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64300000014

第14章 语文学习与注意、兴趣(3)

培养是激发的前提,激发是对原来兴趣的强化,培养和激发兴趣的主要方法是:

1.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强烈时代责任感

每一个革命青年,都应该有远大的理想。理想是生活的动力,是人生的希望。一个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他就会寝食俱废,为之奋斗终生。居里夫人为什么能坚持四年,从四百吨铀沥青矿、上千吨化学药品和八百吨水中,提炼出仅仅一克纯镭呢?张海迪为什么能克服重重困难自学针灸、英语、翻译外国作品呢?无数英烈为什么能前赴后继为民族的解放事业而献身呢?这就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的理想,有为人类献身的精神。诚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伟大导师的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今天的时代,是改革的时代,信息频传的时代,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时代呼唤着有知识、有文化、有修养的有志青年,祖国建设大业需要各方面都发展的全能人才。而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是敲开其他学科大门的工具,没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没有一定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没有高层次的审美鉴赏能力,要想学好其他学科几乎是不可能的。正是因为语文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苏步青教授特意在上海召开的语言教学研究会上郑重指出:“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考语言,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课就不要去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好的。”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这足以激起我们学习语文的豪情。当我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明确了肩负的历史责任,认清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我们自然就会对语文刮目相看了,就会有恒心、有毅力、有激情学习语文了。

2.认识活动的目的、意义,培养和激发间接兴趣

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目的、意义和结果而引起的兴趣。要培养和激发这种兴趣,必须认识活动的目的、意义。因而我们的学习及工作,并非件件都使人感兴趣。不感兴趣,但又要学好、做好,这就要充分认识到活动的目的、意义和结果,从而达到乐不知疲的境界。“马家军”练跑步,交通警察站岗,服务员卖票,这些都是枯燥、乏味的。工人开机床日复一日地生产同一零件,一年四季重复那几个简单工序,这些也是单调烦人的。但是,当认识到工作和劳动的结果很有意义,是祖国建设必不可少的,那么你对工作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实践证明,人们对当前活动的目的、意义理解得越深,需要越迫切,情感越强烈,兴趣就越浓厚。

语文学习必须要加强目的教育,这样才会有动力,有恒心,才能孜孜不倦,才能乐不知疲。尤其要把当前的学习和整个社会事业联系起来,把学习的目的与个人需要,特别是个人当前的中心需要联系起来,真正从心理上感到当前的学习有意义,与自己的目的、需要紧密相关。这样才会产生间接兴趣。

此外,在培养间接兴趣的同时,要培养直接兴趣,这样才能使人的间接兴趣稳定持久。

3.采用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培养和激发直接兴趣

直接兴趣是由对事物本身直接需要而引起的。客观事物的新异刺激性、生动活泼性、盼望期待性、便于接受性都是产生直接兴趣的基本条件。构成语文教材的各种体裁的文章,都具有自身的独特的美,只是表现的形式和角度不同罢了。只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情趣的内容,就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以说明文为例。说明文(包括一般性说明文)就其内容、结构、语言、形式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美。尤其是一些文艺性说明文,更是进行审美鉴赏难得的教材。例如《苏州园林》,作者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说明它的特点。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处处显示出作者精湛的美学观点。读后不仅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而且使读者在愉悦的享受中得到美的熏陶、感染。就是那些很一般的实用性说明文,也蕴含着本身的固有的美,关键是如何发掘教材中的美。正如罗丹所说的:“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是缺少发现。”并非说明文缺少美的内涵,而是我们缺少对说明文中美的发现,说明文有说明文自身的美。

语文教材中许多说明文写得很有趣味。如《看云识天气》,文中用了17个比喻,生动而形象地说明了云的千姿百态、变化无常的特点;《死海不死》,作者引用古老而又有趣的故事将读者引入太空;《在大自然的语言》中,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被称之为大自然的语言,故能唤起读者对大自然生态的想象与神往,从而开阔视野,净化灵魂,培养健康美好的生活情趣。

说明文虽是科学性、知识性很强的文章,但它所反映的事物也是丰富多彩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至宇宙空间,小到粒子中子,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无论是文艺性说明文,还是说明比较抽象事物的实用性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对象是科学知识,其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因此说明文的知识性与科学性的特点,便成了培养自己学科学、爱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科学审美观的有利条件。如《机器人》、《奇特的激光》、《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宇宙里有些什么》以及文言说明文《活板》、《刻舟记》等等,内容丰富而生动,既可赏心悦目,又可启迪求知的心灵。文学作品就更不要说了。

达尔文从小就对昆虫很感兴趣,一旦发现一只小甲虫,就如获至宝,蹲下去一看就是一两小时,简直入了迷。有一次,他剥开一片树皮,发现三只稀有的小甲虫,就一手逮一只,把一只含在嘴里带回。他就是这样怀着强烈的兴趣在世界各地考察生物的,经过三十年辛勤工作,终于在五十岁发表了划时代的着作《物种起源》。达尔文成功了,有人说他靠的是天才,也有人说靠的是毅力和勤奋,但试想,倘若达尔文从小对昆虫的研究就不感兴趣,从小对花草树木、生态的变化很厌烦,达尔文会成功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兴趣对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良好的学习兴趣呢?这里我们再谈如下三点:

1.强化兴趣刺激物,培养和激发稳定兴趣

持久稳定的兴趣是与个人的自觉目的、活动本身特点、成功因素、活动是否能够得到及时强化、结果能否得到及时反馈紧密相连的。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活动中有明确并能实现自己的活动目的,使良好的兴趣适时强化,结果得到及时反馈,才能使兴趣稳定持久。为此必须及时提供刺激物,使人的兴趣及时得到强化,避免因有趣无物而使兴趣消退或抑制。

创造成功条件,使兴趣得到一定满足。人的任何一种有意活动,都有一种要达到目的的愿望。当活动成功、愿望达到时,心理上就有胜任感、满意感。这时,对无趣活动会生趣,对有趣的活动更有趣。徐少伟,作为浙江省理科状元,语文能拿到96分,这与他对语文学习有着持久稳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徐少伟所在的班级,高中三年,一直保持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三年的早读全部阅读报刊、文艺书籍,正课前总有几分钟的小课堂,或演讲,或练粉笔字,或辩论,或讲成语故事,或发布新闻,或朗读时文及评点,微型而浩大的工程,使少伟对语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语文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他的作文有很多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

如果人们在活动中常常遭到失败,心理得不到补偿,久而久之,活动便成为一种可怕的心理负担,人的兴趣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消失。因此,活动内容的量和难度要适中,尽量符合心理能够承受的负荷。对一些难度较大的目标要采取“小步子”,慢慢地啃掉它,消化吸收它。

及时反馈兴趣结果,力求使自己理解。及时反馈,才能使自己借助刚刚留下的活动表象,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强化原来的兴趣;使自己理解,才能避免产生不良情绪,保证兴趣稳定持久。

2.围绕中心兴趣,培养和激发广博兴趣

广博的兴趣和中心兴趣是一个人良好的兴趣品质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中心兴趣只有以广博的兴趣为基础,才能稳定持久,富有生命;广博的兴趣只有以中心兴趣为出发点,才能有方向、有价值。良好的兴趣是既博又专、专博结合的。因此,在培养和激发兴趣时要防止片面性,即:有广博兴趣,用广博兴趣丰富中心兴趣。徐少伟进入梁丰高中,学习任务很重,不过少伟除了上好语文课外,还坚持课外阅读,一直到高考。与此同时,“今日论坛”、“新闻联播”、“专题报道”、“文艺晚会”等等,也是他感兴趣的广播电视节目。时政要闻、生活热点、艺术天地使他始终置身于五彩缤纷的沸腾世界之中。兴趣、熏陶、积累、恒心,是学好语文的秘诀。少伟都具备了,所以,他成功了。

少伟的成功告诉我们,中心兴趣应与社会需要一致起来,应在个人基本活动、学习中选择中心兴趣。这样既能有利于个人兴趣的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的需要。

不过,必须要围绕中心兴趣,设计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多彩的活动内容,才能培养和激发广博的兴趣。可以说,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广博兴趣产生的源泉。广博兴趣是人获得渊博知识的心理条件。

3.运用兴趣迁移律,以趣导趣

兴趣迁移是指人有意识地把兴趣从一种事物上迁移到另一种事物上。人的兴趣是可以迁移的。兴趣迁移既可以是积极、有益的,也可以是消极、有害的。正确运用兴趣是矫正消极兴趣、培养积极兴趣、调动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不过,兴趣迁移是有条件的。首先,另一事物与本事物之间有共同因素,共同因素越多,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速度越快;相反,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小,速度越慢。我们学习了“驴不胜怒,蹄之”中的“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那么当要解释“先入咸阳得王之”的“王”时,马上就会迁移到这个“王”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这句中的“王”字和上句中的“蹄”字都有共同的语法特点:都用在代词之前做谓语。懂得了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知识,迁移就会很快。其次,另一事物能满足个体一定程度的需要。因为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当某一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特别是中心需要时,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优先注意,并逐步发生兴趣。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相应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有机体内部及其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通常以愿望、意志、动机、兴趣形式表现出来。需要也是个性倾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性积极性的源泉,是思想和活动的动力。需要产生并影响人的思维、情绪和意志。因此,我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从需要出发,这样才有利于培养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从需要出发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再次,另一事物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就是说,另一事物比当前事物有更适宜的刺激强度,更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的要求,更容易被人理解、操作、接受,这时才能实现有效的迁移。

同类推荐
  •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读著名作家的故事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三国演义(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三国演义(部编版语文教材配套阅读名著书系)

    罗贯中著的《三国演义(上下)》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 怅望千秋:唐诗之旅

    怅望千秋:唐诗之旅

    《怅望千秋——唐诗之旅》是由李元洛创作,黄荣华编注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教辅读物。作者将旅行与唐诗结合在一起,让读者产生“与诗人同行”之感,配以著名中学老师黄荣华的精妙解读,让中学生可以从这次旅行中更深刻地了解唐诗,进而喜爱唐诗。
  • 讲理

    讲理

    本书从一个国文老师的作文课开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层层推进,给出议论文写作的关键步骤:建立是非论断的骨架——为论断找到有力的证据——配合启发思想的小故事、诗句,必要的时候使用描写、比喻,偶尔用反问和感叹的语气等——使议论文写作有章可循,不啻为研习者的路标。而书中丰富的事例,也是台湾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中国古代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中国古代寓言

    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本书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第一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理;第二类是具有“劝善惩恶”性质的;第三类是具有讽刺性的。
热门推荐
  • 代号极

    代号极

    地下实验室发生变故,他们能否“清理”干净,还是全军覆没。
  • 星野之下

    星野之下

    地球人类张星源在一次事故中,意外获得了一个大秘密,这个秘密甚至能够改变全人类。究竟是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恶魔校草在身边

    恶魔校草在身边

    风暮汐刚刚中考结束,便超乎她的意料收到了里森美式学院的盛情邀请。当她进入学院,他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以及她的霸道男友,随即身世谜题也慢慢拉开了帷幕.......想知道她的命运如何嘛?那就追下去!.
  • 庶女与嫡子

    庶女与嫡子

    庶女六姑娘穿越后发现自己被嫡母扔在偏僻的破村子里“养病”,家中尚有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却是自小养在嫡母二太太膝下。她自然是要回到府里去的。后来,二老爷升迁举家回到京师顺天。再后来,她长大了,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也是时候处对象了。——执子之手,红颜天下,谱一曲京华风云。
  • 电竞大神是女的

    电竞大神是女的

    洛梓萌身为P战队的队长和S战队的队长凌烨,两个仇人见面会发生啥么稀奇古怪的故事呢?
  • 快穿之寻妹

    快穿之寻妹

    一开始她与他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对她而言不是因为任务他俩不会接触后来她才发现如果不是因为任务他俩也有千万种相识方式你以为我们因缘分相见但是又岂料是因好奇而相见
  • 赤镜传说

    赤镜传说

    [花雨授权]走在大马路上也有人跑来认她做“妈咪”,想她堂堂一介女强人,既是快乐的单身美女一名,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儿子?原来如此……她原来也有这么丰沛的母爱,就近照顾的旨结果是人家的“爹地”爱上了她这个“妈咪”,
  • 几时有你

    几时有你

    几万年前的战神血瞳几万年后的独眼冰仙虐恋情深
  • 把时间当作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

    如何打开心智,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如何理解时间管理的意义,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进而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知名博客李笑来与你一一分享。这是一本帮助你走向独立,走向自由的省身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