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51800000012

第12章 德化的生活与德化的教育(3)

社会化与创造性

社会的发展,使每一个个体社会化过程更多地转移到学校中去完成,学校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学校教育占据了我们每个人从3岁到20多岁的十多年生命历程,而这一阶段又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传统的学校教育与本民族的文化有着深深的联系作用,过分强调了个体对社会的趋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个体保持自己个性创造与独特智思的空间,尤其是在个体与社会性并不完全一致的时候,往往以牺牲个性为代价,这种取向不仅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有着很大的距离,而且还不断使个体意识被包摄在封闭的群体意识之中,进而阻碍了民族思维逻辑结构的生成与演变。

事实上,社会化的最终目标,是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具有个性特质与独立思维智慧的人才,社会化不仅为个性独特提供发挥空间,而且还会为他们创造创新思维能力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马克思在驳斥普鲁士检查令时曾说:“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这一段话同样对我们培养创新人才有启发之义。

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就提交了一份名为《学会生存》的报告,提出了教育应实现的4个目标:一是科学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二是培养创造性;三是培养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四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些因素应该成为我们的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发挥怎样的功能以及以何种形式发挥作用的原则。

创造性特质

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们还应关注到个体的特质,因为教育只能通过影响个体的潜质而发挥作用。从一般意义上讲,任何一个个体,都具有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他的知识和智力技能素质,二是积极的个性素质和动机特征,心理学意义上把两者分别称为创造性的智力要素和创造性的非智力要素。

创造性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一般智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等特殊智力:专业知识、特殊技能创新意识:好奇心、求知欲、兴趣、需要等意志品质:自信、毅力、独立性、勤奋、踏实等很明显,个体创造力的特质在其智力因素方面,应该表现为:

牢固的记忆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持久的注意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娴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与此同时,除了具有以上创造性特质的智力因素之外,无疑还需要具备所从事专业研究的丰富专业知识与特殊技能。个体创造力的特质在其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表现为:强烈的创新意识(好奇心);顽强的意志品质(信心、决心、恒心);坚持科学见解的独立性(坚定性);客观评价自我后的自信(客观评价自我的自尊);一丝不苟的科学探究态度(缜密态度)。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注意到,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化的不同领域给予个体的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三者之间所实施的教育都应该在个体成长与培养创造性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我们常常还不该忽视的是对各要素综合价值的关注。其实袁综合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创造!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中国人、俄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争相夸耀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了使自己的表述更加形象,且具有说服力,他们纷纷拿出具有民族特色、能够体现民族悠久历史的实物——酒,来彼此相敬,唯独美国人笑而不语。中国人拿出古色古香、做工精细的茅台,打开瓶盖,香气袭人,四座皆惊,众人为之称道。酒美,瓶子更贵重。俄国人拿出伏特加,法国人拿出大香槟,意大利人拿出葡萄酒,德国人拿出威士忌。轮到美国人时,只见他把各种酒兑在一起,随之举杯相敬,说:“这叫鸡尾酒,它体现了美国的民族精神——综合就是创造。”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所谓鸡尾酒的勾兑,亦即各国文化精品的兼采博收,融合加工,从中获得的“文化合金”就具有了坚韧光亮、不锈不蚀的崭新特质。无疑地,由“文化合金”武装起来的“美国精神”,由拥戴一切新知、一切为我所用派生的“综合创造精神”,构成了美国人特别富于活力的生存竞争的智慧和开拓创新的品格,形成了美国式的文明嬗变的“基本动因”。可以说,正是基于这种独特的创造精神,使200年前尚在酣睡的美洲大陆苏醒过来,表现出创新活力的持续升华,进取精神的不断深化。

“综合就是创造”,是创新哲学的精华。它要求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及至个体的人,要时刻具有扫描“世界文明智慧博览会”的胸怀和眼光,要具有勇于从这种博览中汲取一切优秀的创造成果、创新思路,乃至创新启示的机敏和心境袁排除一切的莫名其妙的妄自尊大或目空一切,摒弃一切自我封闭式的满足和自我陶醉式的盲目。不抱成见,也弃绝偏见。尤其要克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貌似“正经”实则为“破落子弟”的心境。少看标签,多看实质。让世间一切创造的优美在我们的身边集合,成为我们创新活力的姐妹。

现代文明,从综合中诞生。一切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精神产物与物质产物,莫不是由人类点滴积累的思维材料经过综合处理或个性加工而实现的。何况,人的社会化历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所处社会给予自然的人以综合化的施教和哺育的过程。这种综合社会文化、精神、物质文明于一身的水平越高明、越精粹、越博大,人的个体素质也越精美、越高尚、越卓越,创新活力也越蓬勃、越长久、越优秀。这种综合所涉及的视野有多大,人的创新的视野也将有多大。

人类创新第二自然的能力,随着综合能力的不断增强而增加!

创新教育模式

育化人的智性,直接表征着创新教育的本质,依据我们所处的不同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条件,在长期的教育与实践中,形成独特的创新教育模式,无疑对现代化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含义。

我以为,创新教育模式无非需要具有个体生命存在以下特征:其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所有创新教育模式都具有明晰的理论体系来指导教育,并且会不断证明是在实践操作中被完善的,同时创新教育模式还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这种实践性在创新教育模式的实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中集中地反映出来,更重要的是实践不断证实着这种理论是否正确。其二,多样性和独创性。一个人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天赋地位、不同的伦理纪律、不同的生命阶段、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精神状态、不同的文化素质、不同的反应能力等诸多变量、动态因素的制约下,对同一事物所萌生的感触,所形成的认识,所获得的经验和体会等,都会有很大以至巨大的不同。所以,站在一种创新教育模式上而不是站在自我的学、修、悟的观点上,可以使我们避免以下种种陷阱,这也同时作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原则,而存在于实践教育中。

以局部取代整体。看到他人一时取得比自己出色的优势,联想到自身局部的劣势,可能会产生“自愧不如”的感慨。岂不知就发展趋势来讲自己所具有的许多优势也并非是他人所能或都已具有的。

以一时取代常态。看到他人一时取得比自己出色的成就,就完全诋毁自己曾经的辉煌,在心理上败下阵来,失去饱满的创新激情。

以偶然取代必然。生命中某些偶然事件的发生导致我们处于劣势之时,常使不少人无视自己在整体意义或整个过程中意义的存在现状,忽视自己生存状态,仍然总在循着“必然”状态发展的:这不是稳定而富有优势的。

以客观取代主观。生命个体虽说时时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但我们大多是在顺应客观环境的状态进行的,平凡的日子里我们对此无明显感受。但当客观环境发生变化,我们也会时常发生“手足无措”的情态,造成一种自我抑制或自我贬废的心理劣势,使抗挫能力消解。

以憧憬取代现实。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用舆论的失慎估价取代自身对客观的评估。用先赋的地位的不同比附自身生存环境的不幸,用智力的差异导出必然“优胜劣败”的机械结论,用遗传素质的区别埋怨命运的不公,等等。因为这一切都无疑是对完整的“自我”感受的分离剂,无益于自我创新模式的建构。

近情多智思

纯理性的方式会把每个生命体或人生过程变为模式,使生活的五颜六色变为单纯的纯白。纯理性张扬了规律,失掉了韵律。所以,欲使人生获得创新,既不缚于理,也不殉葬于情,而是善于移理于情或托情于理,以派生出富于个性的创新人生,使生活时时出现一派新美、一派新意。

借助情感引出新美的妙意,使我们的精神世界丰富,这是创新人的必由途径。在激情的驱使下,我们有了一份创新的冲动,移理于情的过程,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大的智思空间,你在“得理更让人”的情况下,往往会博得对方的心悦诚服和舆论环境的赞美,使自己占有的理,不仅是合乎逻辑的“理”,还使人感受到情的魅力与理的深刻。

林语堂先生曾说:“和逻辑相对的有常识,或更好一些的说法,还有近情的精神。我以为近情精神实是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让人生围着智思的轴心旋转创新,近情而不殉情,重理而不痴迷,无疑是创建人生新意,派生常新魅力的可靠支点。在共同近情的交流中,去寻求观念和智思上的不同,去寻求与自我不同的“异端”。“一场争论可能是两个心思之间的捷径。”“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却永远不忘。”③知音中固然也包含着诤友,挚友之间固然也有一起悲哀的时候。但是,人们寻求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对象时,往往执著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流”,固其相“诤”“同悲”,通常大约没有超越“同声”“同气”的范畴。这样,于生存智慧的精进来说,实在是受了莫大的局限。

现人人亦喜欢获得知音。然而却真的是喜欢“人生有一知音足矣!”知音无需多。此外,他们更热衷于寻求“异端”,喜欢寻觅和结交那些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到生活方式都与自己迥然相异的人们,和他们一起评价彼此,议论人生,以便从这种极富刺激意味的多彩多姿的人生背景中,寻觅优化自身生存肖像的关节点和新途径。这种交往是求异而趋同的一种方式,是锻炼自身、容纳“异端”、消化“异端”并从而不断否定盲目性“自我”的有力手段。这种交往中,也许不会发现“知音”,却有益于帮助人们“知己”,以提高生存意识的自省能力。

不要怕论战。论战是智慧的竞技性体操,亦是发现有价值的“异端”的最佳方式,是窥查“异端”的合理内核的“X光机”。经常参与理性的(谩骂的,人身攻击意味的,施以高压手段的不属于理性)论战的人,思缕清晰,富于逻辑能力,常能高瞻远瞩地观览人生,认识自身的形象缺陷。

故而,不要怕相形见绌。肯于从“异端”的比照中发现自身之“绌”者,往往是有望成大才的。因为,其心灵不是自叹独美的小潭,而是容得青龙腾跃的大海!这真正地表现着一个人的力量,是足以使任何“异端”关注的真正成功。

喜欢寻求“异端”者,不迷信相似性。而且常常习惯于从表面的相似性中寻求、发现其相悖性。就如同一起攻读博士学位的人们那样,虽说攻读的学科相同,但由于导师不同,研读的智力环境(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智力氛围(包括伦理的和情感的)不同,其最终形成的智力特色亦会有千差万别,因此,在这种相似中,仍有求其差异以利扬长避短、以强化竞争优势的必要。当然,在我国,这种竞争优势的相似比较和获得,最终是为了使其学术研究水平得以“水涨船高”、共同发展。这是需要加以说明的。

同类推荐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论语)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

    《悲剧的诞生》一书的最独特之处是对古希腊酒神现象的极端重视。这种现象基本上靠民间口头秘传,缺乏文字资料,一向为正宗的古典学术所不屑。尼采却立足于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现象,把它当作理解高雅的希腊悲剧、希腊艺术、希腊精神的钥匙,甚至从中提升出了一种哲学来。他能够凭借什么来理解这种史料无征的神秘现象呢?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热门推荐
  • 独家宠爱:首席的惹火甜心

    独家宠爱:首席的惹火甜心

    【一个励志扑倒大叔男神的故事】“娶我!我会用身心爱你,绝不背叛,白头到老!”沈南溪认真的看着池宸睿,一本正经的说道。“黄毛小丫头,你知道什么叫做爱吗?”于是,她把池家大少摁倒在身下,她当然知道什么叫做爱了!
  • 我有石头可破天

    我有石头可破天

    一颗流星将李秋带到了另一个世界,重生于一个家族战死的孤子身上,陨石却留在了脑子里。这里不是文明和谐的社会,也没有追求长生的平静。数万年的异族战争让天下分裂,无尽的妖兽山脉成为和人族和星魔的分水岭。然而拥有十大王朝的东昊大陆依旧不平静,星魔明屠暗入,想要复活远古被封印的魔祖,东昊大陆能否守住这方天地?
  • 华禾

    华禾

    一门二殿日月仙,玄月山外玄月关。隐秘二宗人间现,惊龙在手吾求死!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致命穿越

    致命穿越

    一个六岁的童星莫名的穿了,十年间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任性古怪的辛大小姐。岂知,这个表象下的她可爱且又聪慧!为了她,神捕甘懿龙破例放水,在爱与义间艰难决择。为了她,发誓定要穿回二十一世纪的少寨主尹泊航宁愿留下。为了她,师兄王小波揭竿起义,演绎轰烈的农民起义。一群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因她的穿越联系在一起。三次不平凡的穿越,造就一生传奇、一世绝恋。
  • 穿书小精灵

    穿书小精灵

    初一是个地地道道的小说迷。因为追文时随口而出的一句感慨。初一惹上了某个小精灵,从此开始奔波于各个书中世界,收集某个大人物的神魂碎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聊斋奇传

    聊斋奇传

    人思量鬼的方式,也反映他如何思量自己——“人身后未必是鬼,鬼后面则肯定有人”。鬼的事情无关信仰,民间一面盛传鬼吹灯、鬼索命、鬼打墙的事情,一面则渲染捉鬼的道人、逆鬼的勇士的事迹。正是由于传说中可以畅行两界无阻,从水瓮里探头,从泥土中伸手,人们默认了它们(在想象中)的存在,不必非得下到阎王殿里踏访,活着的时候就有大把的机会可以识其面目。
  •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之路》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之路》

    冷血三公主的复仇计划因我忘记密码所以我把它移来了这里。希望大家还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