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4500000001

第1章 引言

1.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在大乘经典中,《心经》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及代表性,同时它的含义也非常深。很多学佛者会把《心经》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也有不少人都已经会背诵了。但是,对于这部经典,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解、念诵或背诵的层面上,那真是太可惜了。佛陀讲经说法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亲证到经典中所讲的世界,而不是要将佛法当作一门艺术或学问来学习。

佛陀不是依着某一部经典才大彻大悟的,老子、耶稣也都不是依着某部经典而大彻大悟的。他们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以及整个世间的实相才大彻大悟的。他们都是读懂了这部“无字天书”,才大彻大悟的!

如果你紧抱着经典不放,就会被那些文字障碍住而看不到真理、实相,无论你多么精通三藏十二部,你仍然是在自我意识中思维、推理、想象而已,你还是在梦幻的世界里。

然而,要真正看懂这部“无字天书”不容易!我们要通过多少经典、多少文字的诠释,你才能够看懂这部“无字天书”?要用多少语言的描述,你才能真正听懂这“无声之声”?又要用多少法门的修行,你才可以体悟到“无修之修”?

如果你仅仅从文字上去解读,即使你已经诵读了几万遍、几十万遍,你依然无法真正去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世界,仍然无法解脱自在。当然,你在念诵《心经》的时候,它的种子可以种在你的心田,结下善缘;但是,当你真正有因缘看懂这部“无字天书”的时候,再回来看《心经》,你就会体会到:哇,原来是这样!我们这一期的禅修,已经有三次到户外去进行实际的教学,这些教学的内容是超越经典、超越文字的,是直接指引大家去看那活生生的世界,协助大家去看懂这部“无字天书”,协助大家去体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所以,当你这一次禅修之后,你再回来看《心经》,你会渐渐地看懂这部“无字天书”,这时候,你的感受就会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2.空

《心经》所讲的“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解脱者体证到真理、实相后,他对宇宙本体——空的描述;一个是宇宙本体实相的“空”。如果你没有去修证、体悟到这方面,你仍是在苦海之中,仍然无法解脱。当一个修行证悟的解脱者体悟到宇宙的实相,体悟到现象界的一切与本体“空”的实相之后,他的“心”是与“空”融为一体的,他的身心自然会展现出“空”的特性。

《心经》所讲的“空”,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更不是任何个人头脑中的哲学名相,它是直指整个宇宙本体的“空”,是实相中无边无际的虚空、空间。“空”之中蕴藏着非常巨大的能量,当能量因缘具足时,就会冷却、浓缩、凝结为极微粒子,极微粒子又会从夸克、质子、中子、电子慢慢形成原子、分子,再组成物质。所有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有的动植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由“空”之中的能量转换而来。但你不要以为我们的色身只是一些单纯的能量而已,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会像医生一样认为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

如果我们的身体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那些生物学家、化学家,以及所有的科学家都可以解脱自在了。可是,他们为什么并没有解脱自在呢?因为他们的了解深度仅仅到物质或能量,而没有深入到“空”。能量是散播在无边无际的“空”之中,当能量转换成地、水、火、风之后,又因缘聚合,与“空”再巧妙地组合、转换,我们的有机生命体才会诞生。要知道这个缘起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而是变化无穷,是缘起甚深!这个“空”,比缘起还要更深,是甚深极甚深。

3.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

如果你要理解“空”,你必须先体悟现象界的深奥、玄妙,融入整个法界的法流,再从这里去理解、体证“空”的玄妙。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你能知道法住智的实相是无常、无我,对生命的执取才会放下、放开;如果你没有体悟无常法印,直接给你讲“空”,你便会执着于一个恒常不变的“空”,结果你不是落入“真常唯心”的空,就是落入顽空、断灭空。所以,在你要体悟真正的“空”之前,必须要“先知法住智”,先体悟现象界生灭变化的实相。

在我们协助大家禅修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把心宁静下来,去看法界的“法流”,去看色、声、香、味、触、法,看地、水、火、风,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流,当下现象界的一切都在宣说着无常的法音。只是因为你没有活在当下,你的心常常跑到过去或未来,好像一具行尸走肉,智慧眼没有打开,所以你不但看不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你还颠倒梦想地要四处去找法、找解脱、找涅槃,这就是本末颠倒的梦想!

《心经》所讲的是一个开悟、解脱者远离了颠倒梦想的涅槃彼岸的世界,而这个涅槃彼岸的世界绝不是在他方世界,如果是在他方世界,那么在你尚未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是根本没有解脱的可能,因为你不从这个世界离开,就无法到达那里。然而,佛陀与很多解脱者都在为我们证明:解脱就在现世,解脱就在当下,涅槃彼岸就在眼前!

同类推荐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圣经故事全集

    本书反映了犹太民族的形成发展,赞颂了犹太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这些美丽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曾给无数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提供无穷的灵感与启迪,至今仍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 尘缘悟:星云说喻

    尘缘悟:星云说喻

    本书是《爱语的力量》、《修剪生命的荒芜》二书的合集。本书用简明易懂的小故事诉说人世间的缘分与因缘结果,教育大家要珍惜人与人的相遇相知相守,并警醒世人一切行事皆有因果,要多种善因方有善果。化佛法的大智慧于生活的小事中,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热门推荐
  • 我本云中客

    我本云中客

    “我本云中客,奈何风乍起。明月照我心,天意试可违。尔虞我诈,那便战。正邪不分,那便战。背信弃义,那便战。”看南风,一身转战百万里,只为清明落九天;看南风,披星戴月截断天,独留背影于人间;看南风,沧海桑田一念间,守得荷花池塘边。
  • 火武乾坤

    火武乾坤

    无名绝壁之上,一首诗颂,流传万世:“一火焚尽九重天,一武破绝百世前。乾坤万道终来处,不见天罗与鬼仙。”
  • 陆先生宠婚甜蜜蜜

    陆先生宠婚甜蜜蜜

    家逢巨变,她一夜间失去所有。手术台下,他向她抛出诱惑筹码,“孩子生下来,我们结婚,我帮你解决所有困境。” 他是商界人人趋之若鹜的权贵,亦是世人眼中的钻石单身汉。 殊不知,他早已结婚六年,宠妻于无形之中。然而恩爱过后,接踵而至的是层层阴谋。当所有真相浮出水面,她毅然决然的选择净身出户,“陆夜寒,求你放我离开。”她的第一次妥协是为了嫁给他,第二次妥协,却是为了离婚……
  • 悠悠道途

    悠悠道途

    黯然失意的萧尘,无意间捡到了一个戒指,他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变化。路漫漫其修远兮,萧尘将上下而求索。
  • 江湖阁主

    江湖阁主

    神秘身世少年,下山寻亲,偶遇跋扈少女。卷入一个叛国阴谋
  • 新课程百科知识——中国体育史话

    新课程百科知识——中国体育史话

    本书讲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奴隶社会时期的体育、封建社会时期的体育和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的体育。
  •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图书。适合2~6岁的孩子的父母阅读。幼儿园,是孩子人格养成、习惯培养的黄金期。上幼儿园是为上小学打基础,上幼儿园是进入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步。父母怎么做,影响孩子的未来人生。最让家长困惑的教养问题,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用自己的家教故事帮您找到答案。这是一本让父母不再为孩子的幼儿园教育而发愁的绝佳读本。
  • 墨守成夫

    墨守成夫

    穿越言情~单男主单女主,没有太多虐的地方
  • 吸血鬼狂潮

    吸血鬼狂潮

    想到的,我都写了出来,希望连载中可以看到你们的更好的思想,评论,谢谢你们!
  • 我的世界一一孤岛漂流

    我的世界一一孤岛漂流

    史蒂夫,这位倒霉的家伙,坐着一艘大船前往海的另一边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但是,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让这艘大船意外撞上了暗礁,船上的其他人全部丧生,仅有史蒂夫一个人活了下来,携带着一艘小船开始漂流。后来,史蒂夫来到了一个荒岛上,发现了him的踪影,阴错阳差地认识了一位大佬,让他去最北边的边境之地阻止him前往主世界。他一个凡人是阻止不了的,但他又一个秘密武器:完整的11号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