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518200000004

第4章 感受中医的魅力(1)

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临床上运用经典中医的一些体会。今天呢,我们主要是以概述的形式,讲一下我对经典中医,特别是对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一书中一气周流理论的整体理解。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中医先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非常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向大家汇报一下我在临床上运用经典中医的一些体会。今天呢,我们主要是以概述的形式,讲一下我对经典中医,特别是对黄元御先生《四圣心源》一书中一气周流理论的整体理解。希望能够让大家对中医先有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

治病与修身

为也应该是经典,跟古人的这些经典论着相比,我觉得是可以相提并论的,是非常重要的一部着作。我个人认为,一个人学中医,你的理论高度决定了你的临证水平。理论都搞不清楚的话,可能你真是学了一辈子的中医,却还不知道中医是怎么回事。有时候在网上看见大家的好多讨论,中医到底怎么学?是不是我把《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都倒背如流,就可以学好了呢?

其实学中医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要想对经典的东西,有一个深刻的体会,必须自己的身心也要非常地清透,修身养性就成为学好中医必需的一个基础。前面讲的中医要有好的医德,是从正心养性的角度来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来净化自己的身体,就是修身了。

作为医生,你首先自己身体不能差。有关修身的途径,咱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不少。但是呢,这个我也不懂,我也没练过功,比较懒。日常生活中我是怎么修身的呢?我是懒人有懒办法吧,就是平常尽可能地吃素。平时呢我很少吃肉,基本上以吃素为主。如果吃素能坚持半年以上的话,慢慢地你的身体就会变得比较清透起来。到那个时候,你无论是给病人摸脉,还是对药物的一些气味的体验,还有对经文的理解,就都会有一些直观的感受。

下面就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一下我对经典中医的感受。

在很多人眼里,中医就是一个技术活,就是养家糊口的一门手艺。这就是对中医还不够了解。我觉得干中医更像是一个良心活,不仅要有上乘的医术,更要有高尚的医德。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他的《论大医精诚》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一个医生医术的高低,与他的医德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一个人品行不高,连一点恻隐之心都没有,这样的人,尤其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是不可能成为一名苍生大医的。

所以,学习经典中医,首先要学会修身,学会修身养性,做一个善良和慈悲的人。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中医不是背过几本书,背过多少方子就算学会了,中医是要你去亲身体悟的。

比如对于中医经典着作的学习,你像《黄帝内经》啊,《伤寒论》啊,《神农本草经》啊,这些都很重要,而后世黄元御先生的《四圣心源》,我个人认感受四时脉象比方说《内经》上讲,春脉弦,夏脉钩,秋脉毛,冬脉石的四时脉象。我们单凭文字表面去理解,弦如竹竿,钩脉就是洪脉,洪就像潮水一样潮起潮落,比较大,毛就是浮而偏沉,石就是沉到底了。这种单纯文字上的理解比较浅显,如果能够直观地感受,理解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冬至以后立春以前,那个时候你摸病人的脉会有一种非常沉比较实的感觉,就是凝聚而有力的一种状态。过了立春后,所有的病人来看病,一夜之间他们的脉就全部浮上来了,一下子出来的感觉,好像一个人从屋里走到了屋外一样,充满了活力。这时候你对“春脉弦”就会有个更直观,更加深刻的体会。弦脉是肝脉,它主风气,主升发,往上走。这种脉象会持续到初夏,大概是五一前后。春天的时候所有病人的脉正常情况下偏紧,它是一种升发之气,好像管子压力比较高。到五一之后,你会觉得所有人的脉一夜之间突然变软了,非常的软,好像一下子都散开了,有这种感觉,这就变成了夏天的洪脉。而到了秋天呢,大概到了中秋节前后吧,因为每年的具体时间我也没有统计过,就是每年都有这个感觉,到这个时候你就觉得所有人的脉象从表面一下子沉下去了。都是突然发生,不是说,今天沉一点明天沉一点,慢慢地沉下去,不是这样的,都是一夜之间沉下去的,感觉脉气一下子收进去了。到了立冬前后呢,最近这两天降温比较明显(注:讲课时候为冬天),也有一点类似的感觉,觉得病人的脉一下子沉到底了,藏起来了。有了这种体会,你再去体会“春弦、夏洪、秋毛、冬石”这四时脉象,再去想这种感觉的时候,你就会对大自然的象,阳气的升发潜藏,整个一气周流的大象,会有一个比较真切的感受。

但今年(2008)五一前后,汶川大地震之前的一个星期左右吧,我这边的这些病人春天出现了沉脉。当时也不知道会出现地震啊,我觉得很奇怪,是怎么回事呢?有的病人病情莫名其妙地加重了,我就非常不理解,后来知道是地震了。就是说大的天象,大自然的这种变化,对我们整个人体的影响还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季节交替的时候非常明显。如果你连续地对病人摸脉,病人早上的脉,晚上的脉,中午的脉和半夜的脉它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说,我们要从实证的角度出发。学中医不是让我们把书背过就好了,我背过多少方子就行了。学了《伤寒论》原文,中国从古代到现在注解《伤寒论》的医家也不下千家了,这么多书把它研究透,比较难,有时候研究透可能也没有用。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东西你没有实证,没有自己亲身去体证的话,好多东西很难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我们医院的一位中医大夫曾经问我,说是他看了一篇文章,介绍黄芪有双重功效,它既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既能升血压又能降血压,觉得很奇怪,他就问我黄芪为什么会有这双重功效?这药物治病不是只能治一种病吗?比如麻黄发汗治感冒,而石膏就是退烧的,他的理解就是这样的,为什么黄芪会有这两种相反的功效呢?在这里呢我也想以这个为引子吧,问一下有没有朋友愿意,能不能说一下黄芪为什么能升血糖,又能降血糖,为什么会有这双重功效?

刚才这位朋友从辨证论治的角度谈了一下,黄芪双向调节功能的这个机制。

认为辨证准确,需要它升的时候可以升,需要它降的时候也可以降。还有朋友说,黄芪补脾肺之气,脾肺之气不足可以引起血糖高,血压也是如此,所以也能降也能升。

这些说得都没有错,都是对的。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四圣心源》这个医理的角度,进一步把这个问题思考一下。黄元御老师在《四圣心源》里给我们讲,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土气斡旋中焦以成四象,我习惯于把这叫做“土枢四象”。既然我们人体一气周流,有升有降,任何一个时刻都在升都在降,没有说上午只有升没有降,下午只有降没有升,这是不可能的。任何药物它对身体的影响,并非药物本身的直接作用,而是药物影响了人体自身之气的升降,影响自身一气周流的运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任何药物它都有这种双向调节作用。这个双向调节作用,不在药物本身,而在于我们人体自身一气周流的特点。如果人体没有左升右降,如环无端,一气周流的这个生理,那么任何药物都达不到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所以这是这个问题的核心所在,所有的药物都有双向调节作用。你比方说麻黄汤,麻黄汤主要是一个升发的方子了,那么你用上麻黄的时候,你不用敛降的药物难道它就不降了吗?人体自身一气周流,它仍然在降,你不用麻黄汤它也仍然在降,它如果只升不降这个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啊。

说这个问题呢,是讲我们临床用药的时候,一定要从全局着眼,而不是仅仅去把握一点。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怎么把《四圣心源》这一套理论灵活地运用到临床上来指导治疗呢?我个人的感觉就是,你要去体证。中医的核心实际上就是一气周流,这一气是什么?这一气就是人的元气,或者说就是老子说的那个道,周易说的那个太极,说到底本质上还是同一个东西。你对这个东西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体验之后呢,那么对它的认识,对这种如高山流水,跌宕起伏的气有一个准确的把握,这个用药实际上就已经出来了。当然前提是你对药物也应该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说说人参和附子

你比方说人参,《本经》上讲“: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你在临床用药的时候对人参这个药,除了对《本经》原文要很熟悉,能记住,能照原文应用,除此之外咱们需不需要做进一步的思考,或进一步的探讨呢?

人参的功效是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曾经有一个东北的病人,是我们学校已故的刘渡舟老先生看的。我们上学那时候,刘老已经不带学生了,有时候偶尔给我们搞搞讲座,就是那时刘老讲的一个病例。刘老讲在他还是一个小学徒时,他的老师不在,有个军阀战乱失眠睡不着觉,看他师父不在只好请他去了,他就想起来《神农本草经》人参的这个功效,一味药独参汤,把军阀的失眠治好了。所以刘老特别推崇方证对应,认为把经典的东西学好了,灵活地在临床上往上对,方证相应,药到病除。所以经方是“其效如神,覆杯而愈”,用好了确实能达到这种效果。那我们是不是就满足了呢?刘老讲方证对应,也许只是方便我们后学的一种简便的提法,也许并没有把他所体会到的更深层次的内容给我们讲出来。那么我们学习了老前辈讲的这种方证对应的方法,我们是不是就满足了呢?达到这个水平是不是就是最高点了呢?这个值得我们去认真考虑,是不是?

古代的人参主要产于上党,所以也叫党参。现在的人参主要是在东北。我们把人参稍微讨论一下。东北方向从后天八卦方位来讲属艮。艮卦为山为止。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

    《本草纲目》养生智慧

    本书用现代解读方式,深入挖掘《本草纲目》中的养生方法,帮助读者运用这些神奇的本草方对症治疗现代家庭常见疾病。同时介绍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当今生活中仍常见的各类食物的功效,让读者认识到本草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功效。此外,本书还结合现代人生活特点和饮食习惯,为不同人群提供了全面实用的本草养生方案,并详细介绍了五脏的食养方法,帮助读者轻松调理五脏,实现健康生活。
  • 儿科临证医案

    儿科临证医案

    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密切结合临床实际,是学习中医儿科诊治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很有价值的参考书,适合于中青年儿科医师、基层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和中医自学者参考。
  • 施今墨医案解读

    施今墨医案解读

    本书作者对各案的辨证立法、遣方原则及用药法理进行了精辟的解析,尤其对施老用方中的“对药”作了透彻的阐述,为各级医师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名医临证经验。
  •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近视与弱视防治必读

    本书介绍了近视与弱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性;强调指出:科学的用眼卫生、正确的预防措施、恰当而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本病发生率,控制病情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三大关键。
热门推荐
  • 幻想娱乐帝国

    幻想娱乐帝国

    离婚、破产……原画师范哲,被生活一脚踹到了谷底,转眼却收获系统,拍电影电视,做动画做游戏。当《英雄联盟》被搬上大荧幕;当各种热门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当国产顶级游戏横空出世……这是一条娱乐大亨之路!——已有完本作品《最终猎杀》、《帝国之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
  • 神之遗愿

    神之遗愿

    平凡无奇的失业青年,优秀的特战军人,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成就了纵横于异界的强者。为了完成创世神的遗愿,年轻人的身上担负了维护世界的重任。创世神的死因,恐龙的灭绝,美丽的精灵和善良的矮人,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天使长,让人闻风丧胆的大魔王。五系斗气和魔法的碰撞,修真者的独特功法,精灵族最强大的弓箭手,矮人族最完美的锻造。强大的黄金圣龙与精灵龙女王的后代,有着龙皇血脉却不能被神圣龙族接纳的传承者,向往着和平的人却接连的被卷入到无休止的征战之中,宁静的生活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传说中的神之遗迹,鼎足而立的四大帝国,玄妙无比的迷雾森林中都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权利和欲望蒙蔽了人们的双眼,也蒙蔽了人们原本善良的心,总有人在混乱的年代中乞求着一丝安宁。和谐、善良、安逸、宁静的世界,不仅仅是创世神的遗愿,也是所有人梦想中的天堂。
  • 百世轮回:只为守护你

    百世轮回:只为守护你

    奈何桥边,她变成了一棵柳树,等待爱人的到来。他则是始终寻找自己的爱人,每一次都匆匆地走过。百世的寻找,万年的等待,最终他认出变成柳树的她。然上天又和他开了一个玩笑,百世寻找的爱人,却因魂力耗尽而消散.他痛不欲生,百世寻找终成空。再次醒来他记起了她,一个人走在街上,再次发现她的身影。这一世拥有七窍玲珑心的她,被的魔道老祖发现,派人加害。他能否守护自己的爱人?诛杀魔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专属甜心:恶魔少爷别惹我

    专属甜心:恶魔少爷别惹我

    【本书免费,放心入坑】【新书推荐《恶魔校草,求收养》by桃小狮。甜蜜连载中,求收藏!推荐打赏狠狠砸给它吧~~~】一招发黑帖,从此误终身。路纯纯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颜好腿长家世佳的宋凌圣竟然是个小气鬼!不就是在网上发了个黑帖么,居然就被他记恨上,从此过上了日夜被咚咚的日子。墙咚!地咚!床咚!路纯纯怒:”宋凌圣,你要怎么样才能放过我!“宋凌圣冷脸:“做到三个要求,我就放过你。”“哪……哪三个?”“第一,只准看我。”“第二,只准抱我。”“第三……”宋凌圣贴唇吻下:“只准吻我……”
  • 桂林风土记

    桂林风土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道神明

    极道神明

    顾铮来到了异界,发现这个世界存在妖魔邪祟。但他也有着一个加点面板。刀法+1+1+1……一刀天下,虚空都破碎了。然后他发现,这个世界并不简单。不只是妖魔邪祟,还有着一个个主角存在,重生者夺舍者血脉强大者。这还真是危险。
  • 囚佛

    囚佛

    既然求佛不成,那么我便囚佛。万佛弃我,群佛欺我,那么我便打上西方世界,将万佛囚禁。ps:本人不怎么会写简介,还望大家见谅!
  • 大漠莲歌

    大漠莲歌

    这世界充满了欲望、欺骗、杀戮,我要葬了它,再从塑一个。青莲从一个善良的修者到杀人如麻的魔头,到底是谁改变了她?又是谁主宰了这一切?一本女性为主角的修仙小说,一本女性为主角的英雄史书,希望大家能喜欢它
  • 守护我的女神

    守护我的女神

    穿越到异位面都市,陈启看着女神一样的老婆,我得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