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30700000020

第20章 活动篇(5)

对于儿童所表现出的、所谈论的理想和抱负,以及建立于幻想上的自我概念等,不要认为儿童荒唐,异想天开,不切实际,或微不足道,不屑一顾,要给予支持和指导。陶行知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同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使儿童明白过多、过分夸大的表现是不正确的。引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上去想象、去创造,理想要与实际相接近,与实际生活相符。

创造一个新事物需要凭借想象,但人的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看得多,听得多,摸得多,接触的事物多,脑子才能积累丰富的表象,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历历在目。大脑里积累的表象多了,经过改造、调整,就能产生新的表象,这个形象思维的过程就是创造。

成人可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儿童的生活,开阔儿童的视野,多带儿童到大自然中去,观赏各种树木花卉,区分它们的异同,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看看动物的不同形态,分辨他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采集种子,捕捉昆虫,制作标本;仰望蓝天上变幻多端、漂亮浮动的白云……认识事物越多,想象的基础就越宽广,就越有可能触发新的灵感,产生新的想法。那种只想把儿童关在家里,只想让儿童写字、画画、背诗的方法,只会把儿童培养成书呆子,绝不可能培养成有创新能力的人。

儿童的成长也离不开游戏,很多发明创造就是在游戏中产生的。公元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汉斯的儿子拿着几块眼镜片与几个儿童在一起玩弄着。他们模仿大人,有的把镜片架在自己的眼睛前,有的把两块镜片放在一前一后看着远方。突然,一位儿童惊喜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呀,远方的教堂尖塔怎么变得这么近?”儿童的叫声惊动了站在柜台里的汉斯老板……汉斯仔细观察后发现,儿童手里拿的一片是近视镜片,一片是老花镜片。儿童在游戏中发现了可以望到远处的现象,汉斯抓住这一偶然发现,认真研究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为今天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可以说,没有儿童们玩,就不会有汉斯望远镜的发现。在玩中,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玩是儿童的天性,不会玩的儿童不可能是聪明的儿童。成人要积极鼓励儿童进行探索性玩耍。积极鼓励,就是要创造条件,必要时,也可一道参与玩耍。探索性玩耍,就是要鼓励儿童玩出新的花样,尝试各种各样不同的玩法。成人可以通过带儿童亲近大自然、做游戏、玩智力玩具等儿童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来培养儿童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要注意选择教育性比较强的能增长儿童智力的玩具。玩耍能够给予儿童一个发挥他们创造力、增强他们自信心的途径,他们能够通过玩耍学会自己探究尝试、掌控环境。总之,儿童不能不玩,因为玩不但可以增长智慧,还可以直接培养动手能力。

这是一个典型独立思考的事例,女孩在没有任何人提示或帮助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对主持人的提问作出从容的作答。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许多中国儿童所欠缺的。人的思考能力是自己唯一能完全控制的东西,没有正确的思考,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那些成大事者都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让问题成为人生的难题。可以说,任何一个有意义的构想和计划都是出自思考,思考可以支撑起人生。但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的。所以,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每一位成人必须牢牢把握的家教关键,是诸多教子课题的“重中之重”。

一个儿童能否成才,最关键的还是在于从小能否进行有效的思考能力的锻炼。纵观世界上那些有杰出贡献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思考。儿童有判断、思考能力是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看到一些儿童经常会说“妈妈,我不知道怎么说。”“妈妈,你说怎么办吧!”“爸爸,你去替我做……”这些儿童在遇到困难时,本能的想法就是请成人帮忙,帮助他(她)们做思考,帮助他(她)们做选择、判断。针对不同的儿童,成人可以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提供机会让儿童学会独立思考,自己面对问题,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儿童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被允许表达意见,不仅仅是谈可接受的、安全的话题,而且要允许讨论、争论。这对儿童思考能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生活中,有些儿童往往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因此,成人要鼓励儿童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儿童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即使儿童说错了,成人也不要责怪儿童,要从另一个角度肯定儿童,然后给予儿童正确解决问题的提示。对于儿童的正确意见,我们要先肯定、表扬,让儿童增强发表意见的信心。儿童受到了鼓励,以后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思考了,这样也就达到了成人培养儿童思维能力的目的。

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是引导儿童学会思考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们求知欲望的反映,也是儿童智慧火花的迸发。并且,儿童的学习兴趣往往是和好奇心联系在一起的。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儿童,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成人应该尊重儿童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儿童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儿童的自尊心。

好奇心是促使儿童去探索和思考的动力。作为成人,不仅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奇心,而且应努力激发他的好奇心,使儿童幼稚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对儿童提出的问题,要确切、通俗易懂、有条理地给以答复。这对培养儿童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使儿童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至于泯灭,从小就能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

成人向儿童提问,可以为儿童创造一个思考的情境,这样儿童也就能在这种思考的情境中学会思考了。

成人不妨与儿童一起逛博物馆、动物园、科技馆,和儿童一起阅读或看电视,然后问儿童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成人在与儿童相处和交谈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气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儿童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儿童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成人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你的想法有什么根据”等问题,以引起儿童的思考。

总之,为儿童创造一个思考的情景,保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平等生活,遇事互相探讨,共同商量,让儿童在平等的气氛中长大,没有拘束和压力,才能有开放的思维、愉悦的心境,才会不时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让儿童学会思考是成人的责任。在生活中,儿童遇上难题时,一般都会向成人求助,成人常常不假思索就把完整的答案告诉儿童。慢慢的,当儿童再遇上自己不懂的题目时,自己也不愿意思考,就指望成人直接给出正确的答案。

要知道,每个儿童都有一定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儿童向成人求助时,成人首先要鼓励儿童认真思考一下。如果儿童真的想不出来的时候,成人逐步提示,引导儿童思考。在提示后,成人要给儿童足够的思考时间,不要因为儿童思考较慢,就不耐烦地否定儿童的答题能力,马上将答案告诉儿童。儿童答错了,可用提高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纠正错误。

社会需要富有创造力的人。正常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力,只是程度不同。儿童同样具有和自己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萌芽。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儿童,他们的说和做,无不具有“创造”的因素。成人要培植儿童的创造萌芽,鼓励儿童的创造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不希望因自己的行为和结果与众不同而受到嘲笑或干扰,从而能自由自在地继续自己的创造活动。

儿童在玩玩具的过程中,观察到许多对他们来说非常奇妙的现象,继而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希望能尽快找出答案,为此,他们不知深浅地拆开了玩具,甚至家中的贵重物品也被拆掉。而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也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为了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许多东西,如钟表、收音机、电话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有时会延续到小学高年级,甚至初中。如果成人为了爱护玩具,不许儿童任意摆弄玩具,这个玩具对儿童来说就失去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压抑了儿童探索世界的兴趣,扼杀了儿童的创造性潜能,儿童因此所失去的价值也远远超出了玩具的价值。不明了这一道理的成人常常本末倒置,只知道“望子成龙”,却不知道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去“育子成龙”,将儿童刚刚萌生的智慧幼苗给无情地掐掉了。这实在令人惋惜。

动手制作,使儿童的一双小手变得灵巧了,他养成了善于观察、勤于实验的好习惯,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大大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一切有力地证明和激发了儿童的创造才能,为他们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嫉妒与自卑的超越

我们应该给自卑情结下一个定义,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阿德勒

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嫉妒和自卑会时常表现在儿童的行为当中。嫉妒和自卑都是儿童心理对外界事物的内心反应。儿童心理的嫉妒表现为人的自私品性,而自卑则表现为人的悲观情绪。我们说,驱除儿童的嫉妒和自卑心理,不仅要儿童的内心强大,懂得正确地认识现实事物,更要从儿童的生活行为中转变这种消极的心理因素。因为有时我们不能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借助行为来改变软弱的心质。

嫉妒是儿童心理常有的表现。嫉妒的范围及其广泛,它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等。而起嫉妒的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事实上,嫉妒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嫉妒是人类的一种普遍的情绪表现。嫉妒之心,人皆有之,即使是儿童也不例外,我们常看到两三岁的儿童看到妈妈抱起别人家的儿童,他就会很快地跑过去,叩叩他的头,或抓他的脚,想把那个儿童支开,并且会立即要求妈妈抱自己。虽说嫉妒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正常情绪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成人可以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态度。因为经常的嫉妒反应情绪,会演变为人格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儿童嫉妒过强,也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诸多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进步,而且对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嫉妒对个人、集体和社会均起着耗损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爱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儿童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所以,对于成人而言,要注意纠正儿童的嫉妒心理。

儿童产生嫉妒心理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是在竞争中受挫会导致他对成功者的嫉妒;因老师对他人的褒扬而产生嫉妒;因自己容貌欠美,身材欠佳而对生理条件优越的同学产生嫉妒;或者因自己家境贫寒而对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同学产生的嫉妒等。成人要了解儿童嫉妒心产生的原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儿童的嫉妒很大程度就是自卑引起的。自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自卑的人,往往不切实际地低估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陷,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自卑的人,由于对自己各方面的评价都过低,所以,害怕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但又感到自己哪里都不如别人,丧失了实现自我的信心。她总是以别人为参照物罗列理由来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自卑会使人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丧失前进的动力进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

儿童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失败和挫折,由于儿童承受挫折的能力很弱,对自己的评价还不客观全面,在困难面前就容易产生自卑。成人应及时了解儿童的心理变化,给儿童以指导,帮助儿童克服困难。成人应有意识地丰富儿童的知识,开阔儿童的眼界,提高儿童的能力。为此,成人可以指导儿童多读书,多接触新事物,广交朋友,让儿童觉得自己有知识,有能力,从而消除自卑。

九、惩罚是一种什么教育

极严厉的惩罚在教育上的好处很少,不,害处还很大;并且我也相信,受罚最重的儿童,长大了很少有成为最好的成人的。

——洛克

在日常生活中,当儿童表现出不当的行为或出现一些严重的过错时,是否应该接受惩罚?当我们发生这种疑问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根源,亦即惩罚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我们都能理解对儿童的惩罚不是为了惩罚为目的。从教育层面来说,对儿童惩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公正。但我们说,对儿童作出惩罚的教育,是为了让儿童懂得自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生活。

同类推荐
  •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本书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表扬、激励与奖励学生的方式、方法。书中对优秀的方法给与极大的鼓励。
  • 导读工作简明教程

    导读工作简明教程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具有强烈信息意识并能迅速准确地获取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各级各类人才在现代社会获得成功的基本素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肩负着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它的任务不只是单纯地为学生提供书刊、信息等资料,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读书学习,并通过阅读辅导,为大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方法。高校图书馆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小学生最想要的故事书:引导小学生思考的哲理故事

    本书中所收录的哲理低故事,能使你在轻松阅读中得到启迪,使你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能使你的意志更加坚强,它们是你迷失的灯塔,失败时的守护神,也是你春风得意时的镇静剂。
  •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作业集

    公司理财是经济管理学科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其核心内容是以本金为起点,构建公司理财的理论体系。系统地讲述了本金的筹集、本金的投放、本金的使用、本金效益和收益分配等内容,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中公司财务的若干新问题,增加了财务机制、创新金融工具、税收策划、企业重组财务等新的内容。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声律启蒙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声律启蒙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农门贵女有点冷

    农门贵女有点冷

    从国医天才、豪门千金,到以打猎为生的乡下丫头,不过是一场爆炸的距离。身处白水村数一数二的人家,她的地位却在食物链的底端。看着面黄肌瘦的姐妹和弟弟,她使计、挑唆,欲要和平分家,却总有人跳出来不让她好过。那就来点刺激的吧!先揍一顿,一顿不够就两顿。做生意,建作坊,给姐姐攒嫁妆,送弟弟上学堂……分家后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就让那些人羡慕嫉妒恨去吧!不过……公子,别以为在我面前表现得这么纯良,我就会忘了后山的尸横遍野,还有你曾对我刀剑相向,要把我灭口的事!景玥:胡说!本王怎么会对阿萝刀剑相向?我只想救命之恩,以身相报。
  • 魔卡信用

    魔卡信用

    一个当铺小职员,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张卡片。从此,踏上了一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一张黑色的卡片,造就一段传奇。却在不知不觉间深陷局中。
  •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

    金箓大斋补职说戒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塔利的剑之巫师

    塔利的剑之巫师

    西方玄幻和东方武侠的完美结合,在这个非凡大陆上,巫师是最特别的存在,他们既令人畏惧,又无比强大……
  • 地狱少女:午夜零点的地狱悲鸣

    地狱少女:午夜零点的地狱悲鸣

    “害人终害己。解开绳子的话你自己的灵魂也会坠入地狱。不能去极乐世界你的灵魂将饱受痛苦。不过那也是死了以后的事情了。”在都市的青少年中有着这样一个传言:只要在深夜零时登录“地狱通信”,将所怨恨人的名字写下来,只要你的怨恨达到了可以委托的程度,地狱少女就会出现立即把你怨恨的人带入地狱。但是当你在解除怨恨后,自己亦要付出代价。对方决定把受诅人流放到地狱,而自己在死后也要面对同一命运----不能去往乐土只能徘徊于地狱。“想……死一回吗?”……
  • 明月殇

    明月殇

    明月殇当月亮轨道上绕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在这个时候,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此称为朔月。景朔月月族的神女,記憶隨著能力被封住,身懷天下的秘寶註定成為被爭奪的對象,興楊魄的愛恨交纏,玄風的相守相候,最終誰又能得嘗所願?一轮明月为谁照为谁殇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本书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最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之语,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
  • 现代鬼师

    现代鬼师

    他本来是可以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的,可是命运却将他和他的父母离散了,他意外和一个鬼魂结下契约,从此他便身绝别人没有的鬼师能力,开始了一段旅途,而他的身世也在旅途中被揭晓。
  • 风云际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风云际会: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大会中心议题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全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中央政治局新成员简介、大会精神解读、热点聚焦、代表风采、五大后的重要会议等栏目,客观全面的展现了党的五大在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党是如何力图承担起挽救革命重担,却因种种条件的限制而未能挽救革命的。
  • 无法摆脱的噩梦

    无法摆脱的噩梦

    就在刚刚,有人告诉我,我要结婚了,然而我什么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