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6000000009

第9章 在办学实践中创新在时代曲折中开拓——蒋南翔与清华大学

一、两大贡献

蒋南翔在1932年被清华大学中文系和外文系同时录取,他决定入中文系学习。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年代,蒋南翔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接受了初步的马列主义教育。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清华进步学生的核心人物,是1935年著名的“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清华大学,长期在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彭真等同志的直接领导或指导下,从事青年知识分子的工作,从北方到武汉、重庆,从延安到东北和北京,直到1952年,一直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长期革命生涯极大地提高了他的马克思主义水平,锻炼了他外朴内秀、望远思深、求真务实、坚韧不屈的内在素质。对老清华传统的批判继承,革命斗争的经历与锻炼,个人的素质和努力,这些都是他在建国后的办学实践中成绩卓著、成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重要条件。

1952年底,蒋南翔受命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直到1966年6月7日晚“文革”的工作组组长、一位骄横的将军来校正式宣布,学校由工作组领导,蒋南翔和清华党委停止工作,至此,他实际任清华校长十三年半有余。蒋南翔任校长期间,领导学校在两个主要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文革”前在清华大学学习和工作过的同学,经过工作的锻炼,大多数人都成为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和政治社会各领域的骨干,不少人担负着各种领导责任,一些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对这种有些独特的社会现象,即使反对他的人、持不同观点的人也不能否认。这充分说明他在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方针的进程中,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地工作,为他人所不及。二是他把清华大学初步建成为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二者相辅相成。本文仅就第二方面的工作做些阐述。

二、奠定基础

1952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开始院系调整,现在对这件大事的功过是非评论不一。无可否认的是:它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一个新时代,改善了高等学校在全国范围的布局。但对于清华大学,正如蒋南翔所说是一次“腹泻”。国内外知名的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主要调整到北京大学,法学院调整到北京大学和新成立的其他学院,而农学院在前一年已与北大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羽翼正丰的工学院也被调整分散,颇负盛名的航空系是新建航空学院的主力,化工系是新建石油学院的主力。学校还有一些教师调到中国科学院、矿业学院、地质学院、钢铁学院、民族学院等,还有北京以外的其他学校。清华本校只剩下以土建和机电的系科,加上从原燕京大学工学院、北大工学院调入的相关系科。院系调整后的清华与原来的清华相比是大大地削弱了。清华大学如何前进和发展,这是摆在校长面前一个根本的、十分严峻的问题。他沉着坚韧,主要在三方面采取了切实有力的措施:

第一,继承和发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强调入学新生的质量,倡导严谨治学。充分发挥老师的作用,他们是学校的稳定因素,要团结全体,各按步伐,共同前进。同时大胆放手培养年轻教师,在战斗中成长。他一直强调学习和学风,到校不久就明确提出为提高知识水平而斗争,党组织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学校教学计划的完成。他向上级建议要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办好少数重点高校,并努力推动清华大学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第二,在当时西方国家对我们敌视封锁的条件下,要提高业务水平,主要是向苏联学习。学校在教师中强化俄文学习后,即开始大量翻译苏联教材,按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大力建设实验室。争取聘请苏联专家来校,又陆续派一些教师赴苏学习进修。这些工作使传统专业迅速壮大。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他一再指出要避免形式主义,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一些重要决策上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如担任学校顾问的苏联专家提出撤销新设的无线电工程系时,他明确不采纳这种建议。

第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动向,蒋南翔到校二三年,即着手筹建尖端科技(今天称高科技)专业。1955年9月他率团赴苏考察后,陆续在学校建立有关核科学与工程(包括核反应堆、核物理、核化工、核材料及同位素分离等)、工程力学(包括固体、流体、热物理等)、电子信息与控制(除已设无线电工程外,还增加无线电物理、半导物理与器件、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等)有关方面的专业,根据学科性质组成几个系。这在清华大学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决策。为了新专业的迅速成长,争取几位苏联专家来校,引进(包括兼职)一些校外教师,并以调集校内一些骨干和大批提前从毕业班抽调的年轻教师为基础,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一面学习,一面进行教学、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工作,组成了有朝气有才华的教师队伍。而招生工作实际从1954年(当年招生两千余人)已着手进行,加上从校内其他系和交通大学等抽调来校的学生,这些专业从1958年、1959年即陆续有了首届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时间,在紧张有序不事声张的情况下,新专业茁壮成长。

第四,与学校发展提高相适应的另一项重大措施是大规模地开展校园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在上级支持下,使在原校园外东面一段(大约在今天南校门附近)的京包线铁路拆迁至今天东主楼以东。校园面积扩大约1500亩,与原校园面积大致相等。从1956年起即开始东区的设计与建设,陆续建成工物馆、东主楼、西主楼、精密仪器大楼和中央主楼。东北部建成东大操场、大批学生宿舍和其他生活设施。同时又在南口附近征购了大量土地为建设原子反应堆的用地。

以上几项工作的思路、决策和规划都是他任校长的前期已确定下来,有的当时已经实施,卓有成效。有的是后期又有所发展,陆续进行。院系调整后的清华大学在不断充实发展中前进。这几年学校的发展速度是空前的,质量是上乘的。

三、开拓创新

时代前进中出现了曲折。1956年9月,党的八大制定了正确路线,但未能贯彻执行。由于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从1957年初夏开始,学校就很不平静了。清华在风暴中心,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使一些师生受到了长期的伤害。接着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反右倾的年代,三年经济困难和调整时期。而从1964年开始,学校和高教战线又感到“风暴欲来”的节节进逼了。蒋南翔处于时代曲折的风口浪尖,如何带领学校前进、如何把清华建成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又是一个更为复杂和艰难的课题。

在“三面红旗”和反右倾运动中,也有一些师生受到冲击,出现劳动过多、师生体质下降、教学秩序一度混乱和在学术领域反科学的一些蠢事。他从国家利益出发,把握教育规律,力求缩小错误指导方针下的负面影响,因而在清华整体工作中负面影响不处于主导地位。从1958年开始,他以力争上游的精神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契机,引导学校工作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向科学进军、占领科学高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使清华大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提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1958年由张光斗教授主持京郊密云水库的设计工作。水利系大批师生以“真刀真枪”毕业设计的形式贯彻始终参加工作,直到1960年水库建成。这座水库一直是首都最重要的水源,至今一些教师在水库的保修和加固工程中仍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受这种锻炼和传统成长的教师队伍,在我国的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学术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958年,以何东昌、吕应中为首,工程物理系师生为主体开始在南口建设原子反应堆,这是在没有苏联专家指导,由清华师生在国内独立设计建造的反应堆。历时六年,攻克技术难关,排除社会阻力,又经历经济困难时期,在1964年完全建成。从此这里开始成为我国重要的核能技术研究和设计的基地之一。以汪家鼎为首的研究集体从1958年开始从事“萃取法核燃料后处理(提取钚)”的研究,1966年中圆满地取得重大成果,并为生产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依据。80年代中期以来,王大中同志领导的低温供热反应堆和高温气冷堆又在这里取得重大成果,而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发展成为以核能为主的综合研究基地。

在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1958年到6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研制成气象雷达、电视发射接收系统、硅单晶材料和硅晶体管、参量放大器、P2V行波管、第一代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控制三维飞行模拟器,这些都很快转向了生产应用,尔后又有一批课题(如数字通信技术)进入世界前沿领域,这些为“文革”后清华在信息科学技术和微电子技术方面的蓬勃发展并取得重要成果打下了基础。

1958年以后学校在科技领域的进展是整体性的又是多科性的,不只是以上所述三方面。如以张维同志为首在工程力学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高景德同志为首在电力系统和电机学领域的研究在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并逐步进入世界前沿。在土建方面承担和参加一些重要建筑的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使今天的清华建筑学院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学院。在结构工程和环境方面成长出知名的专家。在机械设计和制造领域率先迈出光机电结合的步伐,数控制造技术的进展在国内领先,精密仪器的制造和量测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如光电显微镜、精密陀螺和三坐标劈锥测量机等)。其他还有如氨合成塔改造和实验电厂建设等。

与以上进展相适应,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重点实验室,一般实验室、实习工厂和设备制造厂等也得到充实和发展。

总之,经过从1958年到“文革”前这段时期的工作,清华已初步成为我国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四、坚忍不拔

为了培养优秀人才,建设教育和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蒋南翔不仅筹谋规划、组织实施,而且在时代曲折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求真务实,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下坚韧不屈,具有高度的原则性和责任感。这是稳定清华局面、团结和激励全校师生共同前进的重要保证,其远见卓识令人不能忘怀。略举数例:

1960年1月,蒋南翔任教育部副部长。1961年春他受命主持起草《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通称《高校六十条》),这是针对1958年以来高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将全国高校工作纳入正轨的指导性文件,由于蒋南翔有清华工作的切身体会,文件较切实可行,经中央书记处讨论后报中央工作会议通过实施。在1962年暑期召开的清华党委工作会议上,他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提出著名的“三阶段、两点论”,广大干部和教师对他那高度概括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论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清华能有三年相对平稳的时间集中精力做好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可惜好景不长。

1963年12月,蒋南翔任高等教育部副部长。1964年2月13日,毛主席召开有刘少奇、邓小平同志出席的小型春节座谈会,蒋南翔等人参加。主席对高等教育提出严厉的批评。蒋南翔在校领导集体中全部传达,并说“主席是极而言之,在往下传达或执行时要翻译一下”,随后学校即对缩短学制和减轻学习负担采取了措施。但毛主席在8月29日接见尼泊尔教育代表团时,又说“千万不要迷信中国的教育制度,以为这是好的”。1964年9月,蒋南翔传达了毛主席7月5日同哈军工学生毛远新的长篇谈话,提出“阶级斗争是你们的一门主课”等。这样,问题就更严重了。

1964年暑假,一支200多人的工作队进驻北京大学,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认为“北大烂了”。蒋南翔在清华党委暑期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他对全国高校情况的估计和进行“四清”运动的想法,征求我们的意见。大意是:(1)高等教育战线的成绩是主要的;(2)高校的领导班子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3)高校“四清”一般不宜从外面派工作组,应在上级领导下由学校自己进行。他1965年5月在高教部直属高校负责人会议上了谈了类似的意见。1964年暑期以后,蒋南翔曾着力筹划组织高教部直属高校科技成果展览会,按计划于10月展出,成果累累,邓小平等领导同志到展览会参观。

1965年1月,蒋南翔任高等教育部部长,在此前后,林彪鼓吹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顶峰,在部队掀起学“语录”用“语录”浪潮。而中央号召全国学习解放军。蒋南翔以科学冷静的态度对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高峰(是“顶峰”就不能发展了),他主张要系统学习毛主席著作,主要是学立场、观点、方法,而不是片言只语。他明确提出反对形式主义,不能什么事情都用“语录”,毛主席语录“不是白莲教的符咒”。5月,就一机部系统部分高校的有关情况他写信给一机部部长指出,“采取强迫命令的办法来学习毛主席著作,将会事与愿违,把好事办坏”。7月在清华党委工作会议上提醒大家“一切工作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要像氢气球那样随风飘”。

1965年8月12日,他在清华大学毕业设计发奖大会上和31日在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和工作的肺腑之言。反映了他对青年的热爱和深切期望。

1966年初,他还亲自抓学校的科研和毕业设计工作。而那时对《海瑞罢官》的批判早已鸣锣开道,对文化领域的批判鼓噪震耳。1966年4月毛主席又点名批评《三家村札记》和《燕山夜话》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不久,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联盟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主席。5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在这样十分紧张和更大风暴随时可以爆发的日子里,蒋南翔思虑重重,但在不同场合他还叮嘱清华领导集体“发动机不要漏气”,清华大学要“顶着风浪前进”。

以上这些片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蒋南翔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科学态度和高度素养。

五、再作贡献

“文革”终究过去了。1977年春中央派刘达来清华任校长,1978年初,又从天津调蒋南翔到国家科委任常务副主任。他们二人都是“一二·九”运动时期的人物,此后在工作中也很熟悉。邓小平同志委托蒋南翔在北大、清华、北师大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过程中,小平同志对蒋南翔、刘达等专门就清华的工作发表了意见,这些意见对清华在全国率先旗帜鲜明地拨乱反正起了重大作用。学校很快恢复了生机。

蒋南翔对“文革”中搬迁到四川绵阳的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的去向很关心。本来该系已报中央负责人请批到某军事电子学院,他认为这样损害了清华电子信息领域的布局,对国家和学校都不利,他建议学校向小平同志报告申请迁回北京本校,并指导修改报告。小平同志收到报告后很快批准,使清华的电子信息学科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格局。

1979年2月,蒋南翔调任教育部长。他常到大、中学校去了解情况、谈话,努力使我国的教育工作走上正轨。10月25日,他在国务院的一次讨论计划的会议上,尖锐提出“教育上不去,四化要落空”,只可惜他那篇正确而精辟的发言,没有得到当时一些重要领导者的真正理解,但至今仍不失其重要意义。1980年他主持起草学位条例,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五六十年代他就参与负责此事,作过努力,但不得不半途而废。这件事对我国重点高校招收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人才十分重要。此后,清华大学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很大的进展。1980年7月,他来清华出席学校第五次党代表大会,作了《办好中国式社会主义大学》的讲话。

1982年,他调任中央党校第一副校长。何东昌同志接任教育部长。此后,他虽然不直接领导清华大学,但对学校工作一如既往地关心,应邀来校出席一些座谈会和纪念会,学校同志也不时去看望他。即便在重病住院期间,他也常常惦念着清华。

蒋南翔同志为清华留下的很多。最重要的是两件:一是丰富的精神财富,学校的优良传统。二是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他任校长时期培养出来的学生,至今承担着学校发展提高的重任,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拓前进,创建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同类推荐
  •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序的解放(套装2册)

    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序的解放(套装2册)

    本书是《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其中的一卷。《鲁迅著作分类全编》共十五卷,收录了目前为止全部鲁迅小说、散文、诗歌、杂文、书信、日记、古籍序跋、译文序跋、科学论著、小说史略专著及经过论证的鲁迅佚文。《序的解放》分上下两册,所收鲁迅先生的序跋文字。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鲁迅先生写下了300余篇序跋文字。他的刻苦与坚韧、博大与精深、宽厚与无私,于此可见一斑。这些文字在鲁迅先生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
  •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和山楂树一起变老

    本书为作家子衿近年的随笔结集。她生活经历丰富,数十年如一日勤于阅读和书写。本书主要由“我读”和“我写”两部分构成,前者主要是作者对自己多年所阅读的文学作品的感悟和评论,后者主要书写其对时间、生命、爱情等方面的思索,兼有思辨和文采,是一部美文集。
  •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66个你所不知道的《聊斋志异》之谜:玩·聊斋

    本书分为纵横聊斋、文本探微、神鬼天地、旁论杂说,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引、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聊斋志异》的异想世界。换个阅读角度,本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迷。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蒲松龄也有过婚外情吗?卡夫瞳的创作是受到《聊斋志异》的启发吗?趣谈蒲松龄的养生术。66个谜底,带你重新认识《聊斋志异》。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

    看着一本小书渐渐成形,心头荡起异样的感觉。曾经以为能写书出书的人,都天然地靠文化近些。其实,这年头的文化渐行渐远渐无书。不由地想起马未都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说过的话,“现在的书大都是伪书”。《一心不乱》不是别人捉刀的假书,不是盗版书,只因为骨子里虚荣,只因为我总是私下里盘算,心乱如麻,它将不可避免地带有伪书的色彩。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治愈等待

    治愈等待

    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学霸,多年后身边居然围了三个几极品帅哥,温暖的,霸道的,还有一个她最爱的。
  • 陪你渡过漫漫余生

    陪你渡过漫漫余生

    半年前不经意间的救赎,却换来了心爱的人半年前权寒殇不经意的救下了宁家的三小姐宁嘉璎,为此宁嘉璎放弃高贵的宁家三小姐的身份去给权寒殇做一个贴身小丫头“权寒殇,就为了你救了我,我要以身相许”“胡闹……”宁嘉璎总是不小心惹祸,被权寒殇一次一次的丢到权家老宅地下监狱里,但是权寒殇根本不舍得,在监狱里放了一个大床和电视机,关她的门也不上锁,本以为等她呆够了自然离开了,可即使这样宁嘉璎更不撒手了有一天,宁家从云端掉到了谷底宁嘉璎狼狈的找到了权寒殇“寒殇,你还要我吗?”权寒殇一手揽过宁嘉璎,把她宝贝似的紧紧搂在怀里“要……”
  • 成长的一点一滴

    成长的一点一滴

    这是我童年的一点一滴,那些开心的与不开心的,快乐的与不快乐的,都记录在这本小说里,因为我希望,我能不忘记这些童年的一点一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春,我为你疯狂

    青春,我为你疯狂

    ‘他,是校长唯一的儿子张宇灿,他玩世不恭;她,是林氏集团的的千金林静璇,她是惹人怜憎的大小姐。他们从开学时初见面时‘打打闹闹’的欢喜冤家,再到后面渐渐擦出爱的火花,这一切的一切也都归功于他们闺蜜和兄弟们的‘帮助’。他们是怎样修成正果的呢?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 超源大陆

    超源大陆

    <超源大陆>,艾欧的第一部作品,还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支持,收藏、推荐一下,艾欧在此向各位道谢了!如有支持折,请加艾欧QQ2251108554。^_^
  • 甜甜的恋爱你来么

    甜甜的恋爱你来么

    高中在法国留学的南宫未央,大四归国读研。川小云作为武汉大学学生会联谊部部长,负责迎接新同学。结果各种互看不顺眼。此后冤家路窄,两人多次碰撞,合租,找工作都碰到了一起。碰撞中,一不小心就擦出了爱的火花。《甜甜的恋爱你来么》超甜!超有爱的日常!来看看吧!............川小云:南宫未央,当初怎么想到要回国呢?南宫未央:在法国时,我就有种预感,回国会遇到你!川小云:你确定?不是你妈逼你回国吗?南宫未央:这..................南宫未央:川小云。川小云:干嘛?南宫未央:等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我娶你。川小云:那说好了。我等着呢......
  • exo之藏在心中的秘密

    exo之藏在心中的秘密

    初次见面是在奶茶店,再次见面是在学校,喜欢上你是在海边,对你告白是在没有人的学校的操场......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