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5200000008

第8章 常见胃病症状的饮食调养(2)

(二)嗳气

1.嗳气的概念

嗳气,俗称“饱嗝”,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管由口排出为临床特点的病症。一般,浊气排出后,胃中有舒服感。嗳气多因食滞、痰浊、气滞及脾胃亏虚所致,但临床上以气滞及脾胃功能失调多见。故《景岳全书·恶心嗳气》中谓:“嗳气多由滞逆,滞逆多由气不行。”也就是这个意思。临床表现,以胃中浊气上逆,经食管由口排出为主症,并可见脘腹胀闷、胃脘不适等胃肠道症状。根据症状表现不同,可辨证为食滞不化、痰浊中阻、痰热内郁、肝气犯胃、脾胃气虚五型。食滞不化型,有食后嗳气频作,气味酸腐而臭,脘腹饱胀、恶食、苔厚浊、脉滑等;痰浊中阻型,有嗳气胸闷、恶心欲呕、晨起眩晕、苔腻、脉弦滑等;痰热内郁型,有嗳气口苦、胸闷脘胀、苔黄腻、脉滑数等;肝气犯胃型,有嗳气吐酸、腹胀胁痛、每因精神抑郁而加重,苔薄、脉弦等;脾胃气虚型,有嗳气时作而进食止、嗳声低弱、神疲乏力、食少、舌淡苔白、脉细弱等。

西医认为,嗳气为临床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其中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脱垂、胃扩张、胃下垂、消化不良等胃病,均可出现本症。

2.治疗嗳气的饮食调养方

(1)山楂、麦芽、神曲各10g,陈皮、茯苓、法半夏各6g,炒莱菔子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清食导滞、和胃降逆,适用于食滞不化型食后嗳气频作等。

(2)茯苓、香橼皮各15g,陈皮、杏仁各6g,法半夏、竹茹、枳实、金银花各10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清热化痰,适用于痰热内郁型嗳气口苦等。

(3)党参、山药、茯苓各12g,陈皮、法半夏、枳壳各10g,木香、砂仁、旋复花包各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健脾益胃、降逆,适用于脾胃气虚型嗳气时作等。

(4)刺猬肉、葱头各150g,陈皮15g,熟猪油、料酒、白糖、酱油、姜末、味精、水淀粉各适量。刺猬肉沸水氽后洗净,切成肉丝;葱头去皮洗净切成细丝,陈皮洗净后切成指甲片状。油锅烧热,入熟猪油至六成热时,入刺猬肉煸炒,再入料酒、酱油、姜末、白糖翻炒,待肉丝熟后盛出。锅内再放入熟猪油至八成热,入陈皮、葱头丝煸炒,入精盐翻炒,再下刺猬肉丝、味精炒匀,最后淋上湿淀粉搅匀即成。佐餐适量食用,隔日1剂。功能理气健脾、止痛化积,尤适用于气郁食滞型嗳气呕吐等。

(5)香橼皮100g,砂仁30g。共为末和匀,贮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6g,温开水送服。功能醒脾和胃、顺气,适用肝胃气滞型嗳气呕吐等。

(6)陈皮6g,刀豆壳10g。水煎,代茶饮,每日1~2剂。功能降气止呃、和胃止呕,适用于胃气不和型嗳气恶心呕吐等。

(7)香橼皮、佛手各10g,水煎代茶饮,每日1~2剂。功能疏肝理气、调和脾胃,适用于肝郁气滞型嗳气胸闷等。

3.治疗嗳气的粥疗方

(1)陈皮、刀豆壳各6g,生姜片、川楝子、郁金、旋复花包、法半夏各10g,大米100g。前6味水煎取汁,入大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疏肝降气、和胃止呃,适用于肝气犯胃型嗳气频作等。

(2)陈皮、茯苓、法半夏各10g,制南星、苍术、甘草各5g,砂仁3g,粳米50~1000g。前7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化痰顺气,适用于痰浊中阻型嗳气胸闷等。

(3)党参、茯苓各12g,陈皮、山药、法半夏、枳壳各10g,木香、砂仁各5g,甘草3g,大米100g。前9味水煎取汁,入大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健脾益胃、顺气,适用于脾胃气虚型嗳气时作等。

(4)刀豆、莱菔子各30g,粳米100g。共加水煮成黏稠粥服用。

每日1剂,分1~2次服用。功能顺气降逆、行气消胀,适用于脾胃气滞型嗳气上腹胀满等。

(5)佛手柑片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粳米煮粥,加入佛手柑片纱布袋,再煮15min后,入冰糖调化即可。每日1剂,去纱布袋分2次服用。功能行气、养胃、止痛,尤其适用于肝胃不和型嗳气反酸等。

(三)吞酸

1.吞酸的概念

凡酸水由胃中上泛,随即咽下者,称为吞酸,又称泛酸。本病症多因肝气犯胃所致,常与胃痛、嗳气兼见,但亦可单独出现。吞酸有寒热之分,如清·李用梓《证治汇补·吞酸》中说:“大凡积热中焦,久郁成热,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所以在临床上,可以从舌脉辨明寒热,如见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者,为热证;如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者,为寒证。热证型吞酸,吞酸而兼有心烦、口干、口苦或口渴,胃脘胀满,嗳臭腐气,大便臭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寒证型吞酸,吞酸兼见脘胀不适、喜温喜按、嗳气臭腐、四肢不温、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沉迟等。

西医认为,胃酸过多与吞酸的含义一致,认为胃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病,均可见此症。

2.吞酸的饮食调养原则

本病症主要由肝气犯胃所致,故注意情志调达,解除七情致病的因素,是预防本病症的主要环节。

(1)本病的预防,首先应饮食有节,不过食寒凉生冷、酸辣煎炸,以保护脾胃及胃气。

(2)应根据吞酸的兼症不同,采用不同的饮食调护。一般,饮食宜清淡,避免膏粱厚味。对于吞酸而食欲不振者,应少量多餐,并以米粥为主,以调养胃气;如为脾胃虚寒型吞酸,米粥等可加入生姜、红枣等同煮,以宜通脾阳、调和脾胃。

3.治疗吞酸的饮食调养方

(1)党参、陈皮、茯苓、神曲、谷麦芽、白术各10g,木香、砂仁、半夏、吴茱萸各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温中散寒、和胃制酸,适用于寒证型吞酸等。

(2)胡桃仁18g,砂仁6g,生姜片适量。前2味共为末和匀,临睡前用生姜汤送服,每日1剂。功能温中散寒,适用于寒证型吞酸等。

(3)煅石决明、煅牡蛎各等份,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3次,每次3~6g,饭前服;煅牡蛎、煅鸡蛋壳各等份,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3次,每次4.5g;鸡蛋壳与佛手花按2∶1混匀炒黄为末,备用。

每日1~2次,每次6g,温开水送服。煅牡蛎、茴香各等份,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1~2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煅牡蛎、淮山药各30g,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3次,每次9g,温开水送服;乌贼骨120g,砂仁30g,共为末和匀备用。每日3次,每次3g,白开水送服;煅蚌壳4只,为末,与红糖一起拌匀备用。每日1~3次,每次6g,白开水送服。以上各方均有制酸等作用,可用于吞酸等。

4.治疗吞酸的粥疗方

(1)乌贼骨18g,煅瓦楞子20g,黄连6g,吴茱萸2g,大米50~100g。前4味水煎取汁,入大米加水煮成稠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清肝泄火、和胃通降,适用于热证型吞酸等。

(2)香菇30~50g,白茯苓粉20g,白及粉、象贝粉各10g,乌贼骨粉5g,牛奶500g,大米200g,细盐、麻油各少许。大米淘洗干净后用水浸泡2h,香菇洗净后切丝用温水浸泡。大米及泡水用大火烧开,随即加入乌贼骨、象贝、白及、白茯苓及香菇丝,改用小火熬约20min,待粥稠后倒入牛奶,略煮沸片刻起锅入碗,稍加细盐、麻油调味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热服用。功能制酸、补虚、止血、止痛,尤其适用于吞酸等。

(3)狗胃1只,白胡椒5g,姜3片,糯米150g。狗胃洗净切片,白胡椒捣细,糯米淘洗后浸泡2h。各味一起加水,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煮成稠粥,加适量盐调味服用。隔日1剂,分4次服用,每日温热服用2次。功能温脾胃散寒,适用于寒证型吞酸等。

(4)神曲15g,粳米50g。神曲捣碎,粳米淘洗干净,加水一起煮成稠粥服用。每日1剂,空腹温热顿服,可连用2~3剂。功能健脾胃、助消化,适用于寒证型嗳腐吞酸等。

(四)嘈杂

1.嘈杂的概念

嘈杂,又名“心嘈”,是一种胃脘、心口部位的症状,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憹、莫可名状的一种病症。正如虞搏《医学正传》谓:“夫嘈杂之为证也,似饥不饥,似痛不痛,而有懊憹不自宁之状者是也。其证或兼嗳气,或兼痞满,或兼恶心,渐至胃脘作痛……”临床上,本症多因痰火、肝胃不和、胃热、血虚等所致。本症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嗳气、吐酸、胃痛等症同时并见。临床上,根据症状不同,可分为胃热、胃虚、血虚三型。胃热者,嘈杂而兼口渴喜冷、口臭心烦、恶心吐酸、或胸闷多痰、多食易饥、或似饥非饥、胸闷、不思饮食、舌质红苔黄或干、脉多滑数等;胃虚者,嘈杂时作时止,兼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舌淡脉虚等;血虚者,嘈杂而兼面?唇淡、心悸头昏、睡眠梦多、记忆力差、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西医认为,嘈杂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是溃疡病、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2.治疗嘈杂的饮食调养方

(1)黄芪、党参、桂圆肉、大枣、当归、远志、茯神各15g、酸枣仁、白术、炙甘草各10g,木香、生姜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和胃,适用于血虚型嘈杂等。

(2)淮小麦15g,云茯苓、炒谷麦芽、炒白术、白芍、制香附、沉香曲、白蒺藜各9g,陈皮4.5g,大枣5枚,炙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调气养肝、和胃健脾,适用于阴血不足、肝胃不调型嘈杂等。

(3)焦山楂12g,焦六曲、炒谷麦芽、茯苓、炒白术、大腹皮、白芍各9g,陈皮、炙甘草各3g,制香附4.5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平肝和胃、调气健脾,适用于肝胃不和、运化不健、气血两虚型嘈杂等。

(4)橘红30g,白术120g,黄连15g,神曲、生姜各适量。前3味共为末和匀,神曲为丸,如绿豆大。每日2~3次,每次服20粒,以姜汤送服。功能健脾燥湿、理气和胃,适用于胃虚型嘈杂等。

(5)神曲60g,陈皮、苍术各30g,砂仁45g,生姜适量。前4味共为细末和匀,用姜汁搅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日1~2次,每次用50丸,以姜汤送服。功能健脾、理气、和胃,适用于胃虚型嘈杂等。

3.治疗嘈杂的粥疗方

(1)陈皮10g,半夏、枳实、竹茹各12g,生姜、甘草各5g,粳米50g。前6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可。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清热化痰、和胃降气,适用于胃热型嘈杂等。

(2)党参、茯苓各15g,淮山药、白扁豆、白术各10g,甘草6g,粳米100g。前6味水煎取汁,入粳米加水煮成稠粥即成。每日1剂,分2次服用。功能益气和胃,适用于胃虚型嘈杂等。

(3)人参60g,橘红、藿香各30g,生姜、丁香各15g,粳米适量。

除生姜、粳米外,其余4味共为末和匀,分成5份备用。每天用100g粳米及3g生姜丝加水煮粥,将成时,加入上述药末一份,调匀稍煮沸即成。每日1份,分次服用。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胃虚型嘈杂等。

(五)恶心

1.恶心的概念

恶心,是指胃中不舒、时时泛恶、欲吐不吐、欲呕不呕的病症。

正如《杂病广要》云:“恶者,畏恶也,恶心者,想见饮食即有畏恶之心也。”又如《金匮钩玄》谓:“恶心者,无声无物,但心中欲吐不吐,欲呕不呕……”临床上,本病多因饮食内伤或邪热犯胃,痰饮或宿食停滞胃脘,胃中有热,中焦虚寒,影响胃之和降所致。本病在临床上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病症伴随出现,一般多与呕吐相伴,故有“恶心为呕吐先兆”之说。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可辨证分为邪热犯胃、饮食所伤、痰饮内阻、脾胃虚弱四型。①邪热犯胃型,时欲呕恶伴心中烦热、胃中不宁、口渴欲饮、尿赤便秘、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等;②饮食所伤型,泛恶不宁伴胃脘不舒、欲吐不吐、欲呕不呕、见食即有畏恶之感、口中有酸腐气味、舌淡红苔厚腻、脉滑;③痰饮内阻型,泛恶欲吐伴欲呕不呕、胃脘不舒、胸中满闷、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等;④脾胃虚弱型,欲吐不吐或欲呕不呕伴食欲不振、厌食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等。

西医认为,恶心常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在临床上,急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等胃病,均可出现此症。

2.治疗恶心的饮食调养方

(1)山楂18g,茯苓、陈皮、半夏、莱菔子、连翘、竹茹各10g,神曲、苏梗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适用于饮食所伤型泛恶不宁等。

(2)橘红、茯苓、白术、半夏、桂枝、炒莱菔子各10g,生姜、乌梅各3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次饮用。功能化痰逐饮、理气和胃,适用于痰饮内阻型泛恶欲吐、欲呕不呕等。

(3)党参20g,山药15g,陈皮、茯苓、白术各10g,炙甘草6g。

同类推荐
  • 与头痛为伴

    与头痛为伴

    本书介绍了头痛的分类、自诊、头痛发生的原因、适合头痛患者的运动、头部按摩疗法、饮食疗法,及头痛的自我调养等知识。
  • 不生病的思维

    不生病的思维

    人类的基本痛苦和烦恼就只有四个。马克思研究了“社会辩证法”,用来解决社会中人与人的冲突问题;恩格斯研究了“自然辩证法”,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与自然的冲突问题;佛陀等宗教家研究了“心灵辩证法”,用来解决人内心世界的心灵冲突问题;我这些年一直在研究“身心辩证法”,出了一系列图书(还有多本待出),其目的是用来解决人类的身心冲突问题。
  • 青少年科学保健滋补食谱

    青少年科学保健滋补食谱

    青少年要想使脑功能处于最佳的状态,就必须补给大脑充足的营养,使其得到适当的食物刺激,增加其活力,使身体和大脑健康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创造力、反应能力、应考能力、接受能力、学习效率;防治疲劳症、健忘症、抑郁症、失眠症,使大脑处于良好的状态。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和长智慧的特殊阶段,在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营养结构和合理的膳食习惯,对其脑部发育和健脑益智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讲究营养均衡、探讨科学饮食的同时吃出一颗聪明的大脑和健康的体魄是所有人期盼的,这也是本书编写的宗旨。
  •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本书从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维护心理健康、讲求科学饮食、改善睡眠、健身运动、女性特殊生理期保健、男性保健、老年人养生、常见病家庭防治、远离癌症,以及美容与健美等主面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计划,材料新颖、内容丰富、覆盖面广、实用性强。只要你仔细阅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施行,定会助你的健康一臂之力。阅读本书,在破译生命奥秘的同时。会学到如何获得充沛的生命能量,智慧的思维方式,平衡的心理素质。
  •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糖尿病自我管理101——告别肥胖

    本书阐明了减肥和保持减肥效果的基本知识以及手术和药物减肥;论述了运动的基本知识、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为了方便居民进行体育锻炼而进行的社区改革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我有故事无烈酒

    我有故事无烈酒

    爱恨情仇,每一件都微不足道,每一件都值得细细叙来。
  • 上古露仙

    上古露仙

    上古时代,一处灵山妙水之地,有一露珠集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群星之光辉,汇聚成形后,开始其路漫漫的修仙之旅
  •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凤鸣九朝:绝色娘子太撩人

    前世,她乃二十一世纪的暗夜神偷,来无影去无踪,也有着一身傲人的医术,被冠以“鬼医”之称,却穿越成为一个身体娇弱的病小姐,开什么国际玩笑?!没事,既来之随安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但偏偏就有人送上门来讨打,那也别怪她手下不留人!但忽然某天,某一妖孽男子出现在她面前“娘子,你难道不记得为夫了吗?这真是太使为夫伤心了。”瑶光扶额“抱歉帝君,我们不熟!”“没事,多运动运动就熟了!”瑶光卒。史书有记,曜天三界,战争不断,血雨腥风,混乱不堪,天君重华,有一谢女,愿弃三界,溺水三千,只取她这一瓢饮,正所谓祸水红颜!
  • 问灵盏

    问灵盏

    问灵术,自古有之。且问灵之人皆需借助外物才得以进入对方神识,从而得到所问结果。与别家不同,江凌雪这一脉所用的,则是一翠色灯盏,名唤——问灵盏。她的这一生,皆是围绕此物而展开,仿佛所经历的一切,都离不开它的牵制,包括婚姻
  • 无情女上神

    无情女上神

    “孟七,听说你这里有喝下就可以忘记前尘往事的汤,可以给我一碗吗?”前尘往事何必揪着伤害自己?再生时不再是仙神而是魔。此生既为仙和魔的孩子,受够了伤,再无喜怒哀乐醉人魔道又如何,满身伤痕累累有谁谁会心疼。“是仙是魔我说了算!”既是仙也是魔,只在一念之间。
  • 西陈旧月

    西陈旧月

    六岁被送往东皇山,同师兄一起快乐的长大;下山后,同家人的见面竟然就是诀别。她期待着同师兄幸福的日子,结果,师兄竟然就是她的灭门仇人。可是,她明白,她的国家太弱小,稚童怎么守得住金山,她的仇人,是天下大势!两人好不容易斩断荆棘准备远走高飞,却因为亲人,友人,国事,家事而不断错过。她屡遭亲人陷害,因同魔教妖人为友就配通缉追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灯谜入门必读

    灯谜入门必读

    本书主要讲解怎样猜谜制谜、如何欣赏灯谜、怎样组织灯谜活动等灯谜的基本知识。并提供趣味灯谜作品,以供读者试猜或选作灯谜活动的题目。全书内容丰富,系统全面。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是灯谜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是设谜解谜的好帮手。
  • 汝既倾城又倾国

    汝既倾城又倾国

    挚友莫名而死,一块玉为她解答了真相,她们来自异世,要走,就必须死,她给挚友报仇,与组织的人同归于尽,却没想到,她竟然穿到了一个婴儿身上,她那便宜母亲在她出生后失踪,父亲则打典好一切去追寻母亲,只留她跟哥哥两人,撑着偌大的驭兽宗。然而,一个不要脸的人却蹭了上来……“小丫头,鱼做的不错呦”“放下!”“小丫头,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了”“……不会的”“媳妇儿,想我了没”“你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