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5000000010

第10章 领导干部要重视心理健康(3)

(一)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的基本表现

1.心理压力大。

压力大是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症状。适度的压力能增强适应环境的反应能力,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压力超出了一个人正常的承受能力后,往往会损害一个人的身体健康。

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肩负着“发展与责任”双重的压力。领导干部身居重要岗位,担负着重要职责,每一个决策都面临着考验。各单位间,你追我赶政绩的竞拼,各项评比都排名次,而干部个人升迁又与实际绩效相挂钩等,增大了干部“发展”担子的压力。同时“领导责任问责制”“一票否决制”“绩效评比考核制”以及对客观上存在的突发事件的提防与忧虑等,使干部“责任压力”骤增。二是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压力高于一般人。在工作中,领导干部面临着错综复杂人际关系,无论处在哪一级的干部,都不得不重视营造平衡和妥善处理上下左右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工作中讲人情世故不合适,不讲人情世故难免背后被人指责。另外,还有来自各个方面的社会舆论、社会反响、社会评价的无形压力,这种人际重负对干部无形中造成一定的社会压力,长期下去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导致各种心理和生理疾病。三是抵御着比一般人更大的诱惑压力。领导干部所具有的掌握一定人、财、物支配权的特殊性,使得干部在现实中面临着更多的名誉、金钱、情色的诱惑,必须不断地绷紧神经,时刻保持警觉,抵制住强烈诱惑的干扰。克服与抵御种种利欲诱惑而产生的心理重负,这是来自诱惑的压力。四是比一般人承载着更大的家庭压力。职责要求领导干部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但是领导干部也和普通人一样,有家庭、父母、妻儿需要关心照顾,然而这些都可能无暇顾及。在繁杂的工作和多重社会角色中,领导不得不作出职业的选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与应酬中,无暇顾及家庭成员的感情和感受,家庭关系中容易产生不和谐,甚至导致家庭感情危机,从而使干部心理产生紧张感,烦躁不安。这种来自家庭的压力也给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带来危害。

2.心理失衡。

造成心理失衡有许多原因,社会变迁过快、生活方式日益更新、生活观念的更新、家庭观念淡薄等,都会使人们走进失落的世界。心理失衡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领导干部心理失衡也是社会心理失衡现象的一种折射。干部群体作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不断深化的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绝大多数人往往也要面对自身利益受到的冲击。在无法保持淡定的情况下,心理失衡也就难以避免。

心理失衡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产生了心理失衡。少数领导干部在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环境下,理想信念缺失,在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和自己的精神生活等方面无法统筹兼顾,需求得不到满足,产生了心理失衡,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欲望失衡。领导干部欲望失衡最为常见的是权力欲的失衡。少数领导干部无法正确把握权力、地位和名利,有的则怕手中权力到期,产生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理,有的则从权力欲走向经济上的贪欲等。二是“比较产生了很大的落差”致使心理失衡。由于干部升迁指数有限,越往上职位越少,一些不能如愿晋升领导职务的干部,困惑于自己的各种能力都不错,“为什么一直不能被提拔”“别人提拔快,自己提拔慢”“别人收入高,自己收入低”“别人工作任务小,自己工作任务重”“别人所在部门经济条件好,自己所在的部门是清水衙门”等,通过“比较”体验到强烈的挫折感,认为自己贡献大、付出多,但回报少,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心理失衡”。三是“理想与现实不协调”产生了心理失衡。有的领导干部急功近利,企图有不俗的政绩,但有时能力不济,有时方式方法不对,结果自然不理想。想得到而又得不到,目标未能实现,极易产生空虚、迷茫、挫败等心态,可能令一些踌躇满志的干部感到委屈、失落、压抑,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还有一些官员由于心态严重失衡,会表现出比较强烈的情绪,一旦在涉及进退留转或荣誉、待遇、评价等问题上遇到自认为不公、不平之事,心态就会由惊愕、委屈转化为气愤、恼怒,常常因为失去理智而变得不管不顾,甚至表现得不可理喻,而且容易以一时的情绪冲动作出不符合社会规则甚至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来。

3.心理疲劳。

心理疲劳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不适现象。领导干部由于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工作要求比较高,生活比较紧张繁忙,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长期的紧张繁忙,精神始终高度集中,身体超负荷运转,不仅容易产生生理疲劳,更容易出现心理疲劳,而心理疲劳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比生理疲劳严重得多。

心理疲劳往往呈现以下状态:一是感到身体劳累。不少领导干部每天面对着无规律的繁重工作,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晚上失眠多梦,经医院检查又无实质性病症,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二是出现工作厌倦。不少领导干部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公务活动,有的因一时或长期得不到其他班子成员特别是上级领导的认同与支持,产生了心理饱和,感觉工作环境很压抑,导致心情憋闷,逐渐丧失对所在岗位的兴趣和干好工作的信心与决心。三是产生了抑郁情绪。抑郁是人们对生活、工作压力和不幸的一种正常反应,但是,当抑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演化为病理学意义上的抑郁症,呈现出不良的精神状态——慵懒。如:做事打不起精神;发呆,反应迟钝、记忆力明显减退;变脸,性格与以往大不相同;忧伤,常常无缘无故感到沮丧;颓废,对生命价值感到怀疑,对生活缺乏信心。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内在因素

《人民论坛》杂志曾对全国各地100多名官员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的官员特别是基层官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心理疲劳”及“压抑心理”。除了外部压力与环境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外,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还有其自身的因素。

1.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很多领导干部缺乏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有的认为心理问题为精神疾病,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精神不正常,故对心理问题回避、隐瞒,更不要说积极进行心理自救或寻求专业人士的救助了;有的即使认识到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工作和生活中过分强调克制、忍耐,不善于自我调节、自我减压;有的明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但总认为别人没有问题我也不能有,不敢暴露自己的问题。

2.特殊年龄阶段的身体问题引发了心理问题。

大多数干部担任了一定层次的领导职务后,也已人到中年,这一阶段身体一般都处于一个转折过渡阶段期,即更年期,这一时期较易产生身体上的疾病,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肿瘤、偏头痛、失眠症、神经衰弱、抑郁症等,身体状况导致心理承受力也在下降,如果不能正视身体变化,就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等心理困扰,引发心理问题。

3.自身心理疏导技能的缺失。

心理问题在现代高度竞争的社会里较为普遍。但部分领导干部对心理问题的解决方式关注不够,尤其是严重缺乏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技能。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有45.6%的被调查者显示有心理问题,但仅仅有3%的人关注过心理救助或寻求过专业人士的心理援助。有些领导干部遇到的心理问题本来很平常,但由于不懂得、不善于调节控制,有一定的恐慌心理,结果导致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4.个性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性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领导干部的个性特点也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外向豁达、情绪稳定的领导者,遇到紧张刺激后,一般能理智地对待,使消极情绪在短时间内平息;而个性有缺陷的领导者,很难与人和睦相处,孤傲、敌意、自我中心、感情脆弱,常常处于心理紧张状态,难以摆脱紧张刺激的影响,甚至形成偏执状态,无法摆脱,使身心容易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疾患。

四、领导干部要重视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过去,各级组织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往往从政治上、思想上考虑较多,不太重视进行心理上的教育和疏导。剖析当前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许多人的人生之所以出现“滑坡”,既有政治上的因素(如理想缺失、信念动摇、价值观、人生观发生扭曲等),同时也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如对权力、金钱的攀比心理,工作中的矛盾发展到心理失衡而利用职权贪污腐化等),更多的情况是,有些干部缺乏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对工作、生活中的一些矛盾无法面对和处理,坏情绪得不到释放或化解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就要掌握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健康心理。

(一)学习运用心理健康知识

领导干部要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带头学习掌握必备的心理卫生知识,不但正确面对、有效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努力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并能惠及他人,切实体现对下属和群众的关爱。领导干部要多同下属积极沟通,缩短与下属的心理距离;多深入基层指导工作,帮助基层理清思路、完善方法、实现目标,使其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各级组织也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一项内容,使广大干部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要关注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需求,研究制定减轻领导干部心理压力的有效措施,通过带薪休假、定期体检、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方式,缓解领导干部的紧张情绪,为干部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同类推荐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荣格心理术

    荣格心理术

    本书介绍了荣格的心灵层次分析术、自我认同分析术、梦境分析术、性格分析术、沙盘游戏治疗术、精神诊疗术等心理学知识。
  •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五维人格论:心理实验及发现的哲学思辨

    童年的回忆总让我们难以释怀,对童年的研究在心理学上有着特殊的价值。为什么人类的童年如此与众不同?很多动物也在“童年”迅速发育。他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意义吗?自我、自主、自我完善、自我实现、个体自我和人类自我各是怎样的?人类自我在当前灾难不断的自然威胁面前该如何走向?不仅我们每个人生存的价值在于“当前”,所有生命个体生存的价值皆在于“当前”,这是遗传将生命延续和串联,诠释着生命存在的根本价值。
  •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

    心理健康二年级(上)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热门推荐
  • 你们是妖怪吧

    你们是妖怪吧

    一个二十一世纪大好女青年凌娜,一个不小心就穿越了,还穿越到了野兽横行的世界里,等等,怎么没有人告诉她这里的野兽还能变成人啊,你们怕是妖怪变的吧
  • 他的秘密

    他的秘密

    澳洲小说天后莫里亚蒂成名作,被译介为121种版本!首位在《纽约时报》畅销榜拔得头筹的澳洲女作家,拥有至少8本国际畅销作品,全系列作品销量总和超过1400万册。出版后盘踞《纽约时报》畅销榜近150周。摘下英、美、澳等国亚马逊书店年度虚构图书桂冠!澳大利亚年度书业大奖得主Goodreads年度小说。《绯闻女孩》女主布蕾克·莱弗利买下电影版权,亲自制片、主演。一封提早被打开的遗书,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一次偶然的机会,塞西莉亚在阁楼上发现了一个旧信封。上面有她丈夫的笔迹——请在我死后打开。出于好奇,她打开了这封信,信上的内容一瞬间让时间都停止了。她的丈夫在信中承认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如果被揭露出来,他们的家庭就会毁掉,还会牵连无数人再次堕入深渊。而如果她保持沉默,她又也许会伤害那些她深爱的人们。没人能知道生命中那么多的可能性,也不知道生命中将拥有什么,或被夺走什么。这也许并没有什么妨碍,有些秘密注定要永远保守下去。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小影山

    小影山

    一个小小的房地产职员吴问,从2020年不小心穿越到一个陌生朝代的吴问,是选择奋起反抗追求称王,还是打算作为一个田舍郎,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 自知矫情却盼终生

    自知矫情却盼终生

    一个及爱面子,又作又矫情的人,却有那么一个人包容她的所有
  • 华丽转身:幻美都市梦

    华丽转身:幻美都市梦

    她爱他,哪怕就这一刻拥有,而没有结果。2006年,林语纤从一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步入了陌生的职场,在偌大的城市里,单纯、善良的她接连遇到了高干子弟和高富帅……这是一部纪实型小说,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探讨了婚外情、职场潜规则、集体户口、计划生育疯狂造假、公务员考试、高价体制下买房子等等中国城市发展之殇的热门话题……
  • 这群少年有点勇

    这群少年有点勇

    被病毒感染的末日世界,人性变得廉价,爱情变得脆弱,友情变得珍稀,而少年的他们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寂天诀

    寂天诀

    神域之下亿万大陆,皆如浮空尘埃。天华大陆,一位伴剑而生的少年走上自己寂灭苍天,成为主宰的道路……年少无知,因失去了最爱而发狂,为赢回最爱而逆天欢迎各位来加群:146097671
  • 我和她的一切

    我和她的一切

    一男一女在高中时期相爱,最终他们能否走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