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93200000028

第28章 追求卓越,实现自我——价值(5)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也有一些是保守和落后的一面,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同时,有所选择,如他提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体现了他对前人精神遗产的一种态度,抑制了创新和发现;他所推崇的时代是尧舜时期,“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复古的,他的学说对于创新是非常不利的,也正因为他的思想已为当世所不容,所以孔子虽然周游列国,但他的思想对当时影响却不大,人们不能采纳他的治世思想,他才不得不隐,不得不展开教学活动,从而为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400),是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出生于雕刻匠之家,母亲是一位助产妇,他的家庭在当时属于小康水平。他在世时,希腊正值最辉煌的时候,当时面对波斯帝国的入侵,希腊展开了坚决的反击,并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在雅典智者云集,各学派的辩论蔚然成风,苏格拉底属于智者派,师从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苏格拉底同其他智者一样,讨论各种社会人事和哲学的一些重大问题。他经常和朋友探讨的问题包括“德行”、“中道”、“正义”、“勇敢”等重大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主要是探讨人之“存在”的原因,这些深奥的问题当时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苏格拉底也提出了自己的说法,也为他赢得了荣誉,由于他的智慧和长于辩论,他的身后围着一批学生,他们如众星捧月般紧紧围在苏格拉底的周围,听他开展演讲并积极参与讨论。

公元前431—前404年,以雅典为首的奴隶主民主政体和以斯巴达为首的贵族政体,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战争,这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苏格拉底和他的徒弟组成一个哲学小集团,对奴隶主民主制度进行抨击,并勾结斯巴达贵族集团,妄图使贵族专制制度在希腊复辟。不久战争结束,奴隶主民主政体获胜,作为小集团头目的苏格拉底于公元前400年被判处死刑,饮下鸩酒。

在当时人们的眼中,苏格拉底的相貌并不见得有多迷人,相反,他有宽厚的鼻子,凸出的肚皮,稍垂的嘴唇,相貌丑陋,外表邋遢。可见他在人们心中并不是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但他的眼睛总是很有神采,使人一见就心生敬畏。他自己也说自己的眼睛可以看到别人的内心深处。无论冬夏,不管寒暑,一年四季,都穿同一件服装,经常赤脚走路;喜欢饮酒,但一般不喝醉;沉思问题时,经常陷入冥思状态,对问题喜欢究根问底,还喜欢与别人诘难辩论,以此来开启自己的思路。

苏格拉底的老婆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悍妇,动不动就对他侮辱打骂,然而他对老婆却处处忍让,表现了宽容的胸怀。有一天苏格拉底刚从外面回来,老婆就开始唠叨不休,一个劲地抱怨这,埋怨那,苏格拉底对这一切早就习以为常了,一声不吭,坐下来抽起了烟,老婆一见自己被藐视,端起一盆子水就浇向苏格拉底,全身湿淋淋、狼狈不堪的苏格拉底赶紧从家里跑了出来。邻居见到他的狼狈样,就纳闷地问他:“刚才你老婆那样骂你,你还一声不吭;现在被她浇了一身的水,你为什么不狠狠地打她一顿呢?”苏格拉底笑了笑说:“我知道打雷后下大雨乃是大势所趋,没有人能改变这一现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有着浓厚的涵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值得后人效法的。

由于苏格拉底生平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思想主张都是由其弟子记录下来的。这与中国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是一样的,他们的思想都是由弟子记录下来的。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论语》一书,传播了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而苏格拉底的思想则由其弟子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整理成书,柏拉图的代表作《对话录》中,书中对话的主角,常常是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现在人们一般认为,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申辩篇》、《美诺篇》、《泰阿泰德篇》可能是苏格拉底的个人主张和看法,其他篇章则是柏拉图个人见解了。

二、为学和处世态度

1、反省自我与沉思

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从生活中来,都要经过自己的反省,没有反省精神,就不会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内在的领悟。苏格拉底认为,只要人们能够时时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内在声音”(inner voice),人们抓住任何机会去学习,能够抓住一瞬间的灵感,通过不断地思考和努力,把知识稳固下来,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观念体系。知识的多寡,要靠自我的反省及沉思的努力程度而定。

苏格拉底有沉思的习惯,在这里引用一段关于他沉思的记载:

一天早上,他左思右想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并不放弃,乃聚精会神地从天亮站到中午——直立不动去思考。下午时分,有人注意到了此种情况,乃风传四处。终于在晚饭后,一群同伴由于好奇,都带了草席露天而睡,以便观看苏氏是否可熬夜,但见他整晚地站着,直到隔日早上晨曦出现时,才向太阳祈祷而后自行离开。

要求得知识,先要自己有恒心和毅力,通过挖掘自己的知识宝藏,来解决正在思考的问题,何必舍近求远,去向别人请教呢?多思考,多沉思,时时反省自己,正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对话录》中说:“没有经过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因此,经常进行自我沉思,就会对问题思考得更加深刻;进行自我反省,就可少犯错误,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修养有所提高,个人品德方面趋于完善。

2、为真理而生

作为教育工作者,主要的职业职能是把人类的文化和知识传递给后代;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师的职责绝不仅仅限于简单而又机械地讲解知识,教学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启发他们的想像空间和思考能力,使他们不断为真理的发现和知识的开拓不断奋斗和探索,成为教师越来越重要的职责。对于怎样做到这一点,苏格拉底用实际的行动进行了阐释,他并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传递知识的传声筒,把知识传给别人,自己却没有主见;苏格拉底在不断地探索真理,发现新的知识;遇到问题时,他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这种交流和讨论来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使自己有所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有所进步。

苏格拉底宣称,自我沉思或者向他人求教的目的只有一个——道出真相。苏格拉底只忠实于真理,忠实于事实的真相。

下面是他和学生问答的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通过学生与老师的相互辩难,学生对于什么是善行,怎样全面深刻地理解善行,就会有比较透彻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将“善行”作为一种空洞的说教概念去理解。

只尊重事实,只尊重真理,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要做却并不简单,有时甚至是需要勇气的。首先,他的这种辩难的方法不像中国的孔子,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学生有问题可以问,但不能提出太尖锐的问题,否则会引起老师的不高兴。苏格拉底与学生的辩难有时候会让人觉得难堪,可能还会让一些辩难者听了产生怨气和怒气。其次,他所热衷的辩难式教学法,曾让很多人感到愤怒,尤其是那些权贵阶层,对他更是痛恨有加。正因为这样,有人把苏格拉底告到了法院,说他“败坏青年”,在教青年一些对社会稳定不利的东西。对于这一切造谣,苏格拉底并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一如既往地坚信自己的理论。在被捕入狱后,经过一番诉讼过程,他本来伺机可以逃跑,当时统治者提出的条件也并不苛刻,只有一条:放弃他的为学作风,就可以将他释放。

但是,苏格拉底只为真理而生,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他没有表现出丝毫妥协和懈怠,仍然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苏格拉底的眼里,最崇高的是真理,真理是他的一切,最值得自己去奋斗、去为之献身的也是真理。而世俗的那些成见,那一整套维系统治的伦理价值体系,在他看来,都是毫无价值的,都是不值得自己改弦更张,去极力维护的。其实,这也正是造成苏格拉底的最终悲剧的原因,他用生命来捍卫真理,他不会对自己所追求的说一声“不”,他是真正的英雄,是一个为真理而生,又为真理而死的人。

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翻一翻历史,就会知道,在苏格拉底之后,在真理与世俗之间,在“道”与“势”之间,不断地存在着较量:是“道”高于“势”,还是“势”比“道”高,在不同的人心中有不同的选择。当然,在苏格拉底心里,必然有一个天平,这个天平显示出来的结果是“道”高于“势”,真理的价值要高于一切世俗的需要,在面对死与生的问题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为真理而献身,这种精神,影响着西方的精神文化。当中国的孔子因为理想的落空而退隐教学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监狱里接受毒酒的折磨,这种直面生死的勇气,确实值得我们敬仰。

苏格拉底生命的存在,只体现在对真理的认知和追求上,体现在对真理的毫不动摇的维护上,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维护真理。当时的雅典法庭经过一番考虑之后曾告诉苏格拉底:只要他自己愿意放弃那一套探索真理的方法,默默地渡过余生,或者外出逃亡,就可以将他免罪释放。面对法庭开出的这种条件,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死亡。

这样的选择,更符合苏格拉底的性格,体现了他率真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

有一次,苏格拉底搬了家,住进了一座六层楼里,他家住在一楼。一楼很闹,每天到深夜还不安静;东西经常丢失,不安全;每天都有垃圾扔下来,显得很脏很乱,也不卫生。可是苏格拉底并没有垂头丧气,依然每天喜气洋洋的样子。有人不禁奇怪地问:“你住在这样脏、乱、差的地方,看起来并不生气啊?”苏格拉底看了他一眼,说:“我为什么要生气呢。你不知道住在一楼有多少妙处啊,首先你不用爬楼梯,一进门就是家;搬东西也很方便,不用费太大力;朋友来拜访,不用四处打听,直接进来就是,这些好处啊,说都说不完。”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把一楼让给了一位腿脚有毛病,行动不方便的朋友,自己从一楼搬到了六楼。六楼夏天又晒又热,冬天又干又冷,爬上去还累,走下来时也要小心翼翼,但他依然生活得快乐。这时有人不解地问:“我们都怕住到顶楼,您到了顶楼,却很高兴,我想知道住顶楼到底有什么好处?”苏格拉底笑了笑说:“好处说不完呢。比如每天上楼下楼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看书时光线好,不伤眼睛;可以眺望远处的风景,看到别样的景致……”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人碰到苏格拉底,又问道:“你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总是那么乐观,可是在我看来,您住的位置无论如何说都不是最佳的。”苏格拉底说:“无论面对什么情况,决定自己心情的,并不在于环境的好坏,而在于心境。”

从这里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一个追求生命高度的人,他并不太在意外在环境的安适与否,舒服与否;他处处想着别人,时刻想着给别人提供方便,宁愿自己吃些苦。他总是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叹过一口气,他不管条件的好坏,只抱着一颗追求真理的心,在不断地奋斗着。

在苏格拉底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无论怎样都是快乐的,只要是自己愿意付出的,是当初自己选择的。为传播真理而不顾生死,这也是他做出的选择,他乐意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会痛苦不堪。所以,痛苦对于他而言,就是自己所不愿选择的东西,让自己放弃真理,去过一种没有意义的生活,那他宁愿去死。实际上,苏格拉底连自己的生命都愿意舍弃,又怎么会过分在意住在哪层楼上才更舒适,更称心,更惬意?

对真理的追求,使苏格拉底成为一个豁达乐观的人。他心胸开阔,乐观开朗,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这是一种极高的修养,也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恕道,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现,也是一个人外在表现的内化,是一种美好的品格,更是一种乐观的态度。苏格拉底的豁达是非常有名的,他从不把小事情放在心上,无论遇到什么都是乐观地面对,从容地应付。“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是他乐观精神的表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是他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的自然心灵绽放。在当今这个人人唯权,人人唯钱的时代里,做一名平凡的教师,就等于与外面的滚滚红尘挥手再见,就等于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抛弃尘埃。苏格拉底可以做到,相信我们每个教师也同样可以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

同类推荐
  •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文集:论断与概念

    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乃为“20世纪重大问题”之样板;立足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自编政论集,为现代性问题展开思想斗争。《论断与概念》是施米特生前自编过的两部政论集之一,包含讲演、书评、法庭陈词等,涉及范围广泛,如公法、政治思想史、国际和国内政治,立足于德国作为新兴民族国家的政治处境。施米特从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德国问题”出发,纵横捭阖,针对国内政治思想的混乱,尤其针对帝国主义对德国的压迫,展开了思想上的政治斗争。施米特称“德国问题”为“20世纪重大问题”的样板,此书对于中国学人思考“中国问题”应有诸多启发。
  •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当代科技伦理的焦点问题

    20世纪是科学和技术空前大发展的世纪。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巨大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加深,科学和技术与人类社会各方面的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和技术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与原来完全不同。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逆袭后卫

    逆袭后卫

    高三学生偶获系统,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名牌大学争相抢断,走上职业联赛,带动全国篮球热潮,逆袭nba,征战奥运世界杯,成为新一代传奇!
  • 诚信能给你带来什么

    诚信能给你带来什么

    如今是信用抵万金的社会,没有信用,你将一事无成。个人信用,在21世纪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个人金融意识成熟的一种象征。所以我们大家宁可弹精竭力树立个入良好信用,也别上信用黑名单。信用的好坏已完全影响到一个人的工作、婚姻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活动中,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做成大生意;只有以诚待人,才能长盛不衰。在这里,诚信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修养,不仅仅是一种包装,而是一种可以直接带来败富......
  • 只想混日子的虫族女皇饲养者

    只想混日子的虫族女皇饲养者

    一艘紧急跳跃的逃生舱可以把人类送入有超过两百个国家的银河议会,一只虫族侦察兵可以给人类带来一场持续一百四十多年至今仍未停止的拉锯战,那么一个普通人又能做什么?卢思从来不关心这些,他只想混过两年兵役,带着妹妹好好的守着父母的遗产,平常的度过这一生。紧接着,他的美好人生就离他而去了。他意外陷入虫族的基地,顺带从里面救出了一个小女孩,结果这个小女孩貌似是下一任的虫族女皇。当卢思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完了,他就这样过过上了被各种麻烦事缠上的日子。虫族的人看见他想要抓他。外星人看见他也想抓他,他还不敢去和人类高层说这事儿。“这事儿,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只想混日子啊!”
  • 没有谁比我更好

    没有谁比我更好

    离婚再婚,思想起伏,现实残酷,抓在手里,等待的依然幸福
  • 狩方记

    狩方记

    上古时期诸族林立,各种强大的妖兽天魔横行四方,人族则因为天生弱小被妖魔奴役。后有“三皇”感悟大道,开创修真之法,经过无数血与火,人族终得自由。世人将自己生存的这片没有妖魔威胁的天地称为“方内”,方外妖魔环伺,方内十三司明争暗斗,人族看似平静安乐,却已经走在灾祸的边缘。
  • 黒势之花都狂龙

    黒势之花都狂龙

    他是曾经的‘龙王’,五年后再度回归,收美女,战都市,一切因他而疯狂。
  • 在妖尾世界从辅助开始

    在妖尾世界从辅助开始

    当一个孤独的人来到妖精的尾巴这个世界,他最珍重的,是公会里每一个可以为同伴付出的同伴们,他们是同伴,也是家人。家人,有同甘共苦,有喜开颜笑,彼此的信任和守护家的念头,会让公会的每一个人,爆发出超越极限的力量!????????????????????????????
  • 剑斩万权

    剑斩万权

    在这个以实力为尊的时世界,没有实力只会受到无尽的欺褥和嘲笑,一个被视为废物的少年,在一次奇遇之后鼓起勇气重新修炼,只为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受到应有的代价。修炼等级纳气境幻海境成天境凤雏境凤形境化龙境御龙境地皇境天皇境永生境掌控境规则境万权境地皇境一下修煞气,地皇境以上修罡气。另有职业结界师一至九级
  • 快穿之超级破坏神

    快穿之超级破坏神

    一个‘无辜’的骚年,穿越到一个又一个世界,把一个又一个英雄‘意外’悲剧掉的故事。
  • 今日份的异界生活

    今日份的异界生活

    苏杭以为,只要大吼一声:“欧皇附体,锦鲤加身!”就能召唤来妩媚的猫女仆,圣洁的光仙子,凶猛的魔龙。结果却是:憨憨的大光头哥布林。抱着布偶傻笑的人鱼。冷得瘆人的铠甲骑士。做好召唤师的本分,今日份的异界生活就先从保护好自己,为他们加油开始吧!(???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