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5700000010

第10章 学会感恩,谢意如花(2)

真正的感恩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为了迎合他人而表现出来的虚情假意。与溜须拍马不同,感恩是自然的情感流露,是不求回报的。一些人虽然从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上司,但是,由于惧怕流言蜚语,便将感激之情隐藏在了心中,甚至刻意地疏远上司,以表自己的清白。事实上,这种想法既幼稚又可笑。如果我们能从内心深处意识到,正是因为上司的谆谆教诲才使自己有所进步,那我们又何必去惧怕流言蜚语呢?

另外,也不要忘了感谢我们周围的同事,因为他们了解我们、关心我们、支持我们。大声说出我们的感谢,让他们知道我们感激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谢谢你”以及“我很感激你”这些话应该经常挂在嘴边。因为,以特有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比任何物质的礼物都更加可贵。

哲理与智慧

感恩不仅有利于工作,对个人而言,感恩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理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发挥个人的潜能。感恩也像其他优秀的品格一样,是一种习惯和态度。时常怀有感恩之心,我们会变得更谦和、可敬和高尚。

感谢自己的家人

提起感谢,人们往往把感谢的目光转移到家庭成员以外的人群,其实,家人之间是最需要感谢的。社会是家庭的集合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人之间的感谢,就不会有家庭的和谐。

小孩子要学会向大人表示感谢,是爸爸妈妈让他们有机会看到这个五彩纷呈的世界,是爷爷奶奶把他们当做掌上明珠呵护有加,帮助他们快乐成长;大人要学会向老人表示感谢,是他们帮我们打理这个家,为我们看护孩子,接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使我们在外安心工作,放心做事;老人也要学会向晚辈们感谢,是他们的学业进步、事业有成为自己挣足了面子,让自己在别人面前更有说话的分量。总之也就是一句话,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感谢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

一位做哥哥的下班时特意去超市为弟弟买回了一些冷饮,因为前些日子他常听弟弟说起,那家超市的冷饮别有一番风味,很是合他的胃口。弟弟高兴地接过冷饮后,没说任何感激的话,独自地大吃起来。哥哥见状没说什么,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几天,弟弟告诉哥哥,自己囊中羞涩,但想和朋友们一起去郊游。哥哥听了毫不犹豫地把自己刚领到的工资塞给了弟弟。

又过了几天,弟弟又让哥哥帮他买一张CD,哥哥又一次满足了弟弟的要求。

弟弟的要求一一得到了满足,可是他从来没有向哥哥说过一句感谢的话。

诸如此类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哥哥心里开始对弟弟不满起来。他想:“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不指望你回报,但总该得到一句‘谢谢’吧。”从此以后,哥哥不再满足弟弟的要求。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像故事中的那个弟弟一样,习惯于向家人索取,并把这种索取视为理所当然,而忘了要向付出者表示感谢。

在一个家庭里,父母为子女付出的最多,可作为子女,却很少有人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示感谢。很多人都认为父母把自己抚养成人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所以不曾想到过对他们发自内心地说一声“谢谢”。还有很多人觉得哥哥或姐姐照顾自己也在情理之中,因此也不屑表示感谢。

其实,每个人都需要被感恩,即使是父母、兄弟姐妹也不例外,何况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却不需要我们付出多少代价的事。许多家庭之所以不和睦,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家人之间不懂得相互感恩。

父母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赐予了我们生命。无论世界怎样变化,父母的亲情永远不变。父母犹如黑夜里灯塔上明灯,为我们指引着回家的方向;父母犹如暴风雨中的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无论我们在外面受到什么伤害,无论我们在外面经受了多少风雨,回到父母的身旁,我们的伤痛就会减少,也只有在父母的身旁,我们才不必再担心风雨,父母的爱给予了我们力量,使我们有信心踏上明日的征程。

兄弟姐妹,即使天各一方也不会忘记彼此,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一个整体。兄弟姐妹会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我们力量。有了他们,我们就不再孤单,有了他们,即使我们走在天涯海角,也不是孤身上路的游人。兄弟姐妹会分担我们的痛苦,陪我们度过一切困难,在我们受到伤害时,为我们撑起一把挡风遮雨的伞。

因此,我们要学会对家人心怀感恩。只要是家里人为我们做了什么,我们就要发自内心地向他们表示感激之情。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为了家庭的兴旺发达,为了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应该对家人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在思想上重视感恩,在行动上学会感恩。

感恩,是人生的最大智慧;感恩,是人性的一大美德。常怀感恩之心,我们便能够时刻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生活的快乐。

哲理与智慧

家人给予了我们生活的力量,给予了我们未来的希望。家人是我们人生中最应该感谢的人。无论我们在哪里,都要记得家人对我们的恩惠,用心地对自己的家人说句“感谢”。

孝顺我们的父母

大家知道,乌鸦虽然外表丑陋,但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当乌鸦年老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会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

百德孝为先,孝不仅是一种美德和责任,也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那么他的人品是值得怀疑的,他的心态也是不健全的。乌鸦尚知反哺,作为一个人来说,更应该如此。

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从历史的记载来看,我国也的确涌现了许许多多以“孝”闻名的孝子,他们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

《新三字经》里有一句:“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时湖北省一位因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

黄香九岁时,不幸丧母,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孝敬父亲。每当夏天炎热时,他就把父亲睡的枕席扇凉,赶走蚊子,放好帐子,让父亲能睡得舒服;在寒冷的冬天,床席冰冷如铁,他就先睡在父亲的床席上,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再请父亲睡到温暖的床上。

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当时有“天下无双,江夏黄童”的赞誉。

俗话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个人依托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同时又要依靠父母的辛勤养育才能长大成人。孩子长大后,作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赡养和孝敬父母乃顺理成章之事。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了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了使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对父母行孝道应是最起码的行为标准。

历史发展到今天,讲究“孝道”的优良传统并没有在有些人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相反,不孝却在有些人那里体现得十分典型。他们不但不尊重老人,反而虐待老人。

李老太太去世时70岁,她有五个儿子,也是五家轮流供养。她的五个儿子,家家都建起了新房,可这五栋新房,都没有老人的位置,儿子们把她晾在一间破旧的老房子里。老人感到自己十分孤独、寂寞,想叫一个孙女与她做伴,但她的儿子们不同意,只好作罢。最让老人感到吃力的是,五家都住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吃起饭来很不方便,尤其是刮风下雨,或者是晚饭。有几次,老人吃完晚饭后,已经都8点多钟了,外面又没有月亮,她也没有手电筒照明,只得拄着拐杖,一步一步地往前挪,走起路来十分不便。是她的儿子们都买不起手电筒吗?不是,缺乏的就是一个字:孝。最后,老人实在受不了那份苦,竟然选择了服毒身亡以了此一生,很悲惨。

与上面那五个不孝的儿子不同的是,下面这个故事中的青年人很懂得孝顺父母,凡事都为父母着想,他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石磊的父母准备用积攒多年的钱买一栋位于市中心的房子。当他们征求即将大学毕业的石磊的意见时,石磊毫不犹豫地说:“不,爸爸妈妈,如果真要买的话,我看还是选在郊区为好。郊区污染较小,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很适合你们上了年纪的人居住。”

“可是,儿子,我们得为你着想啊。你快毕业了,如果我们把房子买在郊区,你今后每天上下班就得挤车,如果遇上塞车,那就更辛苦了。”

“不,你们辛劳大半辈子了,是该享受的时候了。我正年轻,上下班辛苦点,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在石磊的一再坚持下,他的父母终于在郊区买了房子。

也许有的人会认为石磊的决定很傻,因为今后父母的日子比石磊“短”,而石磊还有那么长的一生要过,而且房子买在市中心有足够的理由,再者父母也同意。

如果一个人有这种想法,真该反省一下自己。因为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多为父母着想,多考虑一下父母的处境,不要太自私,不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让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所有事情都为自己考虑。

毫无疑问,石磊值得我们学习的。石磊懂得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支持他们。这种对父母的爱,这种胸怀,足以证明石磊是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同类推荐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
  •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演讲与口才知识全集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分别讲述了专业演讲谋略、专业口才训练、口才艺术的运用等方面的内容,收集了大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以及丘吉尔、林肯、马克·吐温、普希金、萧伯纳等人精彩的讲话案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和实用性。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细节

    本书总结出决定人生成败的228个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事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识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的目标。
  •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中华阅读文库)

    睿智一生的智慧背囊(中华阅读文库)

    青少年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最具可塑性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在校园里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但他们掌握的主要是书本知识,而缺乏人生智慧方面的教育,对人生、对社会缺乏清醒的认识,就像第一次上船的水手,需要有经验者的教导和指引,才能更好地驾驭人生之舟,去面对变幻莫测的命运海洋。
  •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哈佛最神奇的24堂心理课

    品味百年哈佛的智慧琼浆,积取驾驭生活的心理能量。如果你正在寻找你所能想像到的最幸福、最圆满的生活,那么,阅读本书,走近哈佛,它能给予你心灵上的启迪,让你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去改变你的现状,拓宽你的视野,丰富你的内涵,并最终实现你的理想,书写人生灿烂的华章。
热门推荐
  • 演化宇宙

    演化宇宙

    徐青身具轩辕基因,走上开发大脑之路,最后每颗细胞都变成了宇宙……
  • 极武世间

    极武世间

    讲述了武神重生后的大起大落,他是如何称霸天下,重生后更加强大世间强者皆敬他三分...
  • 红颜恋

    红颜恋

    当她被事实打入地府的时候,她却只觉得自己连心痛都没有了,所有一切的一切终究不过是欺骗。他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九皇子,他以为自己不会动心却终究丢失了心,又是一个骗局,为了皇位他甘愿娶别人。
  • 死神少女

    死神少女

    妹妹喊饿,家里米缸见底,出去打工的路上被车撞了,我又因祸得福的变成死神,而且连性别都换了,我居然变成一个美女死神……我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还有两个不为人知的新的身份。为了替家里还债,我拍了一支广告,一炮而红,让我成为当红偶像。奈何树大招风,红颜祸水,为了逼我结婚,最信赖的好姐妹背叛我,陷害我。我被逼得走投无路,又欠下亿万巨款,悲痛欲绝之时,我做了一个不后悔的决定。我的生活不再安稳,麻烦接踵而来,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身世也渐渐浮出水面。
  •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萌娃上门:后爹,娶我妈咪吧

    结婚才半年,婆婆为了早点抱孙子,将小三送上丈夫的床,乐素汐果断的选择放弃婚姻。婚姻不完美,乐素汐拼尽全力在事业上蒸蒸日上,极品前夫再次出现,只因他现任妻子生不出孩子,而乐素汐当年离开时,已经怀孕。儿时的暖心人,如救赎般降临,为她遮风挡雨!女儿主动找上门去,扬言到:“后爹,娶我妈咪吧!”
  • 佛系快穿生存记

    佛系快穿生存记

    好好的当个魂也能被快穿系统砸中,算了,就当是去旅游吧。反正自己也不是没有金手指。舒窈,一个某年某月某日飘荡的魂儿被快穿系统砸中后,为了能去各个位面旅游而签订契约。结果在每一个位面都能遇到一位大佬,本想着自己也配不上人家,谈个恋爱蹭点气运就得了。结果还被追着不放了。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追我了,我就答应你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虽然是新增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就其源流来说,是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程及其后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上“中共党史”,80年代后期改革为“中国革命史”,90年代后期开始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课程改革。对于这一重大改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原来“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转换?如何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历史性更强的课程同样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 我的·兵器谱

    我的·兵器谱

    我原以为,我的一生就要伴随着刀光剑影生活;不断地刀剑,不断地穿越;直到——你毫无征兆的出现在我的生命中。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之前的我是多么的荒唐;原来,我也可拥有轰轰烈烈的爱;原来,刀剑对于我来说,并不只是一种象征。谢谢你,愿意一直等着我;谢谢你爱我,我的天使。——祁言之难道这就是一见钟情吗?在见到你的第一眼,我便已知晓:这一生,我与你,再也逃不开彼此。我爱你,只是你,尽管你从来不会为我而停留,但我已经任性地爱上了你。谢谢你,愿意接受我的爱!——姬雪
  • 飘渺之仙路

    飘渺之仙路

    落日似血染落天涯,留几许牵挂,谁能登峰造极胜过自己;剑锋划过苍穹,飞升成仙的时空,让传奇延续,我自勇往直前,成王路上,唯有一字可说“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