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5500000032

第32章 撩开地球的面纱

记自动化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科研团队

电子科技大学搞遥感?——电子科技大学搞遥感!从无到有,从疑问到赞叹,2004~2008年,短短数年中,自动化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以超常的热情和辛勤的工作赢得了同行们的尊敬。

遥感是远离地表,借助电磁波来获取地学、生物学、资源环境等过程和现象信息的科学技术,遥感相关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感官开辟了无限的延长线,从空中撩开了地球的面纱。近年来,国家对遥感领域技术的发展逐步重视,投入大幅增加,遥感这一新兴学科在各方面需求的驱动下,在我国广阔的陆地和浩瀚的海域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2004年,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将“发展遥感学科”作为重要战略,在这个大背景下,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应运而生,乘势而上。

一段新的征程

2004年初,国际著名遥感专家、中科院院士、我校校友李小文教授反哺母校,正式到我校任职,担任我校遥感学科带头人。当时已在微波测量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童玲教授率其团队转向遥感领域,为我校微波遥感学科的发展和开拓奠定了基础。

2004年4月25~26日,李小文院士发起的“空间遥感信息技术在西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研讨会在我校隆重召开。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学者云集我校,电子科技大学遥感学科第一次被介绍给同行业专家。

初创之际的遥感学科百事待兴,团队负责人童玲教授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当时科研团队缺乏遥感专业积累,没有实验条件,一时间更难拿到相关项目,学生没有相对集中的教研室。目前已经成为团队研究骨干的2005级研究生贾明权对此情景记忆尤深,最初看到实验室的情况,他当时心里暗想“能不能毕业难说啊!”

就是在这样的重重困难中,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在李小文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在团队所有成员的艰苦努力下,申请学校“985”“211”学科建设经费500多万元,建立了高水平的微波遥感实验基地和卫星遥感信息处理实验室,成为国内第一个拥有4波段微波遥感,具备室内室外实验配套系统的遥感实验平台;成功申报了“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硕士学科点;与相关研究机构密切联系,建立了国家航天局航天遥感论证西南分中心。

目前团队确立了微波遥感机理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应用三个大的研究方向,拿到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总装备部预研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

2008年3月,课题组到甘肃和青海参加科技部“973”项目的5个单位联合野外实验,分别开展了主动微波遥感实验、被动微波遥感实验和光学遥感实验,开展与航飞和卫星过境同步的地面实验。我校负责微波散射特性测量工作。海拔4000多米的祁连山上冰天雪地,吊车将散射计架设在离地面14米的高空中,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测量冻土冻融过程中微波散射系数的变化,以及不同地区裸土和雪的微波散射系数。团队负责人童玲教授表示,“这是我校第一次与国内遥感界同行在‘实战’中共同工作,通过此次联合实验,我们完善的实验设备、独有的工作方法和快速的反映能力得到了同行专家的初步认可。”

开拓新的天地

你也许用过google earth,并为它强大的功能和人性化的界面所震撼,它就是基于光学遥感信息所研发的应用平台。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遥感信息不但能从事如分辨地面物体种类和地形的定性工作,还能从事更加深入的定量的研究,如计量人流,监测水质,测量土壤含水量,甚至预测农作物长势。特别是微波主动遥感技术,可以拨开云雾全天候监测地面状况。

然而这一切的实现还要靠科技工作者们的努力,建立遥感数据库,找出遥感数据与地表实物特性的关系,建立相对普适的模型,同时开发出数据应用平台——我校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团队内童玲教授、陈彦教授等从事微波遥感机理及遥感系统研究,相关课题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李小文院士、顾行发教授、刘强副教授等主要从事定量遥感及应用研究,在定量遥感理论、地表参数反演、遥感数据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何彬彬副研究员、陆从德副教授等主要从事空间数据库与地学信息挖掘研究,目前已完成了国家和省部级的相关项目,有了较多的学术积累。

虽然进入这一学科较晚,但由于我校具有较好的微波测量和天线技术学科的基础以及学校的大力支持,自动化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研究团队从一开始就站在较高的起点上。目前,团队拥有全面和系统的室内和室外的微波散射测量系统,在“主动微波遥感”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主动微波遥感特别适用于天气恶劣情况和多云多雨地区,具有很大的需求潜力,使团队迅速跻身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工作中。

由于具有完备的实验平台,团队成员所从事的实验工作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2007年底,团队的硕士研究生在团队实验工作基础上撰写的论文很快被国际会议录用,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关注。

童玲教授说,在一个具有广泛前景的领域冲出重围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这个新团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期,国内被动微波遥感研究重镇北京师范大学以及香港科技大学等均看重团队的学科背景和方向,伸出了共建“主被动协同遥感平台”的橄榄枝。

同舟共济

采访中,我们时时为团队成员的热情和信心所感动,在内部和外部条件都很艰苦的情况下,成员以苦为乐,相互鼓励,为共同的理想憧憬而不懈奋斗。

作为遥感学科的先行者,学科带头人李小文院士运用各种资源推动团队尽快发展,他发挥自己的影响促成了我校参与科技部主导的北京师范大学、马里兰大学和我校的国际合作项目,指导我校进入科技部“973”项目等重大项目。同时还用自己的院士基金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此外还密切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积极帮助他们获得课题。他非常“仗义”地说,“我对你们有责任,我一定要帮助你们”。

在同事们眼中,团队负责人童玲教授兼具理工背景,在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上眼光敏锐,布局意志坚定,在研究工作中有发自内心的热情和极高的追求。在学科建立之初,童玲教授对内要带领团队成员弥补基础知识,对外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交流、推介和争取资源上,只要是有一线希望,她都会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其中,积极争取,短短几年间,团队得到了学校的重点支持,更拿到了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工委重点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支持计划和项目,为团队的发展铺下了一级级重要的阶梯。

从零开始,团队的老师们更是面临重重艰辛。说起团队成员的工作状态,童玲教授不禁感慨,“老师们把工作当成了全部,每天三单元,上午、下午、晚上都在实验室忙碌,却能乐在其中,令我非常感动”。团队人手紧缺,每个老师都负责和参与两项以上课题,同时还承担大量的课题申报等工作。2007~2008年,建设微波遥感实验基地期间大量繁琐的任务落到了陈彦教授肩上,她全心投入这项艰巨的工作中,广泛的调查和比对,大量的谈判,繁琐的申报,短短一年团队建成了国内独一无二的室内室外微波遥感实验实验平台。2007年底开始,在为成都市遥感信息数字平台建设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李玉霞博士往往忙到深夜,假期还在带领几个学生一起加班查资料撰写“数据源获取方案可行性分析报告”,数易其稿,目前由我校提出主要建设思路的方案通过了成都市政府的审定。团队实验室基础薄弱,直到今天,从事光学遥感方面研究需要的光谱仪、波谱仪等仪器还要靠租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说得最多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遇,要干就要干好”。李玉霞博士的话也许能代表老师们的心声,“辛苦归辛苦,但辛苦一步步得到了别人的认可,找到了发展的空间,体会成长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动力的源泉。”

团队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育。几年来,团队引进博士6名,不断支持李玉霞、田雨、高博等年轻老师参与遥感技术信息发布会、与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科技合作谈判,鼓励他们开阔视野。团队也积极帮助年轻老师申请项目,在李玉霞因出差无法返校申请国家博士后基金时,童玲教授鼓励她一定要抓住机会,还一手帮助她安排申报材料,找推荐导师,使她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项目。团队中形成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制度,每周各个研究方向都要召开研讨会,有一位教师或学生就相关问题做主题报告,这一制度对于团队的学术交流和成长起到了很大作用。在开放和活跃的氛围中,年轻教师逐渐独当一面,成为各方向的骨干。

目前,团队承担的多项重要课题都处于攻坚阶段,面对广阔的发展前景,童玲副院长表示,希望能利用好学校电子信息技术优势,建设“联合遥感数据获取平台”,具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表无线传感器网络互动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努力,真正成为西部遥感研究的中心。

(安澜)

同类推荐
  •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名师解惑丛书-逻辑分析真的很重要

    本书主要通过各种案例训练青少年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青少年朋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六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期

    书中给家长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使家长既能够全面了解孩子,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又能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能给每位家长带来一份喜悦,更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让孩子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奔向人生的又一个驿站。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主持人即兴口语训练

    当今时代,主持人节目正从文本话语操作向即兴话语操作转型。本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训练体系和训练方法。全书分为即兴语流、即兴成篇、即兴修辞、即兴描述、即兴解说、即兴评述、即兴听悟、即兴语智、即兴播讲、即兴访谈、即兴主持、即兴幽默等12个单元,将即兴口语的技能要素科学分解,遵循分进合击、循序渐进的技能习得规律,精心设计了48个训练课目,训练目标明确,语用理念新颖,以例引路,以趣激练,配有训练提示和解题参考,与主持人的口语实践紧密联系,适宜在职主持人的业务培训,也适用于大专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角色论——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本书是一本探讨角色理论的学术专著性教材。全书的基本框架分为三编:第一编角色总论,第二编角色分论,第三编角色建设,每编由若干章内容所构成。本书对就读社会学、心理学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有志于探讨角色问题的读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迷失的雨季

    迷失的雨季

    这是一群活跃的、极具影响力的90后作者。“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这套书精选其中的20位集中推出,全面展现他们的文学才能。同时,这套书还是90后读者文学爱好者的写作样本。《迷失的雨季》为其中一册,是90后代表作家林锋的作品集。《迷失的雨季》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绮丽唯美的场景,悬念迭出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现给读者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 罗浮

    罗浮

    这是个实力为尊的世界,这个世界最为强大的存在便是修真者,无数凡人前仆后继,走上修行的道路。修真者正是一群逆天而行的凡人,为了强大的实力和悠长的寿命不断的修行,在修行中寻找突破不断变强。沈重的目标,是修真的终极……PS:一直对非现实类作品没什么感觉,最早看的仙侠,就是起点的《罗浮仙缘》,对作者的想象力大为惊叹,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凡人,阳神,仙傲……一路看下来,本书取名叫罗浮,为纪念带我走入创作殿堂的第一本书,希望看书的客官多多支持,票票,收藏……
  • 公主下嫁银将驸马

    公主下嫁银将驸马

    老槐树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带上未来科技成果,穿越到冷兵器时代的艰辛。
  • 恋爱殇

    恋爱殇

    回忆总带着些伤痛,不愿去回忆,甚至被提及。不要说自己年少太单纯,只是情感坎坷一些,悲观主义的李晓薇,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夏薇,男主周鹏,三人及其周围朋友有着我们不愿去回忆的青春,那些被藏在心底的痛再次被挖掘,或者挖掘后淡忘。
  • 魂祭万古

    魂祭万古

    曾经翩翩少年,当年如画佳人。热血青春的岁月,纯真懵懂的爱情。难抵世事无常,人生路上多坎坷。纵然与世为敌,我亦无怨无悔。以我魂魄,祭奠万古生灵,只为换伊人永世安宁。
  • 都市超级幽默:名人笑话俱乐部

    都市超级幽默:名人笑话俱乐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蜀殇

    蜀殇

    他,本是当世武林第一高手,在邻国五十万大军即将灭亡自己的家国之时,他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一个国家的大将军,在同样是家国危亡的时候,在兵临城下的时候他又会怎样选择?他,本是俊才少年,可是却因为一场不该有的爱恋而深深的卷入无尽的仇恨当中。
  • 弹弓记

    弹弓记

    这里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古代世界!有着超高文明和探寻暗能量的古武修士。但突然有一天,异世界的武道文明,在隐藏亿年后爆发了。劈开位面壁垒,冲进了这一世界!一时间,位面崩塌,秀丽山河满面沧桑,惊悚的战火硝烟带着死亡气息,向着这个世界席卷而来。望着铺天盖地的凶猛异兽,古武修士嘶吼砍杀着,为了生存,他们不惜一战。罗枫手中的弹弓,终于爆出最强战力,一弹之下,漫天飞沙,苍穹变色。这是一个关于一把弹弓的故事。
  • 召唤兽

    召唤兽

    一个全新的关于女娲后裔的成长历程,一个在人类世界中长大的女娲后裔在妖魔鬼怪的世界里历经各种危险,在危险中收货爱情,亲情,友情!
  • 还君一明珠

    还君一明珠

    现代职场言情BG总裁x下属藕断丝连想到哪写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