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97000000016

第16章 魏晋南北朝篇(3)

先来看看史书的记载:刘备攻打吴国失败后,退到了白帝城。于公元223年4月病逝。5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8月下葬。人们根据史料的记载,认为刘备的墓葬就在成都武侯祠。因为上述的史料来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是蜀汉的观阉令史(从事文献档案管理工作),在蜀汉生活了30多年,他必定知道刘备的葬处。刘备死后,尸体由奉节运回成都,后与吴夫人合葬于惠陵(今武侯祠内)。在今天的武侯祠内确实还有刘备墓的建筑。过去杂草丛生的墓地被泥土夯筑得更高了,墓上种满了小小的翠柏,墓地周围也被青石条围护了一米多高,显得尊贵,有皇家气派。武侯祠博物馆的人在一次植树时,意外地在刘备墓的封土边缘挖掘的树坑中发现了许多蜀汉时期的砖。这些砖位于刘备墓的封土边缘约30厘米的深处。砖的颜色与泥土近似,但质地很坚硬,砖的一侧长边上镂刻着花纹,与成都平原常见的东汉砖非常近似,是当时专为修建墓室烧制的。这些也都从侧面证明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中关于惠陵与刘备墓在成都的记载的可靠性。

一种说法认为刘备墓在四川彭山的莲花坝。持这种观点的人首先驳斥了《三国志》等历史文献关于刘备尸体运回成都的记载。刘备死于农历的四月,对于四川来说,这是烈日炎炎、气温极高的夏天。当时的交通很不方便,从白帝城(今天奉节)到成都全是逆行而上的水路和崎岖的山路,仅单行也得需要30多天时间。如果花这么长的时间把刘备的尸体运到成都,按当时的尸体保护技术,要使尸体不腐烂是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在中国古代,根本没有很好的尸体保鲜技术。

刘备墓顶侧,有几个六七米的盗洞,这些可能都是盗墓贼“光顾”后的痕迹。沿着洞口往下观察,全是一层三合土一层黄泥土夯筑起来的,靠近坟的地方还曾发现一块数十吨重的灌县石。这座皇坟总面积达100多亩,全是由石灰、黄泥和这种灌县石等混合物夯筑而成,由于墓建筑中混合有石灰,所以在皇坟的半山腰以上,竟然看不到蚂蚁蚊虫之类的东西。尽管他出身贫寒,但自认是皇室后裔,所以,刘备还是不能摆脱两汉时期厚葬之风的影响。按制度规定,天子即位一年,就以天下贡赋的三分之一用于修筑帝王的陵墓。刘备在位三年,尽管与魏、吴两国战争不断,但仍有足够的时间去修建坟墓。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哪来那么多本地没有的黄泥?那么巨大的石头又是怎样从数百里之外的地方运到莲花村的?这些至今仍然是一个谜。因为没有很好的尸体保护技术,刘备的尸体不能运到成都安葬,而彭山牧马乡莲花村离成都骑马也就半天的时间,难道刘备的尸体运到莲花村就不会腐烂吗?这个无法解答的疑问又使人们想到了传说中刘备埋葬奉节的说法。刘备是一个乱世之君,为了防止盗墓,刘备出殡时是四路同时进行,目的是迷惑那些企图盗墓的人。

刘备到底身葬何处至今不明,只有通过考古发掘才能证实,所以这个问题仍是一个没有答案的谜。

蜀汉后主刘禅

帝王档案

刘禅:公元223年-公元263年在位,字公嗣,刘备之子。性情懦弱糊涂,在位41年被灭国,一生浑浑噩噩,但却落得个善终,病逝洛阳,终年66岁,葬地不详。

“扶不起的阿斗”之谜

相父身影后的皇子

刘备死后,诸葛亮迅速控制住了政权,刘禅对他也一直言听计从,算是遵守了在刘备临死时许下的诺言。诸葛亮一直对刘禅耳提面命,这在前后《出师表》里都看得出来。刘禅在内心里是否服气,别人不知道,但表面上他还是很听话的,曾经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把朝政基本上都交给了诸葛亮。刘禅与诸葛亮的君臣关系之和谐与美妙,为历代有识之士赞不绝口,被视为封建社会中最理想、最完美的君臣关系。

诸葛亮北伐前夕,对已年满22岁的刘禅依旧不放心,说他不分五六,担心他闯祸乱来,特派心腹董元为侍中,统帅宿卫亲兵,监管刘禅。刘备逝世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可是仅几年工夫,诸葛亮又做出另一番天壤之别的相反评价,把刘禅的智商贬得一塌糊涂,说明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没有一点私心,并不是完全不在乎自己的权力。

在《出师表》中也透露出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种种不和谐的信息。例如,诸葛亮一再强调“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居然把“宫中府中”放在同等地位,也是要刘禅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诸葛亮常驻于汉中,醉心于北伐,并不辅佐和教导刘禅怎样治国。将心比心,刘禅怎能对他没有意见和看法?须知,诸葛亮的最终使命是辅佐刘禅执政而不是代替刘禅执政。

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他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诸葛亮刚死时,刘禅哭得伤心,以至于昏倒在朝堂之上,但有人提出为诸葛亮立庙于成都,刘禅却坚决不答应。后来被逼得没办法,才被迫让步。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真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不仅如此,刘禅还在两个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跟诸葛亮完全不同的举措:

其一,废除了丞相制。鉴于诸葛亮生前权力太重,刘禅先是以蒋琬为尚书令和大将军,后又以费祎为尚书令和大将军,以蒋琬为大司马;两人的权力相互交叉,相互钳制,但又各有侧重。蒋琬以管政务为主,兼管军事;费祎以管军事为主,兼管政务。这种新的政治格局安排,意味着刘禅决不允许再次出现事无巨细皆决于丞相一人、而自己大权旁落的尴尬局面。蒋琬死后,刘禅更进一步,“乃自摄国事”,总统一切,直接掌管蜀汉政权达19年之久。

其二,停止了空耗国力、劳民伤财的北伐。曹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马懿率大军征伐辽东公孙渊。以往碰到这种有利时机,假若诸葛亮在世,他肯定不会放过,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兴兵大举北伐。刘禅唯恐蒋琬又走诸葛亮老路,专门下诏告诫蒋琬不要轻举妄行,刘禅强调要与孙吴政权互相配合,同时兴兵,合力伐魏。否则,以弱蜀单独伐强魏,其结局只能像诸葛亮生前那样劳而无功,得不偿失。由此看来,刘禅基本上是不赞成诸葛亮的北伐方针的,只不过碍于种种原因,他没有也不可能在诸葛亮生前表示反对。

当然,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存在些许不和谐因素,但双方毕竟没有撕破脸皮,更没有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观其相处始终,基本上还是说得过去,说不上太好,也说不上太糟。至于他们君臣关系的佳话,其实是应该打点折扣的。

中人之才,守成之主

诸葛亮死后,根据他的遗命,蒋琬、费祎共同主持朝政,而长史杨仪不服气,甚至说出还不如当初趁着诸葛亮刚死投降曹魏的话。费祎抓住他的小辫子向刘禅报告,刘禅立即将杨仪废为庶人,后来又将他投入监狱,最后逼得杨仪自杀了。可见刘禅在诸葛亮死后,是完全能够控制政局的。

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入贺太后,太后留胡氏住了一月,引起刘琰的猜疑,导致了恶性事件。刘禅接受教训,马上废除了大臣妻子、母亲宫廷朝贺的礼节。可见他还是有容人之量,善于听取意见的。

蒋琬、费祎相继去世后,费祎的助手姜维掌管军事同刘禅亲信的宦官黄皓发生矛盾,想除掉黄皓。刘禅护着黄皓说:“区区一个太监,不过是一个听吆喝的,你和他计较什么?”后代史家把黄皓写成一个祸国殃民的大坏蛋,其实黄皓与真正祸国殃民的宦官,如赵高、魏忠贤比,只是陪着刘禅玩耍的一个小人而已,倒也没多坏。起码他对刘禅是没有一点外心,刘禅也需要这么个贴心的人。

蜀汉延熙十二年(公元249年),曹魏右将军夏侯渊之子夏侯霸惧怕司马氏诛杀,叛逃到蜀国。他是曹操的连襟,但从妹嫁给张飞为妻,生下一女,就是刘禅的皇后,所以与刘禅也有亲。他的父亲夏侯渊为黄忠所杀,刘禅安抚前来投降的夏侯霸时,说:“你父亲的遇害,非我先人所为。”一语带过之后,套近乎说:“我的儿子还是你外甥哩!”这件事,他处理得也算恰当。

魏延叛乱被杀,后主也没有对魏延一概否定,而是降旨曰:“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这说明刘禅的胸怀,还是够宽大的。

从上述这些事例看,刘禅算是个中人之才,守成之主,并不是什么“扶不起来的阿斗”。到底怎样才算能扶得起来呢?统一中国吗?换谁到刘禅那个位置上,凭着蜀汉那一点力量,恐怕都不行。作为三国中最弱的一方,刘禅能领导蜀国41年,既避免了班子内部互相倾轧,也没有隔几年发动一次大的运动,而政权稳固,其实算基本称职。

突然亡国

姜维见刘禅不肯除掉黄皓,怕自己待在朝中深受其害,就跑到汉中练兵,再也不肯回来。姜维有心继承诸葛亮的北伐事业,几乎每年都出兵攻打魏国,但是蜀汉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弱,姜维不但不能够取得胜利,反而白白消耗了不少兵力。

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将军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钟会带兵十几万分三路进攻蜀汉。姜维看到魏军声势浩大,知道抵挡不了,就把蜀兵集中到剑阁(今四川剑阁县),守住关口要道。钟会带兵到了剑阁,一时没法攻进去。

邓艾看到蜀军主力守在剑阁,就带了精兵偷偷绕道到剑阁西面的一条羊肠小道上向南进军。这一带本来是人迹不到的地方。邓艾带领这支精兵,逢山开路,遇河架桥,走了七百里路也没有被蜀军发现。最后,他们来到一条绝路上,山高谷深,没法前进。邓艾当机立断,用毡毯裹着身子,从悬崖峭壁上滚了下去。将士们见邓艾一带头,也跟着滚了下去。有的攀着树木,一个接一个慢慢地爬下了山,终于越过了这条绝路,一直赶到江油(今四川江油县)。

驻守江油的蜀军没想到邓艾会从背后杀出来,突然见到魏兵出现在城下,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好投降了。邓艾继续向绵竹(今四川绵阳西南)进攻。守绵竹的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邓艾派人送信劝说他投降,说:“如果你肯投降,就推荐你为琅琊王。”诸葛瞻听说要他投降,气得火冒三丈,把邓艾派来劝降的使者杀了。他摆开阵势,决心和邓艾拼个死活。但是毕竟敌不过邓艾,诸葛瞻和他的儿子诸葛尚都战死了。邓艾拿下绵竹,直奔蜀汉都城成都。

之前,曾有战报到成都告知刘禅,刘禅没当回事。后代史家说是黄皓欺瞒他,这又令人费解,黄皓又不是魏军的奸细,为何要欺瞒刘禅,难道蜀汉亡了国对他有好处?其实还是刘禅自己不在乎,古话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魏军不是那么好进来的,若不是邓艾会钻孔子,估计也打不进来。

魏军一到,蜀汉朝廷乱作一团,后主赶快召集大臣商量。有人主张往南逃,有的主张投靠东吴,有人认为现在魏国大军压境,不如趁早投降。刘禅见大势已去,接受了投降的建议。

他的儿子刘谌不肯投降,劝刘禅与魏军死拼到底。刘禅不听他的,刘谌就跑到祖庙去痛哭,又把老婆孩子都杀了,最后自杀。其实他死也是白死,当时姜维已经投降了邓艾,蜀汉已经完全没有了抵抗的本钱,最后拼命送死,只会搭上守城将士和老百姓的命。

刘禅的投降是对是错,千年历史争论不休,深知回天无力,是拼死一搏,致百姓于水火于不顾,还是以降保得一方免受战乱,蜀汉帝业虽则倾倒,而百姓尚好,也留点颜面去见征战一生的父皇。他拼命到底,又有什么意义?

蜀汉存在只有43年,刘禅在位41年,皇帝做到了尽头,而且落得善终之局。

阿斗乐不思蜀之谜

邓艾灭了蜀汉以后,后主刘禅还留在成都。后来钟会、姜维发动兵变,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人把刘禅接到洛阳,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只有合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到了洛阳,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他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五十多人都封了侯。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泪。只有刘禅咧着嘴看得挺带劲,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

司马昭观察了他的神情,宴会后,对属下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

又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候,问刘禅:“您还想念蜀地吗?”刘禅乐呵呵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了。”

合正在旁边听了,觉得太不像话。回到刘禅的府里,合正说,您不该这样回答晋王,以后如果晋王再问起您,您应该流着眼泪说:我祖上的坟墓都在蜀地,我心里很难过,没有一天不想那边。这样说,也许晋王还会放我们回去。

刘禅点头答应,后来,司马昭果然又问起刘禅,刘禅就把合正教他的话原原本本背了一遍。他竭力装出悲伤的样子,但是挤不出眼泪,只好闭上眼睛。司马昭看到他这个模样,心里早明白了一大半,笑着说:“这话好像是合正说的啊!”

刘禅说:“对,对,正是合正教我的。”

司马昭不由得笑了,左右侍从也忍不住笑出声来,从此对刘禅放了心。

同类推荐
  • 我的回忆

    我的回忆

    由程思远编著的《我的回忆——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既有程老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也有对曾提到过的历史事件的补充;既有与政界人士的密切交往,更有对妻子、女儿不幸去世的怀念与悲伤,情真意切,令人感叹万分。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纪录

    《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是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军事系列图书”之一,《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图文并茂,结合狙击手的经典事件、装备以及狙击手训练要领等,介绍了近代以来世界上最顶尖的狙击手,还有狙击手手中的致命武器,《狙击手——世界著名狙击手全记录》将为您展现一个精彩纷呈的军事世界。
  •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

    《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为日本天皇老师、日本阳明学代表人物高濑武次郎写给日本商业、军事精英的心学大传,也是介绍阳明先生一生最为权威版本。高氏王阳明传与《传习录》《年谱》《名儒学案》一起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对日本、韩国,乃至中国的杨明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译者历经三年,便跑日本、韩国、美国及中国各地图书馆和私人藏家之所,偶然机遇高价获得此1915年广文堂再版本。读完此书才会真正明白高氏为什么评价王阳明说:“日本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 随遇而安

    随遇而安

    这是孟非对过往四十年岁月的动情回顾、从容讲述。童年重庆、少年南京,不同的文化对他影响深远。中学时代的严重偏科,黑暗得让他看不到未来。临时工的日子辛酸艰苦,却奠定了他往后的不平凡。他从摄像、记者、编导、制片人、主持人的不同角色上一一走过。四十年,人生坎坷,从平凡到精彩,命运总在不经意间转折。
热门推荐
  • 天际武圣

    天际武圣

    出生豪门的他,年纪轻轻修为却到了炼体九重天,可奈何天不尽人意,一夜之间,修为消失,如同没有出现过,他并不颓废,终于得到了机遇……
  • 无限末世

    无限末世

    猛鬼街,异形,生化危机。等等等等,恐怖片世界又回来了,一样的无限,不一样的未来,看洅渡轮迴带领你体验不一样的恐怖,新的未来,一切尽在无限末世!喜欢的赶紧收藏加推荐吧,有人欣赏才会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 宋朝探花郎

    宋朝探花郎

    刘安穿越了。这位堪称史上最幸运的穿越者,汴梁及至天下最英俊的探花,与名门嫡女婚约在身。可很快,刘安发现自己不快乐。弱宋天天跪,跪党项、跪契丹,跪到弱宋只剩下钱了。提到钱,刘安更不快乐。刘安听说:宋朝发俸禄竟然是直接发给夫人的,夫人掌家管账,零花钱定项支出,精准到文。又听说,武勋世家的潘六姑娘,可以手撕街痞。刘安表示,穿越好可怕。
  • 心灵帝国:尤里的复仇

    心灵帝国:尤里的复仇

    四五年底,苏联开展一项神秘计划,所有试图刺探情报的间谍无一生还,他们看到了什么?为何会说“无形的力量扼住了喉咙”?苏联总理发动政变,仅几个月后便突然发动对整个北约的全面战争,他是在自取灭亡还是为神秘计划收集试验品?该计划的负责人尤里突然失踪并卷走大批资料,但随后几个月内死亡。这是他杀吗?一个惊天阴谋正在悄然浮出水面,整个世界竟处在已死的尤里掌控之下!“飞行的碟子”?盟军为何对此讳莫如深?希特勒已死?月球背面竟有无法探测的区域?种种证据表明尤里与纳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自称是另一个试验品的女孩突然出现在尤里的眼中,她是谁?怀着疑虑,尤里踏上了复仇之路,他要寻找真正的答案。
  • 若你未婚,我未嫁

    若你未婚,我未嫁

    司言的出现,给他黑暗的天空带来了一丝光芒。她很黏人,会撒娇,会跟踪,使尽一切招数,只因她对他一见钟情。他无法抵挡她的热情,就如同他无法抵挡温暖的阳光。可当他终于放下心防,将整颗心放在她面前的时候,却忽然得知,那个让他迷失了自己的女人,居然是……
  • A New England Girlhood

    A New England Girl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如果时间还记得(下)

    如果时间还记得(下)

    亲眼看见暗恋三年的初恋男友与别人亲吻,倾心相待的朋友为了一个男人与自己分道扬镳,心中敬仰的父亲一夜之间锒铛入狱……大学毕业,晨昱接连遭遇人生的重大打击。原本对生活已经不抱期望的晨昱,没想到多年前一封寄错的信件,却温暖了余生时光,原来命运早已留下了转折的伏笔。韶华逝去,那些午夜梦回失声痛哭的事故,如今都成了回忆中熠熠生辉的故事;那些曾经历历在目的过往,如今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慢慢淡化。如果时间还记得,愿你我都不会后悔遇见,那个倔强的自己。
  • 总裁老公,晚上好

    总裁老公,晚上好

    人尽皆知,沈君斯最近又迷上了个新宠,他的惯病,贪新而厌旧!贝萤夏清楚地记得,这个男人,当初为了得到她,究竟使用了多少不光彩的手段。也有反抗过,可,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她被沈君斯硬压在钢琴上了,那一刻,百般屈辱,泪水只能默默咬牙吞回,穷人的命,总是太过低贱!命运是什么?命运就是沈君斯手中的玩物,他想上你,便上你,玩腻了,便一脚踹开。只是沈君斯,你未免太小看我了。一份记录他重要秘密的档案,由她亲自偷出,送入敌人之手,终于,他遭到黑市的成功狙杀!原以为,终于可以摆脱魔鬼,不料,午夜梦回时,冰冷的匕首正抵在脖颈间,地狱撒旦在耳边低语。“贝贝,我化成厉鬼回来找你了!”
  • 后宫凤倾天下

    后宫凤倾天下

    后宫向来不缺少如花般的女人,一批凋零自然会有另一批争相开放。花开花落,这是既定的规律。顾婉之背着重振家族的使命,踏入深宫,步步为营。算计,欺骗,背叛,让顾婉之渐渐远离自己的初心。且看她如何在后宫逆转。
  • 指尖上的神灵

    指尖上的神灵

    世界树陨落,化成亿万种子散布万界宇宙,吴成获得其一;从此,与亿万竞争者角逐,冲上宇宙之巅,玩弄神灵与指尖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