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7800000063

第63章 西北汉族史(11)

北宋西北屯田,不仅部分解决了宋军的给养问题,更大大促进了西北的开发。在宋夏主要交通线所经的延河、无定河、马莲河、清水河和渭河中下游的河谷地带,以及兰州和定西一带,都有相当多的边地被开发出来。北宋最后收复的西宁、湟、廓等州,屯田也很有成效,不仅募士7400余人,开出善田2.6万顷,还修复了汉唐故渠。北宋在陕甘地区的大量屯田,是经唐末五代战乱和宋夏战争破坏之后,沿边经济“凋耗殆尽”,出现大量荒地旷土,屯田之举势在必行。屯营范围广泛,至今陕甘各地几乎还有称为营田堡、开荒川之类的村镇,大都是在宋时得名而流传下来的。

西北屯田的第三阶段,已是南宋偏安江南,“东画长淮,西割商秦之半”,河南、陕西等广阔的北方地区被金人所占领。

(二)西夏境内的汉族移民

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以各自不同的参与形式,积极参与全国的政治活动。党项族就是在唐末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化,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藩镇割据力量膨大,唐王朝摇摇欲坠的情况下,崛起于西北,北宋时与辽、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淳化元年(990年),辽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淳化五年(994年),李继迁将绥州居民迁到平夏城(在今宁夏固原)。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银、夏诸州的人民中,“衣食稍丰者”均被西迁到灵州(今宁夏灵武)一带。西夏景宗天授礼法延祚五年(1042年),建都灵州,后又迁到兴庆府(今银川市)。

西夏国自元昊执事至北宋靖康之难的近百年中,北宋与西夏处于时战时和的状态。也由于各种因素,宋夏之间存在着双向性的人口迁移。迁入西夏的北宋士民,主要有3部分人。

1.逃入者

西夏极力招徕宋境的各种人才,凡“举子不第,贫贱无归”的豪杰均收为己用,“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谋主”。在西夏的招徕下,“陕西戍兵、边人负过必逃”,“四方豪士稍不得志则攘臂而去”,逃入西夏境内。洪迈在《容斋随笔》卷十一《记张元事》中载,夏主李元昊的谋士张元、吴昊都是华州(今陕西华县)士人,因不为宋用,遂进西夏,“夏人倚为谋主,以抗朝廷”。

此外,关陇地区的一些贫民,在饥荒时为生计所迫,往往流入西夏。某些原住于宋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因宋边“失于抚御”,也迁入西夏。

2.被俘掠者

西夏军队在攻入宋地时,常将宋边的人民迁入夏境,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负责对西夏作战的大臣范仲淹向神宗汇报,特意提到“近年缘边汉户被西戎俘掠不少”。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西夏军队攻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县),掠走数万人。兴州、灵州等地汉人较多,他们大多是被西夏军队从宋境俘掠来的汉族人民。

3.被买入者

逢饥荒年头,边民为生存将子女卖入西夏。为此,宋曾数次发布禁令。如淳化二年(991年)六月太宗下诏:“西路诸州山川路口、镇寨,不得放过贩卖人口入蕃,及指挥汉户不得停泊。”否则要受到严惩。

在西夏国内,党项人和汉人是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

西夏的官制和礼仪制度均仿照唐宋,孔子和儒学经典得到尊崇,汉字和西夏文字同样是通行文字,并建立太学等各种学校。党项族在唐代迁入以后即开始接受汉文化,西夏走向汉化是这种进程的继续和发展。而立国后自北宋迁入的汉族,不仅对西夏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大大加速了党项人的汉化进程。

(三)金朝在西北的屯田与移民

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北灭辽国,南驱宋朝,与南宋、西夏鼎立120多年。金的政治经济中心本是东北、华北,在西北仅承袭了北宋统辖区域,农牧业经营也未出北宋的规模。金入主中原后将大量的女真人和东北少数民族族群内迁,使其“棋布星罗、散居四方”。西北边境是女真迁居的重要地区,陕西、陇右也分布着许多猛安谋克户,他们和西北当地的“百姓杂处,计其户口,给以官田,使自播种,以充口食”。

除女真人迁入西北外,汉族也迁入不少,当时西北边地就成了山西等地区汉族迁入的重要地区。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世宗说:“山西一带田地多为权要所占,有一家一口占田至三十顷者”,“以致小民无田可耕,徙居阴山之恶地”。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朝廷采纳李愈的建议,在临潢至西夏沿边设重镇十数,选猛安谋克勋臣子孙居职镇守,由军队支配的国家田地则募汉人佃种,此次也有一定数量的汉族人民迁入西北边地。

(四)元朝在西北的移民和屯田

元统一全国后,在恢复西北的社会经济中也实行移民实边的政策,使大批汉族迁入西北。

1.元时汉族人迁西域

随着蒙古军队向西域进发,汉族移民也来到广阔的西域地区。在蒙古远征队伍中,有部分汉族将士。如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郭宝玉举军降蒙,后从成吉思汗征西辽,攻城守屯,驰骋大漠。其子郭德海从蒙将柘柏西征,越岭渡海,驰骋西北万里。其孙郭侃从旭烈兀西征,一直攻到西亚的密昔儿和天房。郭氏三代只是许多随蒙军西征汉人的代表。在西征过程中,一些汉族军人和随军工匠、伎乐人等,便在西域定居了。

天山北疆地带,为从蒙古高原进入中亚必经之地,定居于此的汉人较多。蒙哥汗九年(1259年)常德西行,在龙骨河(今乌伦古河)西北近500里处看见当地“多汉民、有二麦黍谷”。阿里麻里城(今伊犁霍城西)“汉人尤多”,“回纥与汉民杂居”;他们受汉人影响,“其俗渐染,颇似中国”。城北面有关名铁木尔忏察,“守关者皆汉民”。城南面有赤木儿城,居民多并(今山西太原市)、汾(今山西汾阳县)人。

天山以东的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和哈喇火州(今吐鲁番市东南),扼蒙古高原、中亚和中原之间的交通要道,也有汉族移民西征时定居于此。蒙古国曾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市)搜刮纺织工匠,并将一些人迁到哈喇和卓。

忽必烈继位以后,西北诸王屡屡发动叛乱。至元十三年(1276年)平定南宋,忽必烈开始腾出手来对付西北叛王,元军陆续开进西域,又一批汉人随军进入新疆。

2.元时汉族人迁陕甘

蒙宋战争开始不久,蒙古军即将大批俘掠的南方人安置于陕甘(因西北离江淮主战场较远),陕西是南方俘户较多的地区,由于土着居民在金末战争中大量死亡,许多地区,例如京兆府“其居民大半南驱放良、归顺等户”。宁夏境内的中兴府(今银川市)是另一南方俘户较多的地区,至元元年(1264年)以前,已有一定数量的来自四川的俘户在此当奴仆。至元以后,随着蒙古军对宋战争的胜利,迁入陕甘,特别是迁入中兴府及其河西地区的南宋移民人数大增。

至元七年(1270年)十二月,原已迁入怀盂路的南方人1800余户迁入河西。至元八年(1271年),来自随州(今湖北随县)和鄂州(今湖北武昌)的人民1107户的万人迁入中兴府居住,至元十一年(1274年)被编为屯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三月,迁4800余户南方人至中兴府,增设怀、灵武两县以安置之。

蒙窝阔台汗十年(1238年),南宋姓雷和姓李的两员战将率民户降蒙,迁到成州(今甘肃成县),在此设金洋州,朝廷同意他们“自行金、洋州事”,南宋时金州、洋州均隶属于兴元路,治所分别在今陕西的安康市和洋县,显然是因金洋两州的部分遗民随雷、李二将迁入成州,故在此设立金洋州。据此推测,在宋蒙战争过程中迁入陕甘南部山区的南宋移民为数不少,只是缺乏类似金洋州记载的史料。

至元十六年(1279年)元朝平定南宋,大批编入新附军的南宋军人迁入陕甘。此后在陕甘各地全面展开的屯田,即是以迁徙来的南方汉族为主力而进行的。

元代兴置屯田,是忽必烈“帝中国当行中国事”,“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其屯田目的,统一中国前后有所不同。在统一前,屯田军事性质很强,“随营地立屯”,“且耕且战”,是为了争城夺地,保证军事胜利。统一之后,“寓兵于农”,“以省粮饷”,主要是为了解决驻军的兵饷粮运问题,尤其是西北边疆地区的屯田,更是如此。

在西北的兴屯,除了军事、经济原因外,还有政治上的原因,即通过调遣新附军和迁徙汉民的办法使汉族军民与西北少数民族杂居屯种,从而将汉族化整为零,以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至元十三年(1276年)七月,“徙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中兴(今宁夏银川市),千人屯田亦里黑(属甘肃行省,具体地点不详)”,别失八里因控制中原进入西域的交通要道,成为主要的屯军地区。至元十八年(1281年),万户綦公直率汉兵1000人。首次进入别失八里。次年,在此设工场,生产农具。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来自南方的新附兵1000人,又被派到别失八里屯田,并置元帅府以统之。十一月,又增派新附军400人。不久,屯田地区扩大到合迷玉速曲之地(今地不详)。在此之先,在斡端(今和田市)和曲先(今库车市)都驻有新附军和汉军。

陕西的屯田,主要由陕西屯田总管府、陕西等处万户府和贵赤延安总管府分管。陕西屯田总管府所管屯田,计有栎阳(今临潼县栎阳镇)、泾阳、终南(今周至县终南镇)渭南四处屯田,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兴办,属民屯。四地共有屯地4199.5顷,屯户3064户。

定西平凉屯田,至元十九年(1282年)兴办,属民屯。元政府“设提领所以领之”,两处共有582.98顷,屯户1012户。其中定西467.78顷,屯户724户;平凉115.20顷,屯户288户。

凤翔镇原彭原屯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兴办。屯田性质变化多次,创办伊始为民屯,不久变为军屯,并置千户所管理,后又“复更为民屯”。三处屯田总计为1062.8顷,屯户3278户。其中凤翔屯田90.12顷,屯户1127户;镇原屯田426.85顷,屯户913户;彭原屯田545.68顷,屯户2238户。

以上九处屯田共有屯户7354户,耕种5853.68顷土地。

陕西万户府所管屯田,分布于周至、宁州(今甘肃宁县)、文州(今甘肃文县)、德顺等地。周至、宁州屯田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二月始,周至县境三处共有215.90顷,屯户847户。宁州大昌原屯田,计158.79顷,屯户474户。

文州、德顺州屯田,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立屯开耕”。两处计有屯田433.39顷,屯户1363户。

以上四州县共有屯田点六处,屯户2684户,耕种808.08顷土地。

贵赤延安总管府所管屯田,分布于延安路探马赤草地(今地不详),至元十九年(1282年)兴置,属兵屯,该处有屯田486顷,屯户2027户。

甘肃行省境内的屯田主要由管军万户府、宁夏营田司、宁夏路安抚司、亦集乃总管府分管。肃州、沙州、瓜州、甘州屯田,兴置于至元十八年(1281年)正月,同年,又于甘州境内的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地兴办屯田、以上四州有屯田1100.64顷,屯户2294,属兵屯,归管军万户府管理。枣园、纳岭站、唐徕渠灌溉区屯田。兴置于至元八年(1271年)正月忽必烈调湖北随州(今随县)、鄂州(今武昌)降民1107户到中兴府(今银川)居住,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式编为屯户,让其在中兴府西的枣园、纳岭站、唐徕渠灌溉区一带屯田我3处计有屯田1800顷,屯丁2400丁。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增“渐丁”三百。该屯田属民屯,归宁夏营田引管辖。鸣沙州(今宁夏中卫市)屯田,至元十一年(1274年)兴办的民屯,有屯田446.50顷,屯户904,由宁夏路放良官管理。亦集乃屯田,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忽必烈调甘州新附军200人,前往亦集乃(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凿合即渠,并留居屯田。计有田91.50顷,属军屯,归亦集乃路总管府管理。塔塔里屯田,至元十九年至二十一年间(1282~1284年),忽必烈命于“西安州置司,塔塔里置屯”,西安州即今宁夏海原县,塔塔里在海原县西。塔塔里屯田达11498.33顷,有屯户2340户,属军屯,归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管理。

总之,元代西北的屯田,对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经济起了积极作用。巩固了西北边防,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负担和人民的徭役。同时,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政府在兴办屯田的过程中,往往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众,有目的地进行迁徙。至元十九年(1282年),将太原的汉民迁到甘州、中兴。成宗大德五年,又将河西畏兀儿人迁到南阳,拨地给粮,“俾耕以自赡”,这种移民屯垦政策,不仅加强了西北边疆与中原内地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交流,而且加速了西北一些少数民族族群汉化的进程。

五、明代汉族向西北的迁徙和发展

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建立了卫所制度,以维护一支强大的军事队伍。卫所制的推广以及洪武时期的大移民,随着大批汉族军卫将士家属的迁入,西北汉族在明初大迁徙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同类推荐
  • 修叶骑兵团

    修叶骑兵团

    西方的银霜帝国和东方的东明帝国在当时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帝国,而数百年之后,银霜帝国一分为二,东明帝国一分为几。在被分裂后的东明帝国中,出现了很多个国家,彼此之间都为了再次统一而连年相互征战,闹得各国百姓民不聊生,于是催生了无数盗贼。其中有一伙儿强盗在各国战争的夹缝中生存,也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能得到一时的安宁,他们开始了漫漫的建国之路。
  • 梦渺人生

    梦渺人生

    前世的遭遇注定了今世的隐忍,原本想安稳过一生的她是如何一步步被逼上“梁山”?她纠结一生的问题最终能否释怀?
  • 塘下书生

    塘下书生

    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看见赤地千里的莫样!你也不会懂,外族入侵前俯后仰的场景!而我也只是历史潮流的一道影子!
  •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利玛窦的记忆宫殿

    在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启的时候,利玛窦试图用记忆术打开中国的大门,改变这个陌生的文化。中国人跟随他穿过大厅,欣赏图画,步入记忆宫殿的深处,走向十字架这个符号所代表的神学象征。利玛窦有八个记忆碎片奇迹般留传至今,四个汉字和四幅圣经故事画,正是通过这些偶然的遗存,史景迁巧妙地搭建起了两个伟大文明相互交汇的完整图景,我们也得以进入利玛窦营造的记忆宫殿,看他在未知的世界里,时而坚定,时而茫然。
  •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重生之回到大明做王爷

    “本来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即使坏了一点也没必要把我丢在明朝末年吧。”李佳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事,居然灵魂穿越回到了1643年,而且还不小心改变了历史。“喂,让你国祚延续了这么久,怎么说也应该殖民全世界啊!”
热门推荐
  • 绝世暖宠:千金倾城

    绝世暖宠:千金倾城

    前世,沈夏爱人背叛,闺蜜桶刀,家破人亡,死不瞑目!却不想,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重生七年前,一切都还没有发生。这一世,灭渣男,虐渣女,护家人,风华潋滟!可是这位兄台,虽然说你知道了我的秘密,可是不代表我们必须成为一家人啊喂!【本文一对一,暖宠,男女主身心干净!】
  • 堂前春之举案齐眉

    堂前春之举案齐眉

    徐妤瑾与周筠珩是夫妻,可惜的是却像陌生人。周筠珩想要改变,徐妤瑾也想要改变,不过这道路怎么有点不对劲。当王爷不育,且被老婆嘲笑时求助周筠珩。周筠珩撇嘴:“管我什么事?”当徐妤安有事时,周筠珩皱眉道:“我自己的事都还没有解决!”然后看向徐妤瑾,妤瑾扭头。路漫漫其修远兮,等的瞧!男女主不穿越,不重生,轻权谋,轻宫斗。
  • 九曜女帝

    九曜女帝

    上三界王位更迭,她却被最信任的母后强行抽取了帝王精血。父王的薨逝另有蹊跷?母后为何如此绝情?在下三界搅动风云,只待时机一到,便要重回九曜,誓要封王!
  • 再遇你心

    再遇你心

    主角张浩一个吊儿郎当、无心学习的高中新生。当他踏入高中校园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了这一次他真的要完了。一个少年的成长,有喜有悲。而他所经历的又何尝没有我们当年的影子啊。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镜中诸天快穿之旅

    镜中诸天快穿之旅

    镜中诸天通往万界,快速穿越无限精彩。主角们通过一面奇特的魔幻镜子,穿越到一个个不同的影视小说世界中。通过历练和完成魔镜下达的任务得到自身成长,通过改变原有故事的结局,改变剧中人的命运,一切一切都将得到改变。不一样的结局,不一样的人生,体验世间百态,遍尝世间冷暖,最终合道还真,终成大道。镜中诸天大世界,快穿体验不同的人生旅程。
  • 青春TFboys敢Zuo敢言

    青春TFboys敢Zuo敢言

    在那年夏天,她——顾妍盼,顾氏集团的千金和他们——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相遇了。在一个转角处顾妍盼和王俊凯的初吻就此‘送’给了对方,顾妍盼没有公开她和顾浩然的关系,引起了某人的吃醋,王俊凯在圣依学院处处针对和捉弄顾妍盼,导致了她的第二次转班,她的转班是否成功呢。……原本可爱阳光卖萌装傻的顾妍盼却在一场大雨中变得冷漠无情,对于她来说,自己最爱的人却只有哥哥们了,她到底会如何选择下一步呢?他们/她的爱会停留在原地吗?
  • 我和端端

    我和端端

    冰心图书奖、金麻雀图书奖得主,儿童文学作家于德北讲述了一个真实动人的父爱故事。这是一本叫人动情的书。一个年轻父亲与儿子一同成长的真实记录。与众多的亲子书完全不同的是,它没有一点点说教,通篇都溢满了一个字——爱:初为人父的亲情与柔情、责任与担忧、养家糊口柴米油盐之上的爱情与拳拳真情,普通而又热烈,开卷就扑面而来。
  • 大明布衣王

    大明布衣王

    袁牧野,一个大学院校,历史系毕业高材生,因无钱无势,怀才不遇,沦落成了街边小贩。一次与城管的斗智斗勇中,倒霉地跌落窨井,穿越到了元末年间。他凭着对历史地熟悉,巧与大明开国天子朱元璋,与之义结金兰,开创不世之基。建部队,结名流,不畏权贵威逼。平北乱,下南洋,播天朝威名。做帝师,献谏策,立大明盛世。当得是:越世百年遇国殃,金戈铁马征沙场。开得大明逢盛世,爵拜逍遥布衣王。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我是书里没有的角色

    我是书里没有的角色

    内容与书名无关,与频道类型无关。因为改不了了,没办法??(?≧□≦?)??【系统文】【1V1】【男女主双洁】【更新慢。很慢,日更一章,上架的话变成四章。】【那个…请和我绑定吧!】“理由?”【绑定了,我就是就是你的人了(//?//)】“呃?不要。”叮!【绑定成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我拒绝了。”【对啊,你拒绝了。】【但是我又没说拒绝了,就不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