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50300000007

第7章 附录

庭院一片艳阳天,

麻雀飞在树之间。

我愿变只小小鸟,

飞到枝头荡秋千。

——《春趣》

激情涌动《银川的歌》

——读《杨波诗集》有感

张妤

贺兰山下湖泊稠,

爱伊河畔风摆柳。

湖中苇深野雀闹,

岸边水清蝌蚪游。

——《湖美凤城》

这是一首描写银川的诗,作者以富有快感、美感和时代感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塞上湖城的美景。它选自由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银川的歌》。

《银川的歌》是一套丛书,包括《希圣文集》和《杨波诗集》。其中《杨波诗集》共分六辑,分别以银川的歌、他乡情意、家乡情浓、找点情趣、乡村情真、异国风情等篇章,收录了作者杨波创作的优秀诗歌以及书法作品、写诗漫谈等二百余篇。诗集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写法不拘一格。

诗集中有专门描写银川的诗四十多首,这种集中写银川的诗集,目前出版得极少。杨波生在宁夏、长在银川,他对这里的人和发生在这里的事非常熟悉,对这一片热土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的人是他赞颂的对象,《西夏文与李范文》是对一位着名学者的歌颂,《一个会挠痒的人》是对一个农民剧作家的歌唱。这里的劳动场面也是作者描写的对象:“织女丝牵天河水,牛郎喜换玳瑁簪”(《绒花赞》),是他写羊绒工业园的诗句。宝湖的野鹜、唐徕渠的垂柳、沙湖的苇荡,在他笔下都有描写。杨波还把爱伊河比作美丽的少女,把森林公园喻为洋姑娘。“山的脊梁,压不弯;水的力量,大无边;母亲的乳汁,最香甜;回汉儿女哟,肩并肩”,这是他创作的《银川精神赞》中的诗句。同时,杨波还创作了一组以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和市鸟为题材的诗。总之,在这片热土上,“万顷良田翻稻浪,大片连湖走月亮”,“八宝茶甜送清香,凤凰飞歌唱白杨”(《雄浑贺兰多彩银川》),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之河在激情中流淌。

《银川的歌》还表现了作者在写诗时所选择的角度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玫瑰是浪漫的代名词,作者笔下的玫瑰是“浪漫之都浪漫的花,玫瑰飘香醉千家。拿支红玫瑰,献给心爱的她。喝点美酒,再说几句悄悄话。那边几个老人把话拉,现在生活好,我们也去玩潇洒”(《玫瑰》)。现在很少有人写国槐,杨波从行道树的角度去写国槐,他笔下的国槐俨然是一个个战士,“一城绿树半城槐,我们国槐啊,就守卫在人行道上”。同时,他写了国槐的一年四季,如“收获的季节,我们用墨绿和金黄,为城市增色添光;飘雪的时候,我们用裸露的身体,显示北国风光”,春天有“如卵的叶片”,夏季有“蝴蝶般的花冠”。这些诗句细细品味,读起来很美。

《杨波诗集》中也有不少农村题材的诗。杨波写农村的诗,生活味很浓,读起来自然、朴实、真切。“太阳升了一竿子高,哥哥在地里猫着腰,妹妹田头来送饭,红头巾迎着风儿飘”(《红头巾》)。“平田整地搞会战,一伙婆姨来做饭。哥哥饭碗垒了个尖,都说妹妹心眼偏”(《偏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力显着提高,有的场景在今天的农村已经看不到了,恰恰是通过这些诗的描绘,从另一个侧面留住了历史。如《油灯下》:“炕上铺的是毡和席,屋里点的是煤油灯。哥在灯下做自习,妹在炕檐穿着针。”同时诗集中也表现了丰富多彩的乡间生活,展现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有表现农民兄弟甜美生活的,“花瓷盅盅盖碗子,泡上沙枣枸杞子。幸福生活比蜜甜,老汉乐得捋胡子”(《八宝茶》)。也有写相思之苦的,“见了次妹妹落下病,不抱个枕头睡不香”。还有《灶台》描写的实在是馋人,“妹妹烧灶台,哥哥忙抱柴。掀起大锅盖,热气冒出来。一碗干捞面,油炸辣子拌起来,吸溜吸溜,就点小咸菜。”

《杨波诗集》还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天地晃,肠翻浪,哇!……好一地汤汤水水”(《醉酒者》),是写醉酒的状态。“勺子筷子,是搭建夫妻感情的桥梁;盆儿碟儿,碰撞出家庭和谐的音响。妻子笑出酒窝,源于你走进厨房。哎,日子久了,厨房就是爱情的磁场”,《我爱洗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窗外飘雪花,快乐你我他。烫上一壶酒,邀友到我家”(《雪之悦》),表现了作者在欣赏雪景时的一种快乐、美好、愉悦的心情。“庭院一片艳阳天,麻雀飞在树之间。我愿变只小小鸟,飞到枝头荡秋千”,给人以轻松恬静的感觉。

《杨波诗集》中有古体诗,也有自由诗。杨波的诗明快、易懂、动情。继《心系汶川》之后,玉树发生了地震,杨波又创作了《格桑花,我赞美你》。其中最后一段这样写道:“格桑花,格桑花,你是我心中的花。自从认识你,让我常牵挂,捎个祝福去,相见白云下”。清明到了,他写了《南窗之歌》来献给祖父:“蜂儿仍在窗户上碰撞,莫非也闻到了墨香”,“屋内静悄悄,窗上爬着月亮”。他笔下的中山公园是“荷叶闪玉珠,湖畔映柳影。林中习拳脚,花间飞歌声”。他笔下的沙枣树是顽强的,“烈日晒不蔫,朔风吹不死。弯曲的枝干,挺着硬骨”。他笔下的马兰花充满了童趣和神秘,“小时候我就喜欢你,美丽的马兰花,田野里吹起的小喇叭,大地飘一片蓝色的轻纱”。读这些诗句,给人一种享受,一种美感。

(原载张妤着《不惑集》,黄河出版传媒集

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读《银川的歌·杨波诗集》有感

亚洲

近日收到杨波先生的诗集,本想随手翻翻,不承想在不经意间,我被其字里行间所透出的真趣、朴实以及顺畅的语言所吸引,犹如身临其境,在轻松和欢愉中体味着其中的真情,感悟着人生的哲理。

《诗神》中讲,诗歌要有三气,即大气、灵气和底气,这就需要诗人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同时,掌握更为丰富的信息,并通过表象与内在的幻化,传达出个人情感和时代气息,进而涤荡灵魂。

而在杨波先生的诗集里,其诗的时代气息也正是通过表现本地域发展变迁中的人和事反映时代风貌,即使为“赞(颂)”也非歌功颂德,他总是以平民的视角将对象置身于邻处,生活的语言,生活的描写,让其伟绩更加丰盈,如《李双成赞》《银川精神赞》等。在其诗作《银川精神赞》中:贺兰岿然/让我们挺直腰杆/长河不息/让我们永远向前/山的脊梁/压不弯/水的力量/大无边(何其壮也!)……让我们/在理想的云朵下挥洒热汗/享受幸福的雨点/让我们/播下希望的种子/收获成功的蜜甜/让我们/敞开大海的胸怀/迎接五湖四海的航船/……好一个“幸福的雨点”,润而不滑,这种幻化岂只是一点才情所能表达,诗人若没有对银川深刻的了解又怎敢轻易放言:“让我们/敞开大海的胸怀/迎接五湖四海的航船”。

读杨波先生的诗是轻松的,他的诗朴实、真切,没有过多华彩的渲染。他的诗没有文字游戏的羁绊,让人少了许多文字以外的猜想。诗人将一些民间诗歌的语言形式及口头文学的东西融入其中,让诗更为生动、鲜活,如《俏老婆子》:试衣裳/昨天忙乎了一晚上/为梳妆/今天忙乎了一早上/苗条的身段像风摆柳/跳起探戈还真有点牛/穿红衫/涂红唇/舞红绸/这个老婆子七十多/比她孙女还风流。这首诗读之上口,如听宁夏坐唱一般,在略带夸张的词句里,让人感受到当代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在杨波先生的诗集中,我最感兴趣的还要数“乡村情真”一章,其中的《红头巾》这样写道:“太阳升了一竿子高/哥哥在地里猫着腰/妹妹田头来送饭/红头巾迎着风儿飘”。多美的乡村图画,色彩明快,有静有动,韵律齐整,人情味十足,既富有情感又不失浪漫。还有那首《背粪》:“生产队里刮春风/社员排队来背粪/少给妹妹上一锨/背得多了哥心疼”。好一句“少给妹妹上一掀,背得多了哥心疼”,这近乎于花儿一般的诗句,表现出青年男女质朴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人性深处最为闪光的灵魂显现。类似这样的诗,还有《偏心》《看电影》等。

既然是诗,必然少不了观察和思考。即使偶尔得之,也少不了人生阅历的积淀。如他的《在飞机上发现的诗》:“太阳在上面,飞机在下面;飞机在上面,云在下面;云在上面,雨在下面;雨在上面,伞在下面;伞在上面,人在下面;人在上面,地在下面;这时,我在飞机里面”。一番轮回,意味深长。这并非每个坐飞机的人都能感受到的。矛盾必然存在,只有放飞心灵,找到你上升到云层之上的途径,那里将是一片碧蓝的天空。

杨波先生的诗正如我区着名学者、评论家高嵩先生所评价的那样,“杨波的诗,读来使人感到亲近,那些明亮的语言造型,和新的生活、新的事业、新的人生在格调上十分相符”。

(原载《银川晚报》2011年5月4日

本土快评栏目,登载时有删节)

为美好而歌

高耀山

先后读了杨波两本诗集,一本是《李双成赞》,一本是《银川的歌》。读他的诗让我感到非常亲切,唤起了我心底的共鸣。因为他和我相识相交多年,是情趣相投的朋友;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银川,有幸目睹了这座美好家园的发展巨变,见证了变迁中的万千世事人情。

杨波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担任着领导职务,官员是他的社会身份,整天置身于繁忙的公务之中。但他却始终不放弃对文学和书法的酷爱与追求。读他的文字与书法,让我看到了诗和书法如何让一个人的心灵变得异常美丽。我了解,他除了搞好本职工作,文学与书法是他最心仪的绿地,他常常徜徉于这片绿地,吸收新鲜空气,让心灵变得更清新更洁净,并在这片绿地上辛勤耕耘。于今,已然有了不菲的收获。

读杨波的诗,我读出了他的真情深爱。他的诗洋溢着对祖国,对人民,对故土的热爱之情。他在“写诗漫谈(11)”中说:“感动出诗情。”这从他诗集的篇目和内容可以得到充分印证:第一辑“银川的歌”、第二辑“他乡情意”、第三辑“家乡情浓”、第四辑“找点情趣”、第五辑“乡村情真”、第六辑“异国风情”等,真乃“一枝一叶总关情”。进入他诗中的山川风物、人物事迹、生活细故,都倾注着满腔热情,寄寓着至深至爱。如《湖美凤城》一诗:“贺兰山下湖泊稠,爱伊河畔风摆柳。湖中苇深野雀闹,岸边水清蝌蚪游。”他爱家乡爱故土到了爱屋及乌的地步。着名诗人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杨波就是一位深爱故土的作者,所以能写出大量真情真爱的诗句。

读杨波的诗,我读出了他的向上向阳。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期,总有真善美与假丑恶同在、阳光与阴影相伴、主潮与逆流相搏的时候。杨波亲身体悟了这个时代的变迁,他认定:前进的社会主流和人性的基本面始终是积极向上的,光明向阳的;假丑恶和阴暗龌龊的东西,始终是暗处的支流,是角落的杂音。他的《秋风》一诗,没有过多地渲染秋风扫落叶的悲凉、萧条,而是浓墨重笔写它积极向上的一面:“它将一年的繁杂/梳顺理清/来年的嫩芽儿/靠它铺陈/我渴望着渴望着/心中的秋风/扫我胸腔的残叶/灵魂的尘/来吧激烈些吧/消我肿/瘦我身/把我心中的嫩芽儿/也来铺陈。”他以诗句为光明呐喊助威,为向上添力鼓劲,唤起人们积极奋进,对美好的倍加敬仰和珍惜。体现了他的乐观进取精神,显示出他的人格道德高度。

杨波的诗,我读出了他的向善向美。他的诗是以真善美为主调的文学吟唱,他自觉地去发现生活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颂扬一个个好人,一件件好事。叙事长诗《李双成赞》,以信天游形式,讴歌人民的好公仆李双成的高尚品格和感人事迹;《十二月里唱雄风》,歌颂兴泾镇兴盛村“村官”虎学仓的平凡与辉煌;《一个叫冯志远的老师》,赞美一位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普通教师的崇高精神。这些诗告诉大家:我们的社会是由先进者引领的和谐社会,是真善美为主、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社会,应该大力宣扬和歌唱。因而,他的诗总是把美好的善良的真实的展现给人们。读杨波的诗总有一种美好的温暖的给力的感觉。所以,他和他的诗歌创作,值得我们关注,更值得我们敬重。

杨波的诗已经写得很不错,但尚有不足之处。比如有的地方似乎“放弃”得还不够。都知道,诗是精炼精致精美的语句,是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文本(叙事长诗例外)。把千言万语凝结于数行之中,虽短,却落地有声,含蓄,有余思。善于删繁就简,舍得割爱“放弃”,才会有精美的诗句。

愿杨波精心营造的这片绿地,更加郁郁葱葱。

(2012年5月)

银川礼赞

——读杨波诗集《银川的歌》随感

保建国

读过一些诗,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也很喜欢诗歌,却很少评诗。诗集《银川的歌》(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作者杨波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

在躁动的当下诗坛,杨波为何能稳住诗笔,在他理想的诗歌国度里放纵情志,抒怀达意?究其原因,无非出自一个诗人对民族的深情,对家乡的热爱,对社稷的感怀。

这部诗集很大篇幅是作者对祖国万里河山万千气象的赞颂。从银川的风景名胜、特色精品,到他乡的风土人情,着名胜景,一路走来,一路歌。走了,看了,写下了一篇篇凝聚着深情的诗篇,沉淀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一往情深,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开篇第一首《银川精神赞》便以“贺兰岿然/让我们挺直腰杆……让我们/在理想的云朵下挥洒热汗/享受幸福的雨点”点睛之笔入诗。第二首《咏银川市微》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凤凰落脚/带来吉祥/有一句赞美的话语/黄河母亲的乳汁/在回汉儿女的血管里流淌……”

当下,欲望在世俗生活与时尚写作中泛滥,已使许多人的世界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到处可见行色匆匆、心怀发财梦的过客,到处可见疲惫不堪的心灵。诗意正一点点从人间蒸发,缺乏诗意的诗人充斥诗坛。杨波除了认真履行自身官员的职责,闲暇之余,能沉静下来,潜心研究民歌诗词,且创作颇丰,短短的几年内,已经出了两部诗集。

作者在抒写银川文化名人的诗歌中,亦有精妙的诗句。例如写西夏学专家李范文“一种比石头还难啃的文字/成就了一个比石头还硬的人/一种失去记忆的文字/唤醒了一个追寻美梦的人”(《西夏文与李范文》)。还如写回族剧作家保元璋“他知道农民兄弟的痒处/农民兄弟也时常把他想/如果你想找到他/就去那/渠水弯弯流的地方”(《一个会挠痒的人》)。

什么是好诗?读了能让人怦然心动,就是好诗。杨波的诗都不长,也不高深,很容易读。读着读着,就会发现,他这些有感而发,看似很自然的诗作,其实是细心观察、精心构思的结果。即便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所,在诗人的笔下也变得很有情趣。例如他写厨房“洗锅乃百岁老人/长寿的秘方/勺子筷子/是搭建夫妻感情的桥梁/碗儿碟儿/碰撞出家庭和谐的音响/妻子笑出酒窝/源于你走进厨房/哎,日子久了/厨房就是爱情的磁场”(《我爱洗锅》)。

总体来看,《银川的歌》这部诗集,有吟咏银川的秀美景色,有抒写他乡山川的气象万千,有对情趣亲情的婉转细腻,亦有对乡村风情的亲和舒缓。诗集中有民歌,有新诗,有古体诗,充分显示了作者一定的艺术素养,这与作者多年汲汲于文学创作是分不开的。这是一部对家乡的礼赞,对生活的歌集。

(原载2012年7月4日《银川晚报》阅读快餐本土快评栏目)

(2012年7月13日《新消息报》慢读周刊读书心得栏目)

透着泥土的芳香

——读杨波诗集《凤城飞歌》

丁朝君

《凤城飞歌》是老同学杨波的第三本诗集了,它以清新、淳朴的笔调,写宁夏山川,写首府银川,诗作情感真挚,质朴自然,意境悠远,恰似一束沾着露水、散发着幽香的绚丽山花,沁人肺腑,读来倍感亲切。

谈论杨波的诗歌,有必要回顾他的创作之路。2006年他出版了长篇叙事诗《李双成赞》,这是诗歌形式的报告文学,他用信天游的语句,颂扬了一个出色的基层领导干部。他的第二部诗集《银川的歌》出版后,曾在银川文坛引起一阵议论,人们从未料到一向不苟言笑的市级领导杨波竟然能写出这么多浓情浪漫的诗篇,许多人在欣喜之余不胜惊讶与叹服。

我们都知道科学求真,宗教求善,艺术求美。诗人用独特的眼光和纯洁的心灵去发现美、捕捉美,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美。丰富多彩的生活给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艺术的彩带将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紧紧地串在了一起。杨波将文学的根,深深扎在银川这块沃土里,让他的诗透着泥土的芳香。

首先,杨波的诗时代感强。2009年秋,他创作了《银川精神赞》。此诗牢牢抓住拼搏、包容等“银川精神”的实质,用艺术的语言催人奋进,跃马扬鞭。他用诗歌形式赞美银川的变化与发展,赞颂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且看《移民娃娃有了新的家》:“走出了山窝窝/住在了黄河边/黄河边边/是那米粮川/鱼儿跳/麦浪翻/山里娃娃乐翻天/姐姐甩着小辫辫/一路笑脸圆/弟弟背着书包包/上呀上校园/爷爷端着盖碗茶/笑眯那个眼/歌唱党的政策好/生活比蜜甜”。近年来,被联合国称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西海固”人从大山深处迁移到平川来,伴水而居,享受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杨波用诗句将移民群众祖孙三代的幸福感觉状写了出来。这首诗还被作曲家谱成了曲,将要在凤城传唱。

其次,杨波的诗地域性强。据我所知,杨波生在宁夏,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银川。他对银川有着深厚的感情,写了大量的赞美银川的诗歌,如他的《银川赞歌》《咏泾灵马铃薯》《绒花赞——写给灵武羊绒工业园》等。请看他的《湖美凤城》:“贺兰山下湖泊稠,爱伊河畔风摆柳。湖中苇深野雀闹,岸边水清蝌蚪游。”这首诗充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心中有爱,笔下有情。他的诗句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这些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爱,对大众的爱。这爱,绵长而隽永,醇厚而真切。

第三,杨波的诗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人、事、物,工业园区、农村、学校都是他抒写的对象。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体诗他都写。他笔下的塞上江南是“万顷良田翻稻浪,大片连湖走月亮”;他写人民的勤劳是“吊庄兄妹喜种树,硬叫沙窝不见沙”;他写市民的休闲是“林中习拳脚,花间飞歌声”、“鱼竿一甩独自坐,钓得喜悦满心头”,等等。如他的《西夏文与李范文》一诗,用短短十行诗勾勒了宁夏西夏学研究领军人物李范文先生的半生:“一种比石头还难啃的文字,成就了一个比石头还硬的人。一种失去记忆的文字,唤醒了一个追寻美梦的人。一种僵死沉睡的文字,牵动了一个点灯失眠的人。一个流了千年泪水的文字,激活了一个流了万滴汗水的人。这就是西夏文?这就是李范文。”从题材上讲,他歌颂了一个为宁夏做出特殊贡献的专家。从形式上讲,这首诗写得非常独特,每两句一个单元,上句说西夏文,下句讲李范文。可以说,我最欣赏的就是这首诗,诗人的才华令笔者叹为观止!

第四,杨波的诗语言质朴,艺术感染力强。读者朋友,请听我为你朗诵一首杨波的《逛贺兰》吧:“那天天气好/我坐车到贺兰溜达/汉延渠水哗哗啦啦/着急慌忙的要去浇灌庄稼/树梢上的喜鹊叫喊着/让我看看稻田里养的王八/田里那些婆姨/撅着钩子摘菜/听说要往香港拉/来到潘昶/碰到了一群上学的娃娃/女的说说笑笑/男的追追打打/学校那个亮堂/操场那个大/嘴巴有点渴/吃了一块张亮甜瓜/啊呀喂/差呼呼甜掉了牙……”读着这地地道道的宁夏方言大白话,让人感到真切、实在,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贺兰人的精气神和农村的新面貌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

中国文坛颇有影响的诗人郭小川曾说过:“诗,写出来,当然可以看,但是更重要的是念或者唱给人听。”从这个意义上讲,杨波不愧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琅琅上口,这也是他诗歌创作的显着特点。

我个人认为文学创作可以分为四类:一靠个人才气灵动地写,此以天赋取胜;二靠独特的人生经历直抒胸臆地写,此以真情取胜;三靠深刻的思索研究智慧地写,此以思辨取胜;四靠渊博的学识形而上地写,此以书卷气取胜。我不敢贸然为诗人杨波归类,但起码可以称他的诗作是以“靠人生经历直抒胸臆地写,是以真情取胜”的。

《凤城飞歌》犹如窖藏多年的陈酒,味美质醇,香气浓郁,引人叹赏。文学是寂寞者的事业,只有甘于寂寞并持之以恒者才会成功,杨波的成功就是最现实的例子。祝愿老同学杨波耕耘着,收获着。

(2012年8月)

同类推荐
  • 余秋雨散文(插图珍藏版)

    余秋雨散文(插图珍藏版)

    余秋雨散文早有“文化散文”之代表的定论,其“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理想人格、美的情怀包括自然美、精神美、艺术美,在批判关怀知识阶层文化人格中心意为出来”。龙去八人中惟有其文集为自选,也许这更能反映作为“八大家”之作品的特质。插图珍藏版不仅每册新增加五万余字,而且每册还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文与华照相得益彰,既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
  •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钱钟书《谈艺录》读本

    本书分鉴赏论、创作论、作家作品论、文学评论、文体论、修辞、风格七个部分,遴选《谈艺录》原文一百余则,将所论诗人、作品、用典一一注明,每则之后有题解,以浅近的现代语体阐释每篇的命意。
  • 悠悠回乡情

    悠悠回乡情

    本书是一部描述和表现回族民俗与文化的散文集,共收入116篇有关回族风情民俗的散文,把回族风情、习俗讲述出来。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国家

    国家

    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和自信,不能仅看其GDP总量和外汇储备世界排名,还有一项更重要的指标,即这个国家的公民无论走到哪里,遭遇灾祸或事故时,都能得到自己国家政府积极有力的保护。如果说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一个历史奇迹,2011年中国政府组织的利比亚侨民大撤离绝对值得历史铭记……
热门推荐
  • 斗罗大陆3之浩娜恋

    斗罗大陆3之浩娜恋

    唐舞桐的背叛导致他冷漠无比,开始痛恨唐家
  • 异能科幻域

    异能科幻域

    不能死!妹妹还那么小!!老爸还没有苏醒!!!我绝对不能死,绝不!!!!——林尘凡生死之间,林尘凡意外激活了祖传的血滴吊坠,从里面竟然飘出了个……白发小哥!?白发小哥说,他是老祖宗!林尘凡:“……”另外老祖宗还说,他当年可是上三界、下三界的大哥大,天庭都杀上去过三次,还有那个骚猴子也是他的小弟之一!最后他还嚷嚷着说要让林凡尘成魔!……with?林尘凡还发现,自己好像多出了些,不属于自己的……另一个次元的记忆!(作者:TM的,书名看了没?这是本关于异能和科幻的小说,你们两个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女友是特工

    我的女友是特工

    自己暗恋的高中同学,竟然是一名特工,自幼胸口奇异的纹身,竟是另一个空间特有标志,随着保护自己爱的人,主人公也开始了解到自己独特的身份。
  •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世勋的人鱼甜心

    世勋的人鱼甜心

    这是一部吴世勋与美人鱼的跨越种族的爱恋,人鱼之恋,花火碰撞,爱的温度在继续,一切都还来得及。
  • 融兽记

    融兽记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上古四大神兽多到碗里来,山河日月全部皆归我所有......!
  • 大江湖时代

    大江湖时代

    高手,是在凶险绝境中崛起,在高处不胜寒时退隐。江湖混乱,朝廷征伐,一次又一次的危险逼近,时代的枷锁被打开,一个全新的江湖时代,波澜壮阔的世界,就此揭开……江湖是什么?江湖,就是为女人敢与天下为敌,为兄弟敢血洗天下,为民族敢与百万敌军叫板!廿一已经是老作者,著有:《神魔武帝》《DNF之流氓剑士》人品有保障,无太监记录。新书上传,请大家多照顾一二!加群:318894522
  • 翊灵之界:蓝沧大陆

    翊灵之界:蓝沧大陆

    相传在天地混沌之时,凌风仙人下凡普救苍生,落下一本天书于境鼎阁,传说,拥有此书这按其法则必能永垂不朽,霸统天下。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一个月夜,一个盗墓贼,从一位大夫的墓冢中摸出了这本书,一时轰动整个翊灵之界,甚至惊动了圣上,一时江湖风起云涌,各路高人纷纷出世,早已莫迹的门派,皆皆现起。江湖上展开了一场夺书之战,五派之分,三鼎之道,尽在翊灵之界
  • 蚀骨芬芳:我的冷面复仇女友

    蚀骨芬芳:我的冷面复仇女友

    极度乐观开朗的又有些大大咧咧的女孩沈星辰本应该过着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却在14岁那年里的一天亲眼目睹了自己挚爱的亲姐姐被坏人残忍杀害。从那天起她的人生开始沦陷,当警察的父亲突然失踪,妈妈受到刺激选择遗忘,带着她远走他乡,无法从阴影里走出来的她也备受着精神的折磨......有多少爱被埋葬在那里,是否有过那么一个人连再见都没机会说......她是怎样踏上这一条寻找杀人凶手的复仇之路的?又是谁温暖了她那颗早已失去温度的心?在仇恨和爱之间无法抉择的她又该何去何从?或许只要一个微笑就能改变一切,又回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一切从从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