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8000000057

第57章 第三条道路:以《穿旅游鞋的舞神们》为重点考察对象(1)

张延文

公元2008年很快就要掀开日历的最后一页了,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进入最后一个年头。对于中国的新诗写作来说,也马上就要有近百年的历史了。而处身其中的“第三条道路写作”也马上就要进入它的第十个年头。当我们试着去接近某一样事物,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实存,首先要去了解它所有的关联——它周遭的境域以及它曾经的历程。我们习惯于将与时间相关的因素称之为历史,彰兴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新历史主义则使用后现代的视野来重新定义了“历史”的概念,并试图阐释文学和历史的互动性关系。

事实上,对于时间概念的重视是和对于时间的再认识分不开的。时间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一直以来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只是当人类社会发展出现大的转型之际,才能更为清晰地发现它的价值。就时空意识来说,空间概念的发生早于时间,在原始社会里时空是混合的,对空间障碍的克服显然更为重要。而农耕社会里,时间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显现。应该说,时间概念的最终确立是和农业生产的春种秋收分不开的,这里的时间主要取决于自然时序的更迭。而到了工业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原有的时间观念被重新改写,机器大生产所依赖的主要是产业循环的周期,这取决于生产、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以及技术更新的速度。人类社会开始摆脱了大自然带来的束缚,而拥有了一个新的时代。从这个时期起,时间周期和次序不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模式化的东西,而是一个处于不停变动过程当中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变量。这也是现代社会生活里所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的根本依据。20世纪的下半叶,尤其是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计算机为代表的数字技术的兴起,一个信息化的后现代社会也呼之欲出。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时间已经不再是纯粹的量度,在现实的时空之外,出现了一个拟态化的时空,虚拟时空和真实时空同时并存,两者并非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浑融。互联网等制造出来的模拟空间,扩展了人机之间的界面,人类的类本质有了全新的质素,人类的精神世界可以局部脱离实存而独立存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将根本性地重写人类社会的历史。人开始真正接近于“神”的疆域。

新历史主义打破了文学和文化之间的界限,努力将文学放到更为广阔的背景里来探询它和政治、权力、经济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它将文学和历史之间的互文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非传统理解上的历史决定了文学。文学文本对于世界的塑形作用在于历史本身也具备着诗性的因素,有着文本性、虚构性、转义性等特征。历史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有着叙事功能的话语系统。这既提升了文学的地位,同时也使文学的概念普遍泛化,并从内部消解了文学的价值意义体系。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一种求真的美学,并赋予所有的事物以同等的符号价值。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文字在象征体系里的核心作用,文学文本产生价值和意义的作用被等而下之,一度笼罩在其之上的光环顿时暗淡下来。这也是目前诗歌文体等边缘化的现实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市场经济主宰下的消费主义思潮。

这里我们首先考察了当前诗歌发展的外部语境,并将其作为第三条道路诗学发生和流变的内在依据。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发展历程,以便廓清笼罩在其之上的种种疑云。

一、从空泛的诗学到完备的实体:“第三条道路”历史考察

提起“第三条道路”,就难免不提及发生于1999年的“盘峰诗会”上的“盘峰论争”。这次论争发生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打破了整个90年代一直死气沉沉的诗坛,从此诗歌界进入了一个短暂的多事之秋。它直接产生了“民间写作”和“知识分子写作”两个概念,并将当时的诗坛中的重要人物逐一对号入座排列其中。这就难免不引起更多的置身事外的诗歌界人士的关注,因此,第三条道路写作也就应运而生。对此,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发起人之一的谯达摩有着详细的描述:

现在看来,20世纪末期的所谓“盘峰诗会”就像一个巨大的胎盘,“知识分子写作”和“民间写作”这两个二元对立的怪物出乎意料地几乎胎死腹中,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这实际上标志着封闭的、平衡的、稳定的、“从一个空想滑向另一个空想”的“现代范式”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彻底终结。因为“盘峰诗会”不久,也就是1999年12月,“第三条道路写作”应历史之运而生。简而言之,“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诞生过程,其思想观不是基于实证主义的确定性而是基于实用主义的怀疑,这一怀疑来自基于人类经验和精神历史而非元叙述主题的任何决策。所以,“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出现实际上标志着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创造性的“后现代范式”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真正确立。诗评家兼诗人谭五昌对“第三条道路写作”的产生及其重要意义也有着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龙脉诗会’之后,谯达摩、莫非、树才等诗人编选了一本同仁性质的《九人诗选》,明确提出了‘第三条道路’的诗歌写作构想,从而凸现了当代诗歌写作多元化趋向的客观存在。”谯达摩:《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出自谯达摩、海啸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一卷),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页。

这里,谯达摩将1999年12月出版的《九人诗选》作为第三条道路写作出现的标志,并将其定位为一种“思想技术”。他还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

所以,“第三条道路写作”的出现作为当时诗坛业已僵化的“二元对立”的一种思想转换,显然旨在重新修复中国诗坛残破不堪的“道”。因此,小而言之,“第三条道路写作”是一个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诗歌流派;大而言之,“第三条道路写作”则是确切意义上的、“道”在其中的、因而成为当下诗坛(甚至包括整个文坛)唯一充满强大生命力的一种文学思潮。当然,一种思想的得以转换除了需要智慧和灵感,还需要一种转换的技术:在此,为了阐释的方便,我将之命名为“思想技术”。出处同上,第3页。

在谯达摩看来,第三条道路写作更像是一种文学思潮,这种思潮代表着的是一种打破二元对立的僵化模式的新的思想方法,它更接近于“后现代主义”所秉持的理念,提倡一种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创造性的“后现代范式”。这篇写于2004年的论文既是对于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诗学理念的很好的总结,同时也为2005年起发生的第三条道路内部的分化找到了诗学的依据,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也颇有一些先见之明。

而同时作为第三条道路重要的发起人的莫非和树才也就此问题做过阐述。莫非在其文章《反对秘密行会及其它》一文中将“第三条道路”作为词条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第三条道路写作并非指在民间派与知识派之外另谋出路。第三条道路写作,是另类,是另类的另类,甚至是自身的另类,是"单独者",是单数的复数。其代表人物到目前为止,我发现了两位。比如树才的写作,他的好诗和他从法语那里译过来的好诗,使他在当今汉语诗歌中拥有不争的地位;比如车前子的写作,他的前卫,他的连续性,他的好诗,他对诗界冷静的观察与思考,是剩下的诗歌中最具光彩的篇章。没有诗人能够置身于诗歌大局之外,不论我们愿意不愿意,诗歌最终留下她自身的判决,谁也跑不掉。出处同上,第434页。

莫非既强调了第三条道路的独立立场,也没有割裂它和其它写作之间的联系。和“主义”、“流派”这些概念性的东西比较起来,莫非更为重视的是诗歌写作本身的艺术性,诗歌文本本身的艺术价值,以及写作中的个体的重要性。这和谯达摩提出的流派和思潮比较起来是大相径庭的。他们的思考,基本上是处于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

树才在其文章《第三条道路:兼谈诗歌写作中的“不结盟”》中先讨论了“盘峰论争”和其产生的两个概念之后,又讲述了个人对于诗歌写作当中的种种问题的看法,然后才提及第三条道路的问题:

我既不赞赏什么知识分子写作,也不站在所谓的民间立场上。

我站在我的位置上(注意,不是立场)。我只能这样,否则我就不诚实。

我不相信一个诗人想成为“知识分子写作”就真能是知识分子写作,或想站在“民间立场”就在民间立场上了。在我的位置上,我积累我的单词;我写我生命中真实的诗,我写我生活中鲜活的诗。直接性和深度,仍是我的诗歌的关键所在。诗歌的最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触及了生命真实的内在深度。诗人必是有知识的人;没有起码的关于诗歌的知识,一个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但诗歌显然是关于知识之外的东西的学问。诗歌不是可以教会的,模仿也无济于事。有人以为技巧是可学的,以为技巧能决定一切,这正是诗歌界近年来的通病。技巧其实是最经不起谈的,它内含在每一首具体的诗中。必须把一首好诗看作一个整体。尽管现代诗整体上信奉的是碎片美学,一首碎片状的诗仍是一个整体。

中国诗人不应漠视自己脚下的诗歌现实、生活现实和历史现实。回到自身中来,回到汉语的语言现实中来;要想,更要看;要争论,更要写作。

有一天,莫非跟人说:“树才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对此,我这么回答:“是啊,我一条,莫非一条,车前子一条……。”显然,“第三条道路”是另一些道路,是复数。因为我坚信诗歌的丰富多样正是基于每一位诗人观念和文本上的差异。所谓多元,即差异,即独立,即无领袖欲,即尊重对手,即“不结盟”。在中国,真正有独立品格的诗人还是太少了!我看重第一位诗人独立探索的勇气和自由飞翔的姿态。正是在一己的生活中,你感受到时代的冲撞、压迫和剧变;正是在一己的生活中,有着你必须体悟的写作之道,它就在你无从选择、必须忍耐的生活过程中。谯达摩:《第三条道路:一种思想技术》,出自谯达摩、海啸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一卷),九州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441-442页。

树才也很重视诗歌写作的个人性价值,只是将视野聚焦在本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层面上,并特别强调了写作本身的重要性,以及生活对于写作的第一现实的意义,指出独立的品格对于诗人的重要性,诗人应该对于时代主题进行感知和回应,对自身负责。

当我们来重新看这些时,就不奇怪为什么第三条道路的阵营会在2005年的鼎盛时期突然分裂。作为一个诗学概念也罢,诗歌群体也罢,诗歌流派甚至文学思潮也罢,这些看起来都不是那么确切和一定,第三条道路写作本身自一开始起就处于一个不一致的状态,没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确定的概念可以把握。因为这里面有着谯达摩式的第三条道路和莫非式的第三条道路以及更多其他某某人的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这个概念其实由来已久,并非新鲜的东西,只是它最早被运用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第三条道路”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内涵。在当代,“第三条道路”主要是指一种“中间偏左”的社会民主主义政治哲学或理论,试图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之外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这种思潮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当然,这里所提及的“第三条道路写作”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范畴和概念,因为它对应于一个全新的领域,并有着迥异的背景和出路。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个词汇本身是相当敏感的。在这里,以谯达摩为主要建设者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个诗学的概念,特指诗歌写作当中的一种新思潮,那就是破除中心化的僵化意识的写作潮流。它主要是指向于一种更新的写作立场和写作现实。

谯达摩对于他标举的“第三条道路”诗学有着一个长期思考和建构的过程,他一度将“第三条道路”称之为“21世纪中国新诗写作的开端”及“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但他最终还是把落脚点放在了“思想载体”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1999年12月”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全面展开东方后现代主义的逻辑起点,换言之,1999年12月出现在中国诗坛的“第三条道路写作”表面上看是一个诗歌流派,其实质则是中国的一个重要事件:后现代主义这个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徘徊在中国大地上的幽灵终于寻找到了一个不断滚动的思想载体。是的,“第三条道路写作”的确是一个不断滚动的后现代主义,它陈述(而非宣告)着如下一个观点:在尚未结束现代性的历史断裂处,后现代主义以一种顿悟的方式突然依附于“第三条道路写作”的躯体,并被一分为三:后现代浪漫主义,后现代现实主义与后现代先锋主义。谯达摩:《第三条道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出自谯达摩主编《第三条道路》(第二卷),九州出版社,2005年2月版,第3页。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古文观止(最爱读国学书系)

    《最爱读国学书系:古文观止》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 未焚诗

    未焚诗

    本书收录的诗篇有:路不拾遗、跳舞好吗、俯瞰、对面、外景、无情诗、飞机、田园诗、寓言、笔记簿、练习曲、新旧句、家居诗等。
  •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

    《梦想合唱团》内容介绍:在绚丽的舞台之外.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平凡的生活中蕴藏着一个个关于梦想的故事,远比演出更精彩。他放弃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西北的荒漠,只为种下绿色的希望;她将最好的时光留在寒冷贫瘠的高原。为孩子们带去学习的机会;她曾为革命历经九死一生,纵被世人误解亦不改初心;深爱的恋人在动荡的年代失散,彼此等待与寻找了数十载,终却为爱选择不见……爱与守护、迷茫与挣扎、选择与追寻,交织在他们的梦想中,照进了现实。世界纷繁嘈杂,但总有些梦想是我们念念不忘的净土,总有些梦想让我们深深其鸣。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本土与异域

    本土与异域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十六章,主要回顾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下编十三章,主要评述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另外,附录书评四篇,对当代中国在此领域卓有成就的四位研究者四部专著予以述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妈妈的爱

    妈妈的爱

    本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波的儿童散文集,其中,《妈妈的爱》这篇散文,作家用朴实温暖的语言,阐述了妈妈对孩子的浓浓的爱意。金波的作品一向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作家对儿童的关爱也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显露出来。
  • 此情赋予东流兮

    此情赋予东流兮

    如果一切重来,自己的人生又会是什么呢?还会像以前那样懵懂无知吗?还会像以前那样痴情吗?还会像以前那样的伤害自己伤害周边的人吗?苏璇儿重活一世,只想求得个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要是能遇到个干净的男人也就嫁了也不枉此生。
  • 穿书后女配成了团宠

    穿书后女配成了团宠

    【团宠+救赎1V1】许诺穿书了,穿书后的角色是高阳一中最大的笑话,人穷又丑还是学渣,居然肖想高阳一中人人闻之变色的学校大佬顾泽,最重要的是这个大佬是个反派,她也是个炮灰。这个设定让许诺无语望天,感觉自己离死期不远了,不知道现在一头撞死还来不来得及。……后来许诺知道,自己有四个哥哥,每天都在变着花样的宠她,又觉得自己可以了。大哥集团总裁:卡给你,随便刷。二哥医科圣手:敢说我妹坏话?你还想活吗?三哥顶流巨星:我们诺诺是仙女,一定要宠着的。四哥赛车王者:诺诺别难过,哥哥带你装逼带你飞!就连男主也:给我一个机会,我让你做女主角。顾泽:呵,都给我滚开,许诺是我的,她只喜欢我!许诺:……那是以前,我是被逼的。顾泽:宝贝再爱我一次?【男女主身心干净,入股不亏。】
  • 风起云不归

    风起云不归

    圣轩,一个费尽心思,想要活下去的人。确没想到,继承了不平凡的医术。还拥有了,不属于自己的力量。确没想到,这力量背后,还有一个惊天大秘密……
  • 一梦六界

    一梦六界

    我,乃是这六界最最最最尊贵的凤族的四公主,极地之主霜凰,乃是南方极地之主,天族高辈仙人南极仙翁是他的守门老人,见了她需要叫一声霜大人……然而他与天族四三殿下狻猊的爱恨情仇,浮沉一梦……
  • 当我被心上人捅了一剑以后

    当我被心上人捅了一剑以后

    当初是他不信任她,伤透了她的心,现在后悔了,又来渴求她的原谅,希望她回到自己身边。秋茗兮表示:不!可!能!有多远滚多远,真当姑奶奶我没人要?没了你,我可以过得更好。
  • 嗑糖嗑到自己

    嗑糖嗑到自己

    【本文小甜饼,可能有小虐宜情(一丢丢小),欢迎入坑~】 “二哥,咳咳咳,什么时候把阮卿寒带走啊?” 唐奕城转头看着唐糖身后的某人,“带不走。” “唐糖!”唐糖浑身一抖,赶紧转身。“这么想把我嫁出去?”她口中的阮影帝黑着脸看着她。“想想想。”唐糖赶紧点头。“其实我也磕阮糖cp,我现在让它实锤。”但是为什么结婚对象是我。阮影帝把结婚证一拍“你们要的软糖cp。” 但是我磕的是阮唐不是阮糖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灵猫奇谈

    灵猫奇谈

    大学刚毕业的孤儿时非梦在一个大风大雨的日子里捡回一只受伤的猫咪。不想,这只猫咪另有蹊跷,总是带着一股子邪气。还没有工作的时非梦从此踏上了一条充满冒险与欢笑的不归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不正常的事发生在他身边。那只受了伤的猫咪在时非梦的“精心照料”下竟渐渐化成了人形……什么?还要跟他谈恋爱?那可是一只杀人不眨眼的猫……而他扑朔迷离的身世也在事情的发展中渐渐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