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01500000024

第24章 面谈中的提问技术训练(1)

初学者在练习提问技术时,常遭遇这样的境况: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提问自然无法进行下去。

诗出贾岛《寻隐者不遇》。

提问的基本功能

心理咨询面谈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它有着无可替代的一些功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了解更多信息,通过提问咨询师可以了解更多有关的信息;二是明确关键信息,咨询师对某些关键细节和关键点的提问,能够了解更多关键信息;三是确认信息,即咨询师向来访者求证自己听到的和理解的信息,让来访者确认或纠正信息;四是利用提问回到主题,咨询过程可能不像解数学应用题那样从A点到B点,可能中间会有很多曲折,需要不时回到主题,利用提问可以巧妙地收放自如;五是把谈话引向深入。利用提问可以承上启下,在总结之后可以利用提问逐渐接近实质性的问题,不断深入;六是利用提问进行面质,指出来访者前后不一致或相互矛盾之处,使得来访者能面对自己的问题。

提问的基本类型

常见的提问类型有两大类:开放式提问和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指无法简单用是或否、对或错回答的提问,它需要回答者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具体回答,常用“什么”、“怎样”来提问,如“当时发生了什么?”“你对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你现在的感觉是什么?”“你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开放式提问的开放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咨询师,更多取决于来访者。如果信任关系建立得好,来访者表达能力强,开放式提问得到的回答会较开放、信息更丰富。

封闭式提问是指可以用对或错、是或否来回答的提问,它给出各种选择项,只需要回答者做出选择即可。相比于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能在更短的时间里得到确定的回答,更节省时间,因而以下情况更适用于封闭式提问:如果来访者滔滔不绝、没有主题和方向性;面谈的时间快要结束、但又有一些信息需要收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已基本了解,但还有一些细节需要确认。在以上情况中,可以通过封闭式提问来加以引导或控制。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开放式和封闭式提问的用法和效果:

开放式:“回忆这件事让你有什么感觉?”

封闭式:“回忆这件事情让你很痛苦,是吗?”

开放式:“如果现在让你去做一件事情,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你现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事情,是吗?”

开放式:“提起你的女朋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封闭式:“对女朋友,你有很多内疚,对吗?”

我们可以看到,开放式提问能得到更多的具体信息,而封闭式提问能得到更有明确倾向性的回答。但使用封闭式提问时,咨询师需要准确地给出选择项。

此外,还有投射性提问,即让来访者设想在某种情境下自己会怎么做,借此考察来访者内在情绪、感受、观点或信念。如“如果你现在得到100万元人民币,你会做些什么?”“如果能让你满足三个愿望,你会提哪三个愿望?”“如果你是那个经理,你会怎么做?”借助这些提问,可以让来访者探索他们未曾发现的冲突、未曾经历的感受和未曾显现的情感,咨询师也可考察来访者深层次的动机和价值观等。由于是以假设情境作为背景,所以来访者的防御性会降低,往往会比较轻松地回答这类问题。

提问技术的误区

在新学员当中,对提问技术有很多误区,最常见的误解有以下方面:

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需要强调的是:提问并不是心理咨询的目的。心理咨询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提问只是手段。每一个提问背后都应该有咨询师的假设,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了解这些信息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有什么帮助。那些为了消磨时间而提问的学员、机械提问的学员,要反思自己提问的目的。

二是过早地开始引导性提问。有经验的咨询师非常注重来访者在咨询中表现出的自发性,对这种自发性的观察可以提供很多信息:来访者是怎样看待自己的问题的;来访者认为自己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来访者是从哪个角度切入的。而过早的提问有可能会破坏这种构面,变成以咨询师的问题为主导,让来访者跟着咨询师走,其风险是咨询师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正确方向,或过早地限制了来访者探索自我的自由。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访者的叙述和自发性探索就像一条小溪,咨询师所要做的是跟着水流往前走,从而看到小溪的全貌并决定咨询策略;而过早的提问就像一开始就把小溪引导到另外的路上,或者让小溪停留在某处,或者把小溪里的水围堵起来。有的来访者会因这种做法而产生依赖感,认为咨询主要是咨询师的责任;有的会因此而产生防御感,对咨询师有不信任感。

三是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手段。由于提问技术看上去更容易结构化、更容易模仿,因此一些新学员在训练过程中过分地倚重提问,把提问当作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咨询方式,从一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都是以咨询师提问、来访者回答的方式进行,咨询师像台“提问机器”,而来访者感觉自己像被审问。提问技术一定要和倾听、共感、反馈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应用。咨询不能始终停留在收集信息的层面,而要关注收集到信息之后该如何做。只会提问的咨询师不是真正在做咨询,而只是在推磨,在原地踏步,无法推进咨询。

四是为满足咨询师的好奇而提问。在咨询过程中,新手常会有一些冲动,针对自己好奇、想知道的信息而提问,而这些提问与来访者的问题可能无关。如学员听到来访者和自己是同一所大学、同一个专业毕业的,就忍不住问:“那时教过你的老师都有哪些?辅导员都有谁?”类似的问题可能会使得咨访双方的社会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对咨询关系并无益。学员始终要牢记在心的是:来访者的利益永远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情况下恪守职业道德;要能够及时察觉自己好奇心的萌动,并加以克制,在咨询结束后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借此进行自我剖析,加深自我了解。

使用提问的规则

使用提问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第一,让来访者准备好接受提问。来访者走进咨询室时有不同的期望,有的期望一进来说几句话后就得到答案;有的意在倾诉,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有的期望心理咨询师是台X光机,扫几眼就能知道自己的问题。有这些期望的来访者对提问会持一定的防御:“为什么要问这么多问题?”“连这个你也要问啊!”为了防止在提问时出现类似疑惑,可以在咨询开始时说清楚:“在今天的咨询中,我需要问一些问题,以更确切地了解具体信息,希望你能理解。”

第二,引导来访者具体地回答问题。新手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咨询无法深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得到的信息不够具体。可以比较两段对话:

情境1情境2

咨询师:“今天到这里来有什么想要咨询的?”“今天到这里你想和我谈什么?”

来访者:“我……我觉得自己最近状态不好。”“我……我觉得自己最近状态不好。”

咨询师:“你能具体谈一谈吗?”

来访者:“我……不知道该怎么谈。”

咨询师:“那你睡眠还好吗?”“不要紧,你想怎么说都可以。”

来访者:“还可以吧。”“我觉得自己吃东西不规律。”

咨询师:“饮食呢?”“你能具体谈一谈吗?”

来访者:“不太规律。”“就是有时一下子吃很多,有时又什么都不吃。”

咨询师:“上课呢?”“你能具体谈谈吃很多时是怎样的状况吗?比如说最近一次吃很多时的情况。”

来访者:“上课还是和以前一样。”“嗯,是考试前复习,感觉自己好累,需要犒劳自己一下,就出去吃东西。”

咨询师:“听上去整体上还是不错,那你是什么方面状态不好呢?”“觉得很累时会去吃东西。能谈谈吃了些什么吗?”

来访者:“我吃东西比较多,怕胖。”“嗯……在学校附近吃了一碗麻辣烫,太辣了,买了一瓶饮料,500毫升的,一口气喝完了。然后去超市买了一包切片面包,一斤,一只文旦,两斤,一包瓜子,半斤。回到宿舍我坐在那里,把这些又一口气吃完了。”

咨询师:“哦,看来主要是身体形象的自我认识问题。那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好吗?”“吃了这些东西,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来访者:“嗯……好吧。”“觉得自己很罪恶……”

咨询师:“你觉得自己很罪恶。”

来访者:“是的。我一下子花了138元,我父母要卖掉好多斤水稻才能赚到。”

咨询师:“你对父母有内疚感。除了内疚感,你还有什么其他感觉吗?”

来访者:“我……我怕胖……我觉得吃进去的所有东西都正在身体里一点儿一点儿转化成脂肪,堆积在我身上。”

咨询师:“有内疚感、怕发胖,还有吗?”

来访者:“我……我就去吐掉。”

咨询师:“你能具体谈谈吐掉的情况吗?”

来访者:……

从以上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情境1中的咨询师就像蜻蜓点水一样,看上去很多信息都问到了,但指导性过强,又无法抓住关键点,满足于获得的过于笼统的回答,主观臆断地把咨询带往偏离来访者主题的方向。情境2中的咨询师请来访者对重要问题给出具体的回答,而具体的回答中蕴含了丰富的信息。该咨询师提问的引导性并不强,但会让来访者愿意表达,一句有魔力的提问是:“你能具体谈一谈吗?”对于关键点,这样的问题能够获得详细的信息。在情境2中,咨询师跟着来访者,逐渐走到了核心问题:神经性呕吐症。

三是提问的内容要与咨询主题一致,问题之间的跳跃性不要过大。学员在训练中常见的情况是:过于紧张、过于关注自己的表现,满脑子装的应该问什么问题,问题本身可能和咨询主题无关,可能和前后情境无关,跳跃性过大,来访者或者一头雾水,或者心生阻抗。在前面章节中举到的一些例子中常见这种跳跃的或与咨询主题无关的问题。

四是谨慎地提及敏感问题。这里的“敏感”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文化中界定的敏感问题,如性行为、性关系、性取向等;二是来访者个人的“雷区”。如果咨询中必须去碰触这些敏感话题,则需要咨访双方已建立信任关系,有足够的铺陈,来访者能够面对这些问题。贸然触雷,有可能对来访者和咨访关系都造成伤害。可以看下面的片断:

来访者:“有时候,我又渴望那种身体特别舒服的感受,什么都不想,只是感受自己的身体,什么都忘记,只是感受当下,皮肤被接触的感觉。隔一阵我就想来一次。”

咨询师:“你是指……手淫吗?”

来访者:“啊?!不是不是!我是在说按摩!”

可以想见双方的尴尬。在触及敏感问题之前,咨询师可以多一些确认:“你具体是指什么?”可以避免这样的尴尬。

评估性面谈中的提问

在有些学者看来,心理咨询的面谈至少可以分为治疗性面谈和评估性面谈两类。治疗性面谈关注咨询的推进,而评估性面谈关注症状的评估、诊断和咨询目标的确立。前者提问会少一些,后者会有很多提问,而且倾向于结构化的提问,围绕诊断标准和咨询目标,了解细节。一般说来,对来访者的第一次面谈是评估性面谈,以了解基本信息、制订咨询目标、做出基本诊断为主。在这种咨询中,向来访者说明这一点非常重要:“今天是我们第一次咨询,我需要了解比较多的信息,以做出诊断,商定咨询目标,所以会有很多问题,希望你能理解。”

在评估性面谈中,提问可以遵循“先当下、后过去”的顺序,也可以跟着来访者的思路走。如果使用结构化的问题清单帮助自己训练,以下是一个参考,学员可以根据现场做灵活调整:

目前你的症状有哪些?你的反应如何?发生时你的感受怎样?

在症状发生前,你通常会处在怎样的环境中,有哪些人、哪些事?

症状发生前、发生时、发生后,你有什么身体上的不适吗?如果有,是什么部位?具体的感觉是什么?

症状发生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怎样?

症状是否影响你的人际关系,如和家人、同事、朋友的关系?如果影响,怎样影响?

症状是否影响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果影响,怎样影响?

你自己曾做过怎样的努力来缓解症状?哪些方法无效?你怎样判断无效?哪种方法最有效?有效的表现是什么?

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当你第一次出现这个症状时,是什么时间?在哪里?怎么发生的?

从症状第一次出现到现在,期间发生过一些变化吗?如果有变化,是怎样的变化?症状最轻微和最严重的情况是怎样的?

有没有出现例外情况,即你预期症状会出现,但实际并没有出现。能具体谈一下吗?

请你用数字评估一下症状的严重性,从1—10打分,1分表示很轻微,对你没有什么影响,10分表示很严重,让你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你会给该症状打几分?在最严重的时候你打几分?在最轻微的时候你打几分?

我们现在正在谈这个症状,你感到有什么变化吗?是感觉好了,还是感觉更糟?

如果让你给这个症状起个名字,就像给一个人起个绰号一样,你会给它起什么名字?

通过提问了解来访者的经历

在咨询时往往需要考察来访者的成长经历,从总体上包括:童年经历,主要是学龄前的经历;关于父母和其他照料者、家庭成员的回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如果有)的学校经历;与同龄伙伴交往的经历;工作和职业方面的经历;婚恋和家庭方面的经历等。其中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同类推荐
  •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图说心理学——心理学中的知识和方法(活学版)

    每个人都能够学会的心理学知识读本,心理学是一门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我们的身边每时每刻都有它的影子,如果我们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们的生活将会冈此而变得与众不同。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5

    心理咨询是现代人们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爽和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其实,心理咨询是咨询师帮助求询者学会更有效的方式对待自己、他人和生活中的困惑以适应人的社会生活的过程。
  •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哈佛大学汇聚世界上最优秀的心理学家,让哈佛学子的心灵得到了丰富的滋养,并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享誉全球的精英人才。《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由牧之编著,集众家之长,将哈佛心理课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个人素质、生活心态、职场心理、社交心理等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领悟哈佛心理学的智慧和魅力。《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汇聚心理学经典理论,浓缩哈佛人智慧精华,有效地激发心灵能量,帮助我们提升心理认知境界,提升心智水平,提高生活品位。通过心理素质锻炼等十多堂心理课,让我们学会重塑自我,掌控情绪,提高情商,平衡心态,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无往不胜,百毒不侵,做最强大、最幸福快乐的人。
  •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心病谁没有(升级版)

    随着工作、生活等各方面压力的增大,患有不同程度心理疾病的人群日益庞大。但由于传统观念,很多人不愿承认自己有病,不肯就医,以致病情加重,久治不愈。其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观念。只有大胆说出“我有病”,才能真正打开心结,快乐做人。甘露春医生根据自己十多年临床经验,从众多案例人手,分析常见心理疾病的特征,介绍辨症和治疗方法,把不为人所注意的常见心病向我们娓娓道来,并就如何树立正确的健康心理观念,如何学会正确对待心理疾病等,为我们提供一把打开心锁的金钥匙。
热门推荐
  • 冷酷王妃:暴君别惹我

    冷酷王妃:暴君别惹我

    她是21世纪的顶级特工,却遭遇挚爱的背叛。绝望中落入悬崖。醒来后却发现自己竟然穿越了,哈哈,竟然老天都不想让她死,让他活了下来。这一世,她要让所有期负她的人都付出代价。但无意中却招惹了一个不该惹的人。“你想怎样?”“我想一直陪着你”“......无耻”“多谢夫人夸奖”“......”
  • 拾仙之主

    拾仙之主

    仙界崩落一角,于人间掀起惊涛。仙子随便捡,大神满街跑。凡间的气象,仙界的灵韵。高低错落的世界,犹如一个被遗弃的废旧处理厂。要想再次踏足真正的宇宙,穿梭虚无的空间,还需要新的力量。废墟,碎片,仙冢,禁区,一切残破的所在都是酝酿新生的源头;沟壑,山脊,河谷,湖海,一切断裂的痕迹都暗藏着破道的契机。危机潜伏,妖魔横行。日月无光,鬼怪噬灵。碧落临渊,冥府无能。画地为牢,犹自称雄。尔等胆敢企图毁灭这十方的人间界,就不要怪我开的挂变态到极致。
  • 拜火传说

    拜火传说

    西汉年间,大汉义阳侯傅介子奉命出使西域,以便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一段西域古国的皇朝史,一段丝绸之路上的传奇,那些浩瀚沙漠里面香粉红颜,那些被历史遗忘的铁血神兵,都随着傅介子从昆仑以北,天山以南慢慢展开。
  • 龙翼苍穹

    龙翼苍穹

    黑暗元年,百万妖魔从异界来,一夜之间摧毁了人类文明,人类沦为由妖魔圈养的家畜。黑暗247年,陈宇穿越到这个世界……
  • 都市命说

    都市命说

    在大多数人眼里,命运是抽象的,有时我们想抗争却似乎找不到一个实体可以发泄,它是神秘却又存在的。当有一天我发现它只是一个类似于高端AI的系统,我想,一切皆可改变了......
  • 原来我也在等你

    原来我也在等你

    哈,我以为我忘了就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原来我也还在等你啊......(有空就更,封面懒得换)
  • 大佬今天又约我了

    大佬今天又约我了

    一纸婚约,穆迟迟在十八岁那年被送去了何家,做了她的少夫人,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商量商量做个表面夫妻,万万没想到、新婚夜他居然拿只猪来敷衍她!穆迟迟生气,后果很严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牵上你的手

    牵上你的手

    哥,谢谢你,你教会了我很多。你就好好待在天国,看着我如何变得独当一面吧!我,会成为一个能够贯彻己道、信守诺言的人……或许是思念过度,或许是泪水引致视觉错乱,清的面前,竟然站着一个活生生的沈仲言!只见他吸着烟,拨弄头发,对着自己笑了笑,继而竖起了大拇指。
  • 不一样的甄嬛传

    不一样的甄嬛传

    甄嬛传,一部宫廷大戏,皇后,皇上,甄嬛,华妃,槿汐,浣碧等等每一个角色不同的角度解读一部部不同的甄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