车上继续拥挤。头脑有些麻木,对肩上和手上的重量也感觉迟钝了。没有谁发牢骚,或是习惯了拥挤,或是和你一样迟钝。忽然想到卢卡奇的“阶级意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厂里劳作,工人们的麻木、迟钝和听天由命,也不过如此吧。

正是交通的高峰,堵车是正常的。经过桥下的十字路口,至少要担搁十分钟的时间。行人和自行车闯红灯,机动车也有不守规矩的,结果是普遍拖延了时间。到站,上下车,在拥挤的车厢里,一切都是缓慢的,完全是机械的移动。

终于,大钟寺站到了。脚急急忙忙地跳下车,心却还是慢腾腾的,比脚的速度慢了那么几拍。上台阶,过天桥,进入城铁。刷卡,上斜梯,候车。车上照例是拥挤的。

下午四点到六点

下午三点五十七分,还在和朋友通电话。像我这样深居简出的人,每天说话的机会非常有限,所以非常珍惜每一次的交谈,面对面的和电话里的。但当断则断,女儿四点二十分放学,我必须得出发了。

匆匆挂断电话,穿好棉衣,关门,上锁,摁电梯钮,进入电梯,摁底层钮,再摁关门钮,随电梯一同下降,出电梯,拐弯,出楼道门,再拐弯,呼啦拉的风扑面而来。北京没有秋天,夏天过去仅仅一个月,风先是凉飕飕,而后就是冷飕飕。我住的小区属于新开发,北门以北还在建设中,没有高层阻挡,所以有了风,就径直吹到我们小区了。不由地缩了缩脖子。忽然想,这哪儿有副教授的风采啊。记得读大学时,看着教授副教授甚至讲师,都满是敬仰,觉得他们要学识有学识,要风度有风度。自己这个副教授,却邋遢得很,冬天还没到,就和老头子一样穿上了棉衣。那天去书店给女儿买英语磁带,售货员一个劲推荐最贵的一种,说你们不懂,这种DVD可以互动,小孩子学习起来特进步。最终我选了最便宜的一种,瞧那售货员的眼神,我就知道,自己是那种无知而又穷酸的家长。若我西装革履、衣冠楚楚,当不会是这个效果吧。不过早已习惯了不屑的眼神,也无所谓了。

北门外一排无照经营的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黑车,司机满怀期待或习惯性地吆喝坐车吗坐车吗,我摇了摇头,算是打过招呼了。说心里话,我对黑车没有什么恶感,大家都不容易啊,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啊,要不,谁乐意大风天的在外头耗着。不过我很少坐黑车,原因倒也简单,我很少“打的”。

小跑了几步,就感觉有点气喘。平时很少运动,肺活量很是有限,今天又有风,跑步就更为艰难了。进入城铁的大厅,刷卡,走上站台,才四点三分。从出家门到城铁,我至多用了五分钟,速度还行。

最近城铁加快了运营速度,车次之间的间隔明显缩短。等了不到两分钟,车就悄然而至。这个时候,乘客不是很多,打扮入时的年轻女性和明显民工模样的小伙子之间有个空座,我旋即坐了下去。左边是扑鼻的香味,右边类似发馊的饭菜味,我无可拒绝,都默默地接受了。

先是给C君发短信,请他为刚才通话的L君写个书评。C君很痛快地答应了。我又询问通讯地址,好把书寄给他。通讯地址收到了,又转发给L君,这个事情就算有了交代。这个过程中,给X君短信,通知他最好在一个月左右把文章写好。X君回复说好的,继而,他又询问何时刊用,我回复说第2期应当可以,是双月刊。这样,组稿的事情也算有了眉目。自手机有了短信功能,我很快就习惯于用短信解决问题,节约费用和时间,简明扼要,把事情说清楚就是,不像通话至少得客套几句。

走出城铁,手机显示时间是四点十三分。五道口的行人向来很多,目不斜视或偶尔左顾右盼几眼,步伐一直是急匆匆的,过一个红绿灯,就是公交车站。375路车到了,箭步而上,两站地就到了蓝旗营。

下车步行至附小东门,时间是四点二十五分。女儿还没有露面。家长们或翘首以待,或交头接耳,或像我这样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还好,女儿今天出现得比较早,远远地看到我,就高兴地跑了过来。我接过沉甸甸的书包,挎在右肩上,又把她手里拎的衣服装在自己左肩背的大书包里,就一同出了校门。

女儿滔滔不绝地汇报着一天来的生活。她今天过得很愉快,这都写在她的小脸上了。我告诉女儿妈妈下午已经到了桂林,她就开始念叨想妈妈了。我说这么大了要自立,她说自己有恋母情节。我询问晚饭如何安排,是麦当劳、肯德基还是韩国餐厅。我最近喜欢上了韩国风味,极力向女儿推荐,女儿坚持麦当劳,我只好按照她的意思。

步行至公交车站,690路车就过来了。从前门上了车,就赶紧往后门挤。自从上下车的车门分开,拥挤是远远甚于从前了。只有一站的路程,挤到后门,车就进站了。

进入麦当劳,选好食品,女儿端着盘子上了二楼。时间是五点五分。我也有点累了,对女儿说慢慢吃,算是休息片刻。食客以青少年居多,且有一些外国人,应当是留学生吧,附近的小区居住了很多韩国和日本的留学生,国际化的感觉就流露了出来。看着女儿吃东西时的痛快劲儿,觉得又好笑又好玩,她每次吃汉堡,都是先消灭面包,然后再一层层、一丝丝地扯开里面夹着的肉片,小心翼翼地放到嘴里。她说要慢慢地感受美味。

五点三十分,我和女儿离开了麦当劳,往城铁走去。女儿懂事地说自己背书包,我说不用了,你把自己看管好就成,别磕着碰着。和女儿同行是快乐的,哪怕自己累点,只要她兴高采烈,我的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刷卡,走进站台,候车,上车,拥挤的车厢。好在只有两站。出站后,等候坐斜梯的乘客接踵而至,我对女儿说爬楼梯吧。和远在天国的祖父一样,我惧怕人流的挟裹。和女儿拾阶而上,拐弯,又拾阶而下,出站。

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步行之后,逆着四点时的次序,六点打开了家门。女儿开始做作业,我熬小米粥。在回家的路上,我就惦记着小米粥了,这是晚餐必备的项目。女儿也说要喝,就加固了我的想法。每天晚上有小米粥,生活就是有滋有味的。

愤愤不平

和以往一样,妻子送孩子进去训练了,你坐在车里,先是百无聊赖三分钟,后是拿书来读。这时天色已晚,幸好,路灯比较亮。妻子特意把车停在路灯下面。你坐在后座上,藉着穿过玻璃的光,读这本前两天在书店里让你眼前一亮的书。

你买一本书,或者出门前顺手拿一本书,都是即时性的感觉。打开书的那一瞬间,也许只有两三秒钟,你就足以确定,这书你是喜欢读的,应该读的,或必须读的。第一印象对你来说至关重要。那天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说是小说,你翻开目录,却是工工整整的讲义,从第一课到第九课,印象批评、新批评、俄罗斯形式主义、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整个一个20********理论嘛。类似的书你读过很多,印象深刻的还要数伊格尔顿那本。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殿堂里受洗多年,无论怎样,你总归算是左翼吧,那种批评的冲动早已渗透在你的血液里。不痛不痒、四平八稳的东西你没有感觉,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类歌功颂德的东西你厌恶至极。伊格尔顿,据说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名气好像还很大。他的书你读过几本,那本批评后现代主义的书就不怎么样嘛,不过,他的20********理论的确是有模有样的批评理论啊。

你在书店看到的这本书,能比伊格尔顿好到哪里呢?作者是日本人。对于日本和日本人,你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历史恩怨(侵华的日军杀害了你的外祖父),不能不服气啊,柄谷行人的《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看得你一愣一愣的,赶紧在书店找到他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页一页,一行一行,翻来覆去地读了几遍。还有河北教育出版社那套从日文翻译的思想家研究,译者实在是应该低头思过,可是,透过那烂之又烂的翻译,你不能不佩服,日本学者的现代思想研究的确是上乘之上乘啊。也就是那个时候,你开始注意到晚清以来日本对中国的强势影响,考虑翻译与东亚现代性的密切关联。

伊格尔顿毕竟是英国人啊,日本人的文学理论如何,小说里又能如何讲授呢?得搬回家看看。居家居然没有时间,只好在昏黄的灯光下,消磨、消耗、消灭、消化这位日本的作家了。起初几页,你有点不知所以,这故事这情节和印象批评有啥关系呢?第一课快结束的时候,小说中的主人公开始讲课,讲完印象批评,第一课也就结束了。第二课开始又是故事,然后才是主人公走进教室,阐发新批评。后面的课程都是这样的了。

你琢磨了半天,故事情节和主人公课堂的授业究竟有啥关系呢?一定有关系吧。你现在还没有弄明白。主人公讲授的文学理论,倒是亦庄亦谐,亦正亦邪,生动活泼一类的形容词,凡是你能想到的,都可以用在他身上。他言词间很注意和学生的交流,像打开龙头的自来水哗哗往外冒,有声有色,水花四溅。那些不声不响的学生听众,一定是听呆了,一个个才无话可说,或者来不及反应,譬如鼓鼓掌或者嘻嘻哈哈笑出声。

同类推荐
  • 李俊革诗词

    李俊革诗词

    本书是作者的个人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发表的三千余首诗歌和诗词,分为两部分:上册为诗寻浪漫,下册为词归喜悦。这些诗所涉内容广泛,既有景物描写,又有个人言志。诗词里有不少作品写的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写中国人民的勤劳勇敢,写中国人的大公无私、大爱无疆。另外还有“琴、棋、书、画、诗、酒、画、茶”,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李俊革先生的诗词作品,从艺术的角度欣赏,给人以精神享受。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在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二十五个关于各类美食的故事。穿插于蛋糕、甜点、意面、咖喱酱肉、鱼子酱、螃蟹浓汤、鲜蚝之间的,是女性对于生活、情感、人生的领悟和面对世界的勇气和执着。这种食物与情感交融在一起的感性文字会轻触到她们柔软的内心,让这些在都市中被迫坚强成长的女性能够通过阅读抚慰心灵的孤独与冰冷。
  • 乡野闲人

    乡野闲人

    《乡野闲人》为安宁“乡村三部曲”第三部,前两部分别是《我们正在消失的乡村生活》(2016.3,黄山书社)、《遗忘在乡下的植物》(2016.7,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书中所选个案,代表了中国大部分乡村的组成,比如村长、小贩、乡村医生、手工艺人、大学生、单身者等。这些个体人物的悲欢离合,也代表了大多数乡村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尤其在当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经受的冲击强烈,他们的日常生活,人生际遇,也便有了表现的价值。乡土文学需要以有温度和悲悯的笔触,去展示乡村普通民众的人生悲欢与命运起伏。
  • 现代小说还乡母题研究

    现代小说还乡母题研究

    本书运用叙述学和主题学相关理论,选择现代小说还乡母题作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对母题研究的边界作出清晰的厘定,提供了比较纯正的母题研究范式。
  •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

    《遇见你之前,我以为我受得了寂寞》包含了6封情书,10篇故事,从情书里读沈从文的真性情,在小说中感受他的浪漫情怀。读沈从文笔下的爱情,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跟随他去品味悲欢、感悟别离,忍受无奈。在经受一场场情感的洗礼后,爱仿佛变得澄明,生命也因那些不可言状的同情与温爱而散发出淡淡的暖人的味道。我们都曾在心底想象爱情,而他的笔下有爱情本来的样子。
热门推荐
  • 亚特兰蒂斯之倾覆大陆

    亚特兰蒂斯之倾覆大陆

    亚特兰蒂斯最混沌的时期,想要结束战争却必须依靠战争,成为这个时代最大的讽刺!谁能决定这个世界最终的走向?为寻找人生方向踏上流浪之路的作家,“天之北斗何其蓝,折翅骄鹰涉宇难!”通晓一切丧失情感之人,“如果敌军中出现了那个男人的名字,那就意味着我们走到了尽头!”摒弃仇恨引导人类的天使族末代之君,“无论你曾经有多么强大战胜过多少敌人,只要有一次错误的决策就足以让你走上末路,这就是战争!”
  • 天下易得知己难求

    天下易得知己难求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命由我,生死由天?不……如果什么都由天定,还修什么仙,还求什么长生!我要以天地为棋盘,众生为棋子。命运只掌握自己手里,天亦可违!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登天成神。逆天,尚有例外。逆吾,绝无生机!我……我们想要的一切所憧憬的未来这里全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魔王弟弟啊

    我的魔王弟弟啊

    许观渔是个铁憨憨,他的迪迪更憨憨。最恐怖的是他和他迪迪竟然不知道。
  • 春天是结束亦是开始

    春天是结束亦是开始

    这是春天真正的起点,而非终结,以出现在她寂寞行路上的那个人温暖的触碰,第一个有力的拥抱开始,将一切从头来过。
  • 倾君侧:惊世毒后

    倾君侧:惊世毒后

    她于他,不过一枚棋子;他于她,不过整个天下。她为他,倾尽一身医药才学,救了他最爱的女人;他为她,放弃所有计划,只为保全她。她爱他,依然;他爱她,未果。当所有计划全部漂浮于水面的时候,她才明白,只有自己才是那个沉浸在一切美梦里的跳梁小丑....
  • 同学站住别跑

    同学站住别跑

    前面的同学晚上就别出去鬼混了!很危险的!!!卧槽(*`へ?*)还跑!!站住憋跑!!
  • 已婚男的肆意人生

    已婚男的肆意人生

    我,男,已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生病了。医生说我是抑郁症,别人都叫我神经病。他们是对的,我的确是个神经病。所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我们都渐渐长大

    当我们都渐渐长大

    他们的人生,永远都在上演的错过的戏码,只要再等等,就能追上彼此,无奈青春年少的他们,给彼此留了太多遗憾。爱而不言,何其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