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2200000019

第19章 教育一个人说了算(1)

现在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教育要遵循一致化原则,就是家庭内部的教育思想要一致,家庭和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思想也要一致,更广一点还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一致。

问题是,在这么多人、这么多机构都参与的教育中,到底是谁说了算呢?作为母亲的你,敢于承担这个责任吗?面对众说纷纭,你能理出自己的思路、守住自己的目标吗?

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父母之间缺乏沟通时,会造成管理漏洞,让孩子“溜”出去……

后来有一次,我在院子里找不到他们,打电话问,知道他们没去爸爸那里,就很着急,很担心,转来转去地找。正好街坊的一个男孩从电子游戏厅出来,看见我的样子,就说:“开心他们俩在玩游戏呢!”我吃一惊,这是怎么回事?

游戏厅里人满为患,都是半大的小子。四周全没有窗户,灯光也不够明亮,有人还在抽烟。我第一次进来这里,污浊的空气让我不敢正经呼吸。我穿梭着,观察着,进到里面的时候,还没看清楚状况,就听见一个声音说:“哎,开心,你妈妈来了!”顺着声音看去,我才发现,在一个小屏风后面大概一个课桌那么大的地方,挤着几个孩子在玩双人赛车游戏,开心拿了一个手柄,正不安地犹豫着,不舍得放下。丁点躲在哥哥身后,只露出一个头。

这些孩子都是院里的,游戏厅的老板也不是生人。我不想当着外人教训孩子,就冲着他们俩喊了一句:“走!”然后就转身先走开了。我料想他们也不敢不从,不许玩这种游戏是我早就订下的规矩。

老板看出我生气了,就满脸笑容地跟我说:“他们俩第一次来,没玩多久。也便宜,才5块钱一小时,我还可以给他们打八折!”我这才想起来问:“他们该交多少钱?”老板赶紧说:“交过了!已经给了。”

这就更奇怪了,他们居然还有钱。

回到家,开心还是推说:“爸爸让我们玩的,他给的钱!”

我不禁生气,难以压抑。我费心费力地管教孩子,软硬兼施地防范他们迷上电子游戏,想不到他摆明了和我对着干。他不至于愚蠢到分不清是非吧,这么做显然只是用孩子来显示他的权威不能被忽视吧!

我静了静心,理了理思路,这才打电话过去。

我说:“你今天给孩子钱,让他们去玩游戏了,是吧?我知道你这么做不是想不到对孩子的危害,只是想让我看到你也有权教育孩子,是吧?我们不能拿孩子作筹码来较劲,你直接说吧,你有什么不满意的?”

想不到回答是:“什么?我让他们玩游戏?我根本不知道。”

“那钱是谁给的?”

“开心说你不给零花钱,他爷爷给的。”

天哪,问题还复杂了!给不给零花钱的问题、私自去游戏厅的问题、健康和安全意识的问题,还有撒谎的问题。如果这回处理不当,很显然还会有下一次、再下一次,他们就会在我还没有和所有的人团结好的时候,滑出我的控制范围了。如果这孩子脑子里装的是乱七八糟别人的思想,做的是我不欣赏的事,我还有兴趣再去管教他们,为他们的教育负责吗?

可是,从哪儿入手呢?和爸爸、爷爷、奶奶达成共识,哪有那么容易?将来还会涉及其他人,叔叔、姨姨、姥姥……怎样和所有的人团结起来呢?

最好早知道

求同存异团结各种力量

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难题,目的是领导所有的能影响孩子的亲人达成一致,向着一个目标培养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结构不同,父母的教育背景以及思想水平都不相同,但总得一个人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如果能在孩子出生之前,甚至组建家庭之际,就完成这个任务,最理想了。可是很多人都不能,甚至孩子都长大了,出了什么问题了,依然不能完成这一步。

要点之一:简明扼要地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

谁都想要一个理想的孩子,谁都有自己评价的标准。但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中,对于孩子的教育目标还是要明确且统一的。所谓教育的一致性,主要就是指目标一致,而不是说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上都一致。

通常父母能够提出自己对孩子的期望,但也有的家庭中,这个任务由更上一辈的人完成。

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要简明,能够成为处理具体事物的指导原则。比如我总结出来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

第一,孝顺

第二,健康

第三,有一技之长

这三点,按照这个顺序,就能完整地表达我对孩子的期望了。

每个家庭都可以设定自己的教育目标,不需要参考国家的统一教材,只需要负责任地为孩子的将来、家庭的将来打算就行。如果你迫切地希望孩子在学业上有所成,那把取得博士学位作为第一目标,也未尝不可。

最不理想的情况有两种:

父母(甚至其他家庭成员也参与)在孩子的教育目标和权利上明争暗斗,谁都想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思想,不肯让对方主导。

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成长都不敏感,没有想到要提出什么目标。

这样一来,不管孩子在生活和学业上受到什么样的照顾和教导,他的心灵依然是“放羊”式的成长着。负责他的牧童睡着了,他就更可能“走丢”了。当你睁开眼看见孩子的思想跟你的期望南辕北辙的时候,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呢?这是个什么社会!”其实是父母自己先放弃了教导的权利。

要点之二:有效传达到相关人员

这一步做起来可能需要技巧,尤其是新妈妈向孩子的爷爷奶奶传达这个思想的时候。我发现在我们的社会模式中,人们习惯于瞎聊天,却不擅长真正有意义的正式的沟通,尤其是涉及到思想和情感深层的内容。所以,传达这个相对正式的主题,可能需要利用恰当的时机。

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我们要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就是孩子的亲人都是希望孩子好的,这也是我们要团结他的基础。还有,就是对自己的思想和提出的目标要有信心,能够经得住反复的推敲和质疑。如果坚持不住,被问倒了,那也不是什么问题,为了孩子,为了避免以后更多的争执和矛盾,就虚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吧。

达成一致也许需要时间,作为核心的这个人,需要掌控整个过程。不管多复杂,到孩子3岁的时候,需要接触更多的人和环境的时候,全家人应该团结一致。

要点之三:言行一致维护原则

目标不是拿来讲的,是要解决问题的。家庭内部遇到不同意见,就要按照目标的优先顺序,逐一核对是对是错。而且,孩子出了问题,有了偏差,也要按照目标判断解决问题的先后顺序,这样才有轻重缓急,才能有条不紊。

事情向来难在执行,这一步才是最终反映核心人物的领导能力的。想要担当此重任,不光是有爱心就行的,还得有些智慧和韧性。

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可以独立发展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母亲,我们不仅对孩子有个理想的期待,对我们和孩子的母子关系有个理想的期待,对于孩子和父亲的相处我们也一样有个完美期待,希望他们形成理想的父子关系。在这三个期待中,惟有一个是我们插不上手的,就是他们的父子关系。当我们尽心竭力地培养孩子、建设理想的母子关系时,对于另一方如何与孩子相处,我们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指指点点是难免的。

同理,父亲对于身边的这些事情,也怀有自己的理想,难免也会指指点点。

这些指指点点引起的矛盾也不能忽视,我就曾经为此烦恼好几年。洋洋的爸爸妈妈个性更强,在这个问题上更是针锋相对,在外人面前也不能相让。

洋洋妈妈热衷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很长时间都跟我在一起带孩子。她理解自然教育的概念很快,而且很彻底,应该是思想里有这个底子。洋洋的爸爸是律师,思维严谨,冷静客观,虽然也由衷地爱孩子,支持让孩子自由发展,但论到具体事上,两个人却经常不能一致。在我们相处的几年里边,他们俩争论不断。刚开始围绕孩子的培养目标辩论,内容之丰富、言词之激烈,让我们这些家长耳目一新。大概有一两年时间,结论才最终定下来。可接下来还是争论,怎么回事呢?原来就是洋洋爸爸爱指指点点。

有一天我们约在地坛的荷花展区一起玩,到了时间他们母子还迟迟不出现。后来就见洋洋爸爸带着孩子来了。每当他们俩争执得不可开交,洋洋妈妈就会使出这招“杀手锏”:“你觉得我不会带孩子,你就自己带吧!”

洋洋爸爸黑着脸,一到地就对洋洋说:“玩去吧,一会儿我得出去一趟,你听阿姨们的话,别乱跑,中午之前我回来接你。”洋洋巴不得没人管他,高兴地答应了。

那天上午我们在荷花缸里找田螺,每个孩子都有收获,很开心。快到中午的时候,洋洋妈妈急急地跑来,一脸的不高兴,拽着洋洋就走。洋洋没玩够,使劲地挣脱,大声喊:“我就要玩,就要玩,你根本不懂得小孩子的心思!”

这可不像是孩子的话,我猜想是洋洋爸爸这样说过。

洋洋妈妈脸色更不好了,但是没说话,只是伸手拉孩子。

可巧母子俩拉拉扯扯的时候,洋洋爸爸也跑着来了。问也没问就数落开了:“你就知道跟孩子较劲,怎么让孩子放开了玩呀?说一套做一套,也不懂得跟孩子交流交流。”

洋洋妈妈实在忍不住了,反驳说:“就知道挑我的毛病,你把孩子一个人撂这儿算怎么回事?有本事一个人把孩子带好!别再麻烦我。”

洋洋爸爸:“我要是有时间,就自己带着洋洋,一点也不用你!”

洋洋妈妈:“我带的时候,你能不能离远点,我也一点都不用你!”

后来他们就真的这么解决了问题。凡是洋洋妈妈带孩子的日子,洋洋爸爸再也不发表意见了。每个人都按着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相处,不再干涉别人。其实他们俩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已经没有分歧,放弃对对方的理想化要求之后,一家三口终于和平共处。

最好早知道

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一个最简单的家庭中,也存在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三种关系之间相互影响,构成孩子成长的基础背景。孩子3岁以前,母子关系发挥最大的影响作用;3岁以后,随着孩子心灵世界的发展和活动范围的扩大,对整个家庭关系都开始有认识。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将影响到孩子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在父母一方强势的家庭,三种关系都受制于同一个人,容易达成平衡;但是在夫妻双方实力相当的当代家庭中,家庭关系往往不容易真正和谐。这个根源就是夫妻双方对家庭关系的不同的理想化要求。

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想法往往被忽视,不构成和父母意愿的冲突,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家庭关系也有越来越明晰的强烈的期望,他不仅仅希望父亲如何对待自己,母亲如何对待自己,而且还希望父亲和母亲保持什么样的关系,这样他才满意,他才安心。这时候家庭关系更加复杂。

俗话说:当局者迷。我们整日处在这个网络中,为关系理不顺而感到烦恼时,不如就采取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就像洋洋的父母所做的——就是让各种关系独立发展,放弃自己对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相处的期望,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最直接的就是最有效的,减少了自己的欲望和要求,也给了别人更多的自由和信任。关系简单了,心也单纯了,既然他们是自己的亲人,是家庭的一部分,就全盘接受吧。哪怕他粗心大意,简单粗暴,照顾不好孩子,那他依然是孩子的父亲,他有一颗值得信赖的充满父爱的心。他们父子俩如何相处,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交由上天来决定吧。

在一个家庭里,能做到这样“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操心惯了的我们,恨不得用无处不在的关心和提醒把所有的人纳入理想的轨道;甚至已经不在一个家庭了,还会为孩子如何跟另一方相处斤斤计较。我所见的许多单亲母亲,就是经常埋怨:“他居然跟孩子说那样的话,也不想想后果,我要是也像他一样,我们孩子还不知道长成什么样呢?”

停止抱怨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怎么说话做事,是他的本性决定;你怎么对孩子,是你的本性决定;如果因为对他不满意就违背自己的本性模仿他的做法进行反击,其实就舍本逐末了,做出这样的事,是因为你的潜意识里认为自己该对他负责。在一个家庭中其实也没有这样的必要,如果已经分离,那就更不用操这心了。孩子有这样的父母,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相处之道。谁也不需要为别人之间的交往负责任。

很多的冲突和烦恼,其实就是来源于过多的干涉。

我们爱他,就给他相应的建议,但不要妄图指挥他;如果已经不爱,也不要干涉他,守着自己的本分,做一个好母亲就够了。他是不是好父亲,让孩子来判断吧,在孩子心里,自有公道。(同理适用于爱操心的父亲)

要不要上幼儿园?

要当“说了算”的那个人,不是那么容易。在家庭里,因为母亲的重要地位,很容易做到说了算;但是孩子逐渐长大,到了“应该接触社会”的年龄,面对纷纭的社会潮流和一浪压过一浪的教育理论,你还有什么准主意吗?你有自信让孩子跟随你的“主意”吗?

开心刚刚3岁的时候,我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后来我决定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按照我的计划自己来教育他、照顾他。后来丁点也一样,没有上幼儿园。这8年间,我接受的质问不下100次,从孩子的爸爸到爷爷奶奶、到叔叔姨姨、到楼上楼下、到居委会主任,到陌生的热心人,身边的人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理解我在想些什么。一些挺要好的同学甚至跟我正式地辩论过,只是这些反面意见哪一条也不足以引起我的动摇,反而在不断的质问下,我的想法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同类推荐
  • 宝宝开始走路了

    宝宝开始走路了

    吉娜·福特是英国最受欢迎的育儿专家,30多年来亲手照看过300多名新生宝宝,有丰富的育儿经验,是英国上流社会及许多知名人士抢着预约的育儿顾问。多年以来,吉娜被认为是最受全球欢迎的“超级保姆”,她的工作地点遍及世界各地。她曾被英国时尚杂志《Hapers&Queen》评为全英十大著名产科护理员之一。
  •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无论是怀孕还是育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需要准父母及新手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孕育知识、正确的育儿观念,你们的付出就不一定有回报。正因为如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多名权威早教专家,就超前教育(即胎教与早教)进行了全面科学地阐述,以使所有的准父母和新手父母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胎教早教大百科》从怀孕伊始到宝宝3岁,以时间为顺序,用简洁的文字、紧凑的结构,就胎教与早教方法给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奉献了一份爱心大餐。
  •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父母新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孩子的素质教育,一刻不能放松!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语:“要理解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飞翔!
  • 80后最幼稚妈妈养小孩攻略

    80后最幼稚妈妈养小孩攻略

    5年前,她24岁,漂亮任性,还当自己是个小孩子。突然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怀孕了!从坚决不生到赶紧结婚,她在25岁的时候完成了从女孩到母亲的转变。这本长达5年的日记,记录了她孕育宝宝的各个细节、宝宝成长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幼儿教育的温馨片段,一路摸索、一路成长,手忙脚乱、妙趣横生。
  •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三分爱七分管.养育男孩手册

    本书是一本写给所有男孩父母的家教类图书。书中针对当下普遍存在的“打骂式”和“溺爱式”两种传统家庭教育误区,提出“爱与管教相结合”的科学教育理念。全书围绕尊重男孩、“穷养”男孩、巧用激励、善用奖罚、品性打磨、因材施教、能力培养等方面展开,教会父母如何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杰出的男孩。
热门推荐
  • 渡寂

    渡寂

    无厘头的一些感慨,精神生活的一些随笔,脑海里乌托邦与现实的冲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浩瀚仙宗

    浩瀚仙宗

    一个秦国游学士子落难进入妖域,偶得修仙法门,且屡遭他人算计,求生与求道,在这个神奇的大千世界中,他又该如何自处。命运的轮回之门,将上演的是浩瀚的仙宗。
  • 最强王者修真记

    最强王者修真记

    游戏里他是最强王者,吊打主播代练,游戏外他是全能修士,碾压八方敌,装尽天下逼。且看一个普通高中生,如何一步步成为大千世界最强王者!
  • 我在天庭当老师

    我在天庭当老师

    大三学生秦朗,意外成为天庭众仙班的老师,专给神仙讲解地球先进的科学知识。“弼马温,你以后出去别说是我的学生,互联网是谁发明的,你怎么回答的?蜘蛛精?”——我告诉你,这事,没有一百个极品蟠桃,甭想混过去!“还有你,小三眼,你笑什么?你以为你的就很好了?有那些常见的发电方式,你跟我说电母手中的乾元镜?”——不合格,除非你请我吃一顿狗肉大餐,我就考虑给你个机会!“角落的那个,就是你,太上老君,你把头埋下去也是你,用微波加热的炉子叫什么,神特么八卦炉啊,你丫炼丹什么时候这么先进了?”——不给我一葫芦的十全大补丹,我就让你补考,重修!这是一个少年通吃三界的故事。
  • 王者荣耀之电竞之梦

    王者荣耀之电竞之梦

    末年,高三学生,更别的男生一样有一个电竞梦,更别人一样想有朝一日能登上KPL冠军的领奖台,但是他的经历却比其他人艰苦......
  • 姜同学她又美又飒

    姜同学她又美又飒

    【表面乖巧内心霸气姜同学x矜贵帅气学渣小奶狼】“哎,又浪费了我人生中的两小时。”“不是看了电影?”“可我只看了你。”“……”姜同学理智发问:“看我是浪费时间?”“……”邵祈:“……”危!
  • 彩虹护花使者

    彩虹护花使者

    江南美女如云,犹如诗情画意!只可惜,战火连绵,弄得家破人忙,民不聊生,人无去向。城堡也一遍又一遍的不停翻修。每当天色阴沉,铺天盖地,鸟无去处,四面八方的气氛总会漂浮不定。十几个大国总会应这样的情景担忧着,都纷纷建立自己的学院,培养下一代人杰辈出,香火得到延续,保住国家。为了减少战争的纠纷,各国的大臣们都纷纷签着“友盟协议”,防止其他国大肆掠夺。尽管签了合同,还是有许多国家违约协议,独占自有。
  • 结客少年场

    结客少年场

    在未来的某次全球性战争后,地球人口膨胀,自然环境恶化,物种相继灭绝,人类文明在阶段性停滞后开始急速倒退。被关押在超级监狱中的少年雨师锲通过网络对外发出了越狱求助悬赏,而最终出现在他面前的,除了同样是少年的赏金猎人外,还有名为“物种管理委员会”的神秘组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