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1800000008

第8章 意义自我与意义世界(3)

第二节自我尺度与世界尺度

每个生命体都在不停地创造着这世界,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着自我,每一主体都试图在意义世界的创造中,也希望在自我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中更有意义。前提是我们应该清晰自我的感官世界和智思世界在创造中具有多么不同的作用及后果,这一问题本章前面已论证,在此还需要明白的是我们在创建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之时,存在着一个内在心理上人格的守恒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格,所谓人格是人为了平衡主、客体关系而设置的自我安魂机制,它将有助于主体适应环境而使主体活在世上觉得安适自在。这是一个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完成的心灵文化工程。现代心理学家将它称为“三级适应”。人对环境的“一级适应”是在无意识水平上发生的,它只从自身需要出发即直接作用于环境(行为),而不想想环境是否接受其行为。若行为受阻,人才开始求助于思维,寻找摆脱窘境的出路,即通过反馈调整主、客体关系,以便合理地实现自己的行为——这一在心智水平上发生的能动适应是“二级适应”。但一级、二级适应都只带有个体心理特征,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即真正的公民,当他想在更大的历史舞台心安理得地生存、享受与发展,就不能不尝试从普适价值规范的角度来评判自身行为,即开始按人类文明对他的期待来设计自我—同时蕴涵普适价值尺度的个体需求和行为才是“三级适应”。显然我们在人格上应具有“三级适应”水平的纯度与尺度。

为此,我们又遇到了自我步入创造意义世界过程之后的又一重大课题,即在创造意义世界的过程之中,依据何种尺度使世界与自我更具有意义。

尺度规范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有规则的世界,古人称其为道,今人称其为规律。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宇宙万物,或静或动,或大或小,都有其运行规律。“万事有度,无度则滥。”这个“度”,其实指的便是规则。

日升日落,月圆月缺,是日月按照一定空间轨道运行的结果;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是大自然依照一定时间轨迹轮转的结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过程,是一切生命现象衍息的必然结果。

风筝之所以能翱翔天空,是因为有丝线的牵引;“鱼翔浅底”游弋自如,是因为有水的浮托;随气候变化而南北迁徙的大雁,之所以能飞越千山万水从不迷航,是因为有严明的纪律与有序的队形;辛勤奔忙于采蜜一线的工蜂,即使逾百公里也能顺利返回,是因为工蜂有特殊的飞行规则;车水马龙的公路上,接踵交错的车辆秩序井然而不会发生碰撞事故,是因为大家都遵守着交通规则。

“出淤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是做人处世的上善准则;“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是与人共处的制衡规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又何尝不是一条为恶必报的潜规则?

正如汽车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交通事故一样,不遵纪守法的人,势必会遭受法律的惩处。世界因规律而美丽,人类因规则而和谐,只有真正领略了规则的内涵,才能洞悉人生的真谛,从而拥有美丽的人生。

高度决定视野,表明了我们的渺小;角度改变态度,说明了视角与位置的关系,而尺度规划人生,却表明了人在必然世界里有一个有限之极,而在希望世界里却有一个无限之极的关系问题。所以,当我们在行为选择时,就不能等同于动物。我们的主体尺度,源于我们的本性,源于我们更近似于动物的需求欲望,而我们的客观尺度,即行为指向对象的规定性,源于我们主体世界之外世界的特点与规律。这样便必然产生一个问题:力图要得到创造意义世界和意义自我的结果,就要使我们的行为与客观世界的尺度要求相统一,这就如同纽扣眼为纽扣之大小而设计,但纽扣也不能不适应扣眼,过大则不能紧衣,过小则难以相扣一样……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人想致富,见到人家卖矿泉水很赚钱,就到处去找洁净水源。乘火车到铁路尽头,换乘汽车到公路尽头,再沿公路步行到终点,终于找到了洁净之水,经化验,此水不仅含有十几种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更可贵的是,那水没受过任何污染,纯净极了!

专家说,这是一流矿泉水的基源。他欣喜若狂,立即贷款、修路、投资井厂,第一批产品出来,信心十足地投放市场,一经检验,却道细菌超标,检查一切工艺流程和生产环节找不出原因,再回头化验水的基源,毛病正出于此,水源已被严重污染,急问专家可有办法对付?专家道:办法只有一个,从现在起停止使用,细加保护,五年后重新启用,但要想恢复到先前的纯净程度,是没有可能了……不幸的他顿时五雷轰顶,他知道祸首正是自己,是自己派去修路盖房的行为本身污染了水源……其实,这里深刻地涵盖着我们在行为实践中应把握的双重尺度的关系道理。欲望使然的自我尺度完成着需求满足,它无度、无所顾忌,客体世界的尺度不仅限定着我们所追求满足的界限,还规定着这种追求满足的行为方式,于是,自我尺度对客体尺度的规定性越是尊重,便越能创造出意义世界,并在这一创造过程中产生并完善着意义的自我!

人类该有自己的科学知性,即国人常言,实事求是。“实事”是指独立于我自己之外且不受制于认知主体的自然实在;“求是”则是我们对事实存在的知性陈述,客观地描述其存在的特点,运动的速度、位置、质量变异及其内在机制,又称规律。不褒不贬,不溢不损,此即“知性”。

我们有多少成败不足以证明着这两种尺度要和谐吗?

成败取决于尊重

对客体世界尺度的尊重,对自然之道的尊重,是我们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理性所在!

例如,自然之道给予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能超过可持续发展的产品生产量,动植物的消失数,不能超过通过进化方式所产生的种类数,水灌溉量不能超过地下水的可持续性流量,捕鱼量不能超过鱼类的可持续性再生量等,不难理解,人类必须节制自身的欲望和价值索取,尊重自然法则。

我们每一个个体,以及众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组织,在这个世界上的根本威胁,不是自身能力或机遇上的不足,而是因无法抵御各种欲望刺激(特别是诱惑)而导致对客体世界自然法则的放弃,以至于不顾自然之道所致。

了解下面这个故事,我们对此便有更深切的体验……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萎了一片。“快撒些种子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乘风飞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没关系,吹去者多半中空,撒下来也不会发芽。”师父说:“随性。”

撒完草籽,几只小鸟即来啄食,小和尚又急。

“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准备了,吃不完。”师父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起了。”“冲到哪了,就在哪儿发芽。”师父正在打坐,眼皮都没有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长出了青苗,一些未曾刻意播种之院角也泛出绿意,弟子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点头,“随喜。”从禅师对这件事情上所具有的“五随”心态来看,其中任何“一随”不都蕴涵着对事物发展必然性的明觉吗?

禅师的这份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悉了世间玄机后的豁然开朗,是对客观尺度、自然之道的尊重……为什么我们会在心境上反复振荡于浮躁、自负和功利、沮丧、焦虑和迷茫之中,那是因为我们被欲望所牵引而忽视和放弃了创造意义世界中必须依据的客观尺度。自我尺度使我们无意顾及自然之道或客观尺度,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满足与体验,其追求的结果是:

欲望的缠绕使我们不能以真实的态度面对存在。本我的视角使我们难以生成客观的理性。唯我的重心使我们消解着以公正之心为基的行为选择。为此,何以不丢失客观之尺度?很明显,人对自然的畏惧是因为对自然法则尺度知之甚少所致,而人对人的畏惧却是因为对同类知之甚多所致……在澳大利亚南部有一个农场,主人是位农学博士,农场是他父亲的父亲创办的,他继承了祖父的遗训,一直专心经营着这片只有100公顷的土地,遗训的核心是:实行土地轮作制,不得无度耕种。他父亲临终时把他叫到床前说:土地有它自然的尺度,任何时候都不能超越这个尺度,无休止地索取,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在你祖父去世后,我刚接管农场时,看到由我们培育种植的奇异珍果和天然卷菜,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尤其是天然卷菜,只有我们独家生产,价格成倍上翻,订单像雪花飞来,面对滚滚财源我就决定把正在轮作休养的30公顷土地用于扩种天然卷菜,产量一下子增加一倍,满足了销售商们的出口要求,可第二年卷菜价格却下降了1/3,到第三年价格又降1/3,结果,产量上去了,收益却并未如想象的那样成倍增长。由于扩种,增加了机械、水电、肥料、人工成本,每公顷收入反而比以前少了,地力也下降了。特别要命的是,由于天然卷菜集中上市,包装跟不上,只好用袋装统货出口,人们认为是假货,不肯掏腰包。这是你父亲一生中最大的失误和教训。

父亲的教训,深深刺痛了农场新主人的心,他谨遵祖父遗训,一直坚守土地轮作制,50多年风风雨雨不改初衷,除了已栽植的奇异珍果外,他把剩余的60公顷的土地划分为两个轮作区,一年种植,一年休养,限量生产,精美小包装,并打上由他亲自签名的标志,市场上始终保持旺销势头。全家人过着衣食无忧、富足有余的日子。尽管家里有人从事其他职业,但他坚守父亲的承诺,并选好自己的接班人,在他成为“全球环境义务大使”后,到过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宣传保护环境,珍爱家园,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类要敬畏自然的尺度”。

无独有偶,在我国浙江千岛湖,旅游公司下有个专门从事养殖的水产公司,利用独特的湖水养殖一种叫“胡子鲶”的鱼,他们利用的水体只占千岛湖的1%不到,每亩产量不超过1000公斤,鱼的个体和生长时间都有严格标准,鱼小了大了、生长时间长了短了都不行,同时,他们还研制烹调用料,精选独特配方,形成独家风味,并且只限在千岛湖范围内上市,专供游客食用,绝不外卖,每天还实行“三限”,即:限鱼捕捞量、限每桌供应量、限每天餐桌量。不管多么热销就是不涨价,被调足了口味的游客,到千岛湖都想亲口品尝“鱼宴”,为了能吃到“鱼宴”,据说要提前好多天挂号预订。曾有几家外企和有实力的民企前去洽谈合作事宜,扩大生产,准备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都被公司婉言谢绝。很多人对“有钱不赚,有肉不吃”的做法不理解,公司总经理面对央视记者说了这样一番话:合作是好事,这种合作是冲着暴利来的,合作就要扩大生产,扩产就要多销,多销就要连锁,连锁就要出售配方,结果势必导致为利而渔,盲目扩张,水体恶化。为鱼而“渔”和坚守土地轮作,虽隔千山万水,又是不同产业,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既敬畏自然的尺度,又敬畏市场的尺度。无论高山大地,还是湖泊海洋,能养育多少生命,容纳多少生物,产出多少价值,造化早有安排,敬畏这大自然的尺度,正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关键是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要时刻装着这把尺。

第三节智思潜能与定位

在我们思考了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的前两个问题后,我们已深深感到这两个问题思考后带给我们有意义的指导作用,其一,是我们不该被所拥有的物质钝化了自己的心灵,平衡地运用我们的感官与智思;其二,是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对客观尺度——自然之道的认同与尊重。至此,我们又面临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的第三个问题,即给予自我以及自我所具有的素质分析与定位。

我能吃得下这么多饭吗?我能承担得起这份重担吗?我能应付得了这一局面吗?我适合做好这份工作吗?这里关联到自我意识中自我潜能的相关发挥和给自我客观的定位问题,这一问题能否解决,也决定了我们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过程中的成败。

认识自我潜能

自我在创造意义世界与意义自我的过程中,在多大程度上能相对地发挥自我潜能?我以为这首先是一个对自我潜能的认识问题!在怎么样的境况条件下我们的潜能最易发挥?我们具备怎样的智慧与品德才能发挥潜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天赋地位,不同的伦理际遇,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主体素质,不同的适应能力等诸多变量以及动态因素的制约影响下,潜在能量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发挥总是有限的,只有在大责任、大变故或生命历程中的大危难的磨炼中,才能将它催唤出来。

上山下乡的那个年代里,我曾同一位老农攀缘陡峭的山崖采药,他除了在较为安全的地方拉扶我,尽量使我省一些力气外,在越是险峻的地方,越是鼓励我依靠自己“全神贯注、胆大心细地攀登”。归来途中,我一直对此不解,他坐在山脚下休息时才给我讲述其中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周易雅正

    周易雅正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
  • 菜根谭(第八卷)

    菜根谭(第八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孟子学院

    孟子学院

    如今是一个管理的时代,钻研经营管理之道,已经成为任何一个致力于拓展业务的管理人第一要务。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有人说,管理很复杂,确实如此。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有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组织纪律管理、团队管理、后勤管理……也有人说管理很简单,其实,如果把所有的整合在一起实行,也确实很简单。这两种说法都正确,但关键是要能实施成功而有效的管理,把工作程序合理化、科学化,减少不必要的阻碍,使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或许我会喜欢更好的人但是现在你就在我身边像闪烁的星辰像珠穆朗玛峰上耀眼的雪无法忽视无法自拔而现在除了你我什么都看不见。”
  • 敌人:复仇玩宠要逆袭

    敌人:复仇玩宠要逆袭

    为了复仇,她成为黑道教父的玩宠,黑幕重重揭开,原来,所谓复仇,只是某人精心为自己设下的陷阱,这一刻,他的出现,就是为了彻底摧毁她,撕碎她,叫她生不如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间万物只为你

    世间万物只为你

    沉浸于复仇之中的黑客获得异能,可以重返三天前,与曾经帮助的女子互相救赎。
  • 忍者的影视之旅

    忍者的影视之旅

    一个能穿梭万界的忍者,又会在一个个精彩的影视中带来什么样的精彩呢?
  • 恶魔王子在身边

    恶魔王子在身边

    “白痴男,你怎么会在这?”我先发制人的问道。“谁允许你出现在这的?马上给我消失。”充满杀气的声音,“他为什么会在这?”我指着白痴男问阿姨。“这是本少爷家。”不远千里来寻找救命恩人不成,却阴错阳差的住进了该死的尹曦澈家里,有钱了不起吗?长得帅了不起吗?欺负我有糖吃啊。
  • 浮生奇遇

    浮生奇遇

    一次机缘巧合,意外加入白道11;一次意外失足,掉入奇幻的异界人生;从此踏上侠客、军师、眼中钉的崎岖磨难人生;命运的沉浮,真挚的感情能否一如既往?
  • 怼人就变强

    怼人就变强

    洪荒之内,三十三层天之外,北冥大帝在与人争抢异宝的时候,被盟友偷袭,于是意外陨落。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异宝一起转生了,而且还觉醒了特殊能力,没错特殊能力就是怼天,怼地,怼人,怼妖...见人就怼,见鬼也怼,天下无物不可怼,连自己也怼......
  • 夜之樱雪

    夜之樱雪

    “哥,俊,冰,我才是夜樱雪,你们从小疼爱的夜樱雪”蓝樱雪拉着羽熙,眼里充满着委屈的目光,“怎么可能?”现在什么情况啊?真假樱雪吗?“你们不要相信她”夜樱雪还不肯承认!一场情,一场爱,引来了多大的波折,多少的阴谋诡计,相爱却不能爱,痛苦无奈依旧默默沉受着!
  • 重生之天降神女

    重生之天降神女

    轰隆隆——一道闪电划下,暴雨不停。呵呵,白泽,就连天,都看不过去了么。冰羽冬任由狂风暴雨席卷她瘦弱的身体。既然不信任,你又谈何爱我?真是可笑。嗜血的笑容,凌乱却不失美丽的长发,绝望的眼神,泪落,剑落,碎的,是谁的心?诅咒,祈祷。失忆神女来到宇天大陆,她将如何谱写自己的人生?“大白痴夜阑风,你放开我!你放我下来!”夜阑风一手扛着冰羽冬,一手提着她的离思剑。“不要。”当封印解开,一个个前世的记忆浮现眼前,她将如何抉择?她的一个决定,将决定他是生,或是死。“宝贝儿,你知道,你是谁吗?”夜阑风脸上划过一丝微笑。她刚要说,他的手指竖在她的唇前。“宝贝儿,你是我的——妻。”
  • 斗罗之寒冰枪龙

    斗罗之寒冰枪龙

    男主唐星浩女主宁荣荣(情节需要时会考虑千仞雪)本书和其他的同人小说不一样,主角也不会太变态不然就没办法写了(只有唐星浩和唐三是穿越者)该有的都会有。由于阿银的原因武魂殿最后还是要被灭的,不过不是唐星浩一家是我另家的角色我。唐星浩的第三武魂在斗1的最后才会暴露(三生武魂太稀有了,也只有斗2的霍挂有吧!)最后我会说明一下我写的是连环书先是斗1――斗2――神界(唐舞麟就不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