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部分同胞在自助餐上的表现,我是有所领教的,包括我自己在内,在一种敞开供应的状态下,“少拿就是吃亏”的心态支配下,或多或少地干过一些丢人的傻事。我曾亲眼看过一位朋友因为吃自助餐而胀出胰腺炎,险些死在医院里;也看过幼儿园举办的冷餐会上,家长们唯恐孩子吃亏而越俎代庖地哄抢;也看到过某些人为了让老板不赚自己吃的太多,而将吃不完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丢进垃圾桶。
以上这些场景,足以证明“自助餐诱发人的邪恶”这一论点,并让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直到某一天与一位老前辈喝茶聊天,听他一席话之后,才有所变化。
他说:“人们在自助餐面前的种种丑陋表现,从根本上还是一个认知与见识的问题。打个比方,如同久饿的乞丐,某日被餐厅老板免费款待,大家是绝对顾不了吃相的。用手抓、用衣服包,用尽可能直接的方式抢夺。究其原因,是因为乞丐们饿急了,不知道这免费的午餐能供应多久,大家因而疯狂地争抢,将饥饿记忆留下的恐慌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旦老板宣布:大家别急,免费午餐将一直进行下去。这句话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乞丐们的焦灼,他们肚里有货了,也渐渐开始有了填饱肚子以外的其他愿望,如喝杯酒、洗洗手,或干脆抹抹脸,换件干净衣服,并最终开始注意自己的吃相。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过程,你不能凭着人们最初在懵懂和焦虑状态下的表现,来给事物下结论,一切都是有过程的。巴黎现在漂不漂亮时不时尚?但三百年前也是遍地跑猪鸡飞狗跳臭不可闻呢。
老人的话并没有讲透我心中的疑问,却给了我一个看似不相干的启示,我发现,他的这段话语用来说自助餐,倒莫如说是在说人生,或干脆可以说人生就是这样一场自助盛宴。
从出生那天起,我们就来到这样的一个大餐厅里,这里酸甜苦辣,各样的口味一应俱全。财富、名誉、友谊、爱情、食欲、美色等各种各样的大菜,一道一道金碧辉煌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似乎也像故事中那些乞丐一样,凭着自己的欲望自取。往往在这个环节多数人是疯狂而盲目的,大家在饥饿感的支配下,不顾仪容和姿态,只是尽可能多地往自己盘中抢,唯恐迟了、少了而吃亏。这样的结果是很多人付出巨大的心力和体力,揽下了一大堆自己用得上或貌似用得上而事实上却无用的东西。有的人甚至会被欲望和愿望所伤,像那些因醉酒和饕餮而死于胰腺炎或别的疾病的人。
多数人会停留在人生自助餐的第一个层面,抢夺、挣扎、恐慌、焦虑地被自己的欲望支配着,被超量的食物折磨着,吃相难看,心态纠结地活着,把生活当成是一种痛苦。
另一部分人,会渐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量有多大,于是可以安定平和地取自己想要的那一份,酒至微酣、身心不疲地享受属于自己的那份美食,并从中获益。
还有极少数的人,明白人生的真谛,他们会换上干净漂亮的衣服,轻捷而优雅地选择自己需要的,然后在曼妙的音乐中,细细品味那份恬淡安详的幸福。这样的人,就把生活变成一种艺术了。当我们一旦被欲望所驱使,我们的智性将会打折;当我们能控制我们的欲望,智性便油然而生。
子的“素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前三性猴子似乎也并不缺乏:它有“鲜明的目的性”,是为拿到坚果;它有“清醒的果断性”,见有坚果就拿;它在“刚毅的坚定性”方面也并不逊色,坚果一旦紧握住就是不放,大有誓与坚果共存亡之势。它所缺的似乎只是“理智的自律性”和“可控的自制性”。然而,也正是这两性的缺乏,使不少猴国的公民们陷入囹圄,招致自毁之灾,其教训不可谓不深矣!
人,不同于猴子。智者除了重视前三性之外,更看重的则是理智的自律性和可控的自制性。即使目的性高尚,果断性亦佳,坚持性优秀,还不能说明一个人生存智慧的优劣。唯后两性也表现卓越的佼佼者,才有望成为八面来风、顺势成才的时代骄子。
所谓理智的自律性,就是审时度势,以使主观愿望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的能动作用。自律,不是自卑,不是盲目的“自谦”,不是“尽可能地丧失”,而是在正确认识自身潜能可供阶段性挖掘水平的前提下,科学地、积极地确定留有余地地“紧握”的目标,既不做盲目的超前者,亦不做尾随的拾人牙慧者。所谓可控的自制性,即在客观地确认可以“紧握”的目标后,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情绪的自控和行为方式的调节。有可控的自制性的人,既能为力争“紧握”的目标奋斗锲而不舍,又大多能有效地抑制行动过程中由于客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往往难免滋生的消极情绪和冲动行为。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对此曾有精彩的论述,他说:“坚强的意志——这不但是想什么就获得什么的那种本事,也是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放弃什么的那种本事。……没有制动器就不可能有汽车,而没有克制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正如人生就像驾驶一部车,会换挡的人不多一样啊!
第三节教育中的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
与宣传不同,教育试图通过信息、证据、事实和逻辑推理来改变态度和行为,在理想的情况下,教育者教给学生的不应该是去思考什么,而是怎样去思考,但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之悲剧,在于有想象力的人缺乏经验,而有经验的人缺乏想象力,更大的悲剧在于我们的教育常常使他们失去了对已知领域的怀疑能力和对未知领域的假设能力。
知识还是能力
不是去思考才能,而仅仅是怎样去思考。很明显,前者追求知识,后者考量思维能力。我们在实际的教育中,力图改变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就必须使对象内化他们的知识,体悟到所学知识成为能力的价值。我们看看下面这一生活案例,会从中发现我们的教育在育化学生思维能力方面所需要做的,以及怎样改变他们的态度与行为,从而走向思维力的培养。
每年6月的上旬是中国高考的日子,而到了中旬就是法国的中学毕业会考(造藻遭葬糟糟葬造葬怎则佴葬贼,简称BAC)。BAC是法国中学学业的最高文凭,学生一旦通过,就可以申请一般大学,所以法国中学毕业会考就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而6月16日,则是61万法国中学生高考的第一天。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由拿破仑于1808年3月17日下令设立,不论是文科(文学、经济、社会)还是理科考生,哲学作文都是必考的科目,所以法国每个人在中学时代都有为应付考试而“背哲学”
(类似我们中国学生“背政治”)那样的经历。哲学课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这样的主课不相上下。让我们看看2008年法国高考作文的题目。文科:
1.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
2.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
3.评述萨特《伦理学笔记》中的一段文字。
理科:
1.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
2.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
3.评论叔本华《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中的一段文字。
经济社会科:
1.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
2.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
3.评论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中的一段文字。也许有人会觉得法国学生面对如此沉重的哲学话题,活得未免有点儿太累。其实,哲学思考虽然费脑子,但是也可以使法国人对人生采取超然的态度,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