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45500000022

第22章 “求变”不息终问鼎 廿载艰辛不言悔

记微固学院吸波材料与技术科研团队

“思变”不歇

1987年,年轻的邓龙江正在为他的研究课题发愁。当时做磁记录很热,他想着把这个材料做小。虽然没日没夜的做试验,想尽一切办法,但效果并不明显。怎么办?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灵光一闪,邓龙江发现了另一条路可走——做吸波材料。这一走不仅走出了死胡同,还走出了别样的精彩。

老成电人可能都还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三系楼下经常堆着三氧化铁的铁矿石,周末、夜晚传来阵阵噪音,几个年轻人守着烧结炉熬红了双眼。吸波材料研究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起家的。虽然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这一方向还不被看好,国内的研究也刚刚起步,但是邓龙江敏锐地发现吸波材料的前瞻性。他的导师过璧君教授也非常支持。

作材料,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研究之初,课题组得到了国家大约几万元的资助。就在这“第一桶金”的资助下,他们开始了吸波材料课题的研究历程,最终在国内走在了前列。为此,在去年总装备部某领导来校之际,邓龙江教授就此事向总装备部表示衷心的感谢。他说,没有最初的雪中送炭,就没有后来做出几百万元的大事业。

回忆自己选准方向,把握方向的历程,邓龙江教授经常跟年轻教师说:“做科研一定要有敏锐的眼光,穷则思变。做不下去了,一定要想着怎么变。”甚至,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情况下,团队也在不停的“求变”,拓展新的研究领域。从“十一五”开始,团队不仅做雷达吸波材料,更涉足红外领域。他们引进了翁小龙等人才。由于方向把握得准,基础好,红外领域起步很快,目前在团队中占了接近一半的科研经费。

“有时候在路上遇到邓老师,看着他总是低着头在想着什么问题。”在学生张丽的眼中,邓龙江教授总是在不停地思考,不停往前做。邓龙江教授紧跟科技前沿并颇有忧患意识,他说:“作为一个团队的带头人,把握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老是把握不准,团队就要衰落。也许一个失败允许你,但决不会允许你再错选择一次。”

翁小龙老师对于“方向把握”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材料基地”落户我校。当时大家对于要不要争取还颇有疑虑。邓龙江教授说,虽然这个中心教育部只投一定的启动经费,但我们一定要争取,这是必要的台阶。“事实证明这种想法很有前瞻性。”翁小龙老师说。目前我校以“××材料基地”为平台,建立了全国最大的××材料研究团队。在众多实力雄厚的竞争对手中,“我们抢先了一步”。

正是有了“不停往前做”的忧患意识,正是在“求变”中抓住了热点和前沿,团队在这十余年里慢慢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最初只有过璧君教授、邓龙江教授两人,后来谢建良副教授、梁迪飞副教授成为团队的核心骨干,最近几年还引进了翁小龙博士、韩满贵博士、唐武博士等。目前团队固定人员10人,协助人员4~5人,还有40多个博士、硕士研究生。

团队经费从最初的几万元到几十万元,2002年突破了100万元。今年科研经费已经达到700万元。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目前国内有几百家单位在做吸波材料,三分之二的重点高校涉足这个领域,因此科研项目的竞争非常激烈。大部分项目,团队都是通过招标获得的。尽管如此,团队还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在国内份额中,团队占到了70%~80%。目前团队不仅在军口领域力拔头筹,而且也率先涉足民口,将吸波材料用于对抗电磁辐射。2007年团队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相关领域的最高奖项。

栉风沐雨

“那时,我们背着十几、二十几斤材料,走十几里路到厂里做实验。”谢建良副教授还记得20个世纪90年代末的艰苦情景。当时研究项目刚刚开展,经费少,设备差,只有邓龙江、谢建良、梁迪飞等老师,研究生也比较少。由于设备的原因,他们有时候不能在学校里做试验,只能到外面的工厂去租设备。谢建良副教授记得有一次接到一个项目,在校内无法完成。他们联系好工厂,邓龙江和谢建良两人背上所有的材料,先坐公车,再走了十几里路到工厂去做试验攻关。

1998年,课题组接到一个项目,产品需求量很大。邓龙江、谢建良、梁迪飞三人带着几个学生在校外的厂里住了半个月,从材料到成品,他们一条龙做出来。梁迪飞副教授还记得那时他们一天24小时都呆在机器旁边,机器一直运转着,几个人就轮流看守。

做材料不仅辛苦,而且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一次,谢建良副教授在做实验时,突然发生爆炸,他猝不及防,脸部严重受伤。“谢老师当时连半句怨言都没有。”邓龙江教授回忆此事,动情地说。有人因为工伤离开了手边的科研工作。事实上,离开团队,在学校里也是一样的做老师,没有什么损失。但是谢建良副教授出院后,继续留在团队中,“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后来谢建良副教授因为肺部问题休息了半年。邓老师说,这有可能和实验粉尘有关,长期接触粉尘,难免影响肺部。

团队的老师们节假日都是在清冷的实验室度过的。发展之初,由于设备条件差,噪音大,老师们为避免影响,只能尽量在晚上和节假日做实验。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去年春节,为了实验进度,课题组没有放假,团队的老师们全勤投入到实验工作中。“在高校里,老师们有一种敬业的意识,奉献的精神,他们更注重自身价值的体现”,邓龙江教授说。

石玉教授和谢建良副教授是师兄弟。谈及这个师弟,石玉教授说:“他是没日没夜地在实验室里工作,逢年过节,在他家拜年总找不到人。有一年,大年初二还在外面的厂里做实验。”谢建良副教授的手上是累累老茧,每天要接触大量的化学试剂,十几公斤的材料、仪器要搬来搬去,老茧自然随之而来。

正是有了这种敬业精神,老师们在实验室里攻克了很多难关。有一次做了一个招标项目,涂料的力学性能不过关。团队的老师们在2004年下半年没日没夜,加班加点工作,终于完成了指标。

做吸波材料需要广博的知识,比如固体物理、电磁理论、化工等,随着研究涉及更广的领域,从吸波材料到红外光谱探测,知识需求量更大。这给团队的老师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张丽说:“任何时候去找老师,无论是晚上还是节假日,他们都在办公室看资料或者在实验室工作。”

百川到海

2004年10月底,韩满贵博士从美国Iowa State University 学成归来,加入课题组。他和随后从法国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f Troyes引进的博士后唐武共同在团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

“一滴水要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韩满贵博士深有感触地说。几年来他和唐武博士致力于学术前沿的研究。他们在磁性材料、电磁波吸收剂、功能薄膜光电性能等方面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指导学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上发表了论文。

“团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发展平台。”唐武博士说,他们有了好的主意,团队很支持,通过实验加以论证。在这一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不断结合,相互促进。唐武博士说:“个人只有融入团队才能成长。尤其是现在,竞争激烈,一个人的学术能力是有限的,只有结合团队的发展,才能发挥优势。”

发挥优势,各展所长在团队中得到充分体现。邓龙江教授介绍说,在这个科研团队中,韩满贵、唐武等主要从事于基础理论研究,而谢建良、梁迪飞、翁小龙等偏重于工程,他们的任务是突破技术难关,追求技术指标,实现工程实用化。翁小龙博士对此深有体会,他说,选择来到这里,是因为邓龙江教授是该领域的权威,在与团队的接触中,相信自己在这里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来到团队之后,他觉得,邓老师总是站在具体科研人员的立场设身处地对每个人的优势、长处、规划都予以考虑,组织协调。

对于团队的分工,邓龙江教授打了一个比方说,一个团队就像一个人,眼睛、大脑、四肢,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我们就是要明确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

“目前团队的发展还是很让人满意。”邓龙江教授说,团队的凝聚力很强,大家非常团结。在团队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吸波材料与技术科研团队不断开创新的篇章。

(杨丽可 览山)

同类推荐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改过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 大师的背影

    大师的背影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以一个工农兵出身的画家、作家的身份,在实干的政治家郑永和打造出来“学大寨”的典型——辉县,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此接受劳动改造的艺术家。因此,得以近距离地收藏这些当时第一流、经过时代冲刷后仍旧是第一流的重要人物的许多真实故事。书中,他们立体可观:他们也犯过错、媚过俗,但岁月掩不住他们的光辉。
  •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当代]教学理论发展与孔德拉秋克《教学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校长新锐领导力丛书-校长的非权力领导力

    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每一个地方,有时既是有形的,有时又是无形的。这种领导力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现在,还可以延续到将来。
热门推荐
  • 某美漫的术士

    某美漫的术士

    恶魔随从,机械军团,以邪能之力打响星际战争,以恶魔领主之名在漫威占据一席之地,而在最初的最初,他仅仅只是为了在漫威活下去而已。这是一个以召唤恶魔为主的炉石术士游走于崩坏的漫威世界的故事。
  • 刀剑之无尽黑暗

    刀剑之无尽黑暗

    当刀剑成为捍卫权利的唯一武器时,是该用他来驱逐黑暗,还是就此堕入深渊?书中的主人公名叫谷羽,是一名VR游戏的深度中毒者,他的冒险中将经历:与桐人的相遇、被微笑棺木暗杀、峡谷屠龙、希兹克利夫的挑衅......等一系列事件。作品中彩蛋多多,快来品悦,不喜勿喷哦。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既然相爱那就相守,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阻碍物不过是通往相守的楼梯!
  • 仙魔九州

    仙魔九州

    一个现代的探险家灵魂穿越到万年前的仙魔时代,重生在一个夏家十五岁的弟子身上,一番奇遇误食千年火灵芝,从此一飞冲天,踏上修仙巅峰。
  • 穿成大佬的白月光小猪

    穿成大佬的白月光小猪

    【本文纯属恶搞好友】张嫣一朝穿越,竟穿成养猪场里一头三个月大的小母猪,被大佬看上收养。
  •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上册)

    语文课超有趣:部编本语文教材同步学(四年级上册)

    高效语文学习课系列是由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担任顾问并作序推荐,围绕新版教材的课文篇目,同步进行相关知识的汇总、梳理、延伸、启发,帮助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全面了解课文周边的国学、人文、社会、历史、科学、自然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让语文教材成为引导学生进入更广阔知识海洋的钥匙。本系列具有突出的知识性、启发性、可读性和趣味性,目标是帮助学生进行主动性、探究性学习,并成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常备的语文课程辅助读物。
  • 斗罗之新月

    斗罗之新月

    新的月亮已经升起,鲜艳的红色蔓延,神树在生长,结出禁忌的果实。觉醒禁忌的眼睛,沿着月光走向……
  • 异世弑仙

    异世弑仙

    《黄帝内经》有言,上古有真人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究竟是哪个上古?盘古,女娲,后羿,东皇这些传闻中的神灵为何后世不显。世人皆欲成仙,奈何成仙实乃千古之骗局。。。
  • 我是肥女我怕谁

    我是肥女我怕谁

    因为一场赌约,她不得不跟他表白。他英俊潇洒帅气,是人见人爱的学生会会长,她胖妞黑妞普通,是连灰姑娘都算不上的平凡女孩一个,这样的自己真能得到他的青睐吗?事实往往出人意料,想看王子与灰姑娘的故事吗,你想要的就在这里!
  • 超意识觉醒

    超意识觉醒

    未来世界,骸兽横行,人类再次面临生存危机。潜意识觉醒成为对抗骸兽的唯一方法。他有不为人知的‘超意识’能力,还有一把被人视作‘破烂’的神秘武器。具备超能力后,是成为强者还是化为恶魔?比起骸兽,人性的黑暗更为可怕,这又该如何决择?