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夹惊风
姓名:马少卿性别:男年龄:10岁民族:回族
职业:学生初诊时间:2009年5月4日
主诉:感冒后出现抽搐20余天
现病史:患者3岁时因高烧而出现抽搐。后经过治疗抽搐未再发作。20天前因感冒又出现抽搐且加剧,睡后10分钟开始抽搐,以左手及左侧口鼻抽动明显,频繁发作。体瘦,倦怠乏力,大便干,2~3日一行,舌红少苔,脉细数。
辅助检查:小脑发育不良
辨证分析:小儿体虚,易感受风热之邪,风热之邪束缚肌表,郁而化热,又因小儿神怯筋弱,热灼筋脉,扰动心、肝二经,引动肝风故见抽搐发作。热灼伤阴,肝肾阴虚,阴不潜阳,阴虚无以濡养肝脉,则见肢体拘挛,抽搐时作。阴虚内热故见大便干,体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诊断:中医诊断:感冒夹惊风(感受风邪兼虚风内动)
西医诊断:小儿惊厥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镇惊
方药:小柴胡汤合龙骨牡蛎汤加减
柴胡6克、黄芩15克、党参10克、法半夏4克、炙甘草4克、生龙牡各20克(先煎)、琥珀粉1.5克(冲服)、白芍10克、防风5克、全蝎4克、蜈蚣1条、生姜4片、大枣3枚
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5月8日,患者服上药后抽搐止,睡眠中全身有烧灼感,呼吸气粗,无盗汗,李老仍以疏风解表,镇惊为主,为加强熄风止痉的作用故在上方的基础上加钩藤10克,继续服5剂以观疗效。
三诊:2009年5月13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抽搐未再发作,但烦躁,鼻塞。李老仍以上法为主加减用药如下:
薄荷4克(后下)、柴胡6克、黄芩6克、法半夏5克、天竺黄3克、防风5克、荆芥3克、僵蚕4克、炙草3克、白芷3克、钩藤6克、生姜2片、大枣3枚
5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四诊:2009年5月18日,患者抽搐未再发作,纳可,感冒症状消失。患者家属要求继续服用中药以巩固疗效。方如下:
僵蚕5克、天竺黄3克、胆星3克、法半夏5克、黄芩5克、陈皮6克、柴胡6克、太子参10克、炙甘草3克、生龙牡各15克(先煎)、神曲5克、钩藤6克
7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2010年2月3日电话随访,被告知患儿未再出现抽搐现象。
按:柴胡加龙牡汤是以小柴胡加茯苓、铅丹、桂枝、龙牡、大黄、去甘草而成。原方治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者。徐大椿云:此方能下肝胆之惊厥,治疗癫痫必效。今化裁后用于本病所以有效。加止痉散是因其有痉搐。
咳嗽
病案一
姓名:徐金鹏性别:男年龄:5岁民族:汉族
主诉:咳嗽、发烧,夜间加重两天
现病史:患儿两天前因受寒而出现流涕,咳嗽,继而发烧,体温39.1℃,自述咽不痛,父母给予感冒药,效果不佳,现患儿发热39°,咳嗽,有痰且不易咳出,鼻流清涕。检查示:咽红,但不痛,食少,大便两三日一行,余无不适,舌红苔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寒外束肌表,正气起而抗邪,正邪交争,故可见发热,外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故有咳嗽,咳痰,部分邪气入里化热,故有咽红,舌红苔黄,脉数之症。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寒束肺,兼有里热)
西医诊断:感冒
治法: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先煎)、杏仁6克、甘草6克、金银花10克、连翘6克、黄芩6克、柴胡10克、牛蒡子6克、桔梗6克、芦根10克、炙桑白皮5克
3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8年12月15日,服用上药后,热退,现咳嗽较重,痰不多,鼻流清涕,食差,咽红,舌红苔黄根腻,脉细。里热已减,故去石膏而再加化痰止咳药,方药如下:
炙麻黄4克、杏仁5克、橘红6克、生甘草5克、炙桑白皮5克、地骨皮6克、牛蒡子6克、桔梗5克、茯苓5克、芦根10克
3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按:冬季闭藏之时,室温不宜过高。若暖气过热,则内生蕴热,室外寒凉,冷风侵袭则表骤固闭,内热不得出而成外寒内热之寒包火证,表寒宜散,内热宜清,用麻杏石甘汤是正路。推而广之,夏季炎炎热邪,又吹空调,所治之发热咳嗽亦当清里与散邪同用,是非单纯之风热、暑热病,不可不知。
病案二
姓名:王淑琴性别:女年龄48岁民族:汉族
职业:个体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10年10月18日
主诉:咳嗽,气喘反复发作3年
现病史: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气喘,经西医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之后病情反复发作,予以间断治疗,效果不明。现咳嗽气喘,心悸胸闷,气短,痰多色白,语声重浊,面色暗黄,诸症动则加重。舌红苔黄,脉细。
辨证分析:肺为气之主,肺被痰浊壅阻,实邪阻闭,宣发肃降失常,故可见咳嗽气喘,胸闷气短,动则加剧之证。另又因脾为生痰之源,故本证亦于脾之健运失司相关。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痰浊壅肺,脾虚湿盛)
西医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化痰止咳平喘
方药: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炒莱菔子10克、白芥子3克、黄芩10克、橘红15克、茯苓10克、清半夏10克、杏仁10克、柴胡10克、炙紫菀10克、炙冬花10克、炙桑皮10克、知母10克、浙贝母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炙甘草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10年10月25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病症均有所减轻,患者要求服用丸剂,故以上方加倍,嘱患者制成丸药服用。未再就诊。
按:痰浊阻肺,肺气不降,上为喘咳。治疗此证必先化痰或者祛痰。治痰之药有以下几个层次:
一般痰量稍多者:橘红,半夏,茯苓
痰再多者:杏仁,莱菔子,苏子,白芥子
痰较上更多或伴有水肿:葶苈子
痰浊壅盛,但坐不得眠者:皂角
当然,痰又分为寒痰、热痰、风痰、燥痰等不同,当分别加用不同的药物。又有肾虚,脾虚,肺虚之不同,亦要分别治疗。
病案三
姓名:陈静凡性别:女年龄:9岁民族:汉族
职业:学生初诊时间:2010年11月3日
主诉:持续咳嗽两月余
现病史:患儿素有哮喘病史,持续咳嗽两月余,期间于各地医院就诊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就诊时见:咳嗽,有痰,痰色略黄,入夜尤甚,鼻塞流浊涕,咽喉发痒,纳食可,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细略数。查体可见:咽喉部充血,双肺可闻及痰鸣音。
辨证论治:患儿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变部位辨别为呼吸系统病变,由于外邪束肺,肺失清肃,其气闭塞上逆所形成的咳嗽持续不解,肺气失宣,故有鼻塞。舌红苔黄,脉数为邪气郁久化热之象。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外邪束肺,肺失宣降)
西医诊断:哮喘
治法:疏表宣肺,利气化痰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20克(先煎)、桑叶10克、前胡10克、桔梗10克、炙枇杷叶10克、薄荷5克(后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苏子10克、辛夷10克、焦三仙各10克
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10年11月8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咳嗽减轻,但受刺激则咳嗽加剧,咽红,咳声重浊,舌淡红,苔薄略黄,脉细数。
生石膏20克(先煎)、知母6克、炙麻黄6克、杏仁6克、紫草5克、橘红5克、黄芩5克、芦根10克、银花6克、焦三仙各10克、连翘6克、炙甘草6克
5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按:咳嗽病多有外因,或感受外邪初得,或旧有伏饮又因新邪引动,故治疗本病应首重宣法,麻黄为首先考虑之药。麻黄多热,故用石膏、知母、黄芩、银花等清肺热,病久津液易伤,故用芦根或麦冬为常用生津之药。小儿多有食滞,用焦三仙消导之。
病案四
姓名:邹一凡性别:男年龄:3岁民族:回族
初诊时间:2010年12月6日
主诉:发烧,咳嗽3天
现病史:患儿3天前因受寒出现发烧,测体温39.2℃,咳嗽,鼻流清涕,父母给予退烧药、感冒药(具体不详)治疗,效果不明显,并静滴消炎药1天,现患儿发烧39.1℃,咳嗽,有痰,痰不易咳出,鼻流清涕,咽红,食少,大便3日未行,余无不适,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寒外束肌表,正气起而抗邪,正邪交争故可见发热,外邪侵袭肺卫,肺气失宣故有咳嗽,咳痰,部分邪气入里化热,故有咽红,舌红苔黄,脉数之症。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寒束肺,兼有里热)
西医诊断:感冒
治法:解表散寒,清热化痰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加味
炙麻黄3克、杏仁3克、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6克、紫草5克、橘红5克、黄芩3克、芦根6克、银花5克、焦三仙4克、炙草3克、炒栀子4克、连翘4克
3剂水煎服,日1剂
复诊:2010年12月9日,患儿父母述患儿服药1剂即烧退,3剂药后现体温36.8℃,但仍有咳嗽,纳少等症状,故以上方继续服用两剂。
按:本病与陈静凡之病症均为外感寒包火之喘咳,二者病情相似,用药亦相近,可二者合并研究找出规律。至于用药的特点与注意事项已在陈静凡病例中详述,故不再赘述。
病案五
姓名:郭秀芳性别:女年龄:44岁民族:汉族
职业:干部婚姻状况:已婚初诊时间:2009年2月20日
主诉:咳嗽,咳痰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痰量不多,色白。2009年1月29日在附属医院行CT检查怀疑为结核,经抗结核治疗后又行CT检查显示:左肺上叶小斑片状渗出影消失。但仍咳嗽不止,痰多色白,伴胸胁满痛,头痛,自汗,咽干口渴,口角糜烂。舌红苔薄白,脉沉滑。
辨证分析:肺阴亏虚,虚热内灼,肺失润降则见咳嗽;虚火灼津为痰,肺损津伤,故见咳嗽痰少而黏。阴虚肺燥,不能濡润上焦故见口干咽燥。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温燥伤肺,肺阴亏耗)
西医诊断:肺结核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炙桑叶10克、地骨皮15克、沙参15克、麦冬15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炙枇杷叶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杏仁10克、黑芝麻30克、阿胶10克(烊化)、川贝6克
6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2月25日,患者自述服用上药后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咳痰次数减少,自汗,口渴,口干均减轻,舌淡苔薄白,脉细。守方继续观察疗效。
三诊:2009年3月2日,患者自述继续服用完药物后咳嗽基本痊愈,受凉时偶见咳嗽。舌淡苔薄白,脉细。仍治以润肺止咳为法,方以玉屏风散合二陈汤加减:
百合15克、百部10克、杏仁10克、橘红10克、生黄芪20克、防风10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炙草6克、桂枝10克、炒白术10克、桔梗10克、川贝6克
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1月后电话随访,告知咳嗽已痊愈。
按:咳嗽日久不愈的原因颇多,但临床最常见的有两种原因,一为久咳伤阴,此时痰已不多,以干咳为主,用养阴清肺法治疗效果良好,用沙参麦冬汤或者清燥救肺汤治疗,燥药不可再用;若久咳痰多则是痰浊不化,痰不清则咳不愈。轻者用二陈汤,重者用苇茎汤使痰清则咳止。唯有体虚无痰方可用酸敛,否则过早酸敛则咳嗽会久拖不愈。
病案六
姓名:李淑萍性别:女年龄:5岁民族:汉族
初诊时间:2009年6月12日
主诉:咳嗽,咳痰反复发作5日
现病史:患者5天前因感受风寒感冒后出现咳嗽咳痰,曾经在附属医院诊断为:哮喘性咳嗽,遂住院治疗半月余,症状有所缓解。后因患者体虚易感冒故见咳嗽咳痰反复发作。刻下:咳嗽,咳痰,痰色黄,量多而稀,不易咳出,睡眠当中时有咳嗽气急,舌红苔薄,脉弦。
辨证分析:患者因体虚易感冒,属于有寒饮之人,机体阳气弱而不能布化,津液停聚,若复感风寒,水寒相搏则皮毛闭塞,肺气易困,传输不利,水饮内迫,肺塞气逆故见咳嗽,咳多而稀。
诊断:中医诊断:咳嗽(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西医诊断:喘息性支气管炎
治法:宣肺散寒,温肺化饮
方药:小青龙汤加减
炙麻黄4克、桂枝4克、白芍4克、细辛2克、干姜2克、法半夏3克、五味子3克、炙甘草3克、杏仁3克、白果4克、紫菀3克、款冬花3克、橘红4克、黄芩5克
3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复诊:2009年7月6日,患者家长述患者服药后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偶有阵发性咳嗽,睡中易出现咳嗽、气喘及憋闷现象。大便干,1~2日一行,舌红苔薄白,脉细。治以清泄痰热化痰平喘,方以麻杏石甘汤加减如下:
白果5克、炙麻黄4克、法半夏4克、炙桑皮5克、苏子6克、杏仁5克、黄芩4克、橘红4克、竹叶3克、生甘草3克、生石膏20克(先煎)、五味子4克、炙款冬花4克、莱菔子5克
3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服
1月后随访家长,被告知患者诸症均已消失且未再发作。
按:咳嗽病有寒,有热,有表,有里,治法不一,但多与内有潜伏之痰饮有关,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金匮》称之为伏饮。为防止复发,祛除潜伏之水饮实属必要。故先以小青龙汤化饮散寒,二诊有化热趋势,故用定喘汤,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以石膏、黄芩、桑皮等以泻肺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