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69100000012

第12章 个性是职业成功的保证(4)

【释义】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评解:

何谓中庸?很多人理解“中庸”就是折中;就是做老好人,唯唯诺诺,谁也不得罪;就是不左不右,机械化地保持中间立场。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

中庸这一概念最早是孔子提出的,孔子的孙子子思(孔及)为了避免这种思想失传,于是著《中庸》,将这一儒家学说的精华阐述成一套规范人们行为处事的方法,其主题思想就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到了北宋时期,程颢、程颐极力尊崇《中庸》。南宋时,朱熹又作了《中庸集注》,并把《中庸》和《大学》《论语》《孟子》并列称为“四书”。到时宋、元以后,《中庸》就成为了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现实中,中庸境界虽然难以达到,但人人都应该去争取。具备这种性格的人,该仁慈时总是慈眉善目;身陷逆境时,却表现得韧劲十足;平时波澜不惊,该出手时却是毫不犹豫。他们把宽容、博大、仁爱、方圆皆交融在一起,看似无性格,实则又是一种性格中的性格。

可以说,中庸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人生的角角落落,中庸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从个人修养到为人处世,以至稳定社会秩序,都离不开中庸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如果世人都能秉承这一原则,凡事求得和谐、维持平衡,把握好做人做事的分寸和尺度,站在中间的立场上,就能使自己立于左右逢源、进退自如的不败境界。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1],和为贵[2]。先王之道[3],斯为美[4]。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释义】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解: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但是,凡事都要章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

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有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至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讨论:

(一)说说你身边的和谐或不和谐

和谐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这个时代的主题词。和谐家喻户晓,和谐深植于民心。季羡林老先生说:“我们要章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冰心老人也曾说过:“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所谓“和为贵,谐为美,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家庭要和谐,自然要和谐,社会要和谐,天时、地利、人和才是完美的和谐。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美国作家塞林格说了这样一句话:“成熟的人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屈辱地活着,一个不成熟的人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壮烈地死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延伸诵读: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1];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2]。”

——《中庸》第二章

【注释】

[1]时中:时时刻刻守中、用中、行中、修中。

[2]无忌惮(dàn):惮,畏惧;无禁忌,无畏惧。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1],我知之矣,知者过之[2],愚者不及也[3]。道之不明也[4],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5]。”

——《中庸》第四章

【注释】

[1]道:中庸之德,之道。

[2]知,通智,知者就是聪明的人。

[3]愚者:这里泛指普通人、不知理的人。

[4]明:昭著。

[5]味:意义,旨趣。

【原文】凡事豫[1]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2];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3];道前定,则不穷[4]。

【注释】

[1]豫:事先有了准备,预先。

[2]跲:音夹,本意是绊倒,这里是“理屈词穷”之意。

[3]疚:忧苦,内心痛苦。

[4]穷:走投无路。

【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1]行之。有弗[2]学,学之弗能弗措[3]也;有弗问[4],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5],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6],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7],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第十九章

【注释】

[1]笃:坚定。

[2]弗:不,表示否定。

[3]措:搁置,终止。

[4]问:这里指求教。

[5]思:思考。

[6]辩:辨别。

[7]行:实行。

【原文】天下之达道五[1],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2],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者,一也[3]:或生而知之[4],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5],或利而行之[6],或勉强而行之[7];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8],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注释】

[1]达道:天下共行的大道。五:即儒家的“五常”。《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3]达德:天下共有的美德。一:专一,诚实。

[4]或:有的人。

[5]安:从容,安然自得。

[6]利:贪求。

[7]勉强:力不从心而强求。

[8]力行:发奋用功。

同类推荐
  •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秘故事

    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秘故事

    青少年朋友,科学人人都向往,可是你究竟了解多少科学的奥秘呢?光线能像水一样弯曲地流动,随手扔针居然得到了圆周率,机器人受不了人的折磨自己逃跑了,巨石竟然怕人挠痒痒,裙子能爆炸,小鸡也会得脚气病,植物也有各种血型,一束玫瑰传递了43年才到恋人的手中……这些话题是否让你倍感惊奇呢?
  • 大学生健康教育

    大学生健康教育

    本书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健康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全书共分12章,具体内容包括环境、行为与健康,合理用药和常见病诊疗,传染病的防控,大学生的性卫生保健,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内科疾病,常见外科、皮肤科疾病,常见五官科疾病,意外伤害的急救,生活、避险、防灾等安全知识,运动医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等。《大学生健康教育》可供各类职业院校作为健康教育课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还可供一般读者作为健康手册使用。
  •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世界科幻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宇宙漂流记》讲述的是7个孩子因为一场意外而在“宇宙呼声号”里漫游宇宙的故事。作者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神秘又充满惊奇的宇宙之旅。
  •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教程

    新闻传播是社会活动主体间相互传达信息的交流活动,是社会结构体系中新闻传播机构利用媒介向广大受众发布和传递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信息、报道的传播活动。人们在新闻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行为应该如何的规范,即是新闻伦理研究的内容。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确认新闻事业体制和隶属关系等因素的法律地位,建立业务组织、管理体系,划定新闻从业人员在法律上的职责关系,调节和监督新闻传播行为的指向,解决新闻机构间的纠纷,规定新闻传播行为的法律后果特别是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以及规定和保障新闻工作程序。在本书的论述及分析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到这伦理与法规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深刻内涵。
  •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青少年最喜欢的诗话妙语经典(青少年必读经典)

    诗画妙语带你领略中华文字诗歌画作的博大精深,为你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文化视觉。
热门推荐
  • 枯燥但又努力的青春

    枯燥但又努力的青春

    陈珵是一名高三学生,成绩一般,样貌一般,还胖胖的,成绩勉强能上个一本,但她却又一颗不服输的心,雄心壮志。她的理想是学医,距离高考还有三个月了。在这三个月,她是否能坚持最初的理想,耐得孤独与枯燥,受住成绩的起伏,最后取得好的结果?青春韶华,不逼一下自己,怎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保护自己爱的人?[因为还在上学,学校不让带手机,所以只能月更了????????]
  • 公子谋,美人陌上霜

    公子谋,美人陌上霜

    他是亡国皇子,一心想着复仇。她是敌国凤女,下一任女帝。第一次相见,是他刚来凤翔,被两名侍卫围着,他温润如玉,眉眼淡淡,没有丝毫靡靡之气,那样脱俗。看见她,礼貌性微笑点头,她眸光一闪,一见钟情。花前月下,她面红耳赤,聪明如他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郎情妾意,从此民间传来一段佳话。她却知,他不爱她,他恨她。
  • 万象朝宗

    万象朝宗

    这是一个关于咸鱼翻身的故事,很爽!很燃!史上最憋屈的穿越,老爷们竟被充没教坊司;他人吟诗成诗仙,惊大儒,卫朝宗半部红楼遗梦差点掉脑袋;这世界太乱太不公平,他不只想活下去,还要再造乾坤!本书热血、腹黑,还很轻松!书友群6138188
  • 惊天神王

    惊天神王

    经九转,历今生,道不尽百转轮回。儿女情长,人皆有之,我是英雄又如何度过美人关?心如锋刃,锐,且冰冷。距离巅峰遥不可及,难能可贵的是信念在心中扎根。一代神王,惊鸿一瞥,书画传奇一生。
  • 神魂.觉醒

    神魂.觉醒

    缘定的时间到了,一个印迹的开启,开启了一段神魂的记忆,在这段神魂记忆的指引下,刘铭众人开启了一段探寻更多秘密,更多有关神魂奥秘的旅程。
  • 重生公主有点聒噪

    重生公主有点聒噪

    一朝穿越,竟变成天下人宠之不及的?七公主,还是胎穿?那说明原主在娘胎里就嗝屁了?身体怎的如此弱不禁风?哦,她忘了,如果不是她,这具身体已经变成尸体了,那就让她好好的替原主活下去吧!哇那是谁家可爱的小奶娃?好可!“你愿意跟我走么?”因为他这一句话,他成了她的手下,一辈子的手下。“你不是喜欢我吗?!我愿意答应你一件事不论你想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不插手,好吗,你醒醒啊!”因为她一句去死,他还就真去死了....而后好不容易捡回半条命,却遭到背叛:“公主不是说我活过来你就答应我一件事?永远不插手?那我现在想做的,就是让你和你父皇去死!”想解锁更多剧情且看正文~
  • 倾世一笑:邪王盛宠逆天妃

    倾世一笑:邪王盛宠逆天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杀手冷情,被男朋友杀害,无奈穿越成废物。废物?看我如何亮瞎你狗眼!元素?本小姐十系全修!神兽?还不跟着本小姐走!不过,这个妖孽男整天抱大腿是要闹哪样?
  • 那时年少已惘然

    那时年少已惘然

    那些坚强而又脆弱的少年,那些温暖而又帅气的少年,那时候的男生似乎比女生聪慧些,那时候的女生似乎比男生心有城府……
  • 用舌头代替拳头

    用舌头代替拳头

    具有良好的口才,说服能力强的人,必然是现代社会中的活跃人物。说服别人的口才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能干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门技术,律师要运用这门技术雄辩。政治家要用这门技术阐述自己的政见。教师、推销员、演员……谁都须具备这门技术。美国潜能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指出:在今天,要有能力,你就得懂得信息的传送和说服的技巧。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听从外来的信息;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和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所处的时代几乎是每个月都在变动,如果你有说服能力,便能成为趋势的带动者而不是跟随者,你能掌握住自己的方向,而不是随波逐流。
  • 深情男配我的

    深情男配我的

    男配多好,所以本作者致力于收了,哈哈哈哈。萌新一个,请多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