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2200000021

第21章 教育一个人说了算(3)

不去幼儿园确实没有太多的和孩子们共处的机会,因为本来孩子就少,像我们这样“放养”的就更少。为了让孩子有伴,学会交往,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全职妈妈,这才有了地坛的“全职妈妈俱乐部”,这才有了后来的托管中心。

★知识积累和技能培训。

我看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并不排斥知识的学习。在恰当的时机教给孩子相应的知识,能够加深孩子对事物的印象,并且记得深刻,不容易忘。

我尝试过教给他们各科知识,比较成功的几个方面是:认字:我不主张过早教孩子识字,但他们到了四五岁,会自发地要求认字。路边的指示牌、商铺的字号、玩具上的标识,他们都想知道。我不主动说,每次都是他们问到我,我才告诉他们。这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特别喜欢认阱盖上的字,两个人最早记住的字都是“污”、“雨”、“水”。

看地图:男孩子可能对方位本来就敏感。当我画地坛全貌给他们看的时候,他们就能掌握比例的概念了;然后我简化景物,做成符号或者轮廓,他们也一样能看懂;最后我告诉他们上北下南的规律,他们就学会自己看地图了。

其他的写字、画画、做手工,我都是跟他们一起玩,有我的带动,他们都学得很快、很快乐!

经验之谈

孩子最需要的是爱

如果我们已经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爱,孩子因爱而生,也因为有爱才能健康成长。那到了3岁,该上幼儿园了,他就不再需要爱了吗?知识、能力、纪律、自理真的那么重要乃至于可以舍弃爱吗?

也许有人会反驳,幼儿园就没有爱吗?

蒙台梭利说过:受到物质利益的驱动而工作,永远都不会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师,这个世界也永远不会因为他的工作而前进一步。

在幼儿园里,我们能为孩子找到那位宁愿不要工资也愿意来教育他的老师吗?

要做给别人看吗?

如果我们有幸正怀有和街坊邻居一样的教育理念,采用一样的教育方法,那就没什么问题,大众的教育就是造就大众的人才,这个不必怀疑。孩子将来会遇到的问题,就是社会的主流问题,会由国家统一处理(就像知青回城计划、“4050”援助计划以及正在磋商中的独生子女家庭援助计划),作为家长反而轻松了。

但是还有一些人,有些不太一样的见解,愿意用另外的方法来培养孩子,在我们目前这样思想还没有脱离标准化的环境中,就不可避免地遭遇质疑甚至批评和阻力。如果把那些意见当成对立力量,就会陷入烦恼和孤独。

可是我没有,我认定一点,凡是因为我这样带孩子而提出意见的,都是关心孩子的热心人。不管他说得合不合我的心意,做的事是不是给我造成困难,我都不介意,而是要怀着感激的心,小心应对,不可激怒他们。因为说到底,孩子的教育还是我说了算。

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明白在别人怀疑的目光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有多么不容易。

2002年夏天,开心4岁,我带他去体验中央乐团办的儿童音乐启蒙班,我爱音乐,也相信音乐和孩子的心灵有更直接、更简单的联系,超出我的认识。我希望这个班能替我带孩子走入音乐世界,因为我自己外行。

开心和我一样,满怀着希望坐在教室的第一排。

那个老师很有经验,一开始就放乐曲,节奏很强、跳跃感很强的乐曲,开心很喜欢,渐渐地就表现在脸上,然后开始动手、动胳膊、晃身体,有的家长开始议论,希望有人出面制止他。可是为什么呢?我不明白,就没管他。

其他的孩子都安安静静地坐着,甚至面无表情,到底是没听懂呢,还是不喜欢?

乐曲很长,有个孩子打了个哈欠;老师在巡视;家长在关注自己孩子的表现,有的还上前提醒:坐直了,抬起头;我在追忆这首乐曲从哪儿听过;开心还在摇晃着身体。

一会儿乐曲换了,是一连串清脆的马蹄声,欢快极了。开心随着节奏开始敲打桌子,显然很喜欢。家长群中传出一片“嘘”声,我还是没打扰孩子;后来更是锣鼓喧天的乐曲,开心就索性爬到桌子上跟着手舞足蹈,就像他在家里听音乐时一样。其他的孩子目瞪口呆,纷纷扭头看自己的家长,显然他们被开心的表现弄迷糊了。那些家长发出明确的声音来:“这是谁家的孩子,还不管管?”

课堂上老师最大,该我出面吗?

老师也停下乐曲,吩咐开心:“下来,下来,你怎么这么没规矩呀?家长呢?”

难道孩子对音乐有反应不好吗?难道学音乐也必须排排坐、手背后吗?

老师倒是能看出开心的好处来,只是那几个家长不依不饶,要挟道:“要是这个孩子参加这个班,我们就不报了。”

老师为难地看着我,开心不安地看着我。怎么办呢?

环境如此,最后我们放弃了这个机会,成全了其他所有的人。

没有班上,不妨碍我们继续喜欢音乐。我们参加各种音乐启蒙课、合唱班、奥尔夫音乐训练,还有演唱会。不求学到什么,只求多参与。所有的一切,我旨在让开心自己领悟音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用音乐来表达什么,而不是从音符开始,教给孩子那些具体的技术。如果孩子喜欢这东西,自然会想到搞明白;如果他想用音乐来表达什么,自然会开始学习,那才是教给他技艺的时候。正如蒙台梭利所说:儿童不但需要一些有趣的事情,他们也想准确知道如何去做这些事情。准确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也是他们不断进行探寻的原因。在正式上学之前,培养起孩子对于某些事物的兴趣,比教给他具体的知识更重要。

不仅是音乐的学习历程,在很多时候,开心都能发现我带他走的路子不同寻常。他也曾经问我:“为什么别人都不这样呢?”

我告诉他,人和人的想法本来就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环境和生活目的都不一样。自己要有明确的主意,想不清楚就宁可停下来,认真想;一旦想好了,就朝着目标走,不用参考别人。想学什么,就去学;想学到什么程度,就学到什么程度。自己满意就好,因为生活是自己的,不需要别人来评判。

开心很快就学会自己拿主意了。很多人都见识过开心下象棋的功力,后来有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劝开心报他们的象棋班的时候,开心就自己拿了主意。他不去。为什么呢?他说:“我对象棋没有那么多喜欢,能跟妈妈对阵,就足够了。”

经验之谈

教孩子在世事纷纭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这一点更需要用“做”来教给孩子,而无需多说。你有自信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更多地接受你的影响吗?那处理问题就顺从你的意志。孩子总是能适应的。

母亲的自信会影响到孩子产生相同的心态,眼见得母亲自信满满地从容应对一切质疑和阻力,一步一步坚强地按着自己的意志向前走,孩子从中学到的独立精神和敢于实现自己理想的勇气不可估量。

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颗刚刚萌芽的种子,我们向着理想的目标,辛勤地为他浇水、除草、松土、捉虫,尽我们的本分,可是依然不能料定他会长成什么样,会开出什么样的花,结出什么样的果,因为这种子来自上天,并不经由我们的选择。或许他跟我们来自同一处,但也许,根本不是。孩子的问题就如同田间的杂草,总是不断地冒出来。

是我们不够尽心尽力吗?是环境出了什么问题或者先天有些问题我们没有及时发现吗?面对孩子那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曾经自信一个人能带好孩子的母亲,也不免有些懊恼。而且正因为我们自己说了算,任何问题都不能像别的母亲一样可以推给幼儿园,只能怪自己,颇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意思。

这就是能按照自己的理想培养孩子所必须经受的考验,经受得住才能坚持下来。我就是这样的。

丁点从出生就几乎没有离开过我,可我就是不明白他的乳牙为什么那么早就烂掉了。尤其是上牙,全都残缺不全,四颗门牙和两颗尖牙干脆就只剩下一小点黄牙根。我记得很清楚,2005年3月20日,我们乘车去山东的路上,他的上门牙掉下了最后一点白色的釉质,那时候他还不到两岁。我责无旁贷,该挽救孩子的牙齿,可是我又该怎么做?我又做错了什么呢?我咨询了专门的牙医,他们提醒的也都是我平时很注意的事情:刷牙、补钙、少吃糖。真正的原因还是不清楚。这个缺陷是如此明显,几乎在任何场合都曾被人问起,而我含糊不清的解释又往往招来更异样的目光。我无奈地承受着这内忧外患,直到2009年秋天,丁点的第一颗恒牙出现。谢天谢地,这颗牙一切正常,又白又大,我终于摆脱了几年的忧虑。

开心的身体发育倒没出现大的问题,可是这孩子敏感得很,面对陌生环境很容易焦虑又不肯说,常常出些意想不到的状况。

他刚入学一个多星期的时候,班主任就在放学的时候向我告状,说开心偷同学的字典。人赃俱获,我无话可说,只好灰头土脸地带着孩子回家。那天晚上,我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很苦恼。开心做作业的时候就不安地看来看去,对着记事本直啃铅笔。我打开他的铅笔盒,结果发现几支铅笔连一支圆珠笔都啃嚼过了,笔杆坑坑洼洼不像样。而且,连他校服上衣的拉链,靠近领子的那一段都咬坏了。他焦虑得很哪。我想该跟他谈谈了,就问:“到底怎么回事?”

开心垂下头低声说:“我不想花钱买……”

这话让我心里酸酸的。

最好早知道

别被“问题”牵着鼻子走

完美的事情总是不那么让人信服,完美的孩子也是一样。要么是家长过于粗心,要么就是孩子已经学会掩饰,反正我们不相信有这样的事。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出了问题是个“不光彩”的事情,一有问题如临大敌,暂停所有的既定计划,集中全部精神来对抗、消灭眼前的问题。这样做下来,往往就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而顾不上去思索、满足孩子心灵发展的真实需求了。所以,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清醒:一、树立“每个孩子都是问题儿童”的认识。

完美的孩子是不存在的,出现问题才是正常正在成长的儿童,就如同小树长树杈,怎么可能有不出杈的树呢?

二、坚持按照对孩子的培养原则来区分问题的轻重,但在处理顺序上要分清缓急。

三、透过现象看本质。

孩子的经验和能力有限,有时候会为了解决问题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所以我们不要只看事情的结果,还要了解事情的过程和孩子真实的心态。

四、巧妙利用问题。

不必害怕孩子出问题,不必一有问题就忙着修正。既不紧急也不严重的小问题,可以给孩子时间,让他尝试错误,吸取应有的教训。比如孩子有一段时间(大约是3岁上下)会特别自私,自己的任何玩具都不舍得给别人玩,很多家长为此烦恼,希望有办法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适合立即改正。不如让孩子自己去体会这样做的后果,慢慢地领悟人和人交往的交换和互惠原则。

同类推荐
  • 让孩子有个好心态

    让孩子有个好心态

    积极的心态能使—个懦夫成为勇士,使人从心志柔弱变为意志坚强。要想让孩子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竞争,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心态。成才,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和聪明才智,更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心态,一种是“积极心态”,另—种是“消极心态”。一个拥有积极心态的人,总是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挫折,总能化解—切艰难险阻,以愉悦和创造性的态度走出困境,迎向光明。只有拥有积极、奋发、进取、乐观的心态,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矛盾和问题。好心态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有时比智慧更重要!
  • 孩子的第一本想象力训练书

    孩子的第一本想象力训练书

    想要提升孩子的想象力,让想象力转化成优秀的思维能力,甚至成为实现梦想的基础,这绝不是简单的事情。有人以为只有诗人、艺术家、科学家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一种偏见。
  •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

    0~3岁阶段的科学养护对宝宝一生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科学养护不仅是宝宝身体成长的必需,而且言语、认知、交流等社会行为能力的形成也有赖于此。《婴幼儿养护全程指导》一书想读者所想,解读者所急,更贴近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并汇集了大量的育儿知识,非常适合新手父母使用。
  • 鼓励孩子100金句

    鼓励孩子100金句

    结集了广大父母和亲子专家的心得和意见,分析包括“学业”、“陋习”、“家庭小风波”、“朋辈”、“自我形象”、“价值观”、“突发事件”、“节日”等多个父母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最为关注之类别外,还改以个案形式,生动有趣地剖析亲子沟通时要注意的地方,包括:孩子和父母各自的心理状态分析、哪些金句助你开辟鸟语花香的捷径,直达孩子的心田?哪些禁句砍断亲子沟通的桥梁,绝对说不得?以及沟通时如何利用不同的语气和态度、平日的育儿技巧等。
  • 发现孩子的先天优势

    发现孩子的先天优势

    我们首先应该知道,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尽管人们常说:“才子多病”,其实,这是毫无根据的。的确,有的天才体弱多病。然而,并不是天才一定病弱。试想,一个人不管他智商有多高,倘若没有健康的身体,整天躺在病床上,还能够干什么?
热门推荐
  • 符动六界

    符动六界

    家族弃子,沦为工具,入赘他门。婚宴现场,一符定生死,一符破轮回,一符降千魔,一符斩万仙,唯我符...动六界。
  • 网文大神养成纪

    网文大神养成纪

    因为劝说要跳楼的死党,唐潇被一块方砖砸中了脑袋,却无意之中获得了神奇的网文大神系统。系统任务一:帮助女蜗成为网文大神。系统任务二:把萧薰儿变成美少女作家。系统任务三:观音菩萨也要写网文。世界上没有什么问题是写一部网文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写两部!
  • 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打打杀杀成何体统

    总有一个人在身后默默支持你是什么神仙感觉?太子可以告诉你这些年他为什么要默默支持着厉桃。太子:“我是默默支持,但谁让她是我的人呢?”厉桃:“滚开,我觉得隔壁亲王家儿子比你好看多了。”全文虚构,虚构哈。
  • 新时代悲哀海神篇

    新时代悲哀海神篇

    你毁了我世界的唯一,我就毁了你唯一的世界!
  • tfboys有你便是晴天

    tfboys有你便是晴天

    三个全国首富和第二第三首富,她们遇到了TFBOYS。在他们身上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 想要爱情的猫

    想要爱情的猫

    作为一个小学生文笔的人,偶尔有想到的情节会记录下来,希望能积少成多吧!
  • 爱上未来人

    爱上未来人

    你有没有想过千年之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如果你穿越到千年之后,你会遇到怎样的人,经历怎样的事。千年之后的时空中是否会有人和你一样,执守一颗干干净净的心只为你敞开。千年之后,科技该会有多么的发达,那些古老的文明,神秘的存在,人性的温暖又会走向哪里。21世纪的年若若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1000年后,在这里遇到了生命中重要的几个男人。一边是初见时的怦然心动,一边是传承千年的深情爱恋。就连自己的十三代世孙都跑来掺一脚。有爱、有伤害、有温暖也有阴谋。在这个科技无限发达人心却无限淡漠的未来。年若若努力的活着,用力的爱着。在收获着自己幸福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未来的人类。
  • 斗破苍穹冰皇之子

    斗破苍穹冰皇之子

    “什么,你说作者太监了!?”“我特么……”
  • 等待许你温暖

    等待许你温暖

    故事起点在一个农村小镇,主角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90后,经历过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蜕皮、不断自愈。渴望家庭,渴望温暖,在自我愈合的过程中,从恐惧到释然,都保存着内心最纯真的感情。生活就是不断经历,从幼年到成年,他们经历着生活馈于他们的一切好的、坏的,仍然心有阳光,向阳而生,互相取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